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绿洲湿地水分来源及植物水分利用策略

来源 :中国沙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2006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分是干旱区不同景观界面间的水分循环过程与水力联系的主体,维持着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为量化水分来源及其对植物水分的贡献率,以河岸灌木湿地和草地盐沼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降水、径流、地下水、土壤水和植物水中δD、δ18O组成,利用多源线性混合模型分析水分来源对荒漠植物水分利用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黑河流域荒漠绿洲湿地年均降水量104.6 mm,约占蒸散量(604.47 mm)的17.03%,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征。地下水位与土壤含水量的波动取决于河流距离,离河道较近的河岸灌木湿地地下水深度及土壤含水量随季节波动较小,而离河道较远的草地盐沼湿地则变化很大。(2)当地大气降水线δD=6.33δ18O+4.04(R~2=0.931),斜率和截距均略小于全球大气降水线则符合黑河流域湿地整体降水少而蒸散量大的特点。黑河径流δD和δ18O均值分别为-43.80‰±12.09‰和-8.65‰±23.33‰,地下水为-50.98‰±13.18‰和-9.74‰±25.49‰,土壤水为-42.07‰±6.89‰和-7.22‰±2.49‰,植物水为-51.84‰±14.46‰和-8.50‰±24.13‰。(3)地表蒸发是荒漠绿洲湿地土壤氢、氧同位素富集的主要原因。地下水和河水分别是草地盐沼湿地与河岸灌木湿地的主要水分来源,贡献率分别约为61%和50%,表明湿地植物相比于干旱区脉冲式降水更依赖较为稳定的水源。(4)植物根系深度和毛细根分布是决定荒漠绿洲湿地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正>英语课程教育改革标准中指出,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应该以任务型教学模式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感知体验和参与学习,积极渗透英语听力的教学策略,保证学生形成积极的听力学习状态,并培养学生乐于听的良好英语学习习惯,进而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并为他们后续的英语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当前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教师应正视这些问题,并从培养学生的听力习惯入手,强化学生的听力技
期刊
文中综合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等来分析含铁透明微晶玻璃的光吸收本质。 玻璃基于Li2O-MgO-Al2O3-SiO2系统,其化学组成范围是SiO265~75, Li2O2.8~4.0,Al2O3 18~24,MgO1.3~3.4(重量百分率)。着重讨论了杂铁离子和晶化时间对本系统光吸收的影响。 导致微晶玻璃光吸收的主要因素有:晶体的形成和生长,铁离子场的构成及其配位多面体,Fe2+(
期刊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期的监管多集中于微观视角,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和风险防范,危机中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倒闭引发监管部门对规模较大、跨区域经营、关联度较高的金融机构的关注。随着金融自由化加深和金融创新推进,为更好地应对潜在金融风险,亟需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特别是逐步搭建系统重要性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文章分析和评估了美国和欧盟系统重要性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评估方法和监管框架,并结
推动农户参与“双碳”目标建设,发挥其在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大国小农”的现实背景出发,采用自下而上的评价视角来考察农业低碳生产的绩效水平,通过多角度控制农业碳计量技术的不确定性,选取多产出Translog距离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估计农户低碳生产的技术效率,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索低碳生产技术效率在农户经营主体中的改善途径。研究表明:(1)调研区域农户在低碳生产粮食
[目的]明确砜吡草唑对小麦田杂草的活性及在田间的应用效果,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株水平法测定了砜吡草唑的除草活性及对小麦的安全性,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其在田间的综合表现。[结果]砜吡草唑对硬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繁缕、荠菜、泽漆、播娘蒿、婆婆纳、宝盖草的活性较高,处理剂量90 g a.i./hm~2时,鲜质量抑制率达91.0%~100.0%,对看麦娘、播娘蒿、日本看麦娘
报告了一名大学生因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状态不佳,返回学校后在课程和参加各类考试等学业压力下引发抑郁情绪的问题。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通过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的应用,帮助来访者缓解了抑郁情绪,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介绍了现浇一体化外保温体系的产生背景、概念分类及其优缺点,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对现浇一体化外保温体系的三大技术难题及创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具体实施,对各个方案进行了检验及质量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伦理,是心理师(包括学校心理教师在内的专业人员)开展专业工作所要遵循的指引与规范,遵循伦理守则是每位心理咨询从业者执行专业工作的首要前提。以《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作为参考与指引,结合在学校个案辅导工作中遇到的伦理议题,阐述了心理教师在思考与判断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方向、基本步骤和基本态度,并就心理教师普遍遇到的伦理困境提出了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