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学与知识创新力的提升——第二届湖湘高等教育学者高峰论坛实录

来源 :当代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_d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需要知识创新。大学是知识传承、创新与应用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在面对知识创新的社会要求时,大学需要重新回到其文化立场来审视创新力的来源。文化与知识相关,但与知识不同,其本质乃是属人的,与人的创造力、心灵自由与教养相关,并积淀和承载着人类在传统中的那些共通性的价值。当文化培养的是健全人格和良好教养,指向人的心灵自由与开放性的假想与猜想时,文化就能内生出创新力。当前中国大学在各种制度化困境和精神困境中缺少创新力,大学鲜有创新。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大学应该回到其文化本性,建设文化大学,
其他文献
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体现了对行政管理人员基本行政职业能力的要求。行政职业能力应当作为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行政职业能力构成应当作为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陈爱玉校长认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家长择校——学校掐尖——学校之间不均衡——家长生发出更强的择校愿望”这一怪圈正在断裂,断裂的关键点就在阻断学校掐尖这一环节,小学直升初中、九年一贯制、集团化办学……好学校不再是好学生的“收割机”。应该说,当前我们的教育已经进入了“后掐尖”时代,“掐尖”时代的远去,相对应的是学生情况的千差万别,学生基础和能力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现实,正确的
朱经农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在近代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作出过重要贡献.作为民国时期教育界的风云人物,他积极参与了1922年学制的大讨论,并发表了多篇探讨国语课程的文章
高德胜在《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3期《感恩教育:从直觉到自觉》一文指出,由于教育者赋予感恩许多美好的预设,因此有人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感恩教育方式,只要能激发受教育者的感恩之情,就是好的。”这种直觉性的感恩教育,显示出一种想当然性。在无形中强化了不平等的人际结构,牺牲受惠者的尊严。同时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基于不切实际的感恩預设,直觉性的感恩教育往往滑向强求感恩。在直觉性感恩教育中,与积极情感膨胀相
舜德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源头,对我们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学校应立足实际,继承和弘扬舜德优秀传统文化,从学校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方面加强校园文
东业晨曦小学是长沙县城区一所全目制、寄宿制学校。2005年8月建成开学。学校占地面积29389平方米,校舍面积16047平方米,绿化面积8820平方米。2011年8月,为了适应学区入学人数快
个人内心的和谐与社会和谐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的实质在于使人在社会中确立自己的价值和主体地位,从而在根本上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
在欧洲曾提出“维修就是为了未来的投资”这一提法反映了欧洲国家对维修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对我国高校仪器设备维修来说,也应该以新的观念来对待设备的维修工作,这
学校基于"明德归仁""弘毅日新"之学校精神的传承与实践,打破学科分界,整体设计"人—仁"校本德育课程。通过主题探究和导师团队指导等方式,创新课程实施方式,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共同
在我作学术演讲或工作报告时,常被要求坐着,但我想站着。为此,又常有一点点小小的争执。不过,主动权在我这里,我坚持站,而我总是成功地坚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