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爸老妈年龄大了,难免会有三病两痛,也难免要上医院和医生打交道。如何做得科学、合理,却不是都清楚,其中往往会产生许多误区,以致延误了治疗。老爸老妈如何走出误区,学会看病?
挂错号
老人到医院看病,挂哪科的号,有时候会犯嘀咕。例如,腰痛是中老年人经常有的毛病,到了医院是应该挂骨科的号还是肾内科的号,往往拿不准。
苦口婆心:
在医院门诊的一楼大厅,一般都设有导医台或分诊护士台,在墙壁上也会挂有各科室介绍栏,在挂号之前可以先了解清楚。如果万一挂错了号,医生接诊后根据病情也会建议转诊的科室。
挂号时不要一味追求医生的知名度和年龄,要选择符合自己病种需要的医生就医。对于一些慢性病老人,能选择一位医德高尚,诊疗经验丰富的医生诊治,并保持持久的联系,对疾病治疗和保健作有很大益处。
点名要药
点名要药的老人有的是“久病成医”,认为自己对病情和治疗很了解;有的是看了一些医学书籍,将自己对号入座;还有的是听别人说某种药效果好,自己也想试试。现在点名要药、自行购药等情况很让医生困扰。苦口婆心:
对有慢性病的老人,如高血压、糖尿病,如果长期服药且对自己病情较清楚,可以在复诊时向医生介绍自己的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以便医生根据病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如果老人对自己病情不了解,点名要药就有风险。因为各种疾病的症状、病理、治疗对策是千差万别的,各种药物的药性也是复杂的。因此,究竟患了什么病,病情是轻是重,该用什么药,该用多大药量,只有医生才能做到对症下药。点名要药,往往不能合理用药,而且,如因用药不当发生医疗纠纷时也难以判定责任。
拒绝必要的治疗
有些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认为是老毛病了,没有什么好检查的,拒绝接受医务人员必要的检查;有的老人则自认为身体一向很好,没有什么不适感觉,思想上放松了警惕,很少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有些老人甚至在初诊中已发现有点疑问,需做复查确诊,但是怕麻烦不愿做特殊检查,如化验、×线等。
苦口婆心:
中老年人身体状况在走下坡路,是疾病多发的年龄段,而一些严重的疾病初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如消化道恶性肿瘤,初期可能只是有腹部隐痛,排便习惯的改变,如果没有及时警惕,及时看病确诊往往贻误病情,导致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所以对于小病小痛,也不要掉以轻心,及时弄清病情,防微杜渐才能保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盲从医疗广告
一段时间以来,“专家”,“专治”,“专药”等在媒体上广为泛滥,导致患病的老人和家属盲从追捧。归纳这些医疗广告不难看出,凡是发病率高,病程长,无特效药的疾病,其医疗广告就多,“专家”及“专药”也就多。
苦口婆心:
给中老年读者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近年来,专治乙肝的“专家”、“专药”如雨后春笋般,有的还美其名曰“祖传专治”,殊不知“乙肝”之名是60年代初才有的,先辈们是如何“专治”乙肝的呢?
盲目相信广告,有病乱投医,只能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自我治疗
有些老人对养生保健很有兴趣,或者是久受疾病困扰,喜欢自己看一些医学或保健方面的书籍,然后用一知半解的知识给自己下结论,给自己诊断甚至用药,这是有很大风险的。
苦口婆心:
通过医学参考书及医学科普读物了解医学常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治疗护理方法、保健养生知识是可以的,也是为了更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但千万不可自行处理病情。
医学毕竟是一门系统的知识,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位医生步入临床前要经过近十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临床实习,才能正确诊断治疗。自己看书往往对疾病知识一知半解,造成误诊或漏诊,用药不准确,甚至对身体造成伤害,加重病情。
依赖和滥用保健品
现在保健品的广告铺天盖地,老年人退休后接触这样广告的机会更多、频率更高,看得多了难免受影响。一方面,老年人是担心自己生病,另一方面也怕到医院被诊断出病来所以,就想多吃些保健品保健康,却不遵医嘱,一味依赖和滥用保健药品。
苦口婆心
保健品只能对疾病治疗起辅助作用,况且有的保健品只是“食”字号。而有些老人明明患有某方面的疾病,却只信赖广告力度强大的保健品。
滥用保健品危害也很大,例如,服用过量对健康就很有害。研究表明,当每日钙摄入量达到2000毫克时,可引起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及便秘等,严重者还会出现心血管功能的紊乱,并产生或加重肾结石。许多钙制剂是以天然牡蛎或其他贝壳为主要原料,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这些贝壳在形成过程中受重金属污染而含有较高的铅和汞,也会危害人体健康。
服用保健品,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之下。
疗效好坏,全在医生
一些老人认为,不管患了什么病,只要到医院看过医生,剩下的就是医生的事了,病好病坏,全在医生。病好了,那是医生医术高超;病要没好,换个医生继续治疗。
苦口婆心:
看病是医生和患者共同参与的一件事情,医生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患者应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特别是门诊病人,患者在自己疾病的诊治中往往占主导地位。因为治疗措施的落实,药物有没有按时按量吃,全凭患者自己掌握。
还有些疾病不仅要吃药,生活调理也很重要。例如慢性肝病患者,除了吃保肝护肝药外,还要注意休息、戒烟禁酒,但许多患者没有严格按医生嘱咐注意生活方式,导致疾病加重。
中医说疾病“三分治,七分养”,患病的老人应以良好的心态执行医生的嘱咐,科学合理地调护自身,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康复的目的。
开方治病,药贵则灵
有一些中老年人,千方百计要求医生多用“好药”、“贵药”、“新药”,即使普通的常见病,也要求吃高价进口药,用高级抗生素。有的老人更是一种药还没用完一个疗程,见效果不明显,就要求医生另换新药。
苦口婆心
经济状况比较好,对健康程度又非常在意的老人,在选择药品时往往会认为价格高的药品效果会更好,其实这是误区。药品应根据病情选择,辩证论治,应尽可能扩大治疗的作用,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不是以金钱论“英雄”。
疑病倾向
有些中老年朋友有疑病倾向,习惯经常看医生,这类人约占内科门诊病人的10%。他们总觉得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疾病,经常看病向医生说自己想象中的不舒服症状,但经医生检查,又没有器质性病变。因此,他们往往对检查结果不满意,辗转于数家医院甚至远赴外地找权威专家就医,往往无功而返。
苦口婆心:
其实,现在很多医院都开设了心理科,这类中老年“病人”不妨去看心理医生,适当的心理疏导是有效的。
只信赖专家
在医院,经常会遇到一些病人或家属提出找一个“好大夫”的要求,甚至宁愿花上很长的时间等待,也不惜到处找关系,只求能找到年岁高,资历老,有头衔的老专家。
苦口婆心:
老专家确实可能会年资高,经验丰富些,但不要忽略这样一个事实,专家的门诊时间是有限的,往往门诊时人满为患,专家们不得不缩短每位患者的就诊时间;况且不少专家年事已高,连续面对许多病人,精力和体力都难以保持最佳状态,这有可能影响诊断的精确程度,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编 辑 黎丹正
挂错号
老人到医院看病,挂哪科的号,有时候会犯嘀咕。例如,腰痛是中老年人经常有的毛病,到了医院是应该挂骨科的号还是肾内科的号,往往拿不准。
苦口婆心:
在医院门诊的一楼大厅,一般都设有导医台或分诊护士台,在墙壁上也会挂有各科室介绍栏,在挂号之前可以先了解清楚。如果万一挂错了号,医生接诊后根据病情也会建议转诊的科室。
挂号时不要一味追求医生的知名度和年龄,要选择符合自己病种需要的医生就医。对于一些慢性病老人,能选择一位医德高尚,诊疗经验丰富的医生诊治,并保持持久的联系,对疾病治疗和保健作有很大益处。
点名要药
点名要药的老人有的是“久病成医”,认为自己对病情和治疗很了解;有的是看了一些医学书籍,将自己对号入座;还有的是听别人说某种药效果好,自己也想试试。现在点名要药、自行购药等情况很让医生困扰。苦口婆心:
对有慢性病的老人,如高血压、糖尿病,如果长期服药且对自己病情较清楚,可以在复诊时向医生介绍自己的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以便医生根据病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如果老人对自己病情不了解,点名要药就有风险。因为各种疾病的症状、病理、治疗对策是千差万别的,各种药物的药性也是复杂的。因此,究竟患了什么病,病情是轻是重,该用什么药,该用多大药量,只有医生才能做到对症下药。点名要药,往往不能合理用药,而且,如因用药不当发生医疗纠纷时也难以判定责任。
拒绝必要的治疗
有些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认为是老毛病了,没有什么好检查的,拒绝接受医务人员必要的检查;有的老人则自认为身体一向很好,没有什么不适感觉,思想上放松了警惕,很少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有些老人甚至在初诊中已发现有点疑问,需做复查确诊,但是怕麻烦不愿做特殊检查,如化验、×线等。
苦口婆心:
中老年人身体状况在走下坡路,是疾病多发的年龄段,而一些严重的疾病初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如消化道恶性肿瘤,初期可能只是有腹部隐痛,排便习惯的改变,如果没有及时警惕,及时看病确诊往往贻误病情,导致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所以对于小病小痛,也不要掉以轻心,及时弄清病情,防微杜渐才能保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盲从医疗广告
一段时间以来,“专家”,“专治”,“专药”等在媒体上广为泛滥,导致患病的老人和家属盲从追捧。归纳这些医疗广告不难看出,凡是发病率高,病程长,无特效药的疾病,其医疗广告就多,“专家”及“专药”也就多。
苦口婆心:
给中老年读者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近年来,专治乙肝的“专家”、“专药”如雨后春笋般,有的还美其名曰“祖传专治”,殊不知“乙肝”之名是60年代初才有的,先辈们是如何“专治”乙肝的呢?
盲目相信广告,有病乱投医,只能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自我治疗
有些老人对养生保健很有兴趣,或者是久受疾病困扰,喜欢自己看一些医学或保健方面的书籍,然后用一知半解的知识给自己下结论,给自己诊断甚至用药,这是有很大风险的。
苦口婆心:
通过医学参考书及医学科普读物了解医学常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治疗护理方法、保健养生知识是可以的,也是为了更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但千万不可自行处理病情。
医学毕竟是一门系统的知识,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位医生步入临床前要经过近十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临床实习,才能正确诊断治疗。自己看书往往对疾病知识一知半解,造成误诊或漏诊,用药不准确,甚至对身体造成伤害,加重病情。
依赖和滥用保健品
现在保健品的广告铺天盖地,老年人退休后接触这样广告的机会更多、频率更高,看得多了难免受影响。一方面,老年人是担心自己生病,另一方面也怕到医院被诊断出病来所以,就想多吃些保健品保健康,却不遵医嘱,一味依赖和滥用保健药品。
苦口婆心
保健品只能对疾病治疗起辅助作用,况且有的保健品只是“食”字号。而有些老人明明患有某方面的疾病,却只信赖广告力度强大的保健品。
滥用保健品危害也很大,例如,服用过量对健康就很有害。研究表明,当每日钙摄入量达到2000毫克时,可引起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及便秘等,严重者还会出现心血管功能的紊乱,并产生或加重肾结石。许多钙制剂是以天然牡蛎或其他贝壳为主要原料,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这些贝壳在形成过程中受重金属污染而含有较高的铅和汞,也会危害人体健康。
服用保健品,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之下。
疗效好坏,全在医生
一些老人认为,不管患了什么病,只要到医院看过医生,剩下的就是医生的事了,病好病坏,全在医生。病好了,那是医生医术高超;病要没好,换个医生继续治疗。
苦口婆心:
看病是医生和患者共同参与的一件事情,医生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患者应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特别是门诊病人,患者在自己疾病的诊治中往往占主导地位。因为治疗措施的落实,药物有没有按时按量吃,全凭患者自己掌握。
还有些疾病不仅要吃药,生活调理也很重要。例如慢性肝病患者,除了吃保肝护肝药外,还要注意休息、戒烟禁酒,但许多患者没有严格按医生嘱咐注意生活方式,导致疾病加重。
中医说疾病“三分治,七分养”,患病的老人应以良好的心态执行医生的嘱咐,科学合理地调护自身,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康复的目的。
开方治病,药贵则灵
有一些中老年人,千方百计要求医生多用“好药”、“贵药”、“新药”,即使普通的常见病,也要求吃高价进口药,用高级抗生素。有的老人更是一种药还没用完一个疗程,见效果不明显,就要求医生另换新药。
苦口婆心
经济状况比较好,对健康程度又非常在意的老人,在选择药品时往往会认为价格高的药品效果会更好,其实这是误区。药品应根据病情选择,辩证论治,应尽可能扩大治疗的作用,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不是以金钱论“英雄”。
疑病倾向
有些中老年朋友有疑病倾向,习惯经常看医生,这类人约占内科门诊病人的10%。他们总觉得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疾病,经常看病向医生说自己想象中的不舒服症状,但经医生检查,又没有器质性病变。因此,他们往往对检查结果不满意,辗转于数家医院甚至远赴外地找权威专家就医,往往无功而返。
苦口婆心:
其实,现在很多医院都开设了心理科,这类中老年“病人”不妨去看心理医生,适当的心理疏导是有效的。
只信赖专家
在医院,经常会遇到一些病人或家属提出找一个“好大夫”的要求,甚至宁愿花上很长的时间等待,也不惜到处找关系,只求能找到年岁高,资历老,有头衔的老专家。
苦口婆心:
老专家确实可能会年资高,经验丰富些,但不要忽略这样一个事实,专家的门诊时间是有限的,往往门诊时人满为患,专家们不得不缩短每位患者的就诊时间;况且不少专家年事已高,连续面对许多病人,精力和体力都难以保持最佳状态,这有可能影响诊断的精确程度,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编 辑 黎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