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城镇河道“一河一策”实施案例分析

来源 :低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n78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为更好地配合高质量发展需求,近年结合对《广东省河长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的工作推行,湾区内不断加强和深化对各类黑臭水体河道的综合治理。为此,本文以大湾区内城镇某河道的“一河一策”综合治理手段展开探讨。
其他文献
教育事权和支出责任在政府间的合理配置对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没有激励将本地自有财政收入投入教育领域,这些具有空间外溢性的公共服务成为中央财政的政策目标,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填补了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不足.本文将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宏观财政数据进行匹配,即以出生年份和地区为基础,构造在其所属的义务教育阶段受益的财政转移支付占地方总财力的比重,以评估转移支付对教育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的比重每提升10个百分点,本地区居民的受教育年限能够增加约0.2年,在三大类转移支付中,专项转移支付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转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与生活环境,同样也改变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对外贸易发展格局,全球经济增长进入了下行调整期。对此,我国政府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疫措施,推出一系列“以税抗疫”的优惠政策,在稳外贸、促就业、保市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当下,随着疫情的蔓延,全球抗疫斗争转为常态化,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改变了疫情前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我国将在此背景下谋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疫情初期我国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冲击,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商品需求与供给的渴望日益高涨,短期内会直接影响到国内大循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2003-2017年我国省级生态效率值,整理全国30个省(区、市)省委书记和省长的官员特征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系统GMM检验财政分权背景下不同官员特征对生态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不同类型官员特征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不论是省委书记还是省长,任期越长、换届频率越低以及具备“乡土情结”越容易促进该省生态效率提高。第二,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官员特征对环境效率的影响会进一步扭曲。第三,生态效率存在时间惯性,且区域间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优化官员政治晋升考核制度
本文基于我国借贷便利工具相关制度设计,从商业银行的视角研究央行的借贷便利对贷款期限结构的影响,便于直观地揭示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借贷便利工具的创设显著增加了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央行的借贷便利操作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合格担保品渠道发挥作用,总体而言显著促进了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尤其是向实体经济部门的贷款投放,但对贷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短期贷款方面,商业银行的长期贷款投放反而减少,从而缩短了总体的贷款期限.央行应关注借贷便利期限及其潜在影响,合理搭配不同借贷便利工具的
理解地方政府税债失衡困境需要从制度到心理的逻辑转向。文章基于沉没成本偏误、标签效应、得与失编码规则三个方面,分析在心理账户影响下,地方官员产生了此钱非彼钱的认知错觉与机会主义动机,进而导致非理性举债的决策异化行为。本文的扩展意义在于,与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支出非理性扩张的效应相比,地方债对地方政府支出非理性扩张的刺激作用拓展了传统粘蝇纸效应的内涵,心理账户效应揭示了地方政府收入为何总是被“粘”在转移支付、地方债等“意外之财”上,从而为粘蝇纸效应提供了新解。本文可能的创新在于,从地方官员心理角度为地方
在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如何维持我国出口贸易平稳持续发展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多重博弈模型,综合考察目的 国制度质量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对企业出口动态决策的影响,并基于中国2000-2010年企业-目的 国层面出口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更高的目的 国制度质量显著降低企业的退出概率,并提高退出企业的再进入概率.本国市场需求越高,目的 国市场需求越低,企业退出该出口市场的概率越高;企业退出时本国市场需求越低,目的 国市场需求越高,企业再进入该市场的概率越低.此外,制度质量和目的
高等教育产生社会效用的外溢性特点,是科学划分高等教育领域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基本依据。我国相关改革经历了“集权—下划—适度集中”的过程,2019年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开启了高等教育政府间财政关系调整完善的新进程。当前划分框架存在央地间、省际间高等教育财政保障水平差异,高等院校科研职能未充分纳入统筹范围,部分权责划分还不够明确等问题。为此,下一步应强化中央政府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大对地方高等院校科研方面的政策导向性投入,推动财政转移支付规范化、明晰化,注重发挥省级政
传统视角更多注重经济制度的形式层面,但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其相关认知难免因落入一元化、单层次、机械化而裹足不前。结合全球疫情暴发的背景,本文试将广泛根植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历史学等的经济人类学之互惠理论引入到经济学制度分析框架中,以多元、多维地解构经济制度,为发展中经济体应对外部冲击并突破后发劣势寻求有效路径。通过对经济制度派生的形式互惠行为和不同文化背景产生的实在互惠行为的解析,本文提出经济制度“共存结构”的新理念,认为可通过这种多元、多维、包容性的新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制度应对外部冲击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扩散严重扰乱了世界经济活动。为应对疫情冲击,构建未来经济发展的确定性,美、英、日、印等国家相继出台大规模的财政政策,这些政策既着力于恢复当前疫情影响之下的经济秩序,更着眼于未来,强化对市场主体、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创新研发等方面的投入,为未来经济发展积蓄动力。这些国家的做法富有启示性,结合我国现状,也要把应对短期危机与提升长远发展潜力结合起来,整合财政资源,加强薄弱环节投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积蓄动力。
文章使用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运用OLS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子女性别即家有男孩(18岁及以下)对已婚流动人口劳动供给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家有男孩对父代的劳动供给有激励效应.基准回归模型设定下,OLS回归结果显示,家有男孩的父代周工作时长平均多出0.68~1.0小时,根据Tobit回归结果计算的边际效应显示平均多出0.76~1.14小时.异质性分析发现,家有男孩对乡-城流动人口的父代劳动供给有显著的激励效应,而对城-城流动人口的父代劳动供给影响不显著;家有男孩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