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123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術(RP)后患者生化复发(BCR)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RP治疗的48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记录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和随访的相关参数。根据是否术后出现BCR,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参数差异,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复发组患者术前PSA值(39.2±27.8)μg/L、术前Gleason评分(7.26±1.13)、术后Gleason评分(7.14±1.10)、手术切缘阳性率(20.5%)、包膜侵犯阳性率(21.1%)、精囊侵犯阳性率(19.5%)、淋巴结转移阳性率(20.5%)显著高于非复发组[(31.4±27.2)、(6.81±1.31)、(6.89±1.26)、(8.3%)、(9.0%)、(8.3%)和(7.6%),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分期、病理分期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PSA值、术前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精囊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是RP后BCR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 结论 术前PSA、术前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精囊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是RP后BCR的主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生化复发;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37.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0-004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for biochemical recurrence(BCR)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 (RP). Methods Clinical and follow-up data of 486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who received RP from January 2006 to December 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levant parameters of patients before the surgery, during the surgery, after the surgery and during follow-up were recorded. The 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the recurrence group and non-recurrence group according to wether BCR occurred after the surgery. The differences of relevant paramete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Cox regression model. Results In the patients in recurrence group, PSA value before the surgery was(39.2±27.8), Gleason score before the surgery was (7.26±1.13), Gleason score after the surgery was (7.14±1.10), positive rate of surgical cutting margin was 20.5%, positive rate of capsular invasion was 21.1%, positive rate of seminal vesicle invasion was 19.5%, and positive rat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20.5%,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31.4±27.2), (6.81±1.31), (6.89±1.26), (8.3%), (9.0%), (8.3%) and (7.6%) in the non-recurrence group(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clinical staging and pathological staging (P<0.05). The results of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PSA before the surgery(P<0.0001), Gleason score before the surgery(P=0.018), pathological staging(P=0.012), seminal vesicle invasion(P=0.025)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P=0.019) were main risk factors for BCR after RP(P<0.05). Conclusion PSA before the surgery, Gleason score before the surgery, pathological staging,seminal vesicle invas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are main risk factors for BCR after RP.
  [Key words] Prostate tumor; Radical prostatectomy (RP); Biochemical recurrence (BCR); Risk factors   前列腺癌是一种异质性很高的肿瘤,位于我国肿瘤病死率的第5位,近年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1]。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是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2]。RP后仍有部分患者发生生化复发(bichemical recurrence,BCR),BCR往往预示着肿瘤复发。为提高RP的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预后,RP后BCR的影响因素成为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之一[3]。目前,国内外已有少量文献对RP后BCR的影响因素进行报道[4],但对BR后患者长期随访及分析BCR的影响因素的大样本研究较少,且仍有争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行RP治疗的48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并对RP后BCR的高危因素进行探讨,旨在为前列腺癌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4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周口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行RP治疗的48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年龄40~78岁,平均(65.8±6.9)岁;体重指数(BMI)为(16.3~34.6)kg/m2,平均(23.4±3.2)kg/m2,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为(3.4~247.5)μg/L,平均(34.8±26.7)μg/L。临床分期T1期95例,T2期252例,T3期139例。术前Gleason评分中,≤6分151例,7分170例,≥8分165例。接受常规盆腔淋巴结清扫术413例,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73例。术后Gleason评分中,≤6分118例、7分202例、≥8分166例。术后病理分期T2期282例,T3期194例,T4期10例。452例患者经前列腺穿刺病理结果确诊,余34例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获得病理结果确诊。所有患者术前行胸部CT、腹部彩超、全身骨扫描和盆腔MRI扫描,排除骨骼和其他脏器转移患者;同时排除失访患者、术前行辅助内分泌治疗、术后行辅助内分泌治疗和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开放性前列腺癌根治术[5]。全身性麻醉后取仰卧位,在脐与耻骨联合间行腹正中腹膜外切口。先清扫盆腔淋巴结、前列腺表面的脂肪组织,离断耻骨前列腺韧带,3-0 无损伤线贯穿缝合并离断背深静脉丛,剪断尿道。分离后方的狄氏筋膜和直肠前组织,从前方切开前列腺膀胱连接部位直达黏膜,离断膀胱颈后壁。牵拉膀胱颈后壁,结扎切断其后方的输精管并游离精囊,缝合尿道断端。术后常规留置尿管2周。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及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报告均由2名高年资病理科医生出具。
  1.2.2 随访 患者均在门诊随访,术后6个月内每月复查、6个月~2年每3个月复查、2年以后每6个月复查PSA和睾酮。患者术后每年复查1次ECT骨扫描、盆腔MRI、胸部X线片及腹部B超。以生化复发作为随访终点事件,生化复发定义为[6]: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未行辅助内分泌治疗及放疗的前提下,随访过程中连续2次PSA值≥0.2 μg/L。同时,根据2012年TNM分期系统评估患者临床分期和病理分期[7]。Gleason评分标准:根据Gleason 1966 年提出的以组织构型为主的分级标准进行5 级10 分制评分,按照常规HE切片中主要结构类型和次要结构类型先分别分级,然后二者相加得到一个数值,即为Gleason评分;如果只有一种结构类型,分级乘以2即为得分[8]。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包括患者年龄、BMI、术前PSA值、术前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病例分期、确诊方式、手术切缘阳性、包膜阳性、精囊阳性、术后Gleason评分、淋巴结转移情况、每次随访SPA值和睾酮值。同时,记录BCR情况。根据是否出现BCR,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两随机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运用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参数比较
  所有患者随访12~60个月,平均(22.9±5.3)个月。出现BCR患者185例,BCR率为38.07%(185/486);其中,术后1年出现BCR患者28例,BCR率为5.76%(28/486);术后3年出现BCR患者96例,BCR率为19.75%(96/486);术后5年出现BCR患者28例,BCR率为30.45%(148/486)。
  复发组患者术前PSA值、术前和术后Gleason评分、手术切缘阳性率、包膜侵犯阳性率、精囊侵犯阳性率、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分期、病理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年龄、BMI和确诊方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多因素分析
  见表2。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PSA、术前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精囊侵犯与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是RP后BCR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
  3 讨论
  随着PSA批准作为前列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被不断普及,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RP治疗前列腺癌的数量也逐年增多。近年来,随着仪器设备的更新和手术技术的进步,开放性RP和腹腔镜RP在我国各阶层医院被广泛开展。国内对前列腺癌手术技巧的文献报道较大,而对RP后患者长期生存状况研究相对较少。BCR作为评估RP术后预后的标准之一,与此有关研究被医务工作者广泛关注。國外已有较多文献对BCR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我国在此方面的文献报道较少。   目前,对于RP后患者的BCR发生率仍未有统一的观点。国外有报道称,RP后患者3年无BCR率为90%,5年无BCR率为80%[9]。另有国外报道称,开放性RP后2年BCR率为9%,3年BCR率为9.5%[10]。本研究对486例RP患者进行为期12~60个月随访,发现RP后1年BCR率为5.76%,术后3年BCR率为19.75%,术后5年BCR率为30.45%。本研究结果显著高于上述研究的数据,其原因可能本研究病例的肿瘤分级较高和分期偏晚,主要归因于我国缺乏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机制。虽然EAU指南和我国泌尿外科诊治指南均指出有必要采取前列腺癌的筛查,来发现早期前列腺癌患者。但基于我国目前医疗状况,大部分患者都是在出现临床症状后方来就诊,此时疾病进展为晚期,治疗效果不理想,RP术后BCR率相对较高。
  有研究显示,术前PSA、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是RP后BCR发生的高危因素[11]。有报道称,RP后BCR发生率与手术切缘阳性率无相关性,其后增加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后证实,阳性切缘与BCR有明确的相关性[12]。国内有研究对BCR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发现,确诊时PSA、临床分期、术后病理分期、术前Gleason评分、术后Gleason评分和淋巴结转移与否与患者RP后BCR有关[13]。本研究发现,复发组患者术前PSA值、术前Gleason评分、术后Gleason评分、手术切缘阳性率、包膜侵犯阳性率、精囊侵犯阳性率、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复发组,两组患者在临床分期、病理分期方面有显著差异。提示RP后BCR发生可能与术前PSA值、术前Gleason评分、术后Gleason评分、手术切缘、包膜侵犯、精囊侵犯、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病理分期有关。此外,两组患者在年龄、BMI和确诊方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说明RP后BCR发生与患者年龄、BMI和确诊方式无关。
  为排除单因素分析时参数之间相互影响,进一步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BCR的高危因素。国外文献报道,术前PSA、术后Gleason评分、淋巴结转移、手术切缘阳性是RP后BCR的独立危险因素[14]。国内有研究采用Cox回归模型对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显示,患者术前PSA、临床分期、穿刺针数阳性率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RP后BCR的主要危险因素[15]。本研究进一步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PSA、术前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精囊侵犯与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是RP后BCR的独立危险因素。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前列腺癌BCR并不意味着临床复发或者肿瘤相关死亡事件的发生[16]。如果患者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PSA值升高,而无原位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的征象,只能代表患者术后有残留的前列腺组织。因此,我们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以更进一步明确前列腺BCR的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患者术前PSA、术前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精囊侵犯与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是RP后BCR的高危因素。但本研究随访时间相对较短、样本量相对较小、部分与BCR有关因素未纳入研究,这一结论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刘圣杰,朱刚.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在高危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36(11): 872-874.
  [2] Jemal A,Bray F,Center MM,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 CA Cancer J Clin,2011,61(2):69-90.
  [3] 陈达,阎乙夫,夏溟.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局限性高危前列腺癌的比较研究[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4,35(5):672-675.
  [4] 瞿曼,高旭,侯建国,等. 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化复发危险因素的单中心研究[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 36(8):573-577.
  [5] 胡文豪,周小波. 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与开放性手术的对照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2):12-15.
  [6] 瞿元元,戴波.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18(2):204-206.
  [7] 黄群雄,罗子寰,周芳坚,等. 开放与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局限和局部高危前列腺癌的对比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36(8):583-587.
  [8] 夏同礼,董杰昌,张军. 前列腺癌穿刺与切除标本Gleason 评分比较[J].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3):1604-1605.
  [9] Menon M,Bhandari M,Gupta N,et al. Biochemical reurrenee following robot-assisted radical prostatectomy:Analysis of 1384 patients with a median 5-year follow-up[J]. Eur Urol,2010,58(6):838-846.
  [10] Abern MR,Terris MK,Aronsen WJ,et al. The impact of pathologic staging on the long-term oncologic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high-risk prostate cancer[J]. Cancer,2014,120(11):1656-1662.
  [11] Ritch CR,You C,May AT,et al. Biochemic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after robotic-assisted laparoscopic vs open radical prostatectomy for intermediate and high-risk prostate cancer[J]. Urology,2014,83(6):1309-1315.
  [12] Bell N,Connor Gorber S,Shane A,et al. Recommendations on screening for prostate cancer with th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test[J]. CMAJ,2014,186(16):1225-1234.
  [13] 戴波,常坤,孔蕴毅,等.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 53(4):261-265.
  [14] Diaz M,Peabody JO,Kapoor V,et al. Oncologic outcomes at 10 years following robotic radical prostatectomy[J]. Eur Urol,2015,67(8):1168-1176.
  [15] 高旭,王海峰,方梓宇,等.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单中心301例临床分析[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4,35(3):191-194.
  [16] 陈文洪,汪朔. 活检穿刺术后间隔时间对前列腺癌患者微创手术影响的研究[J]. 中國性科学,2015,24(9):9-12.
  (收稿日期:2015-12-24)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床旁盲插螺旋型鼻肠管的效果。 方法 收集2016年7月~2018年3月來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床旁盲插螺旋型鼻肠管。对照组:胃镜辅助放置鼻空肠管。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0%,低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显著(P<0.0
[摘要] 目的 对照研究中药外用贴敷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我院就诊的16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9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72例采用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变,检测血沉、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2%、87.5%,痊愈
[摘要] 目的 研究產褥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常见致病微生物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发生的84例产褥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与同时期未发生产褥感染的200例产妇进行对照研究,分析产褥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对分离获得的致病微生物进行耐药性分析。 结果 感染组妊娠糖尿病、产钳助产、宫口开全后中转剖宫产患者的分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摘要] 目的 探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制作中Mounting Medium环保封片剂的封片效果。 方法 分别于12杯5 mL中性树胶中依次滴加0.1~1.2 mL(以0.1 mL/杯递增)二甲苯,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封片液,对快速冰冻切片进行封固试验,对比观察不同浓度封片液间气泡数量的变化情况,得出最佳二甲苯中性树胶封片液浓度,再以最佳封片浓度的二甲苯中性树胶封片液与环保封片剂效果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后者
[摘要] 目的 研究经会阴盆底超声在二维状态下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年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因压力性尿失禁就诊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我院因其他疾病就诊的女性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在二维经会阴盆底超声情况下观察逼尿肌厚度、膀胱颈位置、尿道倾斜角、膀胱后角、膀胱颈下降距离、尿道旋转角、尿道内口有无开放。 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及Va
[摘要] 目的 分析2015年宁波市献血群体的人口社会学特征。 方法 将宁波血站2015年1~12月55 459例无偿献血者按曾经献血次数1次、2~3次、4~10次、10 次进行分类,并进行人口社会学特征比对统计分析。 结果 对2015年宁波市无偿献血群体进行人口社会学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无偿献血者男性(32 548例)多于女性(22 911例),并以18~35周岁(70.02%)为主。献血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狼疮性肾炎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果并作分析。 方法 将就诊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的100例狼疮性肾炎儿童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单月就诊,n=50)与研究组(双月就诊,n=5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自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黄粉敷脐联合中药热熨防治下肢骨折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下肢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大黄粉神阙穴贴敷加中药热熨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开塞露肛塞加口服麻仁丸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排便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排便次数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粪便性状
[摘要]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麻醉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 筛选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三家医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72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 方法 两组均予麻醉前吗啡10 mg肌肉注射,治疗组入室后给予右美托咪定0.5 μg/(kg·h)微量泵静脉注入,泵注10 min,随后以 0.5 μg/(kg·h)维持直至手术结束
[摘要] 目的 探讨抗胆碱能药物与苯二氮类药物在治疗阿立哌唑所致静坐不能的疗效对比。 方法 研究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使用阿立哌唑治疗后出现静坐不能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抗胆碱能药物(苯海索片4~6 mg/d),对照组患者予苯二氮类药物(劳拉西泮片 1.5~6 mg/d;氯硝西泮片1~4 mg/d;阿普唑仑片0.4~2.4 m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