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受体的表达及在癌转移中的作用

来源 :解剖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wolf1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人食管癌组织和淋巴管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3(VEGFR-3)的表达,探讨食管癌的淋巴道转移机制。方法取临床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食管癌早期和进展期癌细胞或淋巴管对VEGF—C及其VEGFR-3的表达情况。结果在食管癌的癌细胞中可见VEGF—C阳性表达,阳性颗粒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内。淋巴管内皮细胞仅见VEGFR-3阳性表达,VEGFR-3在血管和癌细胞中也存在少量阳性表达。进展期食管癌VEGF—C和VEGFR-3的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强于早期。结论食管癌
其他文献
人体解剖学名词(简称解剖学名词),是解剖学理论中的“骨骼”。在教学中,要完全掌握它,有很大的难度。因此,要根据新形势的各种优势,用科学发展观来探讨解剖学名词的相关理论,这是需要
身体语言是解剖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其具有实时直观、动态感强、不需复杂设备、便于学生复习等优点.并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并提出实施中应注意的
在课件制作中,一种最常用的图像放大显示方法是大小图片间的切换.利用人眼的视觉误差。产生图像放大的效果,然而在人体断层解剖学教学课件制作中,我们发现,在每一个层面中往往包含
目的观察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d,SSd)对NZBWF1狼疮肾炎小鼠尿蛋白含量及肾组织病变改善作用的影响。方法将雌性NZBWF1小鼠随机分为3组:①Ⅰ组(SSd治疗1组),SSd剂量0.2mg·100
台湾3月18日政局变动后,美国对台政策在一定幅度内进行了调整。当前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继续维持对台基本政策方针;“一国两制”原则在美国国内日益引起争议;美国将增加对
以多媒体为教学工具,以网络为教学平台.尝试从被动教学向自主学习过渡的新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看出是有效的。在教学中也启发了我们把校园网络应用于教学的思路,建立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