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熊庆华是一个没有受过学院美术教育的传奇的艺术家,他的经历的传奇性既有好处,也有劣势,很多人一上来就把他的归为“农民画家”,把他的作品当做传统的“农民画”,有非常资深的专业评论家评论熊庆华的题材,这种农村题材的创作没有什么新鲜的。甚至看了作品第一印象是“他画得一点都不好,结构造型都缺乏基本功”。
但熊庆华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民画家”,大家也都看过很多农村题材和农民画家的作品,熊庆华的作品给人一种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不止一个人说,没有什么理由,但熊庆华的画挂在墙上就是“感觉比实际的尺寸要大”。笼统的说只能讲非常有冲击力,如果在一面墙上挂出一批作品,有人说他的画“有一种势”,如果墙上有一批作品,一眼望去熊庆华的作品“好像要跳出来一样”。
欣赏体会一个作品,需要长久的凝视,体会其背后的特点,有一位收藏家说熊庆华的作品中最特色的就是他的构图像爆炸一样,都是扩张性的。仔细一体会确实是,他几乎所有作品的力的矢量都是指向画面之外的。他既有民间的乡土的生动的生活经历,但他的艺术转换又不同于传统的民间的平衡、和谐的甚至对阵的构图,他的构图都是不平衡的,是螺旋式的。但螺旋式的构图也并非熊庆华独有,梵高的《星夜》也有类似的旋转。这方面当代艺术理论家乔纳森·克拉里给了我很大的理论启示,他的理论方法中认为“我们有意识的聆听、观看、或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事物的方式具有深刻的历史性。”他对于观者、知觉、视觉性的阐释,其实更加透彻的表达了我们传统美学概念中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概念,还更加深入的帮我们认识了什么是我们的“眼中之竹”,我们眼中所看到的真实,或者以为我们看到的真实,其实具有“观者的技术”。就好像我理解一个没有这方面视觉经验的人会特别奇怪,梵高的星空为什么是漩涡一样旋转流动的,我们看到的星空难道不应该是一颗一颗的星星组成的么?这就是梵高的“观者的技术”,他看到的星夜真的就跟我们一般人偶然抬一下头看到的星夜不一样,后来有摄影师用长时间底片曝光的方法拍摄的星夜,就是和梵高的很像。这也是为什么熊庆华画出来的马蜂群,水波纹和别人画的就是不一样,因为他的观察不一样。一般人看到马蜂,就是像一颗星星一样孤立的马蜂,而熊庆华看到的马蜂蜇人的时候是像漩涡一样,或者像一张网一样向你覆盖过来的。
克拉里先生特别强调两种视觉范式的转化,一种是以素描和传统照相技术所代表的视觉范式,一种是以电影时代技术所代表的动起来的视觉范式。他特别提到早期电影对人的视觉体验冲击,来自卢米埃尔兄弟拍的《火车进站》。上个世纪初,当观众在荧幕前第一次看到列车开出来,好像扑向观众的时候,所有的观众都逃跑了。这种视觉对欧洲人来讲是全新的。
而熊庆华的创作不仅是有电影时代的视觉特点,而且是有3D 电影的特点。3D 电影的原理并不复杂,我们过去看到的电影是每一帧画面用一台摄像机拍摄的,我们已经看得很习惯的电影,其实相当于一个独眼人看到的世界景象,而大多数人平时看到的景象是由两只眼睛合成。3D 电影其实就是用两台摄影机拍摄模仿人的双眼,再合成在一个银幕上,然后让观众通过有光栅的特制的眼睛,这样两个眼睛所看到的景象合成起来,就更接近我们平时正常视觉的真实感,只不过我们习惯了过去那种传统电影,所以3D 电影在一开始的时候倒给我们一种很新鲜甚至不习惯的视觉体验,觉得电影怎么是这样的?
而人类真的习惯了3D 的视觉也不能说这就是最真实的视觉了,人的双眼的构造,只能同时望向一个方向,而变色龙的两个眼睛可以望向不同的方向。你能说人类的脑海里合成的视觉图像就比变色龙更真实么?像熊庆华作品里也有很多的不同空间下景物在一幅平面上的组合,这其实在中国传统画里的散点透视的常见传统,画师就像《韩熙载夜宴图》他其实是用类似变色龙的观察,在很多方向进行了观察,最后在脑海里进行了视觉合成。
而也不能说变色龙脑海中的图景就是最真实的,还有蜻蜓那样的昆虫的复眼(Compound eye)。相对于单眼而言,蜻蜓的主要视觉器官由多数小眼组成。每个小眼都有角膜、晶椎、色素细胞、视网膜细胞、视杆等结构,是一个独立的感光单位。几千只小眼分别形成的图像最后在蜻蜓的感知系统中成一幅图像。熊庆华的作品就是有这种可以称作“复眼关照”的能力,他不仅是3D的,他的创作是ND的。他这种能力怎么形成的?当然他没有蜻蜓一样的复眼,可能跟他酷爱摄影有关,他到哪里都挎着他的相机,而且特别喜欢高速相机的连拍功能,随便一个物体的运动,比如一只鸟飞的展翅,他都会连拍上好几十张,而且他创作的时候不是像很多画家一样,找到一个景象,拍下来,对着一张照片画,他一般不洗这些照片,他会把这些照片都存在电脑里,经常反复的,我觉得高速相机所捕捉的,一般人眼的视觉暂留所捕捉不到的瞬间,他把很多张相关而又差异的图片,像蜻蜓的复眼一样,在熊庆华的脑海中进行了合成,他把很多张照片的视觉合成为了一种动感的,又是凝固的一个有剧场情景的一個图像。像基诺里维斯在《黑客帝国》里那种在多维的时空里,打斗中,好像子弹是射出来的,又好像悬浮在空中的感觉。
熊庆华可能真的就是上天派他来画画的,是派他来给大家提供一种视觉体验的。
但熊庆华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民画家”,大家也都看过很多农村题材和农民画家的作品,熊庆华的作品给人一种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不止一个人说,没有什么理由,但熊庆华的画挂在墙上就是“感觉比实际的尺寸要大”。笼统的说只能讲非常有冲击力,如果在一面墙上挂出一批作品,有人说他的画“有一种势”,如果墙上有一批作品,一眼望去熊庆华的作品“好像要跳出来一样”。
欣赏体会一个作品,需要长久的凝视,体会其背后的特点,有一位收藏家说熊庆华的作品中最特色的就是他的构图像爆炸一样,都是扩张性的。仔细一体会确实是,他几乎所有作品的力的矢量都是指向画面之外的。他既有民间的乡土的生动的生活经历,但他的艺术转换又不同于传统的民间的平衡、和谐的甚至对阵的构图,他的构图都是不平衡的,是螺旋式的。但螺旋式的构图也并非熊庆华独有,梵高的《星夜》也有类似的旋转。这方面当代艺术理论家乔纳森·克拉里给了我很大的理论启示,他的理论方法中认为“我们有意识的聆听、观看、或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事物的方式具有深刻的历史性。”他对于观者、知觉、视觉性的阐释,其实更加透彻的表达了我们传统美学概念中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概念,还更加深入的帮我们认识了什么是我们的“眼中之竹”,我们眼中所看到的真实,或者以为我们看到的真实,其实具有“观者的技术”。就好像我理解一个没有这方面视觉经验的人会特别奇怪,梵高的星空为什么是漩涡一样旋转流动的,我们看到的星空难道不应该是一颗一颗的星星组成的么?这就是梵高的“观者的技术”,他看到的星夜真的就跟我们一般人偶然抬一下头看到的星夜不一样,后来有摄影师用长时间底片曝光的方法拍摄的星夜,就是和梵高的很像。这也是为什么熊庆华画出来的马蜂群,水波纹和别人画的就是不一样,因为他的观察不一样。一般人看到马蜂,就是像一颗星星一样孤立的马蜂,而熊庆华看到的马蜂蜇人的时候是像漩涡一样,或者像一张网一样向你覆盖过来的。
克拉里先生特别强调两种视觉范式的转化,一种是以素描和传统照相技术所代表的视觉范式,一种是以电影时代技术所代表的动起来的视觉范式。他特别提到早期电影对人的视觉体验冲击,来自卢米埃尔兄弟拍的《火车进站》。上个世纪初,当观众在荧幕前第一次看到列车开出来,好像扑向观众的时候,所有的观众都逃跑了。这种视觉对欧洲人来讲是全新的。
而熊庆华的创作不仅是有电影时代的视觉特点,而且是有3D 电影的特点。3D 电影的原理并不复杂,我们过去看到的电影是每一帧画面用一台摄像机拍摄的,我们已经看得很习惯的电影,其实相当于一个独眼人看到的世界景象,而大多数人平时看到的景象是由两只眼睛合成。3D 电影其实就是用两台摄影机拍摄模仿人的双眼,再合成在一个银幕上,然后让观众通过有光栅的特制的眼睛,这样两个眼睛所看到的景象合成起来,就更接近我们平时正常视觉的真实感,只不过我们习惯了过去那种传统电影,所以3D 电影在一开始的时候倒给我们一种很新鲜甚至不习惯的视觉体验,觉得电影怎么是这样的?
而人类真的习惯了3D 的视觉也不能说这就是最真实的视觉了,人的双眼的构造,只能同时望向一个方向,而变色龙的两个眼睛可以望向不同的方向。你能说人类的脑海里合成的视觉图像就比变色龙更真实么?像熊庆华作品里也有很多的不同空间下景物在一幅平面上的组合,这其实在中国传统画里的散点透视的常见传统,画师就像《韩熙载夜宴图》他其实是用类似变色龙的观察,在很多方向进行了观察,最后在脑海里进行了视觉合成。
而也不能说变色龙脑海中的图景就是最真实的,还有蜻蜓那样的昆虫的复眼(Compound eye)。相对于单眼而言,蜻蜓的主要视觉器官由多数小眼组成。每个小眼都有角膜、晶椎、色素细胞、视网膜细胞、视杆等结构,是一个独立的感光单位。几千只小眼分别形成的图像最后在蜻蜓的感知系统中成一幅图像。熊庆华的作品就是有这种可以称作“复眼关照”的能力,他不仅是3D的,他的创作是ND的。他这种能力怎么形成的?当然他没有蜻蜓一样的复眼,可能跟他酷爱摄影有关,他到哪里都挎着他的相机,而且特别喜欢高速相机的连拍功能,随便一个物体的运动,比如一只鸟飞的展翅,他都会连拍上好几十张,而且他创作的时候不是像很多画家一样,找到一个景象,拍下来,对着一张照片画,他一般不洗这些照片,他会把这些照片都存在电脑里,经常反复的,我觉得高速相机所捕捉的,一般人眼的视觉暂留所捕捉不到的瞬间,他把很多张相关而又差异的图片,像蜻蜓的复眼一样,在熊庆华的脑海中进行了合成,他把很多张照片的视觉合成为了一种动感的,又是凝固的一个有剧场情景的一個图像。像基诺里维斯在《黑客帝国》里那种在多维的时空里,打斗中,好像子弹是射出来的,又好像悬浮在空中的感觉。
熊庆华可能真的就是上天派他来画画的,是派他来给大家提供一种视觉体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