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角下中国声乐作品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的文化融入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q200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对于地方民歌、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更加重视,很多声乐作品的创作都加入其元素,让中国声乐艺术进一步得到创新和发展,为此对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以及文化保护尤为重要,把中国声乐作品纳入到高职高专声乐教学当中,从根本上可以解决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民族情感。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文化自信视角下中国声乐作品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的文化融入策略。
  关键词:中国声乐作品;传承研究;声乐教学
  引言:
  近些年以来,中外艺术文化交流变得更加密切,流行音乐文化所带来的冲击,对我国传统声乐艺术带来极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完善,为了让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能够获得传承和保护,我们要把更多优秀的中国声乐作品引入到高职高专的声乐教学当中去,提高学生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认知和审美,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一、文化自信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习近平主席也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可以看到,如今文化的发展逐渐改变着世界格局,是各国竞争的有利武器。国家的复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复兴,同时也是文化的复兴。我国5000年的文化积淀孕育出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瑰宝,能否让年轻一代更好的提升文化自信,发展民族文化,成为我国是否可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主动地位的核心目标。文化自信的建立也需要与和其他文化相进行碰撞与交融,随着全球文化的交流,我国的文化传播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和其他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当中,要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其能够走向世界,影响未来[2]。
  二、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
  (一)城市化进程加剧,中国声乐作品生存艰难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更多的的年轻人在城市当中生活,大家都在追求现代化的、时尚的生活方式,流行音乐成为新一代人推崇的宠儿。人们对于扎根田间乡野,展示民族传统音乐元素的中国声乐作品逐渐失去了欣赏的兴趣。很多民间音乐作品的创作者以及艺术家,在现代化的社会当中失去了传承人,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声乐作品,也因此而失去了创新以及发展的土壤[3]。
  (二)网络环境的影响和冲击
  当今,互联网在不断的发展,年轻人能够接触的新鲜事物变得越来越多,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更加快速便捷的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流行音乐必然成为年轻一代人的首选,各种网络平台也更愿意第一时间推送时下最流行的网络歌曲,这种快餐式点播式的音乐环境,已经让年轻人很难放下浮躁,用心去了解、体会、品味民族声乐作品,这对声乐作品的传承以及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阻碍。
  三、文化自信视角下中国声乐作品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的文化融入策略
  (一)精准选择声乐作品
  为了更好的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进行文化的输入,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文化自信,使声乐教学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教师需要从学生自身素养、作品的旋律性及难易度等方面精准地选择合适的声乐作品。首先,每个年级、每个班学生的文化基础、歌唱能力都有一定的差異性,教师要针对本班的情况确定作品的选择范围。其次,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很多学生入学之前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为此教师要尽量选择选旋律优美、旋律感强、难度适中的声乐作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的对声乐作品进行学习和掌握。
  (二)加强文化背景分析
  在欣赏和学习中国声乐作品的过程当中,作品文化背景的分析是学习歌曲不可缺失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声乐作品根据创作的年代、风格、曲调等方面的不同体现着不一样的文化背景,学生只有充分了解了各个作品的文化背景,才能够学好声乐作品,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自信。
  比如学生学习艺术歌曲《花非花》的时候,教师一定先要给学生介绍艺术歌曲体裁,使学生知道诗、词可以和音乐很美妙的结合在一起,其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这样的声乐作品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才能够诠释好作品,所以对于《花非花》这首诗的作者白居易,以及对这首诗含义的了解变的尤为重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作者写词的背景故事,进行诗词鉴赏,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全面的了解。又比如在学习歌剧选段《绣红旗》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放前期,革命先烈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通过影视资料的展示加深映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这样的文化背景熏陶下,学生演唱作品时一定会有更加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融入民族声乐技巧
  声乐也属于语言艺术的种类,它可以有效的把音乐和语言结合在一起,将情意表达出来。我国的歌唱艺术历史悠久,而且各民族语言极其具有特色,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演唱技巧。在当代的很多声乐作品中,有的借鉴古曲的韵律,有的借鉴了戏曲润腔,还有的借鉴了原生态民歌演唱特色,这些演唱技巧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我国的声乐作品种类,再此基础之上更发扬了我国的民族艺术文化,这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很多学生来自县城,农村,甚至时偏远的山区,说话的口音较重,这给声乐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要想结合作品更好的融合声乐的技巧,首先要攻克“咬字”这一关,所谓“字正腔圆”,字唱对了,声音自然就圆润通透了。在进行民族声乐作品演唱的过程当中,足够准确的“咬字”,也是保障声乐作品韵味、美感的基础条件之一[4]。例如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根据汉字中字头、字腹、字尾的语音构成,加强学生学生的咬字训练,让每一个字都可以字头清晰,字腹饱满,字尾归韵。其次就是在教学的时候,要根据歌曲的需要,调整每个字的行腔韵味,使声音更有表现力,同时赋予作品生命力。
  (四)注重文化内涵阐释
  我国的很多声乐作品当中,文化内涵极其深厚,对其进行解读,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同时也是声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在教授古曲《阳关三叠》的过程中,除了给学生介绍此曲为我国古代音乐佳作,根据诗人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等文化背景之外,还要对我国古人送别诗中的送别文化进行阐释,通过对送别文化内涵的理解,学生会更深刻的理解作品。此曲中就体现了古人送别文化中的把酒饯别,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演唱中要有以酒浇愁,以酒载情的情感表达,并做出三段的处理对比,从而呈现出离别时的难舍之情。
  四、结束语
  文化自信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与肯定,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一线的高校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不断去思考并践行,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优化教学活动,把民族文化渗透到每一节的教学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6:313-314.
  [2]朱玉洁.探讨情感体验教学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2021(2018-24):213-214.
  [3]李丽莉.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作家天地,2020.
  [4]徐若诗,王翥鹏.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分析[J].黄河之声,2020(6):91-91.乌日娜,女,籍贯:内蒙古,生于1985年11月13日,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研究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8年度校级教改项目:文化自信视角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GXYZJG2018Q32)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改良ProMACE-CytaBOM化疗方案在治疗复发、难治、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NHL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ProMACE-CytaBOM方案;对照组应用常规ProMACE-CytaBOM方案治疗.观察对比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67.5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行经皮下腔静脉滤器(VCF)置入并溶栓导管留置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DVT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经双髂及双下肢静脉彩超确诊后,经股静脉或颈静脉放置VCF,并留置溶栓导管溶栓.结果 40例患者VCF均放置成功.本组患者治愈25例,显效13例,有效2例,显效率95%,总有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 ACI严重程度及不同病因分型的关系。方法检测256例 ACI 患者和196名健康查体者的血清 hs-CRP,对ACI 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和病因分型(CISS 分型),比较不同 NIHSS 评分和 CISS 分型患者的血清 hs-CRP 水平。对 ACI 危险因素进行 Log
摘要: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对于教学模式的改变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不过,调查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被大范围地使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的出发点有问题,在利用网络技术时完全是将其作为减轻自己压力的一种工具,另一方面就是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明确,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仍然处于传统阶段,这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正确的开发。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被创新出来
目的 总结白血病儿童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感染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2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9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不同化疗阶段、不同住院时间的感染情况及感染部位和菌种情况.结果 (1)不同化疗阶段患儿感染率:患儿诱导和巩固阶段感染率较高,分别为85.7% (24/28)和76.7% (23/30).(2)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的关系:住院时间长的患儿,受到医院感染的比例增加,0~7d为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和肽素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探讨贝那普利抑制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8例(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120例(常规药物治疗±贝那普利).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行血清和肽素、NT-proBNP浓度检测;并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三餐前超短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MSII)对短病程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差异.方法 52例短病程T2DM患者随机分为CSII(n=29)和MSII(n=23)两组,入院即开始强化降糖治疗,同时服用二甲双胍,疗程为2周,出院后随访1个月.结果 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为(4.70±2.01)d,明显短于MSII组(
肥胖病(obesity)是指单纯性肥胖,无内分泌、代谢病病因可寻者.1948年,肥胖就被国际疾病分类体系认为是一种疾病.1997年,WHO宣布肥胖已成为全世界的流行病.因为肥胖增加了高血压、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和冠心病等相关伴发病的危险性.目前,手术治疗是唯一能使肥胖病获得长期而且稳定减重的方法[1-2].减重手术不仅仅是为了达到美容效果,国外已经从单纯关注降低患者的体质量发
目的 通过检测CD4+、CD8+双阳性(DP)T细胞在强直性脊柱炎(AS)外周血中的浓度,探讨DPT细胞在A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与AS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0例未经治疗的活动期AS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亚群、CD8+T细胞亚群、DPT细胞,分析DPT细胞与Bath AS功能指数(BASH)、Bath AS测量指数(BASMI)、病程、年龄及红细胞
目的 探寻不同部位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的差异,以指导外科手术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诊治的212例临床病理学资料完整、无远处转移、并接受根治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非全部胃癌病例,依肿瘤部位不同分为胃上部癌(56例)、胃中部癌(55例)、胃下部癌(101例)3组,对各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不同部位胃癌(胃上部癌组、胃中部癌组、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