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字很长时间以来只有“绵”字,“棉”字最早出现在宋书中,这从文字方面考证了宋以前中国只有木绵树而没有棉花树。木绵纤维过于粗大,只能用来填充被褥,不能织布做成衣服。中国很久以来都是王公贵族穿绸缎而平民则以麻为衣,这段历史持续了一千多年,直到宋朝初年,适于纺织的棉花才开始在边疆地区种植,而全国推广直到明初才真正实现。
因为麻质地粗厚,织成布也不禁浆洗;针眼大,蔽体尚可,无法保证保暖效果。于是问题来了:冬季漫长而寒冷,在中国北方,普通人是怎样制作保暖的衣服的呢?
有句话叫靠山吃山,离深山老林近的民族就猎取动物皮毛制衣,因为没有合适的布制作内衬,他们几千年来都只穿“光板皮”。而身处内地平原的民族就用草茎叶打成纸,用纸制作衣服。
普遍意义上认为造纸是唐宋之后才出现的,其实不然,我们概念里的造纸,是指用来书写的质地细腻不浸润笔迹的纸,而用以生活穿戴为目的的纸早在几千年前就已出現,而且造纸的最本质意义不是用以记录而恰恰是用以穿戴保暖。
说到以纸为衣很多人肯定要打个问号:那玩意儿一扯就碎、一搓就烂,赶上阴天下雨不就成了纸浆了吗?此言差矣,那时的纸以树皮为料,坚韧且厚,其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抗拉力强,加上纸质密实,抗风抵寒效果奇好。而且制纸的原材料充足,取之方便,制作工艺也简单,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再加上其便宜耐用,成为贫民最常用的制衣材料。到了唐宋以后,纸衣制作甚至成了一门专门的行业,有独立的制作和浆洗作坊。
纸衣用草木的嫩茎和叶子为原料,捣碎成糊状,加胡桃、乳香等物,蒸煮小半个时辰,按颜色不同加入各色花汁染色,然后薄薄地摊开阴干,缠在细木棍上仔细敲打以增加其韧性,再以桐油等涂之,使其不仅坚韧且兼具防水功能。制衣作坊里堆着一人多高的纸料,有客人来便量体裁衣,富贵人家还可以用绢丝等柔顺细滑的材料做成衬里以增加舒适度,冬服则在纸衣内加入一层麻絮或晾干捶柔的草叶,便是一件防寒性很棒的棉袄。
纸衣纸被几乎是整个唐宋时期平民阶层的标准装备,政府接济难民和灾民的方式之一也是发放免费的纸袄纸被。当时即便是富裕家庭也以着纸衣为勤俭之风的体现,甚至很多贵族为了表现自己的简朴亲民,也舍丝绸而着纸衣,可见纸衣的普及程度。
当时的文人墨客大多寒酸,因此也留有诸多纸衣纸被的文字记录甚至是文艺作品。陆游有诗云:“纸被围来度雪天,白于狐腋软如绵”,而苏东坡则不仅喜穿纸衣,甚至实践出真知地整理出了一套清洗纸衣纸被的方法,“纸被旧而毛起者,将破,用黄蜀葵梗五七根,碎之水浸,涎刷之,则如新;或用木槿捣水,刷之亦极妙”。
据说时至民国,中国东北与西南等偏远之地仍有沿袭旧制以纸为衣的少数民族和贫困者。
因为麻质地粗厚,织成布也不禁浆洗;针眼大,蔽体尚可,无法保证保暖效果。于是问题来了:冬季漫长而寒冷,在中国北方,普通人是怎样制作保暖的衣服的呢?
有句话叫靠山吃山,离深山老林近的民族就猎取动物皮毛制衣,因为没有合适的布制作内衬,他们几千年来都只穿“光板皮”。而身处内地平原的民族就用草茎叶打成纸,用纸制作衣服。
普遍意义上认为造纸是唐宋之后才出现的,其实不然,我们概念里的造纸,是指用来书写的质地细腻不浸润笔迹的纸,而用以生活穿戴为目的的纸早在几千年前就已出現,而且造纸的最本质意义不是用以记录而恰恰是用以穿戴保暖。
说到以纸为衣很多人肯定要打个问号:那玩意儿一扯就碎、一搓就烂,赶上阴天下雨不就成了纸浆了吗?此言差矣,那时的纸以树皮为料,坚韧且厚,其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抗拉力强,加上纸质密实,抗风抵寒效果奇好。而且制纸的原材料充足,取之方便,制作工艺也简单,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再加上其便宜耐用,成为贫民最常用的制衣材料。到了唐宋以后,纸衣制作甚至成了一门专门的行业,有独立的制作和浆洗作坊。
纸衣用草木的嫩茎和叶子为原料,捣碎成糊状,加胡桃、乳香等物,蒸煮小半个时辰,按颜色不同加入各色花汁染色,然后薄薄地摊开阴干,缠在细木棍上仔细敲打以增加其韧性,再以桐油等涂之,使其不仅坚韧且兼具防水功能。制衣作坊里堆着一人多高的纸料,有客人来便量体裁衣,富贵人家还可以用绢丝等柔顺细滑的材料做成衬里以增加舒适度,冬服则在纸衣内加入一层麻絮或晾干捶柔的草叶,便是一件防寒性很棒的棉袄。
纸衣纸被几乎是整个唐宋时期平民阶层的标准装备,政府接济难民和灾民的方式之一也是发放免费的纸袄纸被。当时即便是富裕家庭也以着纸衣为勤俭之风的体现,甚至很多贵族为了表现自己的简朴亲民,也舍丝绸而着纸衣,可见纸衣的普及程度。
当时的文人墨客大多寒酸,因此也留有诸多纸衣纸被的文字记录甚至是文艺作品。陆游有诗云:“纸被围来度雪天,白于狐腋软如绵”,而苏东坡则不仅喜穿纸衣,甚至实践出真知地整理出了一套清洗纸衣纸被的方法,“纸被旧而毛起者,将破,用黄蜀葵梗五七根,碎之水浸,涎刷之,则如新;或用木槿捣水,刷之亦极妙”。
据说时至民国,中国东北与西南等偏远之地仍有沿袭旧制以纸为衣的少数民族和贫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