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天早晨,父亲带我驾着渔船,迎着朝阳,缓缓向下游划去。到了卧牛河口,父亲划船,站在船头的我随手把大网漂扔出去。
黑龙江还在涨草芽子,鱼群已经钻进河汊子或大泡子,不是江水涨得太急,就是卧牛河两岸泡子里水太浅、太小,还无法下网捕鱼,爸爸只好领我在黑龙江上撒网。
已经撒两三网了,可收获寥寥。
中午时分,黑龙江江面刮了一阵大风,满江翻滚白头浪,半米多高的浪花一个个向渔船扑来,浪花在船头上撞得粉碎,水珠四处飞溅。爸爸怕翻船,一边划桨,一边让我赶紧起网。
我把渔网拽上船,父亲把船划进卧牛河,准备找个风平浪静的水泡子躲避一下。驶进卧牛河,河东岸有条静静的小河,于是我俩划船进去。
小河北岸是茂密的柳林,船头行驶在静静的河面上,小河尽头,水面变得开阔起来,眼看足有足球场大小的水面,四周是高大的柳树、野杨、稠李子和山丁子树,下面长满了灌木和野草,简直密不透风。别看黑龙江波浪翻滚,泡子里却波澜不惊,一看就是避风的好地方。
我们爷俩划船钻出弯弯曲曲的小河,隐约听见一阵“噼里啪啦”的水声。我跟着爸爸在卧牛河口打鱼一年多,对那种声音简直太熟悉了,只有鱼在浅水里挣扎,才会发出这种水声——难道浅水泡子进水了?
我俩划船驶进浅水泡子,仔细一看,顿时大吃一惊。只见浅浅的湖水里游动着一大群鱼,不时露出一条条黑色的脊背,密密麻麻地在湖里游动。那漆黑色的脊背把湖面都映黑了。
卧牛河两岸大泡子里几乎都一样。到了每年汛期,上涨的江水顺着河沟灌进大泡子,鱼群也随着江水游进大泡子觅食。一旦水退,鱼群则顺着河水返回黑龙江。每年春夏两季,鱼群都这样一次次在迁徙途中。如今泡子里水太少,岸边的青草还没被上涨的河水淹没,只有一拃来长的白漂子、黄姑子等小型鱼游进浅水泡子,可这样一大群胖头鱼不可能出现在这里呀!莫非它们也像我俩一样,为了躲避风浪抢先到这里来了?
发现浅水泡子里有这么多大胖头鱼,我一把抓住铁锹,想像上次一样去砸鱼。
这时,父亲喊道:“快堵口门!”
“什么?”我以为自己听错了,不解地看着他。
“这么大的水面,铁锹能砸住鱼吗?”
这里可不是河沟子,而是一个浅水泡子,水面足有几十亩,可能没等我俩撵上鱼,它们早就集聚着向大江窜去。可是,浅水泡子有两条通江的河流,一个是上水口,还有一个下水口,该先堵哪条呢?
没等我问明白,父亲已经搡起一副大棹向进水河口划去。到了地方,他拿着斧子到柳林砍了几根柳木杆子,随后脱衣下河,把一人多高的柳木杆子一根根插进下面的淤泥里。他又从渔网上解下一块淌网,绑在柳木杆上,把进水口用渔网拦挡起来。接着,我俩划船到出水口,故技重演,把河口也挡住,准备来一个关门打狗。
见泡子里关了这么多鱼,我俩还有点不放心,生怕鱼群冲倒渔网逃之夭夭。父亲又拿起铁锹,而我则用手抠泥,把几根柳木杆固定住。这时,我俩已经累得浑身没一点力气,一步步走上泡子北岸,躺在柔软的青草丛上晒太阳,准备一会儿再下水拉鱼。
想不到,那是我俩犯下的最大、最蠢的错误。当我俩躺在草丛上休息时,忽然听见一阵鱼跃出水面发出的泼剌声,我赶紧坐起来,朝前面的浅水泡子看过去:只见湖面上攒动着数不清的漆黑脊背。
我俩布设的渔网挂满了树枝和草屑,也阻住了水流,泡子里水位不再继续上涨,对水位十分敏感的胖头鱼立刻变得烦躁起来,它们以为开始撤水,准备返回黑龙江。只见它们成群结队,像一条黑色带子,沿着浅水一圈圈地游动。
很快,它们发现,两条河流都被渔网挡住,已经无法顺利返回黑龙江了,一条大胖头鱼拼命地甩动尾巴,高高蹿出水面,随即落回水里,砸起一朵大水花。随着第一条鱼落回水里,砸起一朵水花,更多胖头鱼也跃起来。它们不停地扭动尾巴,欢蹦乱跳,平静的水面一时被搅得波浪翻涌,扑通扑通声好似在演奏一曲欢快的渔歌,又似在呐喊:突围,突围!
当时,我俩没发觉危险临近,看见浅水泡子围住那么多大胖头鱼,高兴坏了,一头一个人地拽住网纲,向鱼群慢慢地走去。
鱼越聚越多,密集地向下游河口游去。它们看见渐渐围上的渔网,立即惊慌得四处逃窜。我想,可能得多拉几网,把它们堵在一角,才能把圈在泡子里的鱼捕光。
出人意料的是,胖头鱼群竟直朝我俩冲过来。
我们爷俩一下子陷入暴风骤雨中,还有几条胖头鱼高高跳跃起来,直接朝我撞过来,差点没把我撞倒在水里。见势不好,我听见父亲朝我喊:“撤,快点撤!”
我俩一时顾不上渔网,抱着脑袋,冒着枪林弹雨般的鱼群仓皇从里面逃出来。直到气喘吁吁地跑到岸边,我俩才敢回头看一眼。这时,我觉得浑身几乎没有不疼的地方,尤其肩膀被鱼狠狠撞了一下,更是疼得厉害,胳膊几乎抬不起来了。我看看父亲,也在揉肩膀,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他也挂彩了。
事情并没这样结束,眼看着胖头鱼群继续向下河口游去,它们很快集聚在拦挡河口的渔网附近,拥挤在那里。随即,鱼群不顾一切地向拦截的渔网冲了过去。只见它们有的高高跳跃起来,有的被挤到岸边泥滩上,甚至有些已经缠在渔网上,但是鱼群没有停下最后的突围。随着前面倒下了,更多的鱼冲过来,密密麻麻地聚集在那里,继续朝前涌去。一时只见鱼群从水里,从陆地,甚至从半空中大举反攻,以突破渔网的包围,摆脱最后的束缚——为了得到自由,为了生存下去,更是为了它们的族群延续下去,鱼群才带着哗哗的水声,前赴后继。这时,我仿佛听到了它们在大声呐喊:突围,突围!
突围啊,突围!
在鱼群猛烈的反击下,插在淤泥里的柳木杆子终于坚持不住了,开始摇晃起来,向外倾斜下去。可站在岸边的我和父亲则一点儿办法也没有,眼睁睁地看着渔网也跟着渐渐倒了下去,随后更多的鱼涌上前去。
在那黑压压的鱼群压迫下,支撑在下河口的渔网终于坍塌了,鱼群简直像脱缰的野马群一样,顺着狭窄的河道欢快地向下游游去。现在它们终于成功了,冲破了我们爷俩设在那里的渔网阻攔,突围出去。
恰是它们的齐心协力,不畏艰难险阻,哪怕最后失去了生命,也必须从泡子里突围出去,是它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才获得最后的成功。
这就是一群突围的胖头鱼的精神,不能不令人赞叹不已!
黑龙江还在涨草芽子,鱼群已经钻进河汊子或大泡子,不是江水涨得太急,就是卧牛河两岸泡子里水太浅、太小,还无法下网捕鱼,爸爸只好领我在黑龙江上撒网。
已经撒两三网了,可收获寥寥。
中午时分,黑龙江江面刮了一阵大风,满江翻滚白头浪,半米多高的浪花一个个向渔船扑来,浪花在船头上撞得粉碎,水珠四处飞溅。爸爸怕翻船,一边划桨,一边让我赶紧起网。
我把渔网拽上船,父亲把船划进卧牛河,准备找个风平浪静的水泡子躲避一下。驶进卧牛河,河东岸有条静静的小河,于是我俩划船进去。
小河北岸是茂密的柳林,船头行驶在静静的河面上,小河尽头,水面变得开阔起来,眼看足有足球场大小的水面,四周是高大的柳树、野杨、稠李子和山丁子树,下面长满了灌木和野草,简直密不透风。别看黑龙江波浪翻滚,泡子里却波澜不惊,一看就是避风的好地方。
我们爷俩划船钻出弯弯曲曲的小河,隐约听见一阵“噼里啪啦”的水声。我跟着爸爸在卧牛河口打鱼一年多,对那种声音简直太熟悉了,只有鱼在浅水里挣扎,才会发出这种水声——难道浅水泡子进水了?
我俩划船驶进浅水泡子,仔细一看,顿时大吃一惊。只见浅浅的湖水里游动着一大群鱼,不时露出一条条黑色的脊背,密密麻麻地在湖里游动。那漆黑色的脊背把湖面都映黑了。
卧牛河两岸大泡子里几乎都一样。到了每年汛期,上涨的江水顺着河沟灌进大泡子,鱼群也随着江水游进大泡子觅食。一旦水退,鱼群则顺着河水返回黑龙江。每年春夏两季,鱼群都这样一次次在迁徙途中。如今泡子里水太少,岸边的青草还没被上涨的河水淹没,只有一拃来长的白漂子、黄姑子等小型鱼游进浅水泡子,可这样一大群胖头鱼不可能出现在这里呀!莫非它们也像我俩一样,为了躲避风浪抢先到这里来了?
发现浅水泡子里有这么多大胖头鱼,我一把抓住铁锹,想像上次一样去砸鱼。
这时,父亲喊道:“快堵口门!”
“什么?”我以为自己听错了,不解地看着他。
“这么大的水面,铁锹能砸住鱼吗?”
这里可不是河沟子,而是一个浅水泡子,水面足有几十亩,可能没等我俩撵上鱼,它们早就集聚着向大江窜去。可是,浅水泡子有两条通江的河流,一个是上水口,还有一个下水口,该先堵哪条呢?
没等我问明白,父亲已经搡起一副大棹向进水河口划去。到了地方,他拿着斧子到柳林砍了几根柳木杆子,随后脱衣下河,把一人多高的柳木杆子一根根插进下面的淤泥里。他又从渔网上解下一块淌网,绑在柳木杆上,把进水口用渔网拦挡起来。接着,我俩划船到出水口,故技重演,把河口也挡住,准备来一个关门打狗。
见泡子里关了这么多鱼,我俩还有点不放心,生怕鱼群冲倒渔网逃之夭夭。父亲又拿起铁锹,而我则用手抠泥,把几根柳木杆固定住。这时,我俩已经累得浑身没一点力气,一步步走上泡子北岸,躺在柔软的青草丛上晒太阳,准备一会儿再下水拉鱼。
想不到,那是我俩犯下的最大、最蠢的错误。当我俩躺在草丛上休息时,忽然听见一阵鱼跃出水面发出的泼剌声,我赶紧坐起来,朝前面的浅水泡子看过去:只见湖面上攒动着数不清的漆黑脊背。
我俩布设的渔网挂满了树枝和草屑,也阻住了水流,泡子里水位不再继续上涨,对水位十分敏感的胖头鱼立刻变得烦躁起来,它们以为开始撤水,准备返回黑龙江。只见它们成群结队,像一条黑色带子,沿着浅水一圈圈地游动。
很快,它们发现,两条河流都被渔网挡住,已经无法顺利返回黑龙江了,一条大胖头鱼拼命地甩动尾巴,高高蹿出水面,随即落回水里,砸起一朵大水花。随着第一条鱼落回水里,砸起一朵水花,更多胖头鱼也跃起来。它们不停地扭动尾巴,欢蹦乱跳,平静的水面一时被搅得波浪翻涌,扑通扑通声好似在演奏一曲欢快的渔歌,又似在呐喊:突围,突围!
当时,我俩没发觉危险临近,看见浅水泡子围住那么多大胖头鱼,高兴坏了,一头一个人地拽住网纲,向鱼群慢慢地走去。
鱼越聚越多,密集地向下游河口游去。它们看见渐渐围上的渔网,立即惊慌得四处逃窜。我想,可能得多拉几网,把它们堵在一角,才能把圈在泡子里的鱼捕光。
出人意料的是,胖头鱼群竟直朝我俩冲过来。
我们爷俩一下子陷入暴风骤雨中,还有几条胖头鱼高高跳跃起来,直接朝我撞过来,差点没把我撞倒在水里。见势不好,我听见父亲朝我喊:“撤,快点撤!”
我俩一时顾不上渔网,抱着脑袋,冒着枪林弹雨般的鱼群仓皇从里面逃出来。直到气喘吁吁地跑到岸边,我俩才敢回头看一眼。这时,我觉得浑身几乎没有不疼的地方,尤其肩膀被鱼狠狠撞了一下,更是疼得厉害,胳膊几乎抬不起来了。我看看父亲,也在揉肩膀,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他也挂彩了。
事情并没这样结束,眼看着胖头鱼群继续向下河口游去,它们很快集聚在拦挡河口的渔网附近,拥挤在那里。随即,鱼群不顾一切地向拦截的渔网冲了过去。只见它们有的高高跳跃起来,有的被挤到岸边泥滩上,甚至有些已经缠在渔网上,但是鱼群没有停下最后的突围。随着前面倒下了,更多的鱼冲过来,密密麻麻地聚集在那里,继续朝前涌去。一时只见鱼群从水里,从陆地,甚至从半空中大举反攻,以突破渔网的包围,摆脱最后的束缚——为了得到自由,为了生存下去,更是为了它们的族群延续下去,鱼群才带着哗哗的水声,前赴后继。这时,我仿佛听到了它们在大声呐喊:突围,突围!
突围啊,突围!
在鱼群猛烈的反击下,插在淤泥里的柳木杆子终于坚持不住了,开始摇晃起来,向外倾斜下去。可站在岸边的我和父亲则一点儿办法也没有,眼睁睁地看着渔网也跟着渐渐倒了下去,随后更多的鱼涌上前去。
在那黑压压的鱼群压迫下,支撑在下河口的渔网终于坍塌了,鱼群简直像脱缰的野马群一样,顺着狭窄的河道欢快地向下游游去。现在它们终于成功了,冲破了我们爷俩设在那里的渔网阻攔,突围出去。
恰是它们的齐心协力,不畏艰难险阻,哪怕最后失去了生命,也必须从泡子里突围出去,是它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才获得最后的成功。
这就是一群突围的胖头鱼的精神,不能不令人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