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长大了:90后稀缺花旦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0月底,随着电视剧《大秧歌》热播,在剧中饰演女一号吴若云的杨紫凭着惊湛的演技赢得观众的喜爱,被观众们封为“90后稀缺型花旦”。
   在成长的过程中,杨紫曾有过迷茫。年少成名,如何摆脱童星的“魔咒”?是考上一所好大学安稳地工作,还是继续在演员这个行当里突围?倔强的杨紫选择了挑战自我。这是一段“破茧成蝶”的经历,她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系统学习表演,挑战各种新角色,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演艺路上的新生……
  出道之初遇挫不放弃
   最先发现杨紫有表演天赋的,是杨紫的奶奶。小时候,由于父母工作忙,杨紫大多数时间和奶奶待在一起。每每看电视剧《还珠格格》,杨紫便开始模仿“小燕子”。后来奶奶索性把附近的爷爷奶奶全都叫过来,在楼下围成一个小圆圈,让杨紫在中间表演节目。
   见女儿如此痴迷表演,杨紫的爸爸便将她送到北京市少年宫学习。5岁时,杨紫在朗诵班老师的推荐下首次“触电”,接拍了一个电视连续剧,后来该剧在中央八台黄金时段播出。这对杨紫无疑是极大的鼓励。自此,小小年纪的她便由爸爸妈妈带着到处跑剧组,拍戏。
   隐藏在“童星”光环背后的,是不为人知的心酸。因为年龄小,在剧组里不被重视,杨紫通常是第一个被叫到剧组,好不容易等到晚上十一二点,却又轮不到她的戏,于是只好回去,第二天再来。即便如此,小杨紫也不在意,觉得能给自己机会演戏,就挺开心了。
   随着杨紫拍戏的机会越来越多,为了女儿,杨妈妈不得不辞掉工作,将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女儿身上。但最初几年并不顺利,为了争取上镜机会,爸爸妈妈经常带着杨紫跑剧组,有时一天甚至要奔波十几个剧组。
   挫折带来的懊丧并没有让倔强的杨紫灰心失望,相反却激发了她的斗志。她相信,只要自己肯努力,就会有机会,并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拍出一部好作品让他们看看!
   接下来的两年里,杨紫先后拍摄了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角色。在《孝庄秘史》里,她是小宛如;在《少年康熙》里,她是小冰月。但随着拍戏时间的延长及塑造的角色增多,杨妈妈也失望地发现,拍戏实在是太辛苦了,不仅要下功夫背台词,而且作息极不规律,经常要熬夜,因而她一度想让杨紫放弃。与此同时,来自周围的声音也让杨紫的爸爸妈妈备受打击,很多人甚至直截了当地对他们说:“你们带着她跑是没希望的,小孩子能演什么呀?”是继续拍戏,还是继续学习?杨紫的爸爸妈妈也摇摆不定。得知他们的想法后,杨紫主动说:“爸爸妈妈,我特别喜欢演戏,想长大后当一名演员,你们一定要帮我实现这个愿望。如果不让我演戏,我会很不开心的。”她说得那么认真,让爸爸妈妈不忍心回绝,只好继续陪着她跑剧组。
   随着参演的角色越来越多,杨紫的演技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2004年,正读小学五年级的杨紫应邀去《家有儿女》剧组,客串一集刘星的同学。正是这短暂的一面,给导演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导演告诉她,在她进屋的一刹那,就感觉她特别像“夏雪”。第二次再去时,导演让杨紫和剧中的两个弟弟一起即兴表演一段,杨紫很放松地完成了,导演当即确定由她饰演女主角“小雪”。机会来得太过容易,令杨紫简直有些不敢相信。
   但由于之前没有拍过情景喜剧,对于情景喜剧中夸张夸大的部分把握不好,加上“小雪”这个角色比杨紫的实际年龄大,刚进剧组时,杨紫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一度萌生了退意。来自爸爸妈妈的鼓励及剧组成员的帮助,让她最终坚持了下来。在剧中饰演“小雪”妈妈的宋丹丹,甚至一句话一句话地教她。靠死记硬背下来的好多台词,她其实并不理解,丹丹妈妈会告诉她,真正的意思是什么,用什么样的语调才能更好地诠释角色。感受着剧组这个大家庭温暖的关怀,最初的紧张渐渐消失,她很快入戏。
   2005年,随着电视剧《家有儿女》在各电视台热播,杨紫赢得了全国千千万万观众的喜爱。对于杨紫来说,刚刚成名的感觉“很棒”,最明显的就是当初那些劝她爸爸妈妈放弃带她拍戏的那些人,突然都一八百十度大转弯地对他们说:“你女儿演得真好!”让爸爸妈妈觉得,最初的坚持没有错!
  尝试挑战更多不同角色
   成名后,各种各样的邀约接踵而至。因为拍戏耽搁了学习,每次一拍完戏,就会有一对一的家教来给杨紫补习功课。虽然相比同龄的孩子,休息和玩的时间要少很多,但在杨紫看来,因为拍戏,自己得以更早地踏入社会,尝试了更多东西,不仅考虑问题更周全,而且学会了怎样与人相处。
   升入初中后,杨紫下课时走在楼梯上,常常发现有很多双眼睛远远地看着她,却并没人搭理她,似乎刻意地与她保持距离。后来杨紫渐渐得知,作为同学们心目中的“小偶像”,大家在羡慕她的同时,又有些畏惧她,以为她像《家有儿女》中的小雪一样,性格有些刁蛮。杨紫便主动与同学们接触,活泼热情的她很快便在同学中有了好人缘。和大家打成一片之后,她再去拍戏时,常常会接到同学打来的电话,让她帮忙带某个明星的签名。
   但年少成名,带给杨紫的不仅仅是快乐和荣誉,还有烦恼。接下来的几年,虽然她每年也都在拍戏,从未离开过观众的视线,但大家对她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小雪”阶段,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她升入高中。
   成为一名高中生后,学习、拍戏、拍广告满满地占据着她的每一天。随着学习内容的难度大幅度提高,杨紫在拍戏和学业之间陷入两难。学习上,繁重的课业任务让她感到巨大的压力。而拍戏上,随着年龄增长,她希望挑战更多不同类型的角色,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自己,但耳边总会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你是个童星,你能行吗?”在许多人眼里,童星注定逃不掉一个“魔咒”——小时候颇有名气,长大后就很难再现当初的辉煌,渐渐流于平庸,甚至销声匿迹。在演艺圈,也的确不乏这样的例子。
   到了做抉择的时候,就连杨紫的爸爸妈妈也犯了难。一番权衡之后,他们决定劝说杨紫放弃演员这个行当。妈妈甚至语重心长地告诉杨紫,自己只希望她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毕业后就在家附近找个工作,晚上下班后能同他们一起吃顿饭,陪他们聊聊天。    来自外界的质疑及父母的期望,让杨紫内心那个坚定的信念也开始动摇。但她很快坚定,那种按部就班的生活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她最喜欢的,还是拍戏。
   高三时,杨紫毫不犹豫地在高考志愿书上填了北京电影学院。见她如此执着于演戏,爸爸妈妈转而又开始支持她。
   收到北电的录取通知书时,正在《幸福来敲门》剧组的杨紫刚结束一场重头戏。电话里,爸爸兴奋地告诉她:“闺女,你被北电录取了,通知书到家了,祝贺你!”杨紫当即兴奋地尖叫起来。
   2010年9月4日,杨紫去北电报到。在班级见面会上,她说:“来到这里,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我会按照大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4年后给你们看我的成绩!”
   早在上大学前,杨紫就已经签约华谊兄弟公司,入学后,她和公司达成一致,一切以学业为主。在北电,相比其他同学,杨紫的生活更加忙碌也更加精彩。接连不断的片约,一个接一个的代言、通告……对于每一个积累经验和磨练演技的机会,杨紫都异常珍惜。不拍戏的日子里,她严格按照老师要求,每天早上5点起床练功,晚上9点参加排练,和同学们一起编小品、研究角色。通过大学专业、系统的学习,以前演戏完全跟着剧本走的她,渐渐学会了琢磨角色和剧情,学会了创新。
   2011年春,随着《幸福来敲门》在央视一套播出,杨紫塑造的“宋征”这一叛逆形象再次赢得观众的夸赞。凭着这部作品,杨紫被称为“收视福将”,给自己童星的“女儿时代”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接下来的两年,杨紫接连出演了《守株人》、《心术》、《花非花雾非雾》等影视剧,从问题少女到初入职场的小护士,再到琼瑶剧中时尚靓丽的职业女性,杨紫通过努力,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
  毕业首秀获封“收视花旦”
   拍完《花非花雾非雾》之后,杨紫计划暂停荧屏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毕业大戏的排练中。然而就在这时,《战长沙》剧组却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那是2012年10月初的一天,杨紫的妈妈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大意是孔笙导演要拍一部名为《战长沙》的戏,想和杨紫谈谈。杨紫看完剧本,一下子就被“胡湘湘”这个角色深深吸引。在距离开机只剩几天时,杨紫见到了孔笙导演。
   2012年10月中旬,《战长沙》在横店开拍。在剧中,杨紫饰演的胡湘湘是一个懵懂泼辣的湘妹子,在动荡的战争背景下从少女蜕变为女人,经历了一个女性前半生的人生轨迹。角色上的全新突破,对于杨紫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杨紫不断告诫自己:我现在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我要用一个成熟演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2014年7月,随着《战长沙》在各电视台热播,杨紫也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与赞誉,很多观众纷纷表示:杨紫在剧中颠覆了人们以往对于她“童星”的印象,“演技令人刮目相看,感觉她把剧中的胡湘湘、顾夫人演活了!”在该剧中饰演胡湘湘丈夫的霍建华更是盛赞杨紫是“90后最棒女演员”。而杨紫则表示,这是自己一直以来最喜欢、最满意的一部作品,是对自己大学4年的一次总结。
   2014年9月,有“传奇剧王”美誉的郭靖宇自编自导的新剧《大秧歌》开拍,有着丰富表演经验的杨紫幸运地被郭导钦点为女一号。在郭靖宇看来,杨紫是能够代表90后观众审美的一位演员,她的成长蜕变能影响无数年轻观众。
   刚毕业就能出演这样一部鸿篇巨制的女一号,同王奎荣、张少华等众多老戏骨过招,让杨紫既兴奋又紧张。为此,她总是在拍摄前做好很多功课,不敢有半点松懈。在《大秧歌》中,女一号吴若云是一位千金大小姐,遇事所有的心绪都表现在脸上,容易动情,哭是她表达自我感情最直接的方式。杨紫坦言,这是她哭戏最多的一部作品。全剧79集中,60多集都有她的哭戏。有时是泪眼朦胧、将哭未哭,有时是梨花带雨、默默流泪,有时是声嘶力竭地号啕大哭,有时则是笑中带泪……有时一连几集每集都有杨紫的哭戏,因而一连几天,她每天去片场都在哭,哭得眼睛都肿了。
   对于杨紫来说,掉眼泪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哭出层次和节奏。因为郭导对于演员情绪的变化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哭戏上,不仅要有不同程度的哭,而且要力求精确到秒。在剧本上,郭导就明确标注在哪一句话必须要落下泪,或者哪一句话必须要眼含热泪。
   虽然早在拍琼瑶剧《花非花雾非雾》时,杨紫就曾因哭功获赞,被称为“林心如第二”。但这种“踩泪点”的控制眼泪方式,仍让杨紫觉得颇有难度。为了达到要求,每一场哭戏拍摄前,杨紫就躲在一个静谧的地方默念台词,把自己完全融入吴若云这个角色中,继而揣摩角色的状态,体会她的人生轨迹。她发现,当自己完全融入到剧情中,就会爱吴若云所爱的人,恨她所恨的事,这样的情绪会一直保持着,到真正开拍时,当镜头一推上去,因为有了真情实感,自然就会在不同的场景呈现出不同的情感状态。
   在拍第48集,被吴江海绑走的吴若云平安归来,与父亲相逢那场戏时,杨紫严格按照导演的要求控制眼泪。见到父亲的那一刻,泪水盈于眼眶,尚未滴落。到扑进父亲怀中时,豆大的泪珠便滚落出来。及至给死去的奶奶跪下时,已是泪如雨下。再到最后声嘶力竭地喊出“奶奶”时,更是失声痛哭。由于入戏太深,导演已经叫停了,沉浸在悲情氛围里的杨紫仍在哭泣,直到在剧中饰演“海猫”的杨志刚走过来拍拍她的肩膀说:“演得真好!”她这才猛然回过神来。
   在经过344天辗转奔波于山东海阳与北京两地的拍摄后,2015年6月,《大秧歌》终于杀青。10月底,随着《大秧歌》相继在各电视台热播,凭着惊湛的演技,杨紫不仅再次收获好评无数,还被观众们封为“90后稀缺型花旦”。剧迷们纷纷感慨:“杨紫这个女一号太抢戏了,简直让人完全颠覆了对她的印象!”而导演郭靖宇更是盛称她是“未来的表演艺术家”。
   与此同时,在杨紫的微博上,不仅粉丝数飙升,更是好评如潮:“你一直在哭,但哭得很美。演得真好!”“我分不清自己喜欢的是杨紫,还是吴若云。”“小雪长大了,演技也成熟了,人们不再只记得小雪,而是更喜欢‘吴若云’。”对此,杨紫说,正是自己10多年以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使得昔日的“小雪”得以顺利长大,蜕变成今天的“吴若云”。
   接受笔者采访时,杨紫表示,现阶段自己的目标就是好好演戏,拍摄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给观众带来更多惊喜,同时也尽可能地报答父母。“父母为我付出了太多,我希望自己能够越来越强大,能让爸爸妈妈随心所欲地做想做的事情。希望以后他们能想来探班就来探班,想去旅游就去旅游。”对于杨紫来说,让父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是报答父母最好的方式。
  (责编/邓琳琳)
其他文献
"粮改饲"是国家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政策,对于云岭大地而言,应结合本省的资源优势进行积极整合,打通种养业协调发展的通道,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
有形建筑市场功能定位的缺失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为遏止建筑市场腐败现象的蔓延,解决建筑市场信息不畅、招投标工作不力等问题,按照从无形到有形、从无序到有序、从隐蔽到
吉林女孩范姜国一3年半读完小学,9岁出版自传《玩过小学》,版权卖了30万元;两年半读完初中,15岁考入黑龙江大学新闻系;18岁出版畅销书达6部,成为央视《中国周刊》上榜人物……这个女孩被视为“天才作家”,而放飞她的青春与梦想的,却是一个“问题爸爸”。  父女太疯狂,“问题爸爸”鼓励法培养女儿  1996年10月,范姜国一出生在吉林扶余,身为父亲的东子(原名范景宇)正在西安工作。接到喜讯,东子彻夜难
“父亲就像薪火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为了他,我会迎接任何风雨与挑战,永不放弃!”  鲍春来,前国家队羽毛球运动员,曾获多项世界顶级赛事冠军。2011年9月,他因伤退役。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踏入娱乐圈。世界冠军的光环不但没有助他一臂之力,反而让他饱受争议。  人生寂寥处,永远有一个人站在他的背后——父亲。在父亲这个“铁杆粉丝”的支持下,鲍春来从跑龙套、演小配角做起,一点一点获得认可,由体育明星成
2016年8月10日晚,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在里约奥运会赛场发挥出色,李晓霞、丁宁双双晋级女单决赛,中国队已提前将金银牌收入囊中。赛场内,主教练孔令辉和队友们欢呼。而远在千里之外,还有一个人默默地关注着这场比赛,以及电视直播里时不时出现的孔令辉。这个人就是孔令辉的前女友,著名演员马苏。  马苏发微博祝贺作为女乒主教练的孔令辉:“看到中国女乒锁定冠亚军我也就放心了,睡觉去!孔教练最近伙食不错啊,不过依然
拥有千万资产的丈夫,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导致身体出现残缺,成为性无能者.为了留住娇妻,他竟然甘愿戴“绿帽”,把自己的好友介绍给妻子做性伴侣.没想到事与愿违,最终事件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