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讨丙型肝炎(HC)病人细胞免疫功能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致病机制及机体对其免疫保护作用,收集24例HC病人(急性3例,慢性21例),用3H-TdR掺入法研究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
【机 构】
: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Nanjing Railway Medical College,Institue of Infectius Disease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丙型肝炎(HC)病人细胞免疫功能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致病机制及机体对其免疫保护作用,收集24例HC病人(急性3例,慢性21例),用3H-TdR掺入法研究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不同HCV抗原增殖反应,并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了PBMC中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在HCV抗原刺激后的变化.结果:HC病人PBMC对HCV合成肽CP9,NS和基因重组抗原C,E1,E2,NS3刺激后出现不同程度增殖反应,刺激指数(SI)分别为1.69±0.51,1.61±0.54,1.68±0.58,1.49士0.44,1.44±0.44和1.33±0.33.3例急性HC中2例病人的PBMC对HCV抗原呈有效增殖反应(SI≥2.1),且血清HCVRNA阴转伴ALT正常.细胞表型分析显示:增殖的细胞表型是CD4+淋巴细胞,而CD8+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较弱.结论:HC病人PBMC确实存在对HCV抗原的增殖反应;CD4+淋巴细胞比CD8+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要强,急性HC病人PBMC对HCV抗原有效的增殖反应预示可能有良好的临床愈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CP)受刺激前后的功能变化. 方法以肉汤为培养基刺激小鼠腹腔M,3 d后测定M内ACP、LDH和SDH活性. 结果老龄小鼠受刺激后ACP、SDH活性升高,
为减少重症患儿的死亡率.经常评估主要死因,有助于提高PICU的诊治质量。方法从引起儿童主要死亡疾病及不同年龄段的死因对375例死亡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死亡原因:婴幼
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的管理者,职务不高,却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是科室的核心人物,承担的任务及作用举足轻重,一个科室工作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目的:探讨神经肽Y(NPY)在心血管疾病发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用放免分析法对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中NPY的含量
应激性溃疡(SU)是临床危重疾病、严重创伤等的常见严重并发症,其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胃粘膜血流量(GMBF)的减少是其最主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和发生的根本条件。内皮素-1(ET-1)是一种主要
目的探讨并总结食道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以期减少围手术期死亡率,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方法 对在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32例食道癌患者的术
目的探讨早产儿抚触对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于本院住院,符合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标准的患儿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30例.两组患儿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病情监护和护理方法。方法 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病情监护,及时准确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
目的:探讨ApoA-Ⅰ、ApoB与血清锌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89份45~60岁健康体检干部的血清标本,用火箭免疫电泳法测定血清ApoA-Ⅰ和ApoB,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锌的含量。结果:血清中锌元素含量与ApoA-I、ApoB之间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