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成长;
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5—0021—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表明,立足于学校实际的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学校要坚持“以研带训、以训促研、研训一体、共同促进”的校本培训思路,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整体规划,螺旋推进,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多渠道获取信息,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
1. 重视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从制度要求、善意引导到形成自主的学习意识;帮助教师养成读书读报,记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的习惯;通过培训,还能很好地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敬业精神。
2. 确立服务意识,多渠道为教师提供信息。学校校长首先要确立服务意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尽可能的服务,让教师能够多维度、多层次地了解教育教学信息,促进专业成长。要充分利用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的优势,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在请进来的同时让教师走出去,进一步了解外面的信息,开阔教师的眼界,拓展教师的思维,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素养。
二、搭建交流平台,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
学校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有利于教师合作交流的校园文化,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沟通与协调,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实践表明:教师之间广泛的合作交流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为有效的方式。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在教学实践中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其一是教研组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分类整理,进而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组织教师共同参与,一同“会诊”,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其二是形式分散自主的教研,教师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随时随地就自己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或总结的经验与同伴主动交流。这样的互动交流实用性强,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但这种方式需要引导,需要浓厚的学术氛围。
三、在实践中反思,不断地提升和发展自己
校本培训的侧重点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不断反思的意识,以提升和发展自己,谋求专业成长。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現象进行思考、反省、探索,从中发现问题,以改进自己的教学并形成理性的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会不断地成长为具有自觉改进意识和自我提高能力的专业人员,由单纯的教书匠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可以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制订教师专业成长手册,坚持让教师写课后反思和教育日记,每学期还应组织出版教师论文集,让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
四、让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新时期教师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不但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还应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农村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时,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自己的需求出发,以研究的态度,将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设置成课题,按照科学的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并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引发教师在实践中多学习、多思考,最终达到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反思,在研究中学会研究,从而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与沟通,使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化的组织,使研究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融为一体,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过程。
五、校本培训应关注的问题
1. 转变陈旧观念,树立新的培训观。首先,转变校长的观念。校长们应把学校视为教师发展的场所,了解教师专业发展及其成长规律的基本理论,形成学校良好的互帮互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学术交流关系,最后使学校自身成为一个学习化的组织,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内在动力,开发潜能,还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信息、时间和物质条件的保障系统。其次,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要改变培训是校长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而提出的要求等狭隘认识,变被动接受培训为积极参与培训,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以新的理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基本生存方式,体会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2. 实施校本培训的过程中要关注“查、实、活、新”。(1)“查”就是要调查摸清本校教师的素质能力状态,以确定全校性的主要问题所在,为建立校本培训个人档案打下基础,以落实个人的培训计划,校本培训在本质上就是学校是每个教师发展的学习计划的总和。(2)“实”则要求在实用性与实效性上下功夫,要避免培训内容过多地注重知识性的补充、系统性的讲授和技能性的培训,而忽视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应注重教师的研究意识、研究习惯、研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养成。(3)“活”是要求在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中做到学习与讲座相结合,自我钻研与拜师学艺相结合,专题研究与学科教学相结合。(4)“新”要求更新培训内容,更新评估考核机制,学校要将教师的校本培训纳入考核之中,以保证其严肃性和激励性。
编辑:蔡扬宗
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5—0021—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表明,立足于学校实际的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学校要坚持“以研带训、以训促研、研训一体、共同促进”的校本培训思路,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整体规划,螺旋推进,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多渠道获取信息,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
1. 重视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从制度要求、善意引导到形成自主的学习意识;帮助教师养成读书读报,记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的习惯;通过培训,还能很好地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敬业精神。
2. 确立服务意识,多渠道为教师提供信息。学校校长首先要确立服务意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尽可能的服务,让教师能够多维度、多层次地了解教育教学信息,促进专业成长。要充分利用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的优势,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在请进来的同时让教师走出去,进一步了解外面的信息,开阔教师的眼界,拓展教师的思维,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素养。
二、搭建交流平台,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
学校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有利于教师合作交流的校园文化,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沟通与协调,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实践表明:教师之间广泛的合作交流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为有效的方式。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在教学实践中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其一是教研组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分类整理,进而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组织教师共同参与,一同“会诊”,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其二是形式分散自主的教研,教师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随时随地就自己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或总结的经验与同伴主动交流。这样的互动交流实用性强,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但这种方式需要引导,需要浓厚的学术氛围。
三、在实践中反思,不断地提升和发展自己
校本培训的侧重点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不断反思的意识,以提升和发展自己,谋求专业成长。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現象进行思考、反省、探索,从中发现问题,以改进自己的教学并形成理性的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会不断地成长为具有自觉改进意识和自我提高能力的专业人员,由单纯的教书匠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可以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制订教师专业成长手册,坚持让教师写课后反思和教育日记,每学期还应组织出版教师论文集,让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
四、让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新时期教师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不但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还应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农村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时,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自己的需求出发,以研究的态度,将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设置成课题,按照科学的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并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引发教师在实践中多学习、多思考,最终达到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反思,在研究中学会研究,从而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与沟通,使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化的组织,使研究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融为一体,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过程。
五、校本培训应关注的问题
1. 转变陈旧观念,树立新的培训观。首先,转变校长的观念。校长们应把学校视为教师发展的场所,了解教师专业发展及其成长规律的基本理论,形成学校良好的互帮互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学术交流关系,最后使学校自身成为一个学习化的组织,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内在动力,开发潜能,还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信息、时间和物质条件的保障系统。其次,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要改变培训是校长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而提出的要求等狭隘认识,变被动接受培训为积极参与培训,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以新的理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基本生存方式,体会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2. 实施校本培训的过程中要关注“查、实、活、新”。(1)“查”就是要调查摸清本校教师的素质能力状态,以确定全校性的主要问题所在,为建立校本培训个人档案打下基础,以落实个人的培训计划,校本培训在本质上就是学校是每个教师发展的学习计划的总和。(2)“实”则要求在实用性与实效性上下功夫,要避免培训内容过多地注重知识性的补充、系统性的讲授和技能性的培训,而忽视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应注重教师的研究意识、研究习惯、研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养成。(3)“活”是要求在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中做到学习与讲座相结合,自我钻研与拜师学艺相结合,专题研究与学科教学相结合。(4)“新”要求更新培训内容,更新评估考核机制,学校要将教师的校本培训纳入考核之中,以保证其严肃性和激励性。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