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殿试因考生文字水平差不多,只好以书法定优劣。“新政”后,会式也成了书法大赛。
“自丙午科(1906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1905年9月2日,清廷发出上谕,在中国绵延千余年的科举制度画上句号(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
早在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在面见光绪时便称:“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试士为之……”
康有为反对八股,但不反对科举制度。第二天,梁启超(康有为授意,宋伯鲁代拟)在奏折中提出:自1900年起,一切考试均改考策论。
所谓策论,即策问(政治对策)和议论,宋金时曾用来科举。可举子多是不出书斋的读书人,缺乏工作经验,怎可能有什么好的政治对策?故写出来的策论彼此重复,多成漫谈,很难比出高下,在操作上反不如考八股文客观。这种“为改而改”的建议,自然没能实际推行。
戊戌变法失败后,极端保守势力上台,引发庚子之变。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西方十一国宣战,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大员宣布不奉“乱命”,此即“东南互保”,清中枢权威遭遇空前挑战。
1901年1月,逃到西安的慈禧太后发布“预约变法”上谕,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开启清末“新政”。“新政”是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为平衡各方意见,被动采取的变革。表面上,“新政”使各方达成了共识,但实际上,它无法弥合彼此的深层矛盾,特别是在疆臣与枢臣之间,存在尖锐对立。
疆臣指张之洞等参与“东南互保”的地方大员,他们担心清廷“秋后算账”,因此努力向中枢系统渗透,并与帝国主义势力紧密集合。列强在东南各省有特殊利益,也愿与疆臣们合作。
枢臣则指朝廷大员,因疆臣不配合,清廷号令此时只能覆盖北方几省,为保住自己的势力范围,枢臣们处处与疆臣作梗。
慈禧的态度比较暧昧,与列强打交道,离不开疆臣,为防分崩离析,又需维持中枢权威。在尾大不掉的局面中走钢丝,慈禧创造了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大事必电告各地督抚,让他们参与决策,朝政遂成平衡各方利益的舞台。
屡战屡败后,八股成了众矢之的,可怎么改、何时改,这需要系统的调研、分析与研究,可在当时背景下,一切已無从谈起。
慈禧与枢臣都期待马上开科举,此为大乱后收拾人心之法。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时,马上便开了科举,而清廷消灭太平天国后,也马上开了科举。在当时,读书人是社会的稳定器,让他们看到希望,才能安定民心。
可张之洞等力推学堂教育的疆臣们担心,骤开科举会动摇“新政”根本,则“东南互保”便失去了合法性,故千方百计推脱,甚至借口地方治安纷扰,拒绝从命。
双方讨价还价中,张之洞四处出击,不仅对八股文严加批驳,还指责以往科举会试的“糊名誊卷”制度(将考生名字封好,雇“书手”抄写考卷内容,以防作弊),认为这给“书手”(抄写员)提供作弊可能。
无可奈何,慈禧同意1903年东南7省不参加科举,废八股改策论,并废除“糊名誊卷”。可这些“新政”的效果如何?过去会试有“糊名誊卷”,故座师与考生难通消息,且考生书法不太重要,不像殿试,因考生文字水平差不多,只好以书法定优劣。“新政”后,会式也成了书法大赛,而末代会元谭延闿更被事先预定。
从结果看,“新政”放大了传统科举的弊端,割除了其优点,落入越改越坏的困局。可吊诡的是,困局反而为疆臣们提供借口——既然改不好,何必再改?于是,除了废科举,清廷已无其他选项。
传统科举和学堂教育真的水火不容吗?废除科举,上百万读书人怎么办?他们一生学问全在八股,瞬间沦为百无一用,成为激进的反对者。此外,科举本是朝廷培养官员的重要渠道,一旦废除,则官从幕出,有害公平之外,且形成“重私不重公“的官场风气,这为最后的大崩溃埋下伏笔。
从最好的愿望出发,却走到了最坏的结局。事实证明,变革绝非竖一个目标、喊几句口号、先推翻后建设那么简单,它需要顶层设计,需要全方位考量,需要预警机制、善后处理、政策衔接、路径设计等等专业且具体的工作。然而,清廷一次次错过循序渐进的时机,最终落入非骤改不能转圜的困境,而这样被迫的改,就很可能走上不归路。
“自丙午科(1906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1905年9月2日,清廷发出上谕,在中国绵延千余年的科举制度画上句号(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
早在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在面见光绪时便称:“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试士为之……”
康有为反对八股,但不反对科举制度。第二天,梁启超(康有为授意,宋伯鲁代拟)在奏折中提出:自1900年起,一切考试均改考策论。
所谓策论,即策问(政治对策)和议论,宋金时曾用来科举。可举子多是不出书斋的读书人,缺乏工作经验,怎可能有什么好的政治对策?故写出来的策论彼此重复,多成漫谈,很难比出高下,在操作上反不如考八股文客观。这种“为改而改”的建议,自然没能实际推行。
戊戌变法失败后,极端保守势力上台,引发庚子之变。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西方十一国宣战,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大员宣布不奉“乱命”,此即“东南互保”,清中枢权威遭遇空前挑战。
1901年1月,逃到西安的慈禧太后发布“预约变法”上谕,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开启清末“新政”。“新政”是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为平衡各方意见,被动采取的变革。表面上,“新政”使各方达成了共识,但实际上,它无法弥合彼此的深层矛盾,特别是在疆臣与枢臣之间,存在尖锐对立。
疆臣指张之洞等参与“东南互保”的地方大员,他们担心清廷“秋后算账”,因此努力向中枢系统渗透,并与帝国主义势力紧密集合。列强在东南各省有特殊利益,也愿与疆臣们合作。
枢臣则指朝廷大员,因疆臣不配合,清廷号令此时只能覆盖北方几省,为保住自己的势力范围,枢臣们处处与疆臣作梗。
慈禧的态度比较暧昧,与列强打交道,离不开疆臣,为防分崩离析,又需维持中枢权威。在尾大不掉的局面中走钢丝,慈禧创造了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大事必电告各地督抚,让他们参与决策,朝政遂成平衡各方利益的舞台。
屡战屡败后,八股成了众矢之的,可怎么改、何时改,这需要系统的调研、分析与研究,可在当时背景下,一切已無从谈起。
慈禧与枢臣都期待马上开科举,此为大乱后收拾人心之法。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时,马上便开了科举,而清廷消灭太平天国后,也马上开了科举。在当时,读书人是社会的稳定器,让他们看到希望,才能安定民心。
可张之洞等力推学堂教育的疆臣们担心,骤开科举会动摇“新政”根本,则“东南互保”便失去了合法性,故千方百计推脱,甚至借口地方治安纷扰,拒绝从命。
双方讨价还价中,张之洞四处出击,不仅对八股文严加批驳,还指责以往科举会试的“糊名誊卷”制度(将考生名字封好,雇“书手”抄写考卷内容,以防作弊),认为这给“书手”(抄写员)提供作弊可能。
无可奈何,慈禧同意1903年东南7省不参加科举,废八股改策论,并废除“糊名誊卷”。可这些“新政”的效果如何?过去会试有“糊名誊卷”,故座师与考生难通消息,且考生书法不太重要,不像殿试,因考生文字水平差不多,只好以书法定优劣。“新政”后,会式也成了书法大赛,而末代会元谭延闿更被事先预定。
从结果看,“新政”放大了传统科举的弊端,割除了其优点,落入越改越坏的困局。可吊诡的是,困局反而为疆臣们提供借口——既然改不好,何必再改?于是,除了废科举,清廷已无其他选项。
传统科举和学堂教育真的水火不容吗?废除科举,上百万读书人怎么办?他们一生学问全在八股,瞬间沦为百无一用,成为激进的反对者。此外,科举本是朝廷培养官员的重要渠道,一旦废除,则官从幕出,有害公平之外,且形成“重私不重公“的官场风气,这为最后的大崩溃埋下伏笔。
从最好的愿望出发,却走到了最坏的结局。事实证明,变革绝非竖一个目标、喊几句口号、先推翻后建设那么简单,它需要顶层设计,需要全方位考量,需要预警机制、善后处理、政策衔接、路径设计等等专业且具体的工作。然而,清廷一次次错过循序渐进的时机,最终落入非骤改不能转圜的困境,而这样被迫的改,就很可能走上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