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焦虑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yd83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19.86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收治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0例,均行手术治疗,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股骨颈骨折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入院第2天和术前1天焦虑情绪改变情况;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前1天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焦虑状态,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 焦虑 术前
  股骨颈骨折属于老年人常见骨折种类,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患者会因此而产生心理不良情绪,其中焦虑情绪较为常见。不良情绪可影响到患者身心健康,影响骨折康复,甚至诱发其他疾病。本文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0例,均行手术治疗,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60~71岁,平均65.7±4.9岁;其中合并糖尿病11例,高血压16例,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6例。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60~72岁,平均66.1±5.3岁;其中合并糖尿病10例,高血压15例,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用股骨颈骨折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①术前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和方法,让患者知道手术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方法,让患者了解术前戒烟戒酒对手术及术后的重要性。对患者进行一般性心理护理干预,向患者介绍术前准备内容、术后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对手术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稳定患者情绪。②术前心理护理:让患者和家属对住院环境、手术过程、麻醉医师和主治医师、相关护理人员都有较为全面了解。让患者了解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情况,让患者知道术后并发症可能会发生,但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担心手术失败的老年患者,让其了解此类手术成功病例,把同病房室友的成功例子告诉患者,让老年患者树立自信心,提高其对术前准备的配合。③术前可对患者实施注意力分散转移护理,让患者通过看电视、看报纸等进行视觉分散,让患者听轻音乐及戏曲等来分散患者听力。可通过肌肉放松训练来使患者肌肉有规律的松弛,让患者进入松弛状态,有助于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心理[1,2]。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入院第2天和术前1天焦虑情绪改变情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分,此量表分为14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5个级别,每个级别评分分别为0~4分。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入院第2天和术前1天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观察组入院第2天焦虑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1天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3±0.5小时、20.1±3.5天;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2±0.6小时、25.3±4.7天。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常见骨折疾病,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是必要的。通过心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减轻焦虑情绪对手术影响[3,4]。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要重视心理干预的作用,首先要充分了解患者老年患者心理特点,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的心理情绪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这样有利于手术进行和促进术后康复[5,6]。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前1天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前1天焦虑情绪显著得到缓解,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的对股骨颈老年患者术前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状态,减轻不良情绪对手术影响,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 肖莉,李广海.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分析与干预[J].当代护士,2009,7(专科版):82-83.
  2 陈月春,覃正茂.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7(1):20-21.
  3 徐伍莲.护理程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6(1):19-21.
  4 邓瑞文,何丽珠,林宝兰,等.手术前病人焦虑抑郁的健康教育及其效果[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6):11077-1108.
  5 林玲.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5):2550.
  6 谢小鸣,罗彩虹,王敏芝,等.护理干预对预防髋部骨折患者并发便秘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1,23(1):155.
其他文献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01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中常见的静脉阻塞性、回流障碍性疾病。证候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对DVT的中医研究也离不开证候的研究,现将近年来有关DVT的证候研究及治法综述如下。  证候演变规律研究  DVT在传统医学中没有统一的病名,古代文献大多归于“股肿”、“水肿”、“
目的:探讨下肺结核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2008-2012年收治下肺结核误诊患者48例,对其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下肺结核误诊患者经进一步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的传统开颅术、CT定向血肿穿刺吸引术和微创小骨窗入路三种手术方法,分析手术疗效,探讨手术适应证。方法:对108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单盲研究方法,对比三种手术方式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内传统组(35例)死亡2例,微创组(36例)和定向组(37例)均无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内三组中均无新发死亡病例。结论:小骨窗入路及血肿穿刺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好,手术死亡率与致
目的:观察屏风生脉胶囊口服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均采用哮喘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