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对孩子终身的学习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可是,由于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是半路出家,对于本学科特点一时难以充分领悟;有的教师过去从事信息技术专业,缺乏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意识。这就使得信息技术教育中会出现一些观念、方法上的误区,大大降低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应有价值。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在这里提出一些看法和对策建议,希望对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能有所帮助。
一、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误区
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教学模式就是这种联系和作用的具体体现。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通常都会认为教材就是经典,老师讲的都是对的,不允许质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出来的多是知识型的人才,而很少创造型人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即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极富创造性和时代发展性。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在授课时,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认知理论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媒体不再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工具。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任务驱动式、主题式、研究学习式、探索式、分组协作式等多种形式,其中任务驱动式是正在蓬勃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材就是基于这种教学模式编写的。我想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只要切实转换自己的角色,从“领导者”“传授者”这种权威的角色中走出来,正确认识自己,充当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评价者、学习者,那么我们就能既上好信息技术课,也完善自己。
二、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误区
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它的学习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归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更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即: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在Windows98基础课中,有的学生只对更换桌面背景感兴趣,而对其他设置却掌握不好;在Word文档处理教学中只对剪贴画感兴趣,却没能完成自己的任务;在进行网络部分的教学中,也发现有的学生学会了上网,对网络中的各种信息可以进行充分的浏览,但很快就迷失在互联网这个信息的海洋中。这样的情形还有很多。出现这样的情形是因为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最多的仍然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对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的培养少了些。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还处在如何教好学生技术的阶段。
互联网可以连接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我们拥有极大的共享资源。在这样的信息海洋里,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什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驾驭信息的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所以,信息技术课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为了某种目的而寻找、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三、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误区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谈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许多老师立即想到用计算机作为知识的演示工具和教学的辅助工具来演示一些文稿、实验现象、动画等。这种辅助工具尽管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但它只是简单地代替了传统的教育器材,成为教学的一种点缀,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较小。学生也只能听、看,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仍然是被动地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在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变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责 编 涵 冰)
一、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误区
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教学模式就是这种联系和作用的具体体现。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通常都会认为教材就是经典,老师讲的都是对的,不允许质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出来的多是知识型的人才,而很少创造型人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即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极富创造性和时代发展性。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在授课时,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认知理论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媒体不再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工具。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任务驱动式、主题式、研究学习式、探索式、分组协作式等多种形式,其中任务驱动式是正在蓬勃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材就是基于这种教学模式编写的。我想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只要切实转换自己的角色,从“领导者”“传授者”这种权威的角色中走出来,正确认识自己,充当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评价者、学习者,那么我们就能既上好信息技术课,也完善自己。
二、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误区
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它的学习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归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更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即: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在Windows98基础课中,有的学生只对更换桌面背景感兴趣,而对其他设置却掌握不好;在Word文档处理教学中只对剪贴画感兴趣,却没能完成自己的任务;在进行网络部分的教学中,也发现有的学生学会了上网,对网络中的各种信息可以进行充分的浏览,但很快就迷失在互联网这个信息的海洋中。这样的情形还有很多。出现这样的情形是因为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最多的仍然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对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的培养少了些。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还处在如何教好学生技术的阶段。
互联网可以连接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我们拥有极大的共享资源。在这样的信息海洋里,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什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驾驭信息的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所以,信息技术课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为了某种目的而寻找、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三、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误区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谈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许多老师立即想到用计算机作为知识的演示工具和教学的辅助工具来演示一些文稿、实验现象、动画等。这种辅助工具尽管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但它只是简单地代替了传统的教育器材,成为教学的一种点缀,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较小。学生也只能听、看,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仍然是被动地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在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变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责 编 涵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