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格隔离
隔离是中西医学对传染病防治的共识,在古代的史书、小说、笔记和地方志等文献中,记载了很多预防与治疗疫病的方法,其中“隔离”,是古人很早就意识到的一个最佳的办法。
在汉代政府就统一部署要求做好隔离工作,以预防人与人的传播。《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十二》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又如《晋书·王彪之传》亦记载:“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说明晋代对传染性疾病的隔离要求更加严厉,只要有病人接触者,均需采取隔离措施。到了南北朝时期,“隔离防疫”已经成为了一种制度,萧齐时,太子长懋等人曾设立了专门的病人隔离机构“六疾馆”,以隔离收治患上疫病之人。由此可见,当时古人面对疫毒就已十分重视隔离,这是一种原始传统的方法,但也是最有效的。
内养正气
传染病不论是细菌还是病毒引起的,在中医看来都是邪气,是非时之邪所致。《黄帝内经》中明确地说:“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因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告诫人们“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并要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以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目的。
古人重视内求,认为正为本,邪为标,预防感染,首先要扶正。正气盛则邪气不能内侵。这个理念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家休息期间也要起居有常,三餐规律,不可日夜颠倒,反而伤了身体。同时要注重调整心情,不要过分紧张,心情顺畅体内气机方能运行通畅,精神状态良好才能抵御外邪。
艾灸保健
古人重视艾灸保健,他们认识到,艾灸的作用甚大,能“壮固根蒂,保护形躯,熏蒸本原,却除百病,蠲五脏之痛患,保一身之康宁。”所以古人非常重视趁未病时进行艾灸,以避免感染疫毒。唐代名医孙思邈曾提出:“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这是用灸法来预防瘟疫感染。《扁鹊心书》里讲:“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强调艾灸不但可用于治疗,亦可用于预防。
笔者认为大家自己在家可以施灸足三里,因为足三里是全身强壮要穴,是胃经合穴,也是胃经下合穴,最能培土补虚,一般疫病离不开“湿“,根据相关专家研究,认为本次疫毒以湿为主,或兼热,或兼寒,灸足三里,可使脾胃中焦气机健运,湿浊得化,疫毒自除,且足三里定位简单,易于操作。同时,根据中医传统,也可以用艾灸时产生的艾烟进行空气消毒,一举两得。
佩戴香囊
民间自古流传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谚语,端午时节也有这样的习俗。佩戴香囊,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古人认为,疫毒是偏性极重的一种邪气,可用药物的偏性来压制疫毒的偏性。若人体正气不足,也可用佩戴香囊的办法襄助,就好像在体表形成一道屏障抵御疫毒。香囊可以悬挂于门户、帐前,或者佩戴于手臂、腰间,可以有效预防疫毒感染。晋代大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中记载了老君神明白散用于悬挂或佩戴。清代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一书中有驱除瘟疫的辟瘟囊方:“羌活、大黄、柴胡、苍术、细辛、吴茱萸各一钱,共研细末,绛囊盛之,佩于胸前。”
现在多地的中医院也推出了防疫香囊配方,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参考使用。这个方法非常简单方便,人人可做,可佩戴在頸前,或用别针固定于前胸衣襟,建议香味散尽时更换,以保持最佳药效。
药烟净气
古人面对疫病时有一种“空气消毒法”,这种方法是用中药烧烟给空气消毒,祛毒祛疫,调和环境,其中使用最多的是苍术。苍术辛苦温,入脾、胃经,能健脾安胃,治湿痰留饮。”近代名医张山雷认为:“苍术,气味雄厚,较白术愈猛,能彻上彻下,燥湿而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李时珍说:“张仲景辟一切恶气,用苍术同猪蹄甲烧烟。陶隐居亦言术能除恶气,弭灾疹。故今病疫及岁旦,人家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清代《验方新编》中的空气消毒方,以“苍术末、红枣,共捣为丸如弹子大,不时烧之,可免时疫不染。”古人重视用苍术烧烟避秽,因为苍术气味芳香,内可化湿浊之郁,外能散风湿之邪,烧烟亦有空气消毒之功。
室内可以用苍术烧烟,既可祛湿,又可避秽,具体用量可以每立方米1克左右,点燃取烟即可,上文提到的艾绒烧烟也有此功效,可合用。
蒸煮消毒
古人蒸煮消毒,一般是针对病人用过的所有衣物。大多用蒸煮的方法,进行高温灭菌。比如,李时珍使用的,是蒸汽消毒法,这个方法在清代也有记载,贾山亭《仙方合集·辟瘟诸方》说:“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古人没有一次性衣服,更没有防护服,这种衣服蒸煮消毒的方法很有价值。
如今研究,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有效灭活。受此启发,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食用煮熟食物,少吃冷菜,注意饮食卫生,吃饭前用热水浸泡碗筷,隔离人员的餐具、服装也要注意消毒,一线医护人员等重点区域上班的人用热水浸泡换洗衣物后再行清洗。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到古人非常重视疫毒的防范,所采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千百年来的抗疫实践证明,这些古老的方法简单可行,行之有效,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仍可借鉴。尤其在防护物资不足的情况下,更要考虑简单易行的自我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