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随着社会进入到转型期,社会主要矛盾更加突显,处理好基层社会矛盾,推动基层社会发展已迫在眉睫。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在于人,针对农村青年人才短缺、党员队伍建设青黄不接、基层社会治理力量薄弱等问题,自2015年以来,团武义县委联合多部门实施“红领新青年”培育工程,探索建立农村后备干部培养机制、优秀团员青年推优入党机制、优秀创业青年助力乡村振兴机制,推动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截至目前,已培养“红领新青年”1280名,其中团员378名,35周岁以下青年796名;从中发展党员298名,入党积极分子448名;红领创业项目立项42个,投资额8000多万元,帶动5000余名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要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必须充分发掘从事农村工作的人才。为此,团武义县委充分延伸触角,网罗优秀学员。
排摸武义籍归乡学子。发动村、社区力量,排摸优秀归乡学子,重点锁定即将毕业与刚毕业的大学生,选聘优秀归乡学子兼任基层团组织班子成员,号召他们利用暑期以及社会实践的机会参加培训。
发掘优秀“新武义人”。开设“非公企业红领新青年”培训班,排摸在武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外地人才,让其参与培训,使他们在活动中更深入地了解武义,热爱武义,进而让外地来武人员自愿扎根武义。
招引在外乡贤。通过广泛宣传,乡镇、街道排摸,号召在外工作创业的乡贤回到武义,同时给予一定政策和资金支持,吸引乡贤回馈家乡。为统一学员思想,让青年充分团结在党的周围,“红领新青年”安排为期1个半月的集中培训,每个班次安排思想政治“红色”教育课堂,由县委党校、市委团校的专业教师进行党团知识授课,将红色思想融入到历史故事里,穿插在知识问答中,寓教于乐,让学员乐于学习;邀请党的十九大代表张士恒、团十八大代表吕虹霏等身边的榜样,亲身讲述自身的事迹,激励学员奋发向上;邀请老乡镇等基层一线工作人员,讲述投身基层一线的感人故事,激发学员回乡创业、回馈故乡之情。
面对面学。“红领新青年”培训班开设了农林技术、生产管理、网络销售、工商金融等课程,组织学员赴遂昌、桐庐以及武义楼王村、东干电子商务科技园等地,近距离考察学习民宿经济、农村电商发展。在全面培养的基础上精确定位开设“提升班”,设有“党务村务类”“农业项目类”“电子商务类”“工商管理类”,由毕业的学员按需自主选择。同时每年选取50余名优秀学员开设“菁英班”,培训“红领新青年”优秀领军人。
心贴心帮。在政策支持方面,团武义县委整合人社、农林、经商以及金融机构等各方资源,出台《红领新青年十条政策》,为“红领新青年”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截至目前,相关部门已落实创业创新政策465人次。给予回乡创业的“红领新青年”贷款利率优惠以及贴息补助,从事现代农业企业领域的还可申请不超过10万元的创业补贴。农商行已提供了3亿元的授信额度,为317名学员提供了近1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465名创业青年得到了导师一对一的帮扶指导。
手把手扶。团武义县委牵头成立“红领新青年联合会”,选出优秀带头人作为联合会理事,形成互帮互助的创业格局。联合武义最繁华的壶山商圈、黄龙工业园等在资金、政策、创业项目方面给予“红领新青年”一定倾斜。目前,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有300多名“红领新青年”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乡村旅游,创办农村电商,发展新型农业,成为了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骨干。第6期学员吕虹霏,培训期间在专家指导下优化了辣椒酱制作工艺,并在信贷资金支持下创办了“虹禾谷”品牌,仅2019年就售出辣椒酱50000多瓶,将村中辣椒种植面积从20多亩扩展到100多亩,带动了当地300多名农户增收。
认领干事清单。在全县环境综合整治、违建违排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攻坚战”四大战役中,“红领新青年”共认领2960项创业干事清单。同时择优选派学员到工作任务相对较重、村情社情比较复杂的村担任团支部副书记,让他们在深入村庄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处、治水拆违等难点工作中实践历练。
畅通入党渠道。每年,根据学员表现情况,组织部门给予50名左右的指标,将“红领新青年”列进入党人选,优中选优推荐入党。
构建“晒比拼”工作机制。对进入村两委班子的“红领新青年”进行跟踪培养,在“晒比拼”机制中摸排“红领新青年”合适“一肩挑”人选,在换届前开设“菁英班”,加大对优秀“红领新青年”的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向乡镇党委推荐优秀学员,助推优秀青年进入村两委班子,为农村社会稳定贡献青春力量。
5年来,共有700多名“红领新青年”被组织部门列为农村后备干部培养。2019年武义县村级组织撤并,全县500多个村合并为258个行政村、21个社区,114名“红领新青年”担任村两委成员(村党支部和村务工作领导小组),其中村党支部书记两人、副书记1人,村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14人、副组长11人;全县279个村(社区)团组织负责人平均年龄35.6周岁,其中“红领新青年”184名,占比71.3%;有103个村由村两委成员兼任团支部书记,其中“红领新青年”53名,占比51.8%,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红色青春正能量。
招才引智,“人才领和”夯实基层治理人才梯队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要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必须充分发掘从事农村工作的人才。为此,团武义县委充分延伸触角,网罗优秀学员。
排摸武义籍归乡学子。发动村、社区力量,排摸优秀归乡学子,重点锁定即将毕业与刚毕业的大学生,选聘优秀归乡学子兼任基层团组织班子成员,号召他们利用暑期以及社会实践的机会参加培训。
发掘优秀“新武义人”。开设“非公企业红领新青年”培训班,排摸在武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外地人才,让其参与培训,使他们在活动中更深入地了解武义,热爱武义,进而让外地来武人员自愿扎根武义。
招引在外乡贤。通过广泛宣传,乡镇、街道排摸,号召在外工作创业的乡贤回到武义,同时给予一定政策和资金支持,吸引乡贤回馈家乡。为统一学员思想,让青年充分团结在党的周围,“红领新青年”安排为期1个半月的集中培训,每个班次安排思想政治“红色”教育课堂,由县委党校、市委团校的专业教师进行党团知识授课,将红色思想融入到历史故事里,穿插在知识问答中,寓教于乐,让学员乐于学习;邀请党的十九大代表张士恒、团十八大代表吕虹霏等身边的榜样,亲身讲述自身的事迹,激励学员奋发向上;邀请老乡镇等基层一线工作人员,讲述投身基层一线的感人故事,激发学员回乡创业、回馈故乡之情。
政策扶持,“致富维和”打造创业致富领头羊
面对面学。“红领新青年”培训班开设了农林技术、生产管理、网络销售、工商金融等课程,组织学员赴遂昌、桐庐以及武义楼王村、东干电子商务科技园等地,近距离考察学习民宿经济、农村电商发展。在全面培养的基础上精确定位开设“提升班”,设有“党务村务类”“农业项目类”“电子商务类”“工商管理类”,由毕业的学员按需自主选择。同时每年选取50余名优秀学员开设“菁英班”,培训“红领新青年”优秀领军人。
心贴心帮。在政策支持方面,团武义县委整合人社、农林、经商以及金融机构等各方资源,出台《红领新青年十条政策》,为“红领新青年”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截至目前,相关部门已落实创业创新政策465人次。给予回乡创业的“红领新青年”贷款利率优惠以及贴息补助,从事现代农业企业领域的还可申请不超过10万元的创业补贴。农商行已提供了3亿元的授信额度,为317名学员提供了近1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465名创业青年得到了导师一对一的帮扶指导。
手把手扶。团武义县委牵头成立“红领新青年联合会”,选出优秀带头人作为联合会理事,形成互帮互助的创业格局。联合武义最繁华的壶山商圈、黄龙工业园等在资金、政策、创业项目方面给予“红领新青年”一定倾斜。目前,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有300多名“红领新青年”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乡村旅游,创办农村电商,发展新型农业,成为了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骨干。第6期学员吕虹霏,培训期间在专家指导下优化了辣椒酱制作工艺,并在信贷资金支持下创办了“虹禾谷”品牌,仅2019年就售出辣椒酱50000多瓶,将村中辣椒种植面积从20多亩扩展到100多亩,带动了当地300多名农户增收。
压担培养,“社会协和”推动青年参与社会服务
认领干事清单。在全县环境综合整治、违建违排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攻坚战”四大战役中,“红领新青年”共认领2960项创业干事清单。同时择优选派学员到工作任务相对较重、村情社情比较复杂的村担任团支部副书记,让他们在深入村庄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处、治水拆违等难点工作中实践历练。
畅通入党渠道。每年,根据学员表现情况,组织部门给予50名左右的指标,将“红领新青年”列进入党人选,优中选优推荐入党。
构建“晒比拼”工作机制。对进入村两委班子的“红领新青年”进行跟踪培养,在“晒比拼”机制中摸排“红领新青年”合适“一肩挑”人选,在换届前开设“菁英班”,加大对优秀“红领新青年”的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向乡镇党委推荐优秀学员,助推优秀青年进入村两委班子,为农村社会稳定贡献青春力量。
5年来,共有700多名“红领新青年”被组织部门列为农村后备干部培养。2019年武义县村级组织撤并,全县500多个村合并为258个行政村、21个社区,114名“红领新青年”担任村两委成员(村党支部和村务工作领导小组),其中村党支部书记两人、副书记1人,村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14人、副组长11人;全县279个村(社区)团组织负责人平均年龄35.6周岁,其中“红领新青年”184名,占比71.3%;有103个村由村两委成员兼任团支部书记,其中“红领新青年”53名,占比51.8%,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红色青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