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办一个展览如同创办一本杂志,自然会有一些画想与观众分享。却也诚惶诚恐,总觉哪里不对。
画了这么多年,也参加和举办过不计其数的展览。从我内心而言,希望每一个展览都像我的作品一样,记录着我的足迹和当时的心境。我钟爱太行山的深邃和雄强,延绵千里的太行山带三晋而挽云燕,据河洛之险而拥豫鲁之广袤,以天下脊梁之势震撼着我;我亦热衷表现黄土高原之大朴的美以及黄山之险秀、江浙山水之温婉……如此等等,无不在我的作品中留下“雪泥鸿爪”。
此次海上艺术馆最近的展览,主要是我近期画的山水和花鸟小品。我今年还历,载欣载奔,终于可以有些许的回归。
不知不觉,已到了还历之年,一路走来有快乐的就学时光,亦有跃入艺海浸淫至今的艰辛与喜悦,尤其是50岁过后痛感时光的飞逝,电闪般地行至还历,此时“田园将芜胡不归”的诗句,将我对时光无奈的心情给安定了下来。
对陶渊明我从小就有莫名的崇拜和喜欢,记得还是在上中学时,上海有个篆刻展,其中一组刻的是《归去来兮辞》,觉得刻得特别好,于是就去了解刻的内容,从那么雅致的文章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人生态度,一位老者在经历了人生的许多旅程后终于回归到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之中。那种“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以及“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适合作者本性的形象化心境一直感染着我。今年终于趁着还历之初画了一套《归去来兮》图,虽有不尽意处,但毕竟是我之向往。同时还画了一套小花鸟,这些都是我平时散步时所见,漫步中观路边溪流的两岸植物,以及随着季节的转换呈现出的自然之声引来各类飞鸟,由此而现的画面,亦是我的向往。
于是便拥抱不强求的征途,载欣载奔中学毕业,至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没有日夜地追寻古人的足迹,然后又是涉川山蜀水寻求大自然的变化无穷。后又渡东瀛,初识宋人,感怀他们过着宋人般的精致生活,恰逢时机回国执教,以一己的人生态度,欢欣地工作,此时有人对我说“你不要老是关注自己,也该出来为社会做点工作了”,于是我被调到上海书画院工作,这6年时间,我倾尽了身心,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关心,即以欢欣之心,唤同路之人,行将退舍,又被激受邀,兼管徐悲鸿艺术学院,即也尽心尽力。现归心艺事,庆幸未至耄耋,正是可将人生经历,随着所学之弱枝,无碍无忌吐露胸怀。
我觉得一个画家应多关照自己的内心,将其养育成一片净洁的土地,那么植根于这片土地上的作品才会是纯粹的。我想找这种感觉:在气息平和时,作画就像叙述一个经历一样进入自己的心情、心境和向往,这样就会使得作画如讲故事。当展开尺素时首先会想从何进入画面,是从山脚的小溪开始画进去,还是从搭在山道上的简陋的茅屋草堂开始进入,可以有很多入口进入画面。有时也会无意间落下笔痕的情况,这样就会让自己无尽地想象下去,也就是说纸上有了笔迹后,只能随着有意无意的笔迹给你的思维而继续思绪下去……于是,纯净的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可能的丰富内容,这萦绕着我的心境,激发着我的创造。因此,在我开启了新的甲子后,我会更加关照我的这片土地和思绪,随着心境去表现自然中的花草和景物。
信息
开宗明义第一章
近日,“开宗明义第一章——上海中国画院系列文献展”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举办。
此次文献展将以1956年至1960年筹建过程为线索,以珍贵史料为主体,从建章立制、画师队伍、服务人民、正式成立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展示上海中国画院初创时期的历史画卷。展出的珍贵史料多为首次公开,例如陈毅市长题写的上海中国画院院名原件,艺术界名流推举画院画师和院长的选票原件,筹委会成立当天画师们合作的山水和花鸟长卷,傅抱石商调函及回复信函等,都透露出特定阶段非同寻常的历史信息。
画了这么多年,也参加和举办过不计其数的展览。从我内心而言,希望每一个展览都像我的作品一样,记录着我的足迹和当时的心境。我钟爱太行山的深邃和雄强,延绵千里的太行山带三晋而挽云燕,据河洛之险而拥豫鲁之广袤,以天下脊梁之势震撼着我;我亦热衷表现黄土高原之大朴的美以及黄山之险秀、江浙山水之温婉……如此等等,无不在我的作品中留下“雪泥鸿爪”。
此次海上艺术馆最近的展览,主要是我近期画的山水和花鸟小品。我今年还历,载欣载奔,终于可以有些许的回归。
不知不觉,已到了还历之年,一路走来有快乐的就学时光,亦有跃入艺海浸淫至今的艰辛与喜悦,尤其是50岁过后痛感时光的飞逝,电闪般地行至还历,此时“田园将芜胡不归”的诗句,将我对时光无奈的心情给安定了下来。
对陶渊明我从小就有莫名的崇拜和喜欢,记得还是在上中学时,上海有个篆刻展,其中一组刻的是《归去来兮辞》,觉得刻得特别好,于是就去了解刻的内容,从那么雅致的文章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人生态度,一位老者在经历了人生的许多旅程后终于回归到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之中。那种“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以及“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适合作者本性的形象化心境一直感染着我。今年终于趁着还历之初画了一套《归去来兮》图,虽有不尽意处,但毕竟是我之向往。同时还画了一套小花鸟,这些都是我平时散步时所见,漫步中观路边溪流的两岸植物,以及随着季节的转换呈现出的自然之声引来各类飞鸟,由此而现的画面,亦是我的向往。
于是便拥抱不强求的征途,载欣载奔中学毕业,至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没有日夜地追寻古人的足迹,然后又是涉川山蜀水寻求大自然的变化无穷。后又渡东瀛,初识宋人,感怀他们过着宋人般的精致生活,恰逢时机回国执教,以一己的人生态度,欢欣地工作,此时有人对我说“你不要老是关注自己,也该出来为社会做点工作了”,于是我被调到上海书画院工作,这6年时间,我倾尽了身心,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关心,即以欢欣之心,唤同路之人,行将退舍,又被激受邀,兼管徐悲鸿艺术学院,即也尽心尽力。现归心艺事,庆幸未至耄耋,正是可将人生经历,随着所学之弱枝,无碍无忌吐露胸怀。
我觉得一个画家应多关照自己的内心,将其养育成一片净洁的土地,那么植根于这片土地上的作品才会是纯粹的。我想找这种感觉:在气息平和时,作画就像叙述一个经历一样进入自己的心情、心境和向往,这样就会使得作画如讲故事。当展开尺素时首先会想从何进入画面,是从山脚的小溪开始画进去,还是从搭在山道上的简陋的茅屋草堂开始进入,可以有很多入口进入画面。有时也会无意间落下笔痕的情况,这样就会让自己无尽地想象下去,也就是说纸上有了笔迹后,只能随着有意无意的笔迹给你的思维而继续思绪下去……于是,纯净的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可能的丰富内容,这萦绕着我的心境,激发着我的创造。因此,在我开启了新的甲子后,我会更加关照我的这片土地和思绪,随着心境去表现自然中的花草和景物。
信息
开宗明义第一章
近日,“开宗明义第一章——上海中国画院系列文献展”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举办。
此次文献展将以1956年至1960年筹建过程为线索,以珍贵史料为主体,从建章立制、画师队伍、服务人民、正式成立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展示上海中国画院初创时期的历史画卷。展出的珍贵史料多为首次公开,例如陈毅市长题写的上海中国画院院名原件,艺术界名流推举画院画师和院长的选票原件,筹委会成立当天画师们合作的山水和花鸟长卷,傅抱石商调函及回复信函等,都透露出特定阶段非同寻常的历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