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5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和IFPRI东亚东南亚中亚办公室联合承办的2021中国和全球农业政策论坛暨《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1》和《2021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发布会顺利召开。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详细解读了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当前中国的农业生产,已可满足居民能量摄入需求,不过当前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已出现过剩的现象,同时结构性不平衡问题突出。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城乡食物消费结构进一步趋同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后院”,农业“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明显,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报告》指出,在未来的“十四五”时期,中国粮食安全仍有保障,重要农产品供应能力也仍在增强,到2025年,粮食产量将增至6.92亿吨(1.38万亿斤),依然有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底线不破。
其中,口粮、谷物和粮食自给率分别为99.3%、93.4%、80.8%,猪肉自给率将回升至94.9%,大豆进口量继续保持高位,玉米进口增长迅速,食糖、棉花进口压力加大,牛肉和奶制品进口依赖程度提高。
同时,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进一步趋同,稻谷、小麦和玉米的直接消费需求继续下降,水果、蔬菜、猪肉和水产品消费总量增幅显著,人均消费量增加是主因,其次为城镇化率提高。
针对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报告》显示,2004年-2018年,三大主粮全要素生产率(TFP)总体保持增长趋势。其中,稻谷和玉米TFP增幅高于农业平均,小麦TFP增幅低于农业平均。
除玉米外,稻谷和小麦技术进步速度快于农业平均水平,技术进步对小麦、粳稻、早籼稻、中籼稻和晚籼稻TFP提升的贡献率分别为76.13%、66.92%、49.14%、14.47%和64.52%。
不过,《报告》也指出,技术效率正在下降,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面临严峻挑战。技术效率的下降意味着新技术没有得到农户的广泛应用,其主要原因包括科技供给与需求脱节、技术推广体系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新技术未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等。
膳食不平衡、浪费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要求,“到2020年,全国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200千卡-2300千卡”。
在今天,这一目标已经实现。《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食物供给总能量为3952千卡/天,其中国内生产来源为2952千卡/天,占比74.7%。而中国居民人均能量摄入为2248千卡/天,仅占能量总供给的56.9%。
更具体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分别为2248千卡/天、85克/天和79克/天,供能比分别为50.6%、14.7%和34.7%,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相关标准相比,当前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已出现过剩的现象,同时结构性不平衡问题突出。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梅旭荣表示,“中国居民的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都已经超出推荐量。所以‘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优化居民膳食营养结构,强化消费需求预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宣传营养健康知识,实现农业-食物系统可持续健康转型。”
另一方面,食物损耗和浪费严重,超过12%的食物能量和蛋白质被损耗。梅旭荣表示,“‘十四五’时期,要深入贯彻落实《反食品浪费法》,强化食品技术研发,减少食物浪费与损耗;进一步优化居民膳食营养结构,强化以居民营养健康为导向的消费需求预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水产品等优质蛋白质供给。”
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仍不强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数据显示,我国自主选育的粮食种子品种种植面积占到95%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猪牛羊等畜禽和部分特色水产种源立足国内有保障,畜禽、水产的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达到了75%和85%。
《报告》统计了数十年来的种业变迁数据,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三大主粮经历了5-6次品种更新,至今,水稻、小麦、玉米的品种增产贡献率分别为45.9%、30%和47.3%。近年来,品种增产贡献率平均水平出现下降。《报告》建议,未来仍应加大新品种选育力度,积极创制重大农作物品种,促使粮食生产方式向科技驱动型转变。
同时,我国种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普遍不高。《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种子出口份额前四位分别是荷兰、法国、美国和德国,合计占全球种子贸易额的51.6%。中国种业仍在发展机遇期,国际贸易竞争力整体较弱,但也在逐步改善,2019年,中国种业国际市场份额为1.35%,这一数字在2015年还是0.02%。
具体品种看,谷物种子市场占有率提升较快,油料作物种子、牧草种子整体不具备竞争优势,草本花卉竞争力相对弱势。
农业风险仍在,粮食还有危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是农业风险多发频发的国家,尤其当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仍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和不确定因素。
《报告》指出了“十四五”期间中国农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气候变化影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国际贸易中的不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食物系统持续的冲击”、“草地贪夜蛾危害”、“动物疫病防控压力”、“潜在的政策不确定性”等。
如气象问题,“十四五”期间,气候变化总体弊大于利,降水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将更加不均匀,高温热害也将产生较大影响。下一个十年,灾情加重的风险可能更大。
疫情影响也仍在持续,《报告》指出,2020年,不少国家启动国家库存计划。在未来,疫情的持续流行,可能带来进口源不稳定的加剧,国际市场价格可能出现大幅上调,也会显著提高我国农产品进口的成本。
此外,草地贪夜蛾、动物疫病等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仍不可轻视。《报告》提出,未来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风险和挑战也在加大,清醒认识、准确判断“十四五”期间中国农业农村面临的重大风险,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猪恢复超出预期,已有养殖户亏损
《报告》还预测了近期生猪产业形势,认为当前生猪产能恢复超出预期,但同时也应警惕“猪贱伤农”。
综合信息显示,全国非洲猪瘟防控已经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四季度以来,生猪产能快速恢复,大规模生猪养殖企业产能扩张迅速,出栏量大幅增长。2020年1-11月份,全国以生猪为主的牲畜饲养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到110.7%,2021年一季度末生猪存栏已恢复到2017年末的94.2%,能繁母猪存栏恢复到2017年末的96.6%。
《报告》援引国家统计局数据并指出,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与正常年份差距只有3.4个百分点,但产能增长率大概率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在恢复正常年份水准之后,短期内将很难停下增长的步伐,很可能使得生猪产能恢复过度,导致市场供过于求。
调查显示,部分购买仔猪育肥的养殖场已经出现了亏损。据粗略估算,2020年,仔猪均价为每公斤1600元左右,购买仔猪的养殖户其生猪出栏平均成本为每公斤24.6元。但到2021年4月上旬,生猪价格已跌到每公斤21.1元。
为此,《报告》建议,应准确研判形势,加强预警,做好逆周期调控,谨防出现新一轮“猪贱伤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