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精思,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语文学习提高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熟读方法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要重视学生读的训练。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学生就会更加事半功倍,受益终生。教学中,我大胆改进课堂教法,十分重视学生读的训练,千方百计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愿在此抛砖引玉,以期共商。
一、熟读精思,心知其义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这充分说明读书一定要勤于思考,二者不可分割。为此,我们总是在学生做到了对课文能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进一步地读,不过这时是带着问题而读,一边读一边想,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再读,哪是重点词,哪是重点句,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不用那个词呢?通过一读再读,从而加深印象。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二、方法科学,形式多样
多读固然知其意,但并不是一遍又一遍的机械的、重复地读,要讲究方法,形式多样,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避免单调枯燥感。我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要求,有目的地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否则欲速不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而且还应认真的备好每一课的朗读要求,也就是为什么要读,读后要达到什么目的。在训练中,教师要明确训练目标,在朗读的不同阶段,应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2.教师以身作则,范读引领。“打铁还要榔头硬”,一名语文教师要使学生钟爱朗读,那么自己还真需是把硬硬的榔头,不然怎么能使那一位位试与天公比高的调皮小子们信服呢?教师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唤起学生的感情,把学生带入文本之中,让学生达到忘我境界,从而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孩子们其实是很善于模仿的,老师的范读无形中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这时他们也显得跃跃欲试了,这时老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学生反复吟读最终领悟到课文的意境,感受到美的愉悦,自然也就培养了阅读的兴趣。
3.创设氛围,进入情境。首先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这样,孩子们朗读时才能感情投入,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如教《春笋》一文时,学生对于春笋的生长过程是很生疏的,春笋生长时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样子他们从未见过。指导朗读时,我边用多媒体放出春笋生长的过程边动情地朗读。学生在视觉、听觉的记忆中感悟到了语言之美,并读出了那种感觉。其次,可以搞一些配乐朗读,选择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也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在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下进入情境,自然而然地读出“味道”来。
4.边读边想,再现情境。文章是表述作者感知到的客观情境,要让学生理解课文,重要的一环是使学生大脑中再现这种情境。这个过程必须由学生自己进行视听神经的协同活动,接受文字符号的音形复合刺激,从而形成对语言意义的整体组合,产生再造想象,实现再现。朗读是一种好的方法,特别是低年级课文写得生动有趣、有声有色,儿童又长于形象思维,还原并不难。一般地说,只要稍加提示,学生即可入情入境,将课文读出感情来。通过读,学生不断调动自己的表象积蓄,按自己的思维方式设计出作者所表述的情境(画面),通过读,又不断调整,使之更清晰、更准确。
5.重点地方反复读,品词品句,提高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重点地方一般指课文中的关键性、主导性的词、句、段。例如:《落花生》一课,抓住父亲的话指导朗读,体会话中含义,总结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6.自读批注,边读边悟。读书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安排学生在课前或课中进行边读边想边批注的练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阅读批注应先交给学生方法,然后让学生反复实践练习,练中提高批注的质量。
7.读写结合,相互渗透。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自内而外的表达,读则是自外而内的吸收。在语文教学,“讀”实际上是作者“写”的逆向活动过程。老师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打开文章的字、词、句、篇等外在语言材料入手,像剥竹笋一样,层层进取。读一次有一次的认识、所得、进展。在读书的过程中,由表及里逐步引学生入书中,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弄清作者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并探索写作脉络,积极吸收别人的长处。教学生朗读和熟读了许多课文以后,课文里许多词句,许多语言的表达方法,以及课文的篇章结构等,不断地被学生吸收、积累和掌握,说话、写作就能够做到出口成章、信手拈来,熟读了课文,词汇多了,语言丰富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就提高了。从读学写,以写固读,强化练笔。借读之力促轻松习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读书要占一定量的时间,教师要重视读的训练,要把学生读课文作为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手段。这样,语文教学将不再是学生被动的抄写、组词、拼合词语、组装句子,取而代之的应当是学生们通过熟读背诵而自得的充满灵性的感悟,是乐此不疲的探索,是充满了激情的有价值的创造。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雷玲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关键词】小学语文熟读方法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要重视学生读的训练。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学生就会更加事半功倍,受益终生。教学中,我大胆改进课堂教法,十分重视学生读的训练,千方百计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愿在此抛砖引玉,以期共商。
一、熟读精思,心知其义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这充分说明读书一定要勤于思考,二者不可分割。为此,我们总是在学生做到了对课文能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进一步地读,不过这时是带着问题而读,一边读一边想,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再读,哪是重点词,哪是重点句,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不用那个词呢?通过一读再读,从而加深印象。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二、方法科学,形式多样
多读固然知其意,但并不是一遍又一遍的机械的、重复地读,要讲究方法,形式多样,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避免单调枯燥感。我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要求,有目的地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否则欲速不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而且还应认真的备好每一课的朗读要求,也就是为什么要读,读后要达到什么目的。在训练中,教师要明确训练目标,在朗读的不同阶段,应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2.教师以身作则,范读引领。“打铁还要榔头硬”,一名语文教师要使学生钟爱朗读,那么自己还真需是把硬硬的榔头,不然怎么能使那一位位试与天公比高的调皮小子们信服呢?教师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唤起学生的感情,把学生带入文本之中,让学生达到忘我境界,从而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孩子们其实是很善于模仿的,老师的范读无形中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这时他们也显得跃跃欲试了,这时老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学生反复吟读最终领悟到课文的意境,感受到美的愉悦,自然也就培养了阅读的兴趣。
3.创设氛围,进入情境。首先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这样,孩子们朗读时才能感情投入,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如教《春笋》一文时,学生对于春笋的生长过程是很生疏的,春笋生长时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样子他们从未见过。指导朗读时,我边用多媒体放出春笋生长的过程边动情地朗读。学生在视觉、听觉的记忆中感悟到了语言之美,并读出了那种感觉。其次,可以搞一些配乐朗读,选择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也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在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下进入情境,自然而然地读出“味道”来。
4.边读边想,再现情境。文章是表述作者感知到的客观情境,要让学生理解课文,重要的一环是使学生大脑中再现这种情境。这个过程必须由学生自己进行视听神经的协同活动,接受文字符号的音形复合刺激,从而形成对语言意义的整体组合,产生再造想象,实现再现。朗读是一种好的方法,特别是低年级课文写得生动有趣、有声有色,儿童又长于形象思维,还原并不难。一般地说,只要稍加提示,学生即可入情入境,将课文读出感情来。通过读,学生不断调动自己的表象积蓄,按自己的思维方式设计出作者所表述的情境(画面),通过读,又不断调整,使之更清晰、更准确。
5.重点地方反复读,品词品句,提高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重点地方一般指课文中的关键性、主导性的词、句、段。例如:《落花生》一课,抓住父亲的话指导朗读,体会话中含义,总结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6.自读批注,边读边悟。读书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安排学生在课前或课中进行边读边想边批注的练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阅读批注应先交给学生方法,然后让学生反复实践练习,练中提高批注的质量。
7.读写结合,相互渗透。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自内而外的表达,读则是自外而内的吸收。在语文教学,“讀”实际上是作者“写”的逆向活动过程。老师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打开文章的字、词、句、篇等外在语言材料入手,像剥竹笋一样,层层进取。读一次有一次的认识、所得、进展。在读书的过程中,由表及里逐步引学生入书中,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弄清作者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并探索写作脉络,积极吸收别人的长处。教学生朗读和熟读了许多课文以后,课文里许多词句,许多语言的表达方法,以及课文的篇章结构等,不断地被学生吸收、积累和掌握,说话、写作就能够做到出口成章、信手拈来,熟读了课文,词汇多了,语言丰富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就提高了。从读学写,以写固读,强化练笔。借读之力促轻松习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读书要占一定量的时间,教师要重视读的训练,要把学生读课文作为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手段。这样,语文教学将不再是学生被动的抄写、组词、拼合词语、组装句子,取而代之的应当是学生们通过熟读背诵而自得的充满灵性的感悟,是乐此不疲的探索,是充满了激情的有价值的创造。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雷玲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