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是节节攀升,为此,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教学的质量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这里需要强调的教学质量不仅仅包括老师的教学水准还包括学生的学习效果。近些年,随着我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课堂实现了回归,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此种情境下的教学质量更加突出学生的发展,为此,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他们有学习的渴望和主观能动性,很多情况下我们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和知识能力水平的高低更加依赖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抽象性思维作为三大数学思维之一,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职业高中数学;提升;抽象思维能力;教学质量
一、尊重学生,鼓励大胆质疑
古人就曾经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职业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更需要培养和尊重学生的这些质疑精神,其实对于一些数学问题来说,它的解答思路和解答方法有可能都不止一种,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足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并且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问题就可以提出来,有新的解题思路也要说出来,倡导一题多解的教学思想。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摆正自己的问题,放下所谓的权威,学生也要重新审视师生地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有错误也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出,这要是提升他们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为了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质疑,教师必须构建轻松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在课堂上尊重学生,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从心理上给学生质疑创造广泛的天地。例如在讲授排列组合的知识时,往往一道问题都会有几个解决问题的路径,这时候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思考,跟随着自己的思路去解决问题。题目如下: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化的发展,实现教师队伍的交流,现有4名教师,需要把他们安排在3个学校进行支教,每一所学校只有有一名教师,并且每一名教师也只能去一所学校,请问有多少种这样的安排方案?对于这样问题的解答,学生的切入点和解答思维不同,那么解题的过程也会不一样,只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破题就会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如下:方法A:按照学校来安排,4人中选一人去第一所,3人中选一人去第二所,2人中选一人去第三所,最后一个人选择三所学校中的任何一所,那么一次是、、和,所以最后的结果是。方法B:将4名教师分3组,一组2人,其余1人,然后在将三组人员分配到3所学校,答案为。那么教师就可以追问学生,那种思路正确,那种错误,为什么?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能判定问题,自然问题意识就会大大提升。
二、创设情景,诱发问题意识
职业高中数学课堂无论是在讲授内容还是学习强度上都远远大于其它学科,并且学生感觉到数学课就是与数学符号、数学公理定理等打交道,时不时的感觉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为此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并且敢于质疑,自然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大大提升了。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便出现无疑可问的现象,教师就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生疑,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情景教学近些年已经成为备受师生青睐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数学实验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习等比数列的时候,讲到《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可以创设折纸的实验教学情景,让学生体会和感悟等比数列的相关问题。折纸中学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标杆,选择纸片厚度为1,然后反复对折,对折20几次后,告诉学生这个厚度已经超过了喜马拉雅山的高度,此时学生一定会非常的惊讶,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对折有这么大的威力呢,教师迅速的引导学生,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了搞清楚对折后的厚度到底有没有超过喜马拉雅山脉的告诉,学生就会积极探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华。
三、勤于观察,找到解答问题的突破口
在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感觉和知觉是最简单的认识方式,而观察作为知觉的最高状态,对于认识事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观察活动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有一定的计划性、目的性和思维性。观察的过程也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酝酿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职业高中数学试题中,都有一定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要想解决问题,把握试题中的层层关系,就必须要仔细的观察,然后依据数学常识,开展探究和思考,通过现象发现本质,确定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例如:求[11?2+12?3+13?4+…+1n(n+1)]的和
对于这道数学试题,如果再采用以往传统的分析综合方法是很难解决的。一方面,计算量大,计算过程复杂,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另一方面,很难按照传统方法计算到底,得出正确答案。我们认真仔细的观察可以发现,每项都是两相邻自然数的积的倒数,并且[1n(n+1)=1n-1n+1],从这里不难看出:
原式=[1-12+12-13+…+1n-1n+1=1-1n+1],这样问题就简单易解了。
观察虽然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只能发现问题的表象,但这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线索,为发现规律提供了信息。观察过程中,可以依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采取常见的解题方法或者特殊的解决策略。
四、巧用联想,善于思考,拓宽解题思路
数学问题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体系和联想能力。联想是组建知识体系,转化数学问题的过程,它可以有效的打开问题的突破口,嫁接有关知识,实现灵活解答。
例如:[x+y=2xy=-3]求解方程组
通过给出的方程组可以看出,反应的是两个数的和与差的问题,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联想到韦达定理,[x]、[y]是一元二次方程 [t2-2t-3=0]的两个根,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答案是-1和3或者3和-1.
参考文献:
[1]蔡道法.数学抽象概括思维过程的某些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2(02)
[2]]张国旺.浅论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培养[J].数学通报,2014(08)
关键词:职业高中数学;提升;抽象思维能力;教学质量
一、尊重学生,鼓励大胆质疑
古人就曾经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职业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更需要培养和尊重学生的这些质疑精神,其实对于一些数学问题来说,它的解答思路和解答方法有可能都不止一种,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足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并且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问题就可以提出来,有新的解题思路也要说出来,倡导一题多解的教学思想。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摆正自己的问题,放下所谓的权威,学生也要重新审视师生地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有错误也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出,这要是提升他们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为了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质疑,教师必须构建轻松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在课堂上尊重学生,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从心理上给学生质疑创造广泛的天地。例如在讲授排列组合的知识时,往往一道问题都会有几个解决问题的路径,这时候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思考,跟随着自己的思路去解决问题。题目如下: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化的发展,实现教师队伍的交流,现有4名教师,需要把他们安排在3个学校进行支教,每一所学校只有有一名教师,并且每一名教师也只能去一所学校,请问有多少种这样的安排方案?对于这样问题的解答,学生的切入点和解答思维不同,那么解题的过程也会不一样,只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破题就会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如下:方法A:按照学校来安排,4人中选一人去第一所,3人中选一人去第二所,2人中选一人去第三所,最后一个人选择三所学校中的任何一所,那么一次是、、和,所以最后的结果是。方法B:将4名教师分3组,一组2人,其余1人,然后在将三组人员分配到3所学校,答案为。那么教师就可以追问学生,那种思路正确,那种错误,为什么?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能判定问题,自然问题意识就会大大提升。
二、创设情景,诱发问题意识
职业高中数学课堂无论是在讲授内容还是学习强度上都远远大于其它学科,并且学生感觉到数学课就是与数学符号、数学公理定理等打交道,时不时的感觉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为此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并且敢于质疑,自然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大大提升了。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便出现无疑可问的现象,教师就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生疑,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情景教学近些年已经成为备受师生青睐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数学实验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习等比数列的时候,讲到《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可以创设折纸的实验教学情景,让学生体会和感悟等比数列的相关问题。折纸中学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标杆,选择纸片厚度为1,然后反复对折,对折20几次后,告诉学生这个厚度已经超过了喜马拉雅山的高度,此时学生一定会非常的惊讶,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对折有这么大的威力呢,教师迅速的引导学生,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了搞清楚对折后的厚度到底有没有超过喜马拉雅山脉的告诉,学生就会积极探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华。
三、勤于观察,找到解答问题的突破口
在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感觉和知觉是最简单的认识方式,而观察作为知觉的最高状态,对于认识事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观察活动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有一定的计划性、目的性和思维性。观察的过程也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酝酿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职业高中数学试题中,都有一定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要想解决问题,把握试题中的层层关系,就必须要仔细的观察,然后依据数学常识,开展探究和思考,通过现象发现本质,确定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例如:求[11?2+12?3+13?4+…+1n(n+1)]的和
对于这道数学试题,如果再采用以往传统的分析综合方法是很难解决的。一方面,计算量大,计算过程复杂,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另一方面,很难按照传统方法计算到底,得出正确答案。我们认真仔细的观察可以发现,每项都是两相邻自然数的积的倒数,并且[1n(n+1)=1n-1n+1],从这里不难看出:
原式=[1-12+12-13+…+1n-1n+1=1-1n+1],这样问题就简单易解了。
观察虽然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只能发现问题的表象,但这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线索,为发现规律提供了信息。观察过程中,可以依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采取常见的解题方法或者特殊的解决策略。
四、巧用联想,善于思考,拓宽解题思路
数学问题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体系和联想能力。联想是组建知识体系,转化数学问题的过程,它可以有效的打开问题的突破口,嫁接有关知识,实现灵活解答。
例如:[x+y=2xy=-3]求解方程组
通过给出的方程组可以看出,反应的是两个数的和与差的问题,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联想到韦达定理,[x]、[y]是一元二次方程 [t2-2t-3=0]的两个根,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答案是-1和3或者3和-1.
参考文献:
[1]蔡道法.数学抽象概括思维过程的某些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2(02)
[2]]张国旺.浅论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培养[J].数学通报,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