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农业思想的近代转型:以农业发展为中心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农业被纳入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农业经济不仅面临增长问题,而且存在发展问题。清末思想家在探索农业的近代转型中形成了系列农业发展思想,包括农业经营论、农业管理体制论、农业劳动力转移论、科技兴农论等等,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农业经济思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清末;农业思想;近代转型
  中图分类号:K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8)09-0067-05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农耕文明大国,是世界栽培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高度繁荣相适应,中国古代创造过辉煌的农业思想成就,形成了一整套管理、经营农业的经济思想,如薄税敛论、农业丰歉循环论、平粜平籴论、均输平准论、屯田论、尽地利论、农战论等等。但是,这些农业经济思想都只是维持小农经济的正常运行或推动农业生产的缓慢增长,而不是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只有缓慢的增长,而没有实质性的发展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农业经济开始脱离原来封闭、自我循环的状态,开始纳入全球体系,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经济,农业经济领域的资源配置越来越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这一切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环境和历史命运,农业经济不仅面临增长问题,而且存在发展问题。清末一批开风气之先的早期思想家开始摆脱传统的农业经济思想思路,对早期农业近代化的发展问题作了初步探索,形成了农业发展思想,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农业发展。
  
  一、农业经营论
  
  中国古代亦存在丰富的农业经营思想,如北魏时期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对农业经营的对象、管理规律和管理方法等作了全面论述,但该书论述的只是地主阶级的家庭经济管理思想。清末农业经营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农业经营方式论
  清末较早认识到必须改变中国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建议采用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农业经营方式的思想家是陈炽。他介绍了西欧农业中两种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一种是英国采用较多的方式,即资本主义大农场。他说:“多田之翁,拥膏腴动数百顷,乃讲求农学,耕耘培壅收获,均参新法,用新机,瘠者皆腴,荒者皆熟。一人之力足抵五十人之工,一亩之收足抵五十亩之获。又广开水利,教民广植桑棉、葡萄、咖啡、烟叶等树,于是农民亦大富足,以与工商相敌,而农具之精良甲于天下矣。由其田主皆富人,故于农业之中,亦能推陈出新,收长袖善舞之效也。”② 陈炽这里介绍了英国资本主义大农场采用机器生产为市场提供工业原料进行经济作物生产的情况。
  另一种是法国农业中较多采用的方式,即在小块的土地上进行集约化的经营。陈炽写到:“多田者不过六百亩,少或数亩,无力购置机器,君臣上下专以兴水利、广种树为功,葡萄酿酒为国之大利……人有葡萄三亩已足小康,五亩则中人以上之产矣,田少功勤,国亦大富。”③ 这里,农业生产没有采用机器,而是以商品化为特征的农业集约化经营。
  在介绍西欧农业经营方式的基础上,陈炽主张,中国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必须借鉴欧洲经验,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采用大机器生产或采取集约化的经营方式。他说:“中国于此诚宜兼收并采,择善而从。如南北各省,乡里之富人有拥田数千亩、数万亩者,宜劝令考求培壅收获新法,购买机器,俾用力少而见功多”。至于“只有数亩、数十亩之田”者,“则宜仿法国之法,因地制宜,令各种有利之树或畜牧之类,而又为之广开水道,多辟利源,则贫者亦富矣”。④陈炽的上述主张实质上是鼓励地主向农业资本家转化,把封建的小农经济纳入近代资本主义轨道。
  清朝末年正是在思想家的大力提倡下资本主义性质的农业经营开始出现并得到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企业家鉴于欧美各国分别通过机械化大规模的农业经营进入农业近代化阶段,他们开始学习西方农业经营方式,探求以农业大规模经营——农垦公司来实现中国的农业近代化。如1901年张謇在通海地区创设通海垦牧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国内许多官僚、绅士、商人纷纷集股购地,成立公司,从事农业经营。截止到1912年,各省申报注册的农垦公司达到171家,已缴资本635.2万元。⑤
  2. 农产品商品化论
  除了探讨农业经营方式变革外,清末许多思想家还从农产品商品化的角度论述农业发展问题。清朝末年,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日益纳入西方殖民经济体系,农产品成为西方近代工业的重要原料来源,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本国的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部门的发展和铁路、航运等近代运输业的兴起,农产品的商品化大大提高,几乎所有的农产品都卷入商品市场,一些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还逐步出现了若干农业专门化区域。清末思想家认识到农产品的商品化生产与流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他们希望通过商品竞争,扩大对外贸易,来拓展国内外市场。
  同时,为了顺应中国农业发展的这种趋势,清末不少思想家还主张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如陈炽比较了江西、台湾两地樟脑生产成本,认为江西应大力发展樟脑生产:台湾的樟脑“每百斤为一石,值洋五十元”,“每石抽隘勇费八元,落地税八元,子口出口税六元,工食杂费约十二元,每石实赢洋十六七元不等”。而江西则“既无生番,不须隘勇,税收不重,工食又廉,售价五十元,当净得三十余元之利”。⑥此外陈炽还建议广泛种植咖啡、葡萄、棉花、茶叶、烟草、甘蔗、竹子及橡胶等经济作物,以增加农业效益。洋务大臣张之洞和刘坤一也高度重视农业经济作物的生产,他们在1901年向朝廷所作的会奏中,要求地方官绅劝导、奖励经济作物的生产:“每县设一劝农局,邀集各乡绅董来局讲求,凡谷、果、桑、棉、林木、畜牧等事,择其与本地相宜者,种之养之,向来不得法者改易之,贫民无力者助之资本,种养得法者赏以酒肉花红。数年之后,行之有效,绅董得奖”。⑦
  另外,为了推进农产品的商品化,清末地方官员还注意举办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商品博览会展览、推销农副产品。早在1898年张之洞就在汉口成立商务公所,建“宽敞明洁之屋”,将湖北全省各州县的名产、土特产运来“分别陈列,标明出产地方,价值成本”,招徕中外商人参观订货。当时参展的商品有湖北各地的许多农产品如牛皮、麻、菜油、棉花、木耳、桐油、蓝靛、药材等。同时还邀请有阅历的行商坐商开展座谈、研究,比较物产之精细,考究生产方法,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销售,占领市场。⑧ 1902年张之洞又在武昌饬令设立规模宏大的两湖劝业场,内设3个主体展厅,其中之一为“天产内品场”,陈列湖南、湖北两省天然土产。1909年湖广总督陈夔龙又在武昌组织了“武汉劝业奖进会”,以更大的规模组织农产品和其他工业品的展览和销售。
  
  二、农业管理体制论
  
  一个封闭、停滞、规模庞大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体向纳入全球体系的、与市场紧密结合的近代资本主义农业的转型,除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外,还应发挥国家的有效干预作用。与此相适应,必须进行政府职能的转换与政府机构的重塑。中国古代虽然是一个以农业为绝对主要产业的国家,但由于古代农业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自然经济,清代国家并没有专门的农业行政管理机构,只有礼、户、吏、兵、刑、工六部,农业事宜由户部派员兼理。
  针对上述状况,清末思想家们主张仿效西方,建立专门的近代农业管理机构,推动各项农业政策的贯彻执行。早期改良派代表人物郑观应在1893年刊行的《盛世危言》一书中指出“泰西农政皆设农部总揽大纲”,他认为中国应从行政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上“参仿西法”,“专派户部侍郎一员综理农事”。⑨ 这里,郑观应鉴于当时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的时机未完全成熟及他当时的认识水平的局限,他仅仅提出了过渡性的改良建议。1901年,张之洞和刘坤一在会奏中明确提出“专设一农政大臣”,“掌考求督课农务之事宜,立衙门,颁印信,作额缺,不宜令他官兼之”。⑩ 次年,山西巡抚岑春煊、直隶总督袁世凯也强调注意农务以“专部统之”。{11}
  在朝野人士的大力呼吁下,1903年,清政府在中央设立专门性的产业行政管理机构——商部,下设保惠、平均、通艺、会计四司,其中“平均司”专门管理与农业有关的开垦、农务、蚕桑、水利、树艺、畜牧等事务,地方各省设立商务局。从此中国开始产生了筹划近代农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机构,为农业近代化提供了制度保证。1906年清政府进一步“厘定官制”,商部改为农工商部,“平均司”改为“农务司”,专司农政。各省的商务局更名为农工商务局。
  与此同时,清末思想家还认识到了介于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中间组织——农会的重要性,大力鼓吹在中国设立农会。早在1890年,孙中山就把设立农会作为改良农业的措施之一:“鼓励农民,如泰西兴农之会,为之先导。”{12} 1896-1898年间张謇撰写了《农会议》、《请兴农会折》等文献,建议政府学习英美等国,在各省设立农会。1896年罗振玉等人还在上海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个研究农业问题的民间组织——农学社。正是在各方面力量的推动下,1907年清政府农工商部颁布了《农务会试办章程》,规定各省省垣设总会,府州县设分会,乡镇村落市集酌设分所。1910年,还设立了全国农务联合会。清末农务会与当时管理农业方面的政府机构共同构成近代农务行政和准行政系统,在开办农业学堂和农事试验场,调查农业状况,规划、劝导农业改良,与官府统筹抗灾救灾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三、农业劳动力转移论
  
  在世界历史上,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实际上是农村人口转向城市人口的过程,也是农业领域劳动力不断向工商业领域转移的过程。在西方社会,这一结构的转换是经历了几百年完成的自然发展的过程,虽然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但代价相对较小。清朝末年中国社会结构的上述转型不是经济内部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在外力的压迫下被迫开始的,缺少必要的适应期,社会转型对劳动力的结构性过剩造成巨大冲击。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机器生产方式在中国的推广,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口,如西方机器纺织品的大量输入和中国棉纺织业的兴起,造成中国吸纳巨量劳动力(主要是妇女)的棉纺手工业的瓦解,成千上万的妇女失去工作;近代航运和铁路的兴起使许多赖以为生的传统运输领域的劳动力失去生计。对此,许多顽固派人士以“机器夺民生计”为立论依据反对在中国推广机器生产,以缓解劳动力的过剩。而清末富有远见的人士则立足工商文明社会,以开阔的视野探讨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他们提出了许多有思想价值的观点。
  一是通过推广机器生产方式吸纳劳动力。19世纪70年代末,薛福成先后写作《创开中国铁路议》和《代李伯相议请试办铁路疏》,指出铁路不仅不会夺人生计,而且还会扩民生计。他说:“有铁路一二千里,而民之依以谋生者,当不下数十万人。况煤铁等矿由此大开,贫民之自食其力者,更不可数计。此皆扩民生计之明证也”。{13} 19世纪90年代薛福成出使欧洲以后,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矿业部门转移的认识更加明确。他认为欧洲人口密度高于中国,而土地不如中国肥沃,但人民生活富裕,关键在于讲究科学,用机器生产:“西洋以善用机器为养民之法,中国以屏除机器为养民之法……自是中国之民非但不能自食其力,且知用力之无益,亦遂不自食其力”。{14} 另一改良思想家陈炽则从西方国家工人对机器由激烈反对到积极拥护的事实中,感受到机器生产对促进劳动力就业的良好前景。他说:“彼国(西方国家)机器初兴,其手工之人,亦欲竭手足之劳与之争利,心尽气绝,无可为生,乃改而入厂工作。其始也,用得工资三四元或五六元耳。入厂以后,技艺之高者,月得数十元数百元,即至愚极钝者,亦可得七八元或十数元。向以数十数百作工者,加至数千数万人而止”。他正是从西方机器生产促进劳动力就业的历史中得出中国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促进就业的结论:“使中国各行省工厂大开,则千万穷民立可饱食暖衣,安室家而养妻子。向日之手工糊口者,亦各免艰难困苦,忧冻啼饥,咸得享豫大丰亨之福也”。{15}
  二是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吸纳劳动力。如清末洋务思想家钟天纬认为,中国开放程度越高,开放的通商口岸越多,人民的就业机会就越多。他说:“增设子口愈多,需人亦愈众。如广东一口易而为五口通商,各省佣工舟子骤增数百万。及长江开埠,凡在上海食力者未见其减,而各埠雇募者反见其多”。鉴此,他认为若在“内地骤开数十埠”,则“食力者必增数万人”。{16}张之洞也认为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和从事贸易活动能吸纳中国劳动力,扩大中国的就业市场。如在谈到在华外资企业时,他指出,“洋厂所在,其一切物料必取之中国,工匠必取之中国,转移闲民必资之中国”。{17}为此,张之洞主张“开门通商”,扩大对外开发的程度,他在其主政的两湖地区主动开放武昌和岳阳为通商口岸。
  三是通过向外移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清朝末年,美国正在推进西部大开发,需要大量劳工。经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独立战争取得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如巴西、墨西哥等国因经济发展也缺乏劳动力。针对中国劳动力严重剩余而国际上有些地方劳动力需求旺盛的情况,清末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人士适应当时初步全球化背景下生产要素在国际市场自由流动的趋势,抛弃传统小农经济视野的限制,开始从整个世界,从国际劳动力市场的角度观察问题,提出了向外移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建议。如薛福成主张“今欲为吾民广浚利源,莫如准赴异域佣工”。他还通过对当时国际上劳动力市场的分析,提出了向巴西、墨西哥移民的主张。他说,非洲“鸿荒未尽辟,瘴气未尽除,华人愿往者尚寡”,而美国、秘鲁、澳洲、荷兰、西班牙所属诸岛皆有驱逐或虐待华工之政,惟“方今美洲初辟,地广人稀招徕远氓,不遗余力……且无苛待远人之政”,故向巴西、墨西哥移民最合适。{18}
  向国外输出劳工,需要与世界各国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发生关系,因此必须签订有关国际条约来保护本国劳工的权益。薛福成鉴于当时因中国国力衰弱、国际地位不高而导致美国等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招募华工,一旦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又驱逐劳工的教训,他建议乘巴西、墨西哥两国使者来华请求招工之际,与这两个国家签订有关协定,“或佣工、或贸易、或艺植、或开矿,设立领事馆,以保护而约束之。并与之订立专条,彼既招我华民,力垦荒土,功成之后,当始终优待,毋许如美国设谋驱逐”,使“华民适彼国者,苟获赡身家,蒙乐利,往返自如,出入无禁”,“务使人人有自主之权,去留久暂,悉从其便”。{19}
  此外,清末不少思想家还主张通过向东北的吉林、黑龙江,北部的热河、河套,西北的科布多、新疆,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东南的台湾、琼州等地移民,这样既巩固了边疆,又缓解了内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四、科技兴农论
  
  近代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运用,使欧洲农业由手工向机械过渡,由经验向理论过渡。中国传统农业也有许多傲视全球的技术发明,对农业文明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发明是民间的一种自发的行为,而且技术演进的步伐缓慢,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而且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也很少从科学技术进步的角度提出推进农业生产发展问题。中国人认识、引进和传播西方近代农业科学技术,是从清朝末年开始的。清末思想家关于科技兴农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主张采用农机耕作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王韬认为“有铁以制造机器,可推之于耕织两事。或以为足以病农工,不知事半功倍,地利得尽,而人工得广,富国之机权舆于此。”{20}康有为也道:“农务机器,虽小技奇器,而皆与民生国计相关”,{21}因此,为国者断不能缺失。
  (2)注重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薛福成认为,科学技术的使用能在最大程度上开发土地潜能,他说:“西人于艺植之法,畜牧之方,农田水利之益,讲求至精,厥产已颇胜于膏腴之地。”{22} 谭嗣同认识到西方农业之所以发达,主要在于广泛运用科学技术,他说,西方农业,“贵有学也,地学审形势,水学御旱潦,动植学辨物性,化学察品质,汽机学济人力,光学论光色,电学助光热,有农之学,获十倍于无学之农。”他预言将来“地球之治必视农学为进退”。{23} 陈炽对近代农业科技问题的探讨更加全面,他针对中国农民“安常习故,不愿变通,又恐舍旧图新,利未形而害已见”的保守落后心理,主张大力进行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他要求“翻译各国农学,取其宜于中国凿凿可行者”,“汇为一篇”,以用作农学教育。{24}
  (3)加强农业教育,注重人才培养。科技兴农必须依赖具有近代农学知识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教育。因此,近代农业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教育非常重要,也受到当时诸多人士的重视,其中张之洞既是农业教育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又是中国近代农业教育实践的早期开拓者。张之洞认为农民的愚比惰更可怕:“昔之农患惰,今之农患拙,惰则人有遗力,所遗者一二,拙则地有遗利,所遗者七八。”要补拙,就必须使农民掌握近代农业科技,而这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因为“化学非农夫所能解,机器非农家所能办;宜设农务学堂,以劝农学。”{25}1898年,张之洞在武昌延请美国人布里尔,购西式农具佳种,创办湖北农务学堂,讲授种植、畜牧、茶务、蚕务等内容,开中国近代农学教育之先河。学堂开学时举行隆重典礼,张之洞亲自参加,他在训词中勉励师生“手脑并用,知行合一”。他还亲自为学堂写一幅对联刊制于学堂大门口:“凡民俊秀皆入学,天下大力必归农”。继湖北农务学堂之后,全国各地农务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统计,迄1909年,全国已有高等农业学堂5所,中等农业学堂31所,初等农业学堂59所,招生人数6028人。至辛亥革命前夕农业学堂总数进一步增加到250所。农学教育的发展打破了中国几千年农业与教育绝缘的状况,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的转化。农务学堂培养的现代农业人才,在开启民智、传播新知、沟通乡村社会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清末农业近代化思想对清末农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清朝末年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农业开始了近代化的嬗变,开始了蹒跚的近代化历程:现代科学技术开始在农业领域推广;农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农业专门人才;农业的机械化开始起步;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开始提高;农会组织带来的乡村社会分化和自治程度的提高;资本主义的农业经营方式开始出现。这一切都加速了近代因素向乡村社会的浸润,改变着乡土中国的社会面貌。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农耕文明古国,中国社会形成了一整套与农耕文明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结构,对农业近代化构成巨大的制约力量,使农业近代化举步维艰。农业近代化不可能单兵独进,有赖于中国政治近代化、工业化、市场化、科学技术及教育近代化的同步推进,从整体上看,清末农业近代化仅开端绪,为继起的中华民国留下了艰巨的历史任务。
  
  注释:
  ①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解释,“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经济发展不仅指更多的产出,还指和以前相比产出的种类有所不同以及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增长意味着以更多的投入或更高的效率去获得更多的产出。发展的含义则不只这些,它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变化以及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量分布的变化。”参见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②③④⑥ 陈炽:《续富国策》卷1《讲求农学说》,光绪丁酉慎记书庄石印本。
  ⑤ 许涤新、吴承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6页。
  ⑦⑩{17}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卷54《奏议》,中国书店1990年版。
  ⑧ 皮明庥、邹进文:《武汉通史》,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页。
  ⑨ 郑观应:《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35-738页。
  {11} 廖一中、罗其容编《袁世凯奏议》中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52页。
  {12}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页。
  {13}{14}{18}{22}{19} 薛福成:《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8、420-421、366、472-473、367页。
  {15}{16} 周建波:《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8-239页。
  {20}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卷10《代上广州府冯太守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8页。
  {21} 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7页。
  {23} 周振甫:《谭嗣同文选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7页。
  {24} 钟祥财:《中国农业思想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42-443页。
  {25} 赵靖、易梦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中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1页。
  (责任编辑 张卫东)
其他文献
注重提高执政绩效、大力降低行政耗费,实现社会代价与社会收益之间、执政成本与执政产出之间的平衡,实现执政目标和执政收益的最大化,是科学执政的根本要求。执政成本研究是执政
深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诉求,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认识方法的多视角分析;二是认识主体性及其与现实的关系的微观探讨;三是认识非理性因素、理性
3月27日,为有效应对和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2014年底,随着互联网金融浪潮的来临,平安证券开始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向互联网化转型,走向了独立研发之路。两年多时间里,平安证券APP完成了从一个券商界的新秀到明星的转变,系统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以下简称“学术期刊”)这一庞大的期刊群体,正面临着一系列的严峻考验。寻找新世纪学术期刊办刊的新资源、新思路、新模
国外执政党防范和应对执政风险的主要经验教训是:必须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推动经济不断发展;必须实行公平分配,保证国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必
以分工为视角来分析农业现阶段的不同经营形式,可以把这些形式上看似差异很大的经营形式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下,并且把分工分为经济主体内分工和经济主体间的联合分工更有利于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