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中国,什么群体最大?“弱势群体”。目前,这一概念模糊而又意味深长的群体又新加入中产大军——有车一族、大学教授等纷纷自称“弱势群体”。
一个社会,人人争拉弱势这面大旗蔽体,无论如何不是正常现象。它标志着强者自信心的失落,意味着社会局部群体的仇视和对立,甚至体现了整个国民心态的消沉——我们GDP全世界第二,但又有多少人为此自信昂扬、欢欣鼓舞?
按照专家的说法,界定“弱势群体”有经济学标准、社会学标准和政治标准。但实际上,弱势更多是一種心理感受,没有可量化的指标,似乎也不直接与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挂钩。一个腰缠万贯的老板,面对某些不良官员的敲诈盘剥,可以称自己是“弱势”;一个基层官员,夹在上级的怒气和群众的怨气之间,两头受气,也叹“弱势”。
不过,官员老板称弱势,易被斥为是矫情。毕竟,他们属于摘到桃子的人。而当下测验是否弱势,笔者觉得可用三道题。即,是否合理承担改革的代价?是否同步享受改革的成果?自身的合法权益能否维护?按这个评判标准,“大面积”的民众的确是弱势。
就拿今年这涨势汹汹的物价来说,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说是热钱炒作,有的归咎于货币超量发行,也有的说这是经济规律。但不管怎么说,热钱为什么随心所欲炒得起来,货币超发行为什么没发到多数老百姓口袋,而经济规律难道就是把通胀的实质风险都转嫁到普通民众头上?
这种弱弱的感觉,到处在蔓延。在房地产的饕餮盛宴之后,是被拆迁户的艰难权利申张;在创业板成为圈钱机器之外,是小股民们的血本深套;在财政收入年年攀高之下,是把民众当成“唐僧肉”的新税意图;而“我爸是李刚”的背后,又是如何的耐人寻味……正如《人民日报》所说,收入差距加大的被剥夺感,社会竞争中的不公平感,及面对权力寻租的无助感,交织成全社会的“弱势心理”。
显然,人人称弱势,后果很严重。当这种挫败感淤塞于胸,得不到体制性疏导,难免会引起社会肌体的恶化甚至病变,集体性泄愤事件的频发,便是其中一个病灶。不过,弱势心理导致民众心理畸形的背后,是社会运行机制的畸形。权力不透明、权利不平等、规则不公平,才是弱势心理产生的根源。因此“减弱”的“强心针”就是,公正分配、公平竞争、公开权力。这三道课题,虽然目前都已起步,但每一步,都是那么艰难。
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惟强者不凌弱,弱者亦不仇强。
一个社会,人人争拉弱势这面大旗蔽体,无论如何不是正常现象。它标志着强者自信心的失落,意味着社会局部群体的仇视和对立,甚至体现了整个国民心态的消沉——我们GDP全世界第二,但又有多少人为此自信昂扬、欢欣鼓舞?
按照专家的说法,界定“弱势群体”有经济学标准、社会学标准和政治标准。但实际上,弱势更多是一種心理感受,没有可量化的指标,似乎也不直接与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挂钩。一个腰缠万贯的老板,面对某些不良官员的敲诈盘剥,可以称自己是“弱势”;一个基层官员,夹在上级的怒气和群众的怨气之间,两头受气,也叹“弱势”。
不过,官员老板称弱势,易被斥为是矫情。毕竟,他们属于摘到桃子的人。而当下测验是否弱势,笔者觉得可用三道题。即,是否合理承担改革的代价?是否同步享受改革的成果?自身的合法权益能否维护?按这个评判标准,“大面积”的民众的确是弱势。
就拿今年这涨势汹汹的物价来说,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说是热钱炒作,有的归咎于货币超量发行,也有的说这是经济规律。但不管怎么说,热钱为什么随心所欲炒得起来,货币超发行为什么没发到多数老百姓口袋,而经济规律难道就是把通胀的实质风险都转嫁到普通民众头上?
这种弱弱的感觉,到处在蔓延。在房地产的饕餮盛宴之后,是被拆迁户的艰难权利申张;在创业板成为圈钱机器之外,是小股民们的血本深套;在财政收入年年攀高之下,是把民众当成“唐僧肉”的新税意图;而“我爸是李刚”的背后,又是如何的耐人寻味……正如《人民日报》所说,收入差距加大的被剥夺感,社会竞争中的不公平感,及面对权力寻租的无助感,交织成全社会的“弱势心理”。
显然,人人称弱势,后果很严重。当这种挫败感淤塞于胸,得不到体制性疏导,难免会引起社会肌体的恶化甚至病变,集体性泄愤事件的频发,便是其中一个病灶。不过,弱势心理导致民众心理畸形的背后,是社会运行机制的畸形。权力不透明、权利不平等、规则不公平,才是弱势心理产生的根源。因此“减弱”的“强心针”就是,公正分配、公平竞争、公开权力。这三道课题,虽然目前都已起步,但每一步,都是那么艰难。
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惟强者不凌弱,弱者亦不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