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发展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要素、发展动力和产业形态多方面的变革,距离、运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传统的制约因素得到了缓解,知识、创新等新因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网络技术对区域经济学的冲击与挑战
(一)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影响
1.网络营造了更趋理想的市场环境。经济学里的许多理论经过了抽象、提炼和假设,并不是完全真实的现实反映。而网络技术使这些理论接近了实际,比如竞争的充分性、信息的对称性。相应的,那些因传统经济下市场扭曲而出现的理论解释力则有所下降,比如羊群效应和马太效应。
2.网络重塑了经济学理论新秩序。一方面为新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需要对原有理论加以梳理、修正和完善。比如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就由不显眼的后台走向了光鲜的前台,挤出效应、手表效应也更为常见。
3.部分经典理论在网络空间领域失真、变形、失效。比如,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以简单劳动为基准衡量价值量,然而当前把知识化、信息化的劳动统一化为简单劳动来衡量其创造价值大小已很难反映实际情况了。此外,边际收益递减理论、经济周期理论、产权理论等在网络经济下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并变得更加多元化。
(二)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冲击
1.市场领域由实体经济扩展到虚拟经济世界。由于网络技术过去仅存于理论中的“大市场”假设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实现,经济活动趋于网络化、全球化。网络技术不仅把同一产业的上下游紧密连接起来,而且把不同行业的服务和产品融入一个市场,特别是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融合起来。对于任一区域,它所面对的都将是建立在网络技术上的全球市场。
2.市场环境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公平竞争。网络的兴起使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得到了改善,信息传递由“单点源扩散”变为“多点源网状覆盖”,信息不对称理论解释力有所下降。这一点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极为有利,因信息闭塞而错失发展机遇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少,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培养从网络世界的海量信息中甄别有用信息的能力成为了各类市场主体的首要任务。
3.经济增长极成长不再受制于地域差异。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外溢效应的空间地理衰减性正在减弱,整个网络的不同节点都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射极点,知识技术在外溢过程中经历不同极点的消化、吸收、再发散的过程反而会出现质量、效益递增的现象,最终被各个区域地方化,“空间溢出效应”不再有效。同样,“集聚效应”也受到挑战,由于网络条件下信息更公开、机会更均等,集聚收益将变得越来越小,产业布局可以避开经济流量过大的中心地区,新极点可以在更广大的地域范围内形成。
4.彻底颠覆传统的发展路径。信息网络技术打破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的增长路径,不同地区有了更接近的起跑线,同时,落后地区也有了利用网络爆炸式增长的特性以实现经济赶超的机会。此外,由于信息传递速度、便捷度以及质量的提升,“自证预期效应”得到加强,互动参与式发展将更加有效。
5.地方特色发展成为时尚。在新的网络经济背景下,生产越来越注重满足个性化差异的需求,这就造成产业内产品愈发多元化,产品价格必然存在差异。此外,知识、信息作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由于在不同的区域具有的不同生产率以及技术门槛的存在使要素价格必然也存在差异,这与H-O-S理论所预言的价格均等化恰恰相反。此外,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的“路径依赖成本”将大大缩小,地域根植性将进一步增强。
二、网络技术下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向
(一)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导向的跨越式增长机制。落后区域缩小同发达地区经济水平差距的关键在于发挥自身优势引进处于经济发展浪尖的新兴产业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虚拟网络经济模式为其提供了可能。这类相关产业的核心要素通常是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信息,同时,其产品的营销、供给几乎不受地理距离的影响。落后区域通过提供舒适的环境、便捷的交通以及相关优惠政策,在中心城区内生的“排挤力”的作用下能够引入具有高增长率的网络经济模式的相关产业,从而能够实现长期的快速增长。
(二)突破传统要素限制的产业区位选择新机制。一方面,信息技术对于经濟运行造成了“时空压缩”,强化了时间的地位,弱化了空间的差别;另一方面,网络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和认知,昭示着新的“区位”选择趋向。因此,区位选择论中核心变量也就由传统的运输成本、市场需求变为了经济运行效率和有效创新能力。
(三)网络世界中虚实资源的全方位开发利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提供着大量的资源作为网络经济发展的基础。由于网络资源多元创新、自我复制、激发裂变等特点,因而在开发这些资源时,需要重点考虑如何不断地进行创意开发。对于虚拟世界中的信息、知识资源及其高速传输通道等优势的开发利用,以及虚实资源的联合开发,是未来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家的用武之地,可以构建最新的原理,阐释实现爆炸式的增长效率和机理。
三、结语
在网络世界里,创新创意、信息甄别、知识匹配和通道选择等问题内容成为网络经济的重要环节,共同演绎着新时代的经济模式和惊人贡献。当前市场上的细分的精准服务、大数据战略都是针对网络资源开发的举措,也需要理论研究的及时跟进。(作者单位为西南财经大学)
一、网络技术对区域经济学的冲击与挑战
(一)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影响
1.网络营造了更趋理想的市场环境。经济学里的许多理论经过了抽象、提炼和假设,并不是完全真实的现实反映。而网络技术使这些理论接近了实际,比如竞争的充分性、信息的对称性。相应的,那些因传统经济下市场扭曲而出现的理论解释力则有所下降,比如羊群效应和马太效应。
2.网络重塑了经济学理论新秩序。一方面为新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需要对原有理论加以梳理、修正和完善。比如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就由不显眼的后台走向了光鲜的前台,挤出效应、手表效应也更为常见。
3.部分经典理论在网络空间领域失真、变形、失效。比如,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以简单劳动为基准衡量价值量,然而当前把知识化、信息化的劳动统一化为简单劳动来衡量其创造价值大小已很难反映实际情况了。此外,边际收益递减理论、经济周期理论、产权理论等在网络经济下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并变得更加多元化。
(二)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冲击
1.市场领域由实体经济扩展到虚拟经济世界。由于网络技术过去仅存于理论中的“大市场”假设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实现,经济活动趋于网络化、全球化。网络技术不仅把同一产业的上下游紧密连接起来,而且把不同行业的服务和产品融入一个市场,特别是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融合起来。对于任一区域,它所面对的都将是建立在网络技术上的全球市场。
2.市场环境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公平竞争。网络的兴起使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得到了改善,信息传递由“单点源扩散”变为“多点源网状覆盖”,信息不对称理论解释力有所下降。这一点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极为有利,因信息闭塞而错失发展机遇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少,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培养从网络世界的海量信息中甄别有用信息的能力成为了各类市场主体的首要任务。
3.经济增长极成长不再受制于地域差异。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外溢效应的空间地理衰减性正在减弱,整个网络的不同节点都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射极点,知识技术在外溢过程中经历不同极点的消化、吸收、再发散的过程反而会出现质量、效益递增的现象,最终被各个区域地方化,“空间溢出效应”不再有效。同样,“集聚效应”也受到挑战,由于网络条件下信息更公开、机会更均等,集聚收益将变得越来越小,产业布局可以避开经济流量过大的中心地区,新极点可以在更广大的地域范围内形成。
4.彻底颠覆传统的发展路径。信息网络技术打破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的增长路径,不同地区有了更接近的起跑线,同时,落后地区也有了利用网络爆炸式增长的特性以实现经济赶超的机会。此外,由于信息传递速度、便捷度以及质量的提升,“自证预期效应”得到加强,互动参与式发展将更加有效。
5.地方特色发展成为时尚。在新的网络经济背景下,生产越来越注重满足个性化差异的需求,这就造成产业内产品愈发多元化,产品价格必然存在差异。此外,知识、信息作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由于在不同的区域具有的不同生产率以及技术门槛的存在使要素价格必然也存在差异,这与H-O-S理论所预言的价格均等化恰恰相反。此外,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的“路径依赖成本”将大大缩小,地域根植性将进一步增强。
二、网络技术下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向
(一)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导向的跨越式增长机制。落后区域缩小同发达地区经济水平差距的关键在于发挥自身优势引进处于经济发展浪尖的新兴产业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虚拟网络经济模式为其提供了可能。这类相关产业的核心要素通常是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信息,同时,其产品的营销、供给几乎不受地理距离的影响。落后区域通过提供舒适的环境、便捷的交通以及相关优惠政策,在中心城区内生的“排挤力”的作用下能够引入具有高增长率的网络经济模式的相关产业,从而能够实现长期的快速增长。
(二)突破传统要素限制的产业区位选择新机制。一方面,信息技术对于经濟运行造成了“时空压缩”,强化了时间的地位,弱化了空间的差别;另一方面,网络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和认知,昭示着新的“区位”选择趋向。因此,区位选择论中核心变量也就由传统的运输成本、市场需求变为了经济运行效率和有效创新能力。
(三)网络世界中虚实资源的全方位开发利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提供着大量的资源作为网络经济发展的基础。由于网络资源多元创新、自我复制、激发裂变等特点,因而在开发这些资源时,需要重点考虑如何不断地进行创意开发。对于虚拟世界中的信息、知识资源及其高速传输通道等优势的开发利用,以及虚实资源的联合开发,是未来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家的用武之地,可以构建最新的原理,阐释实现爆炸式的增长效率和机理。
三、结语
在网络世界里,创新创意、信息甄别、知识匹配和通道选择等问题内容成为网络经济的重要环节,共同演绎着新时代的经济模式和惊人贡献。当前市场上的细分的精准服务、大数据战略都是针对网络资源开发的举措,也需要理论研究的及时跟进。(作者单位为西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