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anus SiO2/PS纳米颗粒的乳液相行为及流变性

来源 :新疆石油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bu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微观状态和流变性能方面对克拉玛依油田81#联合站原油与Janus SiO2/PS纳米颗粒水分散体系在不同质量分数(CS)及不同水油体积比(RWO)条件下形成乳液的相行为进行了研究。固定CS=0.100%,当RWO≤7/3时,Janus SiO2/PS纳米颗粒水分散体系与原油形成稳定的油包水乳液,乳液液滴粒径和黏度都随水油体积比升高而增大;当RWO>7/3时,油水混合液分为上、下两相,上部为油包水乳液,下部以水为主,乳液黏度随水油体积比升高而降低。固定RWO=7/3,当0.080%≤CS≤0.300%时,油水完全混相,乳液黏度超过原油黏度的60倍,并且在高剪切速率时剪切变稀;当CS<0.080%或CS>0.300%时,油水混合液分为两相,并且黏度随分水体积增加而降低。固定RWO=4/6,当0.001%≤CS≤0.500%时,油水完全混相,乳液黏度为5575 m Pa·s,并在剪切速率为3.0070.00 s-1时剪切增稠。以上结果表明,Janus SiO2/PS纳米颗粒水分散体系使原油在较高含水条件下形成稳定高黏的油包水乳液,并且在一定水油体积比范围内含水越高乳液黏度越高。这个研究结果为非均质油藏扩大波及体积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低渗透油藏CO2驱油的原油采收率并最大限度地抑制CO2气窜现象,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储集层非均质性(平面和纵向)对CO2驱油过程中气窜的影响,基于实验效果分析了不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