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2—0076—01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目标和方向。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 抓概念本质,设疑而思
由于思考问题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学生往往抓不住问题的实质,不能正确、全面地分析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根据知识发生的过程,巧妙设疑,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正比例的判断”一课,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如果每天织布的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所需天数是否成正比例关系?”问题一出,学生不假思索地进行回答:“因为织布总米数÷所需天数=每天织布米数,所以,织布总米数和所需天数成正比例关系。”此时,教师将题中的“每天织布米数一定”改为“织布机的台数一定”。并问学生:现在织布总米数和所需天数还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学生争论不休,我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1:已知织布机台数一定,不是每天织布米数一定,所以织布的总米数和所需天数不成正比例关系。
生2:织布机台数与每天织布米数是两种不同的量,没有联系,没法判断。
生3:因为织布机台数一定,我就想到每天织布米数也一定,所以,织布总米数和所需天数成正比例关系。
……
实践证明,适宜的问题,不仅能使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抓住概念的本质,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保护好奇心,以趣激思
设计问题,还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好奇心强,凡事都想问个究竟。教学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课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如,在教学“找规律”时,出示题2、3、5、()、()。学生很快说出是:2、3、5、7、11。之后再让学生说说理由。
生1:因为前三个数都是质数,所以,接下来的两个数依次是7和11。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让学生换个角度思考,还可以怎样填?这时学生很好奇,先独自想一想,然后同桌议一议。好奇产生好强、好胜,很快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生2:因为3-2=1,5-3=2,所以,()-5=3,就是8,()-8=4,就是12。
生3:因为2+3=5,3+5=8,5+8=13,后两个数为8和13。
生4:通过找相邻两个数的规律,我发现了3=2×2-1,5=3×2-1,接下来的两个数是5×2-1=9,9×2-1=17。
……
这道题思考的方法、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以趣激思,不断鼓励和肯定,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三、鼓励动手操作,促进发现
有些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生活经验少、想象力有限,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
如,练习课上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把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还剩3个角。教师先不肯定,而是让他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想一想,剪一剪,看一看。之后再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生1:我把长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得到3个角。
生2:我把长方形的一端沿长边、另一端经过角的顶点剪开,得到了4个角。
生3:分别经过长方形的长和宽上的任意一点剪开,得到了 5个角 。
这道题看似简单,学生凭直觉就能回答,可是在动手操作中,他们脑、手、眼协同活动,才有了新的发现,进而激发了学生动手探究的欲望,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更可贵的是在动手操作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思维的层次也不断得到提升。
总之,教师要有策略地设计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因“问题”生奇,因“问题”生趣,因“问题”动手,进而不断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2—0076—01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目标和方向。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 抓概念本质,设疑而思
由于思考问题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学生往往抓不住问题的实质,不能正确、全面地分析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根据知识发生的过程,巧妙设疑,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正比例的判断”一课,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如果每天织布的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所需天数是否成正比例关系?”问题一出,学生不假思索地进行回答:“因为织布总米数÷所需天数=每天织布米数,所以,织布总米数和所需天数成正比例关系。”此时,教师将题中的“每天织布米数一定”改为“织布机的台数一定”。并问学生:现在织布总米数和所需天数还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学生争论不休,我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1:已知织布机台数一定,不是每天织布米数一定,所以织布的总米数和所需天数不成正比例关系。
生2:织布机台数与每天织布米数是两种不同的量,没有联系,没法判断。
生3:因为织布机台数一定,我就想到每天织布米数也一定,所以,织布总米数和所需天数成正比例关系。
……
实践证明,适宜的问题,不仅能使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抓住概念的本质,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保护好奇心,以趣激思
设计问题,还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好奇心强,凡事都想问个究竟。教学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课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如,在教学“找规律”时,出示题2、3、5、()、()。学生很快说出是:2、3、5、7、11。之后再让学生说说理由。
生1:因为前三个数都是质数,所以,接下来的两个数依次是7和11。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让学生换个角度思考,还可以怎样填?这时学生很好奇,先独自想一想,然后同桌议一议。好奇产生好强、好胜,很快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生2:因为3-2=1,5-3=2,所以,()-5=3,就是8,()-8=4,就是12。
生3:因为2+3=5,3+5=8,5+8=13,后两个数为8和13。
生4:通过找相邻两个数的规律,我发现了3=2×2-1,5=3×2-1,接下来的两个数是5×2-1=9,9×2-1=17。
……
这道题思考的方法、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以趣激思,不断鼓励和肯定,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三、鼓励动手操作,促进发现
有些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生活经验少、想象力有限,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
如,练习课上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把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还剩3个角。教师先不肯定,而是让他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想一想,剪一剪,看一看。之后再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生1:我把长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得到3个角。
生2:我把长方形的一端沿长边、另一端经过角的顶点剪开,得到了4个角。
生3:分别经过长方形的长和宽上的任意一点剪开,得到了 5个角 。
这道题看似简单,学生凭直觉就能回答,可是在动手操作中,他们脑、手、眼协同活动,才有了新的发现,进而激发了学生动手探究的欲望,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更可贵的是在动手操作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思维的层次也不断得到提升。
总之,教师要有策略地设计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因“问题”生奇,因“问题”生趣,因“问题”动手,进而不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