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对存在的诗性建构——《老子》、《庄子》的“元文学”阐释

来源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max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和《庄子》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文艺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此研究的目的在于发掘《老子》、《庄子》与中国文学的深层关系,这就需要超越中国固有的文化系统,运用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方法,从哲学的高度进行观照,从比较与反思的视野超出“美学”之外来审视作为中国文化主要精神源头之一的老庄思想具有的一种“元文学”意义,它确立了中国文化系统中语言与存在之问的基本意义关系,这不仅是文学书写展开的基本前提,也规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诗性特征。
其他文献
2018年元月,酝酿已久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正式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见面。对于这样一个面向新时代的语文教育的风向标,相信很多人的内心既充满了期待又带有几分忐忑——期待的是新形势下我们的语文教育该以一种什么方向和路径去融合本国民族特色和国际视野,忐忑的是改革又会带来什么样新的挑战。以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为首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团队历时数年研究和验证,给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一份明朗
中学语文教材的“名著导读”模块自人教版开创以来,得到教师、学生和专家的广泛认可,随后语文版、部编本等中学语文教材借鉴人教版的做法,设置了“名著导读”模块。通过比较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与形成的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近几年,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本文
当前,网络失信行为愈演愈烈,成为构建和谐网络社会的重要阻力。网络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多样、产生原因复杂多变,破除网络诚信缺失的困境,构建网络诚信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