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网络外部性内生机制研究

来源 :财经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smagi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联网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对于该产业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文献较少。本文通过分析打车软件的行业特性来揭示物联网产业所具有的网络外部性,运用数理证明将一般文献中外生的网络外部性内生化,以此作为探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一种理论尝试,为研究物联网产业的适度规模和发展路径奠定基础。
  关键词:物联网产业;网络外部性;打车软件
  中图分类号:F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9003906
  一、引言
  物联网作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日益受到各方关注,尤其是各个地方政府,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各地纷纷建立了许多物联网产业园区。然而,关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学术研究相对较少,很多只是把物联网产业作为一般产业加以研究,忽略了物联网产业自身特有的一些性质。因此,盲目地发展物联网产业,其背后没有学术上严谨的研究,没有对产业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必定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多走一些弯路。当然,整个物联网产业的研究范围很广,本文以当下火热的打车软件为例,对物联网产业的网络外部性内生机制加以研究。
  对于物联网,早在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的Ashton等[1]就提出了物联网之概念:将射频识别技术与互联网连接,建立每一件物品全球惟一识别标识,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国际电信联盟(ITU)[2]在2005年对物联网进行了重新界定,将物联网定义为通过在物品中内置短距离移动收发器,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间在任何时间、地点均可进行交互的新型交流方式。2008年,欧盟认为,物联网是由具有标识、虚拟物体或对象所构成的网络,它们在智能空间中通过智慧的接口与用户、社会和环境交流[3]。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发现,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更加广泛的一种联系事物的网络。物联网不同于互联网,但又相似于互联网,是人类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将我们的生活信息化,无时无刻不进行信息的交流,从而大大提升我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也使得许多行业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当然它也催生了大量新生产品,打车软件就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打车软件是最近兴起的一种智能手机应用,软件使用者利用智能手机发布需要打车的信息,有意向的司机通过这一软件与乘客直接取得联系,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更大大提高了打车效率。从本质上讲,打车软件就是物联网的一种应用产品,它通过软件输入起点和目的地,用户自愿选择是否支付小费,出租车司机则可根据自身位置、行驶线路和是否有小费等选择接受订单。在这一过程中,软件需要用到设备定位与连接识别等信息交换技术,而用户感受到的则是简洁的下单、接单过程。
  二、网络外部性研究概述
  Rohlfs、Artle和Averous是最早一批对网络外部性问题展开研究的经济学家。Rohlfs[4]通过研究电话网络提出了市场规模启动问题,他认为,在用户偏好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根据需求模型,启动是一个超临界容量问题。Artle和Averous[5]在研究通信服务时,建立了个人增量效用是用户人数的函数公式,从而证明了通信需求是推动通信服务量持续增加的因素。Katz和Shapiro[6]同样对网络外部性效应的研究做了进一步推动与发展,它们对网络外部性做了具体区分,分别从直接与间接两个方面来定义网络外部性。Farrell和Saloner[7]研究了在理性预期效应下网络对市场均衡的影响,他们认为,在理性预期革命下,许多经济学传统理论都被重新定义,网络外部性问题同样可以在理性预期的条件下得到发展。网络产品市场存在用户数为零和大于零这两种市场均衡,这两种均衡正是在用户具有一定预期的条件下形成的;同样的,网络市场增长的启动问题的前提也是预期用户数会继续增大。他们同时指出,在网络外部效应下,市场存在新旧技术替代与竞争的问题。Arthur[8]则在研究网络技术创新时更强调小概率事件对技术发展的影响。除了强调网络外部性的区分,Katz和Shapiro[6]也研究了网络技术对产业边际报酬的影响,他们认为,网络技术对产业边际报酬是递增的。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一些学者也研究了技术创新可能受惰性影响出现技术锁定,或新旧技术替代过快而效率低下这两种低效或无效的情况。
  20世纪90年代以后,网络效应研究领域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时期,各种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得到集中体现。Katz和Shapiro[6]开始总结前期网络效应研究的成果,一些关注新的研究领域的学者以及对网络效应适用产业感兴趣的研究者开始进行拓展方面的工作。Economides和White[9]发现,网络结构类似于纵向关联产业的结构,而正是这种网络结构的互补性产生了网络外部性,同时他们还界定了网络、兼容性、单向网络和双向网络等具体概念,提出了单向网络效应属间接效应,双向网络效应属直接效应等具体内容。Economides和White[9]通过建构预期实现需求曲线,分析网络市场均衡特征和网络市场启动问题,验证了Katz和Shapiro[6]的预期实现均衡理论。Liebowitz和Margolis[10]运用外部性理论对网络效应和网络外部性概念提出质疑,对运用这些概念所产生的后果进行剖析,并对网络效应会产生市场失败的现象进行了批判。
  三、网络产品的价值
  打车软件作为物联网的一个具体应用,它也体现了这一产业的一个重要特性,即上文所述的网络外部性。在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下,打车软件产生了两种价值:第一,自有价值。打车软件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它不需要其他用户的加入就能让使用者使用,因而单从订车这个功能上来分析,打车软件的使用者可以作为独立个体使用,并从中获得效用。第二,协同价值。当新的打车软件的使用者加入时,对原先的软件使用者同样是有益的。新用户的加入能让老用户更容易的订到车,也就是说有更多的司机在使用这个软件,同时新的乘客使用这个软件也能让老用户在一些方面获益。例如,新的乘客使得软件的提供方能更好地维护软件,新的乘客加入也能使司机更乐于使用打车软件。   具体而言,当只有一个司机和一个乘客使用打车软件时,这时司机和乘客作为一个整体所获得的价值就是自有价值,它等于打车请求正好匹配成功,设价值为1;当再有一个司机和乘客使用打车软件时,两个乘客所发的打车请求就有两个司机接收到,两个乘客从中获得了协同价值,这时价值等于4;当有第三个司机和乘客使用打车软件时,网络价值等于9。这也就是Metcalf法则,即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这里的节点数就是消费者的个数。
  Varian[11]曾通过一个简单的需求和供给模型分析了网络外部性问题。本文根据Varian的网络产品的需求供给模型重新构建打车软件的需求曲线。
  由于打车软件是一种具有网络外部性的商品,同时它由司机和乘客共同使用,因此,我们把司机和乘客放在一起考虑,假定打车软件对第v个司机和乘客的组合而言,它的价值是vn,其中,n是所有使用打车软件的人数。使用打车软件的人数越多,每个使用者愿意为获得打车软件支付的价格就越高。这里的价格以消费者愿意花在打车软件上的时间、精力和学习兴趣等体现,也包括未来收费时真正付出的金钱。事实上,在国外的一些打车软件中,用户或司机是需要付费的(如英国打车软件Hailo,美国打车软件Uber等)。在这个模型中,需求曲线就不再是标准的向下倾斜的形状。
  五、结语
  作为物联网产业的一个具体行业,打车软件体现了这一产业的一些典型特征。正如上文所集中研究的网络外部性所展现的,只有当用户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打车软件企业的生存环境才能得到良性改善,关于这一特性也有实证文章进行了研究,例如陈坤和武立[14]研究发现,我国物联网产业的规模临界点尚未到达。人们使用打车软件不光是看软件本身的获取成本,同时也取决有多少其他用户使用该软件。事实上,在某种范围内,打车软件的用户越多,每个使用者从中获得的效用就越高,用户就越倾向使用该软件。
  目前各家打车软件的开发企业为了迅速增加用户规模,采取了许多补贴奖励措施,这也让用户规模增长的时间大大提前了。当然,这些企业的目的可能不仅是看中打车软件的使用人数,还看中这些使用者带来的巨大流量以及背后的支付功能等其他应用。但如何获取用户规模的增加,以及平衡为了获取这些用户所增加的成本是企业需要仔细权衡的。笔者认为,巨额补贴无疑会显著扩大网络规模,带来高流量的用户规模,但是一旦取消补贴,在网络规模还未进入产业良性发展的跳跃点时,原先积累的用户规模又会急剧下降,造成原先投入的沉没。本文亦证得用户规模是存在一个自动推动点的,也就是说当达到一定规模后,会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网络规模继续往更大的方向推,这些都是企业在做推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同时,综合各种关于网络外部性和物联网的相关文献,笔者发现,针对物联网产业的网络外部性研究十分稀缺,很少有提及这一重要性质的文章。为此笔者从打车软件的行业发展切入,做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一般网络外部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会在假定网络外部性存在的基础上展开分析,因此,后续的相关研究有了假设前提,而笔者认为,此种假设的前提条件不够严谨,即使可以假设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也应该对这个假设本身展开研究,本文补充了这部分缺失。
  第二,针对打车软件,本文给出了自己的研究视角。高昂的补贴是企业为了迅速获得用户规模、推动自家软件进入规模自动增长的临界点所采取的营销手段,这一营销手段有其合理之处,但要强调的是,在做用户规模增长预测时,需要结合获取用户的成本与持续性的平衡。当然,本文的推导建立在企业仅仅发展打车软件这个单一目标之上,由于企业可能还存在多重目标,本文的推导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这也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同时,为了简化问题,在本文的模型中,乘客与司机是捆绑在一起考虑的。而现实情况是,乘客的人数要远远大于司机,因此,现实状况中打车软件网络的连接数量比本文模型推导的要多,这一点需要注意。
  第三,本文在将网络外部性的研究引入打车软件这一物联网应用的同时,将这一特性与打车软件的行业规模进行了结合,通过文中的证明将一般文献中外生的网络外部性内生化,使关于打车软件外部性的研究更具有理论基础,为打车软件发展研究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更重要的是,本文对用户规模究竟多大后打车软件的外部性才呈现递减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于用户规模合适程度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企业在现实条件下平衡收益与支出,在什么位置退出耗资巨大的补贴政策都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Ashton,K.,Sarma,S., Brock,L.D.The Networked Physical World[R].Auto-ID Center White Paper,2000-10-01.
  [2]ITU. The Internet of Things[R].ITU Internet Report 2005,2005-11-17.
  [3]EPOSS Expert Workshop.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R].EPOSS Report,2008-09-05.
  [4]Rohlfs,J. A Theory of Interdependent Demand for A Communications Service[J].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74,5(1):16-37.
  [5]Artle,R., Averous,C. The Telephone System as A Public Good: Static and Dynamic Aspects[J].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1973,4(1): 89-100.   [6]Katz,M.L.,Shapiro,C. Network Externalities, 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lity[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5,75(3): 424-440.
  [7]Farrell,J., Saloner,G. Installed Base and Compatibility: Innovation, Product Preannouncements, and Preda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76(5): 940-955.
  [8]Arthur,W.B. Competing Technologies,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ck-in by Historical Events[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89, 394 (99): 116-131.
  [9]Economides,N.,White,L.J. Networks and Compatibility: Implications for Antitrust[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4, 38(3): 651-662.
  [10]Liebowitz,S.J., Margolis,S.E. Network Externality: An Uncommon Tragedy[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4,8(2): 133-150.
  [11]Varian, H.R.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M]. London:W.W.Norton & Company,2003.182-185.
  [12]帅旭. 网络外部性的内生机理及其在市场竞争中的效应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3]武立. 基于内生机制的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D].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4]陈坤,武立.物联网产业系统成长演化机制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2,(1):97-104.
  (责任编辑:徐雅雯)
其他文献
基金项目:北京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收入差距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算机模拟分析”(2011JBM237)  作者简介:  杨旭(1974-),男,北京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理论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摘要:  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对此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到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思路与实施效果,因此需要我们给出清晰的回答。目前,对于
期刊
摘. 要: 如何提高微型企业的财务绩效正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社会网络关系为契入点,通过对财务关系综述,发展出一套包含关系强度、关系久度和关系质量的财务关系测度指标。同时引入社会网络理论中的中心度、网络规模和网络位差等网络特征变量,在此基础上,研究微型企业的财务关系和网络特征如何对其财务绩效产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财务关系和网络特征对于提高微型企业的财务绩效影响显著。本文的研究对于从社会网络视
期刊
摘 要:当前中国危化品行业事故频发,相关的安全规制不断随之加强,然而安全规制的效果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本文基于佩尔兹曼效应视角,以民营危化品企业为切入点,通过数理模型分析规制加强下的工人安全投入和企业安全投资决策,梳理出规制作用逻辑链条,并结合中国实践进行危化品安全规制效果探究。研究发现,现行安全规制的加强促使企业安全投资增加,与此同时也给工人造成“安全幻觉”,使其产生逆向行为,表现为违规操作、
期刊
摘 要: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经济受到重创,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同时产能过剩问题的严峻性愈发突出。在我国投资率偏高、外需萎缩的环境下,提振居民消费可以打破我国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消费不足的非均衡局面,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并拉动经济增长,进而实现经济均衡发展。本文利用机理图论述了我国产能过剩形成机理以及通过提振居民消费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我国居民
期刊
摘要:厘清工作场所中时间压力对沉浸体验的影响机理,对提升组织的转型适应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20家企业的347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探索时间压力对员工沉浸体验的影响机理,特别是促进性焦虑的中介作用与决策权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在工作场所中,时间压力对沉浸体验具有正向影响;促进性焦虑在时间压力与沉浸体验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决策权力对时间压力与沉浸体验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决策权力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计量回归分析模型,探讨了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和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竞争程度与银行系统风险显著相关,即勒纳指数位于0.4附近的银行,承担的风险最大;勒纳指数很小或者很大的银行,其不良贷款率代表的风险系数很小。对中国的银行来说,超大型和小型商业银行的风险系数一般比较低,小型商业银行多受地方政府大力扶植,经营风险也较小。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收稿日期:2011-06-15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09年科研创新项目“基于价值网模式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竞争力的构建”(09YS431)  作者简介:马慧敏(1965 - ),女,上海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摘 要: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反映出了现有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应对全球经济变化缺乏整体的竞
期刊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深化态势渐趋明显,中国后发企业参与全球竞争面临着新的更为复杂的竞争形势与管理情境。本文着眼于企业与全球价值链的嵌入关系打造与嵌入过程实现,通过扎根理论编码技术对多个案例进行分析与提炼,提出以企业战略延伸应对新情境的理论模型与基本对策。研究表明,企业战略延伸活动具有明显的系统属性,因此战略延伸模型呈现出一个由基础环境、延伸启动、延伸实施、延伸管控等
期刊
收稿日期:2011-04-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财税政策组合运用对收入分配公平影响的统计评价”(09BTJ006);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缩小辽宁省收入分配差距的财税对策研究”(L08BJY023)  作者简介: 金双华(1963 - ),男, 吉林蛟河人, 博士, 教授,主要从事财税理论和收入分配研究。E-mail: [email protected]  摘要:在2010年全
期刊
摘要:地方政府对产能过剩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利用数理分析的方法将地方政府行为诱发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模型化。中央政府是抑制产能过剩的主体,本文利用数理模型分析中央政府规制地方政府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中央政府抑制产能过剩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针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诱发产能过剩中责任的不同和在抑制产能过剩中作用的不同,本文给出中央政府的角色定位,以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具体的规制内容。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