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叙事:中国脱贫故事对外传播的突破口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s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中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但由于国家间政治体制、文化传统、受众心理等多方面的差异,目标受众往往会选择性阅读与理解。因此,在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脱贫、减贫的历程和经验时,必须找准共情传播中的“决定性符号”,以此作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受众的情绪张力,引发国际读者的共鸣。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也为挖掘此类“决定性符号”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渠道。善用共情叙事,有助于跨越诸多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让更多中国的扶贫、脱贫故事顺利“出海”。
  【关键词】共情 决定性符号 脱贫故事 对外传播
  2021年,中国将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改革开放40多年来,7.5亿人成功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如何向五洲四海、背景各异的人们,讲清中国扶贫、脱贫的案例?在对外传播中想要突破各种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藩篱,让中国的扶贫、脱贫故事能真正直抵人心,引起国际读者的共鸣,必须善用“共情”叙事,找准故事的切入点。
  所谓“共情”(empathy,也有人译作“同理心”“移情”或“神入”), 是一个人能够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能力。共情能够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情心理,并做出利他主义的行动。①一般认为,共情是人类根源于基因的一种天赋:共情不是一种情绪,也不是一种感受,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②因此,我们在对外传播中要善于通过恰当的叙事方式激发人类的这种能力,让受众有意识地进行换位思考,以同理之心从他者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问题,进而形成共通的意义空间。
  一、共情传播的内在逻辑
  在以异质化为基本表征的国际社会,政治与社会制度、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差异常常成为国际交往难以克服的障碍,但情感却是人类共同拥有的一种生理与心理状态,加拿大学者郝拓德(Todd Hall)将其称为“人类经验的核心部分”。③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这些基本情感往往可以跨越各种藩篱在人际传播主体间引起共鸣。一旦双方各自被对方所认知、尊重、理解,甚至所吸引、喜欢、爱慕,这种情感上的互相认同便会产生与对方交往的积极动力。双方会有意识地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交往的动机,实施各自的意志行为,诸多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自然会被暂时搁置而求同存异,甚至得到疏通、消除和化解。
  共情传播的内在机理在心理学的“共享表征”(shared representation)与“知觉-行动机制”(perception-action mechanisms)中得到了更为科学的解释。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自己实施过的动作和体验过的情绪会产生一个心理表征,而知觉到他人实施同样的动作和体验同样情绪的时候也会产生一个心理表征,两个表征中重复的部分就被称为“共享表征”。当个体知觉到他人的情绪,就会同时激活储存在大脑镜像神经系统中的共享表征,从而将他人的情绪自动地转化为自己的情绪,因此能够体验到他人的感受,这就是“知觉-行动”机制。④回到对外讲好中国扶贫、脱贫故事这个命题,使国际读者能够真正感同身受,正是基于传播主体“共享表征”而引发的“知觉-行动”。
  二、共情传播中的决定性符号
  在共情传播中,如何以中介物连接不同的传播主体以引发其共享表征,是实现彼此共鸣的关键环节。所谓中介物是指引發传播主体产生相同或接近情感态度的客观事物,它可以使传播双方见之动心,会之起意,触之生情,有效促成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是“心通”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也是共情传播中的决定性符号。⑤中介事物越是恰当,越易被双方所共同认可,就越容易在传播主体间产生“共享表征”,共情传播的进展也就越顺利。传播学领域知名学者威尔伯·施拉姆与威廉·波特认为:“传播发生时的关系看上去很简单: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由于一些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而聚在一起。”⑥所以在对外讲好中国扶贫、脱贫的故事中,我们要积极寻找这种决定性符号。
  近期,一部名为《一杯咖啡里的脱贫故事》的短视频在海内外社交媒体刷屏,在全球获得超4亿人次点击量,被中联部、外交部发言人等多位外交官点赞转发。这条动漫形式的视频用短短3分34秒的内容让国际读者了解了来自西方的咖啡豆如何让云南咖农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仅仅在云南普洱,2020年就有约60万人脱贫,这相当于卢森堡全国的人口总数。笔者认为这条讲述中国脱贫故事的短视频能迅速在海外社交媒体走红,圈粉无数,相当程度上要归功于咖啡这个中介物,这也是这条视频能够在国际读者中引起共情传播的决定性符号。
  咖啡在西方人的生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咖啡文化背后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内涵。可以说,咖啡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组分,是西方一个国家、一座城市里不可或缺的文化细胞和生活体验。用西方人最熟悉的文化符号“咖啡”作为媒介来讲述中国人的脱贫故事,用代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这个生活化元素来折射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是最恰当不过了。
  类似咖啡这样能在对外传播中国脱贫故事中起到共情作用的决定性符号其实不在少数。《中国日报》曾用一个版面的图文故事讲述河北一个小村庄的扶贫故事。故事中,串联起一系列图片的关键词是瑜伽。这篇报道讲述了张家口市张北县玉狗梁村第一书记卢文震将瑜伽与村民盘腿坐炕、拉风箱、田间劳动等动作联系起来, 设计了“农民生活瑜伽操”,另外以北京联合张家口市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为契机,村里大力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各个年龄段的村民,无论是年逾古稀的老人还是正值壮年的男子,在田野上、炕上练习瑜伽动作的照片极具视觉冲击力,引发了美国《纽约时报》、印度《星期天卫报》等海外媒体的关注和跟进。作为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健身运动,瑜伽是这篇对外传播中的决定性符号,成功地吸引了海外读者注意力。
  当然,上述两个扶贫、脱贫的对外传播案例除了恰当运用了共情传播中的决定性符号,还把这个符号放在“意料之外”的大背景中,这种“反常”也是这两个案例能够成功传播的重要因素。比如云南,在人们印象中以普洱茶的种植闻名中外,但云南普洱还是全球阿拉比卡咖啡豆十大种植基地之一的事实则鲜为人知。而瑜伽这个案例如果是发生在中国的大城市就不会具备这么好的对外传播条件,正是因为在河北一个普通农村的男女老少中普及并慢慢带动了村子脱贫才让人刮目相看。   三、决定性符号的挖掘
  挖掘共情传播中的决定性符号固然可以依赖新闻从业者多年的经验,但大数据却可以提供更为精准的线索。
  以《一杯咖啡里的脱贫故事》这部由新华社中国搜索“中国好故事”数据库与“复兴路上工作室”联合制作出品的短视频为例,“中国好故事”数据库通过对国外搜索引擎反向爬取,同时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进行数据分析,运用知识图谱技术深挖数据间的关联,筛选出了几个海内外受众搜索量大、关注度高,又和扶贫事业息息相关的词,除了“咖啡”,还有“枸杞”。⑦经过进一步数据分析,海外社交平台与“枸杞”相关联的,多偏向于“美容面膜”“神秘浆果”“营养早餐”等网红领域,垂直度较高,不如咖啡在国内外的普及率高,于是创作团队最终选取了咖啡这个决定性符号。咖啡既是故事的切入点,又是穿针线,贯穿起咖农和消费者、脱贫和“造血”。
  此外,虽然心理学定义中将促发“共享表征”的中介物定义为引发传播主体产生相同或接近情感态度的客观事物,但笔者认为实际上作为主体的人也能在对外传播中起到决定性符号的作用,也就是巧借“外眼”和“外嘴”。但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的老外都能充当起这个桥梁作用,“外眼”和“外嘴”的选择其实颇有讲究。而且即便是用了“外眼”或者“外嘴”,依然要注意传播的方式。如果只是让一个外国面孔用外语直接讲述中国的理念,恐怕对外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作为一个共情传播中理想的决定性符号,这个“外嘴”本身也要和相关报道题材有足够的契合度。《中国日报》在2021年2月28日的官微上推送了一条题为《“以前中国人没钱,今天他们还‘没钱’!”》的双语文章,不到两小时点击量便超过10万人次。说这句话的老外叫潘维廉(William N.Brown),目前是厦门大学美籍教授,已经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事实上,他在20岁的时候对中国完全不感兴趣,因为当时在美国学校里他从来没有学过任何关于亚洲的知识。但命运总是喜欢跟人开玩笑,在美国空军服役的潘维廉被派往了中国台湾。而退伍后让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好奇心——他想看看中国帮助穷人的说法背后的真相。“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下定决心要脱贫”,这让潘维廉着实有些意外。他说,要知道,“即使是人口少得多的富裕国家也没有尝试过这样做”。
  1994年,潘维廉和家人驱车4万多公里跑遍了中国各地,连西藏、内蒙古和戈壁滩都去了。一路上,他走访了宁夏、青海等西部贫困地区,为中国政府帮助偏远地区的穷人所做的努力深深感动。2019年,他再次进行了一次环中国旅行,因为路况改善,他这次驱车只跑了2万多公里。中国变化究竟有多大?他用了一句幽默的话来形容,“1988年中国人没钱,今天他们还是‘没钱’!(因为今天做什么都用手机。)”(In 1988, they don’t have money. Today they still don’t have money because they use phone for anything.)
  潘维廉的個人经历与中国脱贫故事的契合度非常之高,时隔25年的两次环中国走访,从年轻时从未想到过来中国到后来想来中国一探究竟这两个鲜明的对比,都让这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脱贫故事充满张力,是共情传播中理想的决定性符号,能很好地调动海外读者兴趣,引起共鸣。
  四、结语
  主流传播学认为:对外传播的基本要求是换位思考,即本文中所提到的共情。不论是其传播符号的选择还是其符号的编码,均须以目标受众为中心。
  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场合演讲时就很擅长用对象国熟悉的形象化语言来阐述观点,让他们既听得懂也听得进。比如,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他在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到: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正因为引用了这些不同对象国听众耳熟能详的生动比喻,才更容易拉近中国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人们之间的距离,也更容易让受众产生共鸣。
  善用共情叙事,对外讲好中国脱贫故事,归根结底是要遵循对外传播的基本规律,从能引发不同传播主体间共享表征的决定性符号着手,用目标受众的话语逻辑对其进行传播,激发国际读者的共鸣,从而跨越不同政治与社会制度、历史与文化传统的藩篱。
  胡园园系中国日报社经济部财经采访室副主任、高级记者
  「注释」
  ①吴飞:《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年第5期。
  ②[美] 亚瑟·乔位米卡利: 《共情力: 你压力大是因为没有共情能力》,耿沫译,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年,第 3 页。
  ③张勇锋:《共情:民心相通的传播机理》,《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19日总第2051期。
  ④黄青、苏彦捷: 《共情的毕生发展: 一个双过程的视角》,《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 年第 4 期。
  ⑤张勇锋:《共情:民心相通的传播机理》,《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19日总第2051期。
  ⑥[美]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第二版),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第43 页。
  ⑦王若辰、赵允智、韩晶晶:《如何用3分钟向“歪果仁”讲好中国脱贫故事?》,《新华每日电讯》 2021年1月21日。
  责编:吴奇志
其他文献
英语分级阅读不应只是一种家庭阅读方式,而应成为被带入中学课堂的教学概念,由一线教学者搭建桥梁并贯彻。英语分级阅读方式帮助学生用其感兴趣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提高阅读素养,方便教师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接受水平、心理预期和兴趣点开展分层次的英语教学。教育政策的制订者和一线教学者、教材出版者更应广泛探索分级阅读理念并将其融合入初中英语教学事业。
【内容提要】随着中非合作论坛的召开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非关系逐渐成为媒体和国际社会的热议话题。在这一背景下,非洲媒体视野下的中非关系更值得关注。从报道频次、报道热点、情感态度等方面对利比里亚媒体视野下的中非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利比里亚媒体近年来对中非关系的关切度逐渐提升,关注焦点集中在中非合作中的政治、经济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议题。在这些议题上,利比里亚媒体总体持积极态度,但仍有负面报道,主要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