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留守儿童的习作问题,影响了整体作文水平的提高。他们的特点决定他们难以写出有真情的习作,他们自闭的心理让他们不能放开了去“我手写我心”。我们要找出症结所在,根据他们的特点,去“有意”“无意”地训练他们,让他们养成在作文中说真话诉真情的好习惯。
【关键词】留守儿童特点习作训练说真话诉真情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是教育界的问题,也成为了全社会的问题和焦点。关注、关爱、引导教育留守儿童成为了教师的艰巨任务。留守儿童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习作时会出现“假、大、空”现象,难以写出感情充沛,激情盎然的作文。从小学低中段作文起步开始写话、写片段就“张不开口,下不了笔”,到高段的篇章更是应付了事。
调查显示:8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北京的中国社会调查所近日公布的调查也显示:超过半数的父母明显感觉到孩子留守后变得沉默、孤僻;三成的父母知道孩子交了不良朋友,经常惹是生非。华中师范大学在湖北的调查显示:90%的教师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两个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父母不在身边,从他们缺少父爱的眼神里很难找到这个年龄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他们普遍过早的成熟,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爱抚。
我校的留守儿童占60%强,在习作中“拖后腿的”也主要是这部分学生,如果不改观他们的习作现状,整体提高写作水平就会是空谈。如果没有针对性的根据他们的特点去训练他们的写作,让他们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要挖掘留守儿童内心的复杂情感,唤醒他们被尘封的爱,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把该倾诉的、想表达的、能感悟的都赤裸裸的无保留的书写出来,这样既能达到作文书写的要求,训练了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起到帮辅作用。“作文乃做人”,我们也可以从练习作文书写教会他们“做人”。
下面我就如何从留守儿童的特点入手,让他们能在习作中说真话诉真情谈谈我的见解:
一、利用留守儿童的“异”,点燃爱的火花。
写作其实就是爱的表达。不论写作技巧多么娴熟,辞藻多么华丽,没有爱的贯穿,文章也是空洞无益的。小学低中段写片段体现不明显,高段写篇章就尤为重要。留守儿童没能得到父母太多的爱,但他们内心充满了对爱的期望,可能父母回家不经意的一句鼓励,给带的礼物,带出去玩的经历,都会在他们心里成为“奢侈”的定格。大多的留守儿童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虽说隔代教育问题多,但那种无微不至的关爱也会“震撼”他们,只是没有揭露宣泄爱的机会。还有部分留守儿童寄养在亲戚家,那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多少会在他们内心留下“伤疤”。还有极个别学生合租住在校外,他们很独立自己照管自己,相互之间有冲突、互助也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许多痕迹。
我们如果把留守儿童分成不同类别,在习作训练中根据不同类别,让他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经历完整的表达出来,老师再加以辅导,让他们压抑的内心有倾诉平台,呼唤出最纯、最真的爱(对爱的渴望、对爱的感觉、对爱的理解)。也就是有的放失的去训练他们,而不是机械的按部就班。我们在习作训练时,老师要给他们“指路”,让他们有方向。
这样一个实例就能说明:在学习了人物描写后老师在让学生写自己的爸爸,有一名中上等学生迟迟没有完成,老师询问原因,学生说写不出来,因为她对她爸爸的记忆模糊,在她记事起就成了留守儿童,老师机灵一动说:你就给在外打工的爸爸写一封信吧。作文中虽然没有老师要求的外貌描写,但感情真挚写出了留守儿童的心声,那种深切的思念和童真,让读者为之动容。
二、巧用留守儿童的“淘”,写出真事真情。
留守儿童事多难管,但如果能利用好,不但可以让他们改变不良习惯,也可以培养他们写作兴趣。《读者》刊过这样一个实例,有个留守儿童老是打架,为此转了好几个学校,后来遇到了一位语文老师,老师在他犯错时没有强烈的批评,而是让他写出打架的经过,不详尽老师指点再写,当老师把他反复修改的“检讨”在班上朗读时,那真实的内心感受、鲜活的人物语言、详尽的细节描写却博得了同学掌声。后来那个孩子不但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慢慢改掉了恶习,考上了大学成了作家。这种方法如果老师利用好,对于班级中的“作文差生”能达到“无意识的”提高的。
三、借用留守儿童的“闲”,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没有素材就是“无米之炊”。留守儿童放学就处于监管的“真空”状态,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写作要求,给他们布置一些具体的关于写作的好词、段、篇让他们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及时检阅。
在校住宿的学生,下午、晚上可以让他们分小组去积累,组长负责督促,采用竞赛的形式班级、年级评比。教师给予鼓励、奖励形成制度。在校外寄宿的教师给他们定量、定时,对于完成不好的要及时查找原因,可以让“好的”帮扶“差的”,给他们信心共同提高。
四、活用留守儿童的“游”,树立写作信心。
很多留守儿童在假期就出外和父母团聚,部分儿童在周末去亲戚家,他们在外会看见很多美景,经历很多快乐的、忧愁的事。老师要抓住这些契机,让他们敞开书写,哪怕是流水账,也鼓励他们先把想说的都写出来,教师再点拨。我们不能仅依靠语文课本上的习作训练,先树立他们的写作兴趣,特别是这些“拖后腿的学生”,要让他们把自己的这些经历成为“骄傲”,他们才会在以后的习作中敢去表现。
留守儿童的习作训练,一定要抓住他们的特点“特事特办”,从说真话写真事培养兴趣,从诉真情提高质量。
参考文献
[1]《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关键词】留守儿童特点习作训练说真话诉真情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是教育界的问题,也成为了全社会的问题和焦点。关注、关爱、引导教育留守儿童成为了教师的艰巨任务。留守儿童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习作时会出现“假、大、空”现象,难以写出感情充沛,激情盎然的作文。从小学低中段作文起步开始写话、写片段就“张不开口,下不了笔”,到高段的篇章更是应付了事。
调查显示:8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北京的中国社会调查所近日公布的调查也显示:超过半数的父母明显感觉到孩子留守后变得沉默、孤僻;三成的父母知道孩子交了不良朋友,经常惹是生非。华中师范大学在湖北的调查显示:90%的教师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两个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父母不在身边,从他们缺少父爱的眼神里很难找到这个年龄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他们普遍过早的成熟,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爱抚。
我校的留守儿童占60%强,在习作中“拖后腿的”也主要是这部分学生,如果不改观他们的习作现状,整体提高写作水平就会是空谈。如果没有针对性的根据他们的特点去训练他们的写作,让他们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要挖掘留守儿童内心的复杂情感,唤醒他们被尘封的爱,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把该倾诉的、想表达的、能感悟的都赤裸裸的无保留的书写出来,这样既能达到作文书写的要求,训练了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起到帮辅作用。“作文乃做人”,我们也可以从练习作文书写教会他们“做人”。
下面我就如何从留守儿童的特点入手,让他们能在习作中说真话诉真情谈谈我的见解:
一、利用留守儿童的“异”,点燃爱的火花。
写作其实就是爱的表达。不论写作技巧多么娴熟,辞藻多么华丽,没有爱的贯穿,文章也是空洞无益的。小学低中段写片段体现不明显,高段写篇章就尤为重要。留守儿童没能得到父母太多的爱,但他们内心充满了对爱的期望,可能父母回家不经意的一句鼓励,给带的礼物,带出去玩的经历,都会在他们心里成为“奢侈”的定格。大多的留守儿童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虽说隔代教育问题多,但那种无微不至的关爱也会“震撼”他们,只是没有揭露宣泄爱的机会。还有部分留守儿童寄养在亲戚家,那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多少会在他们内心留下“伤疤”。还有极个别学生合租住在校外,他们很独立自己照管自己,相互之间有冲突、互助也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许多痕迹。
我们如果把留守儿童分成不同类别,在习作训练中根据不同类别,让他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经历完整的表达出来,老师再加以辅导,让他们压抑的内心有倾诉平台,呼唤出最纯、最真的爱(对爱的渴望、对爱的感觉、对爱的理解)。也就是有的放失的去训练他们,而不是机械的按部就班。我们在习作训练时,老师要给他们“指路”,让他们有方向。
这样一个实例就能说明:在学习了人物描写后老师在让学生写自己的爸爸,有一名中上等学生迟迟没有完成,老师询问原因,学生说写不出来,因为她对她爸爸的记忆模糊,在她记事起就成了留守儿童,老师机灵一动说:你就给在外打工的爸爸写一封信吧。作文中虽然没有老师要求的外貌描写,但感情真挚写出了留守儿童的心声,那种深切的思念和童真,让读者为之动容。
二、巧用留守儿童的“淘”,写出真事真情。
留守儿童事多难管,但如果能利用好,不但可以让他们改变不良习惯,也可以培养他们写作兴趣。《读者》刊过这样一个实例,有个留守儿童老是打架,为此转了好几个学校,后来遇到了一位语文老师,老师在他犯错时没有强烈的批评,而是让他写出打架的经过,不详尽老师指点再写,当老师把他反复修改的“检讨”在班上朗读时,那真实的内心感受、鲜活的人物语言、详尽的细节描写却博得了同学掌声。后来那个孩子不但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慢慢改掉了恶习,考上了大学成了作家。这种方法如果老师利用好,对于班级中的“作文差生”能达到“无意识的”提高的。
三、借用留守儿童的“闲”,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没有素材就是“无米之炊”。留守儿童放学就处于监管的“真空”状态,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写作要求,给他们布置一些具体的关于写作的好词、段、篇让他们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及时检阅。
在校住宿的学生,下午、晚上可以让他们分小组去积累,组长负责督促,采用竞赛的形式班级、年级评比。教师给予鼓励、奖励形成制度。在校外寄宿的教师给他们定量、定时,对于完成不好的要及时查找原因,可以让“好的”帮扶“差的”,给他们信心共同提高。
四、活用留守儿童的“游”,树立写作信心。
很多留守儿童在假期就出外和父母团聚,部分儿童在周末去亲戚家,他们在外会看见很多美景,经历很多快乐的、忧愁的事。老师要抓住这些契机,让他们敞开书写,哪怕是流水账,也鼓励他们先把想说的都写出来,教师再点拨。我们不能仅依靠语文课本上的习作训练,先树立他们的写作兴趣,特别是这些“拖后腿的学生”,要让他们把自己的这些经历成为“骄傲”,他们才会在以后的习作中敢去表现。
留守儿童的习作训练,一定要抓住他们的特点“特事特办”,从说真话写真事培养兴趣,从诉真情提高质量。
参考文献
[1]《留守儿童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