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样年华》看“刺点”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选择以一部《花样年华》为切入点,从欲望、现实和回忆三个方面分析,从中寻找出令人难以抗拒的刺激,简要探讨了刺点所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花样年华》;刺点
  1 何为刺点(punctum)
  罗兰·巴特在《明室》提出,“punctum”是“一种偶然的东西,正是这种偶然的东西刺痛了我(也伤害了我,使我痛苦)”。并强调,即便那些东西给自己造成了刺痛,但眼睛依旧离不开它们。同时他还说“那些东西隐藏得十分巧妙,连摄影师本人也不知道,或者没有意识到。因此,就有了一连串的‘出其不意’。”这是罗兰巴特对于摄影中的刺点给出的理解。如果依照这样的描述,我们可以简单地给“刺点”下一个定义——这是对人的感情产生刺激的且难以逃避的一个偶然因素。根据事物的相通性,我们可以认为,每一件事物都可以存在刺点——比如一部电影、一本书、一首诗,甚至是一个地点,一句话等等。那么,为什么事物会对一个人产生某种难以抗拒的刺激?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由于各自相异的性格、经历、阅历等等,刺点也不一样。我们不妨试着通过同样抽象的事物来加以探讨,比如,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尝试在这样一部电影中将这些抽象加以归纳,从而对“刺点之所以形成”总结出具有普遍性的缘由。
  2 欲望是一种毒
  电影中的主角周慕云和苏丽珍为了证实自己爱人出轨的猜测,约在一起吃饭,这是二人走近的原因。而在猜想被证实之后,苏丽珍说了一句话——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开始的。这是二人最初的欲望——求知的欲望。“他们是怎么开始的?”他们对问题的答案有着深切的渴求。而这个答案在这时就成了一个刺点,对他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对苏丽珍。其实他们在对答案渴望的背后,有一层更深的欲望——对各自伴侣的渴望,渴望挽回。他们试图通过演绎对方的伴侣来寻求这个答案。于是自编自演成为了他们各自情欲的另一个界面。在电影中通过几首西班牙民歌来提示幻想和现实不分的情欲语境,在“彼”和“此”的重合错位中,感受并逐渐接近欲望的内核。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情景演绎中,对各自伴侣的欲望开始渐渐消退,并在无意中转变为对彼此的欲望。这时候的刺点发生了变化,周慕云迷失在苏丽珍娉娉婷婷的身姿里,苏丽珍迷失在周慕云的忧郁深沉的眼神中。他们彼此成为了对方的刺点,一边给对方强大的冲击力,同时又无法自拔。在理智和环境的压抑下这样的欲望不得释放,于是变得越来越强烈,同时刺痛感也越来越深。以至于他们开始尝试着去逃避,始终提醒自己“我们不会和他们一样的”,然而最终还是不曾逃过对彼此动心的事实。刺点的形成,因为有所期待,有所向往,因为内心深处的欲望。为什么我们会被一身身旗袍所吸引?因为我们对张曼玉的袅娜身子羡而不得;同样,在生活中甚少有一个人拥有梁朝伟忧郁深邃的眼神。如若一个女人拥有同样美妙的身材,也可以每天换一身旗袍,那么这对她来说就不再是刺点。因为得不到,所以愈发想得到。这种欲望就像是一种毒,向往越强烈,刺痛感和吸引力就越大,在不经意间,变成了一个无法逃避的刺点,再难戒掉。
  3 现实是一面镜
  当苏丽珍在周慕云扮演的自己先生时,承认在外边有了别的女人后,说“我没想到我会这么伤心”。
  她始终在寻找“他们是怎么开始”的答案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寻根究底其实无外乎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他们遭遇了背叛,如何开始的其实根本就不重要。而当他们终于自己演绎到这一步的时候,现实逼近在眼前,她终于无法再逃,对自己的心态终于一览无遗,这是事实终于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刺痛她的一个刺点。
  苏丽珍在周慕云家中,两人本相安无事,却因为惧怕邻人的闲言碎语而不敢出来。第二天早晨苏丽珍换上周妻的皮鞋,假装刚从外边回来,而自己桃红的拖鞋则留在了周慕云家中。这双拖鞋被周慕云收了起来,哪怕后来搬出去住也带在身边。这双桃红色的拖鞋在陈述一个事实——即便他们尚不敢承认自己内心的情愫,且在不断为这种情愫找寻借口,但是他们的关系已经如同这双桃红色的拖鞋一样,暧昧、诱惑,甚至,见不得人。这双拖鞋成了周慕云的一个刺点,带给他更多的不是留恋,而是一种纠结。
  他问她:“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从情感上来说,她应当是愿意的,然而她没有作答。收音机里响起周旋的《花样的年华》,是她在日本工作的丈夫点播给她的——现实就是,哪怕一场婚姻已经走到边缘,哪怕生活已经是一潭死水,可是在那样的年代里,美丽的旗袍已然束缚了情感,每个人都习惯了口是心非地去把败絮般的生活经营得金玉其外。
  一句话、一首诗、一幅画都只是孤立的个体。然而当这些个体与我们内心的情感所关联,便看花非花,看雾非雾。因此罗兰·巴特认为,刺点的力量力常常是隐喻式的。我们伤感于一首歌,常常是因为那首歌正唱出了此时此刻的心声;喜欢一个艺术形象,因为那个艺术形象折射了自身。而这些契合点正是刺点,这样的刺点来源于现实,无论残酷也好温馨也罢,偶然间,如同镜子一样照见了内心的情感,形成了一种契合,自然而然地带来一份触动,形成了刺点。
  4 回忆是一道疤
  周慕云走了。他问朋友:“心里有了秘密,而且不想被人知道,会怎么做?”朋友告诉他去山上挖个树洞,把秘密说出来,用泥封住树洞,就不会有人知道了。于是他把所有的秘密留在了在吴哥窟的某个树洞里,苏丽珍的一切成为了永久的回忆。然而,没有人知道,不代表他自己会遗忘。片尾的字幕里说:“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这样的怀念原本就难以言说,因为一切的语言都是重复。很多东西越去竭力描述,越容易产生错误的导向,最终让你不知道原先自己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正如巴特《明室》的《在刺激和宁静之后》一章中说:“我能够说出名字的东西不可能真正剌激得了我。不能说出名字,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慌乱的征兆。”这个洞窟成为了周慕云的刺点,正如我们每个人的回忆一样。很久以后,也许我们早就忘记一些细节,也不知到底该如何用语言去描述那些过往,但是回忆终究会化成一道历历在目的伤疤,尽管结了痂,然而在无意中看见的时候,依旧会叫人想起当初是怎样流了血、化了脓,是怎样撕心裂肺地疼过,于是那些曾经的刺痛,便又一次无可抗拒地重新来过。被刺中,因为陷入了回忆。
  5 小结
  对于《花样年华》的解读,就如一万个读者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一样。同时,也会随着年龄、环境、情感的变化而看到不同的刺点——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妙龄少女来说,刺点是张曼玉身上的旗袍;而对于男人,张曼玉摇曳生姿的身段无疑都是一大刺点;在一个面临着婚姻问题的人眼里,男女主人公一直在探究的“彼此的伴侣到底为何出轨”也许就是刺点;而每一个人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那样的花样年华,便是最大的刺点。“刺点”之所以形成,或者说那些事物之所以刺痛一个人的原因,无外乎因为想得而得不到,因为现实的反射,因为曾经的沧海桑田。而欲望也好,现实也好,回忆也罢,正如摄影的本质一样,不同的刺点不过都是在证明,我们“存在过”。
  参考文献:
  [1] 罗兰·巴尔特.明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Roland Barthes.La Chambre Claire[M].Beijing: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11.
  作者简介: 石梦洁(1993—),女,江苏泰州人,现就读于吉林大学文学院广告学专业。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