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脉络的不断延伸,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开始采用更为科学方法和技术来替代传统的调查方法,并将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作为发展宗旨。那么如何提高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针对这一课题展开如下探讨。
[关键词]水工环 地质勘查 质量 效率 提高
[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6-182-2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无论是对经济还是科技以及社会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虽然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但其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存在一些问题, 接下来,笔者就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相关问题做具体的阐释。
1水工环地质的应用范围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要想保障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水工环地质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工程地质工作都发生了大的变化,从全方位的协调来支持和保障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了水工环新领域的调查工作,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如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与地方病和人体健康的研究、生物地球化学与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农业生态地质研究等。现今我国城市化在不断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因此对水工环地质研究的需求日益增加。城市人口密集繁多,经济活动频繁,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致使资源环境问题面非常严重。要想保障全球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其中城市环境污染防治和监测、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垃坡填埋场地质调查等逐渐成为目前水工环地质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2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分析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社会资源的无休止进行开发,使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的不断提高,逐渐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行为产生了一系列的思考,逐渐地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随着现代社会对于环境资源开发思想的变化,水工环地质工作也遇到了更多的挑战。对于各种项目的建设来说,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是工程进行之前的重要环节,是对地质条件进行评价的重要基础。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的建筑与规划工作需要依靠有效的水工环地质勘察来提供准确的地质调查结果,从而有效的对城市中的不同城市用地进行合理的规划。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各项科学技术进行有机的融合,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提升各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地质学和生态学的交叉与相互渗透,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于科学技术综合化与系统化的需求。地质勘察需要将地质学与生态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将地质勘察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将地质环境对于周边的影响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研究。另外,地质勘察工作要在对于地质条件的研究上,重视生态环境的问题,提高勘察结果的合理性。
3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据实践证明,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潜藏的不足之处已渐渐的凸显出来。这些不足之处在一定方面制约着我国水工环勘查工作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工作总结,笔者认为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水工环地质勘察队伍不够健全
为做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实现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转变,实现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资源与环境相互结合的性质,需要加大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管理。但是,从目前看来,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在质量与数量方面都存在着一定问题。水工环地质勘察队伍素质总体低下,水平差,同时在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影响着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
3.2国家层次的调研项目不够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几乎各个领域都会涉及到水工环地质的勘察。但是从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的现状就可以看出资金与物力投资有限,属于国家层次的项目数量明显不够。水工环地质勘察项目缺乏基础性、战略性与公益性,制约着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3.3水工环地质勘察成果转化不够
为加强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的质量和效益,应当开展一系列的水资源和地质调查工作。通过调查工作,就可以明确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结果,将这些结果在社会中进行公布,同时将区域性的地质勘查项目纳入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但是,从目前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成果转化的现状看来,由于多种因素,成果转化率普遍较低,制约着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效益。
4提高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措施
4.1加强水工环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准则
首先,加强水工环的总体要求。加强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需要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工作中,以此来推动科学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以此提高矿产资源的供给能力,培养新型人才。根据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具体要求和发展需要,加强对优势矿产资源的勘查。其次,基本原则。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遵循一定的原则有利于该项事业的良好发展。因此,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遵循这么几个原则:第一,依据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为共同发展的理念,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同时,坚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第二,根据长远的发展的规划,以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全面部署和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第三,完善各项工作体制,健全各项机制,明确分工,政府与企业相互合作有利于勘察工作的发展。第五,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并将其投入到勘查工作中。第五,全面处理好人民群众、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4.2做好水工环领域的各项工作
要想做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首先应当明确工作的目标。地质勘查单位应当将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目标具体的确定,根据水工环地质勘察项目提出实际的目标,加强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风险的研究,避免企业和政府遭受到任何风险,以此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水工环勘察工作各项环节紧密的协作。水工环地质勘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与其他的部门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在勘查工作中地质勘查部门应当与其他部门之间搭建良好的协作关系。再次,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应注重工作的重点。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也不例外。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需要循序渐进,发挥水工环在其中的优势。最后,做好人员保证工作。水工环勘察的工作人员应当做到诚实、守信。在工作中应注意以身作则,加强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满足地质勘察工作的实际需要。
4.3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在实际水工环勘察工作中,应当重视新技术与新方法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在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与新方法被应用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促进着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发展。
现阶段,人类的生产活动不断增加,环境问题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提高水工环的勘探工作是现代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只有切实的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与防治,才能有效的实现持续发展的目的。我国在发展中,要加强对自身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地质勘察工作与生态环境的建设进行融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利国,尚继龙.论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及应用范围[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36):40.
[2]胡志文,欧阳燕,罗湘,等.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2,17(05):187-188.
[3]于向前,袁静.水工环问题及主要防治对策研究[J].科技传播, 2014,6(5):130+125.
[关键词]水工环 地质勘查 质量 效率 提高
[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6-182-2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无论是对经济还是科技以及社会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虽然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但其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存在一些问题, 接下来,笔者就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相关问题做具体的阐释。
1水工环地质的应用范围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要想保障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水工环地质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工程地质工作都发生了大的变化,从全方位的协调来支持和保障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了水工环新领域的调查工作,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如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与地方病和人体健康的研究、生物地球化学与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农业生态地质研究等。现今我国城市化在不断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因此对水工环地质研究的需求日益增加。城市人口密集繁多,经济活动频繁,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致使资源环境问题面非常严重。要想保障全球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其中城市环境污染防治和监测、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垃坡填埋场地质调查等逐渐成为目前水工环地质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2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分析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社会资源的无休止进行开发,使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的不断提高,逐渐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行为产生了一系列的思考,逐渐地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随着现代社会对于环境资源开发思想的变化,水工环地质工作也遇到了更多的挑战。对于各种项目的建设来说,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是工程进行之前的重要环节,是对地质条件进行评价的重要基础。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的建筑与规划工作需要依靠有效的水工环地质勘察来提供准确的地质调查结果,从而有效的对城市中的不同城市用地进行合理的规划。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各项科学技术进行有机的融合,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提升各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地质学和生态学的交叉与相互渗透,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于科学技术综合化与系统化的需求。地质勘察需要将地质学与生态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将地质勘察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将地质环境对于周边的影响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研究。另外,地质勘察工作要在对于地质条件的研究上,重视生态环境的问题,提高勘察结果的合理性。
3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据实践证明,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潜藏的不足之处已渐渐的凸显出来。这些不足之处在一定方面制约着我国水工环勘查工作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工作总结,笔者认为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水工环地质勘察队伍不够健全
为做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实现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转变,实现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资源与环境相互结合的性质,需要加大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管理。但是,从目前看来,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在质量与数量方面都存在着一定问题。水工环地质勘察队伍素质总体低下,水平差,同时在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影响着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
3.2国家层次的调研项目不够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几乎各个领域都会涉及到水工环地质的勘察。但是从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的现状就可以看出资金与物力投资有限,属于国家层次的项目数量明显不够。水工环地质勘察项目缺乏基础性、战略性与公益性,制约着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3.3水工环地质勘察成果转化不够
为加强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的质量和效益,应当开展一系列的水资源和地质调查工作。通过调查工作,就可以明确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结果,将这些结果在社会中进行公布,同时将区域性的地质勘查项目纳入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但是,从目前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成果转化的现状看来,由于多种因素,成果转化率普遍较低,制约着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效益。
4提高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措施
4.1加强水工环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准则
首先,加强水工环的总体要求。加强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需要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工作中,以此来推动科学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以此提高矿产资源的供给能力,培养新型人才。根据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具体要求和发展需要,加强对优势矿产资源的勘查。其次,基本原则。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遵循一定的原则有利于该项事业的良好发展。因此,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遵循这么几个原则:第一,依据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为共同发展的理念,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同时,坚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第二,根据长远的发展的规划,以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全面部署和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第三,完善各项工作体制,健全各项机制,明确分工,政府与企业相互合作有利于勘察工作的发展。第五,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并将其投入到勘查工作中。第五,全面处理好人民群众、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4.2做好水工环领域的各项工作
要想做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首先应当明确工作的目标。地质勘查单位应当将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目标具体的确定,根据水工环地质勘察项目提出实际的目标,加强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风险的研究,避免企业和政府遭受到任何风险,以此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水工环勘察工作各项环节紧密的协作。水工环地质勘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与其他的部门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在勘查工作中地质勘查部门应当与其他部门之间搭建良好的协作关系。再次,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应注重工作的重点。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也不例外。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需要循序渐进,发挥水工环在其中的优势。最后,做好人员保证工作。水工环勘察的工作人员应当做到诚实、守信。在工作中应注意以身作则,加强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满足地质勘察工作的实际需要。
4.3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在实际水工环勘察工作中,应当重视新技术与新方法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在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与新方法被应用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促进着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发展。
现阶段,人类的生产活动不断增加,环境问题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提高水工环的勘探工作是现代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只有切实的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与防治,才能有效的实现持续发展的目的。我国在发展中,要加强对自身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地质勘察工作与生态环境的建设进行融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利国,尚继龙.论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及应用范围[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36):40.
[2]胡志文,欧阳燕,罗湘,等.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2,17(05):187-188.
[3]于向前,袁静.水工环问题及主要防治对策研究[J].科技传播, 2014,6(5):1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