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出生在甘肃省兰州市颜家沟的一个书香世家,爷爷曾担任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父亲水天明曾是兰州大学外语系的一名教授,母亲原为兰州一家邮局的职员,可是在1959年,由于爷爷被划分为“右派”,母亲受及牵连,成了新中国第一代“下岗女工”。此后母亲一直没有工作,家里全靠父亲一人支撑。
父母共育有四个子女,分别是大哥水恒进、姐姐水宁宁、我及弟弟水均益。在四个子女中,姐姐、我及弟弟水均受过高等教育,现在事业有成。只有哥哥水恒进成了父母心中永远的痛。由于受家庭出身的牵连,哥哥在“文革”中受过严重刺激,身体一直有病,因而他只读到中学毕业,便在兰州市某无线电厂当了一名工人,现已下岗。哥哥未娶,一直与父母同住,对哥哥,我和水均益从小就有一个共同的情结:那就是若干年后,将会接过父母手中的接力捧,终身侍奉哥哥。
我出生于1954年,水均益比我小九岁,尽管我们之间年龄相差很大,但水均益从小就跟我特别亲,他总是像个“小跟屁虫”似的跟着我,我学画画,他也学画画,我去游泳,他也去,我养了4只鸽子,他也跟着养了三十多只。水均益生性比较好强,虽然他跟着我做这做那,但他每件事都想着要比我做得好。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也用在了他的学习上,初中毕业时,他以高分考上了甘肃省重点中学师大附中,这时,我也参加了工作,在兰州铁四中任教。这样一来,我们兄弟在一起玩耍的时间便不多了。
1978年9月,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考取了上海外国语学院,从此便开始了和弟弟聚少离多的日子。在读大学的四年间,因为路途遥远,家中经济一直很拮据,我很少回家,水均益正在读高中,他经常给我写信,说很想念我。 1981年1月,禁不住思念之苦的弟弟,独自从兰州乘火车来上海看我。在火车站接到弟弟后,他立马扑上来抱着我说:“哥,我好想你!”看着当年的“小跟屁虫”已经长成男子汉了,我百感交集。那天晚上,我这个穷学生掏光了身上所有的钱,一脸豪气地请弟弟在当时上海最有名气的“斯美佳”大排挡海吃了一顿。
1982年,我毕业后分配到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工作,此时的水均益已是兰州大学英语专业的高材生。1985年,水均益以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从兰州大学毕业,被分到了北京新华总社。刚到新华社时,由于对工作中的困难预料不够,在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他一度产生了想回兰州的想法。我知道这一情况后,马上告诉了姐姐,我们姐弟俩分别给他写信,劝他不要被一时的困难吓倒。在我和姐姐的合力劝说下,水均益安定了情绪,并迅速扭转了局面。在后来的新华社驻外记者考试中,他名列前茅。有幸被派往新华社中东分社工作。这为他后来在央视当主持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后水均益总是对人说,他今天的成功除了社会的关心和组织的照顾外,离不开兄长和姐姐的鼓励。
当弟弟在事业上越走越/顷的时候,我的生活和事业却陷入了低谷。这一切都缘于我书生意气太重,因而在单位始终得不到重用,职称问题也一直没能解决。那一段日子,我一直处于懊恼、绝望的边缘、天空,心情自然也是灰色的。远在北京的水均益所说了我的状况后,多次打来电话安慰我,他一再鼓励我说:“凡事要想开点,不要太注重个人得失。”弟弟的话的确抚慰了我那颗浮躁的心。 1997年5月,水均益利用到荆州出差的机会,特地和崔永和一道来武汉看我。
那一次,弟弟为了表示对我工作的支持,专门到我所在的大学给学生们做了一场报告,当我看到弟弟在讲台上神采飞扬,侃侃而谈,而台下学生欢呼雀跃,掌声如潮时,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想,我有这样一个出色的弟弟,自己有什么理由不振作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呢?
我开始慢慢地从低谷中爬了出来。1997年8月,一直关注着我的弟弟专门邀请我们一家去北京玩。在北京的那几天里,水均益哪怕再忙,也要陪我们到北京的名胜古迹转一转。有一天,水均益和媳妇带我们一家去圆明园参观。弟弟是平板脚,走路很吃力,可他还是有说有笑地陪我们参观了一个又一个景点,后来实在走不动了,便笑着对我们说:“让丽华好陪你们转吧,我需要休息一会儿。”说着,他就坐在了一张石凳上,等我们回到约好的地点时,弟弟居然躺倒在石凳上呼呼大睡了,看着他憨睡的样子,我笑着摇摇头说“还是我从前的那个淘气小弟,一点也不像个名人!”
当我的事业刚刚有所起色的时候,父亲病了!那是2000年12月,父亲因患严重的心肌梗塞,生活垂危被送进了医院。那时,水均益身为《东方时空》的编导兼主持人,工作非常繁忙,可他却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每隔2至3天,就乘飞机回兰州看望父亲,有几次是当日下午来,连夜又返回北京。
2001年1月10日是父亲做手术的日子,我们兄弟姊妹四人赶回兰州,那一次,为了随时关注父亲的手术情况,水均益第一次利用了自己的名人特权,一直守在了观察室里,观看了手术的全过程。父亲手术成功了,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为了安慰家人,水均益作东,请全家及亲戚们到一家酒楼吃饭,水均益本是一个坚强的人,但是在这次的饭桌上,谈及父母的养育之恩时,他竟泣不成声,他说:“我也算是一个名人,但出名这么多年,在物质上我没有过多孝敬父母,父母在我心中的地位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这次我一定要尽点孝心。”父亲的手术费是弟弟出的,
2004年7月30日,我们最敬爱的父亲水天明离开了人世。尽管这四年以来,父亲一直都处于病痛中,但他的辞世仍令我们全家感到突然。之前因为害怕水均益担误工作,父亲每每在弟弟打电话询问他的病情时,他总是朗朗地回答:“不要紧,我就是肠胃不好。”值得安慰的是,在父亲的弥留之际,他终于见到了令他骄傲的小儿子,父亲轻轻地握住了弟弟的手,留下了最后一句话:“明天我要吃碗揪面片。”这句再平常不过的一句话,令在场的兄弟姊妹几乎肝肠寸断,弟弟更是紧紧地握住了父亲的手,痛哭失声……
因为水均益是父亲最钟爱的小儿子,也因为水均益的事业成就,在我们四个兄弟姐妹之中是最大的,他是我们全家的骄傲,所以我们全家一致推举水均益来为父亲撰写悼词。
弟弟用了整整一个晚上来写这篇千余字的悼词。我相信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写的,也是阳饱含深情的一篇文章。那一晚,也是我生命中最难以忘怀的一晚,因为我亲眼目睹了弟弟是如何写就这篇悼词的。他刚落笔时,已是满含热泪,接下来他是边写边读边哭,每一个字都充满了爱,浸满了泪水,初稿写完之后,信笺已湿了一大片。弟弟又开始了朗读,读一遍他就哭一遍,然后又逐句修改,我不知道弟弟到底将这彷悼词读了多少遍,直到他的泪水流干了,不哭了,才定稿。这一晚,我感觉弟弟将他一生的泪水都流尽了。
2004年8月4日,父亲的葬礼在兰州华林山火葬场怀远堂举行,在水均益的要求下,我们全家人均着黑装,庄重地出现在众人面前。在哀乐声中,弟弟开始深情地怀念慈父,他说:“今天站在这里是我一生中最痛苦,也是最难忘的一个时刻。我的父亲,41年前,他给了我生命。41年来,他养育了我,他帮助我长大,他使我领悟了人生的真谛,他是我生命中最大的财富……”
弟弟在悲痛中度过了他20多天,终于到了他返京的日子,临行前,他把全家人聚集在一起,专门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在会上,他提出要把78岁的老母亲和身体不好的大哥水恒进接到北京去照顾。弟弟的提议令我们异常感动。的确,爸爸走后,只剩下母亲和哥哥在兰州相依为命,而他们每月的生活费只有100元,这还是哥哥的低保工资。我和姐姐原准备将母亲、哥哥接到武汉和深圳轮流照顾,因为我们的工作,相对要轻松有规律些,我们从未想到要将母亲和哥哥托付给水均益,毕竟他的工作压力太大,而且实在太忙,可弟弟以他的收入要好过我和姐姐为由,坚持要将他们接到北京。母亲执意不从,弟弟急了,他拉着母亲的手,说:“妈,您若不去北京,我就把央视的工作辞了,回兰州照顾您,我不是随便说说的,在我心中,母亲的健康比之工作更重要,如果您不去北京,我就这样做!”弟弟这番重若千金的话,“砸”得母亲老泪纵横,“砸”得我和哥姐泪湿衣襟。
是啊!这就是我的弟弟,不管他的事业有多么辉煌,个人名声有多大,亲情永远放在他的首位。
就这样,母亲和哥哥被水均益带到了北京。因为母亲习惯了城区的生活,而弟弟的住房则在郊区,为了让母亲过得更舒心些,弟弟特地在央视附近租了一套住房给母亲和哥哥单独住,并为他们请了保姆。只要他人在北京,每天下班后,水均益都会带着媳妇和女儿去看母亲和哥哥,让母亲尽享天伦之乐。
水均益对父母有着一颗谆谆的孝心,对兄姐也有着一种最真最深的情谊。这么多年来,哥哥姐姐只要哪家有困难,他都会豪不吝啬地伸出援助之手,而这其中,他们对我的援助是最多的。
在纷纷扰扰中度过了2004年的水均益,日子终于宁静了下来。作为哥哥,我希望弟弟能活得真实活得自我,也是我对弟弟最大的祝福!
父母共育有四个子女,分别是大哥水恒进、姐姐水宁宁、我及弟弟水均益。在四个子女中,姐姐、我及弟弟水均受过高等教育,现在事业有成。只有哥哥水恒进成了父母心中永远的痛。由于受家庭出身的牵连,哥哥在“文革”中受过严重刺激,身体一直有病,因而他只读到中学毕业,便在兰州市某无线电厂当了一名工人,现已下岗。哥哥未娶,一直与父母同住,对哥哥,我和水均益从小就有一个共同的情结:那就是若干年后,将会接过父母手中的接力捧,终身侍奉哥哥。
我出生于1954年,水均益比我小九岁,尽管我们之间年龄相差很大,但水均益从小就跟我特别亲,他总是像个“小跟屁虫”似的跟着我,我学画画,他也学画画,我去游泳,他也去,我养了4只鸽子,他也跟着养了三十多只。水均益生性比较好强,虽然他跟着我做这做那,但他每件事都想着要比我做得好。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也用在了他的学习上,初中毕业时,他以高分考上了甘肃省重点中学师大附中,这时,我也参加了工作,在兰州铁四中任教。这样一来,我们兄弟在一起玩耍的时间便不多了。
1978年9月,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考取了上海外国语学院,从此便开始了和弟弟聚少离多的日子。在读大学的四年间,因为路途遥远,家中经济一直很拮据,我很少回家,水均益正在读高中,他经常给我写信,说很想念我。 1981年1月,禁不住思念之苦的弟弟,独自从兰州乘火车来上海看我。在火车站接到弟弟后,他立马扑上来抱着我说:“哥,我好想你!”看着当年的“小跟屁虫”已经长成男子汉了,我百感交集。那天晚上,我这个穷学生掏光了身上所有的钱,一脸豪气地请弟弟在当时上海最有名气的“斯美佳”大排挡海吃了一顿。
1982年,我毕业后分配到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工作,此时的水均益已是兰州大学英语专业的高材生。1985年,水均益以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从兰州大学毕业,被分到了北京新华总社。刚到新华社时,由于对工作中的困难预料不够,在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他一度产生了想回兰州的想法。我知道这一情况后,马上告诉了姐姐,我们姐弟俩分别给他写信,劝他不要被一时的困难吓倒。在我和姐姐的合力劝说下,水均益安定了情绪,并迅速扭转了局面。在后来的新华社驻外记者考试中,他名列前茅。有幸被派往新华社中东分社工作。这为他后来在央视当主持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后水均益总是对人说,他今天的成功除了社会的关心和组织的照顾外,离不开兄长和姐姐的鼓励。
当弟弟在事业上越走越/顷的时候,我的生活和事业却陷入了低谷。这一切都缘于我书生意气太重,因而在单位始终得不到重用,职称问题也一直没能解决。那一段日子,我一直处于懊恼、绝望的边缘、天空,心情自然也是灰色的。远在北京的水均益所说了我的状况后,多次打来电话安慰我,他一再鼓励我说:“凡事要想开点,不要太注重个人得失。”弟弟的话的确抚慰了我那颗浮躁的心。 1997年5月,水均益利用到荆州出差的机会,特地和崔永和一道来武汉看我。
那一次,弟弟为了表示对我工作的支持,专门到我所在的大学给学生们做了一场报告,当我看到弟弟在讲台上神采飞扬,侃侃而谈,而台下学生欢呼雀跃,掌声如潮时,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想,我有这样一个出色的弟弟,自己有什么理由不振作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呢?
我开始慢慢地从低谷中爬了出来。1997年8月,一直关注着我的弟弟专门邀请我们一家去北京玩。在北京的那几天里,水均益哪怕再忙,也要陪我们到北京的名胜古迹转一转。有一天,水均益和媳妇带我们一家去圆明园参观。弟弟是平板脚,走路很吃力,可他还是有说有笑地陪我们参观了一个又一个景点,后来实在走不动了,便笑着对我们说:“让丽华好陪你们转吧,我需要休息一会儿。”说着,他就坐在了一张石凳上,等我们回到约好的地点时,弟弟居然躺倒在石凳上呼呼大睡了,看着他憨睡的样子,我笑着摇摇头说“还是我从前的那个淘气小弟,一点也不像个名人!”
当我的事业刚刚有所起色的时候,父亲病了!那是2000年12月,父亲因患严重的心肌梗塞,生活垂危被送进了医院。那时,水均益身为《东方时空》的编导兼主持人,工作非常繁忙,可他却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每隔2至3天,就乘飞机回兰州看望父亲,有几次是当日下午来,连夜又返回北京。
2001年1月10日是父亲做手术的日子,我们兄弟姊妹四人赶回兰州,那一次,为了随时关注父亲的手术情况,水均益第一次利用了自己的名人特权,一直守在了观察室里,观看了手术的全过程。父亲手术成功了,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为了安慰家人,水均益作东,请全家及亲戚们到一家酒楼吃饭,水均益本是一个坚强的人,但是在这次的饭桌上,谈及父母的养育之恩时,他竟泣不成声,他说:“我也算是一个名人,但出名这么多年,在物质上我没有过多孝敬父母,父母在我心中的地位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这次我一定要尽点孝心。”父亲的手术费是弟弟出的,
2004年7月30日,我们最敬爱的父亲水天明离开了人世。尽管这四年以来,父亲一直都处于病痛中,但他的辞世仍令我们全家感到突然。之前因为害怕水均益担误工作,父亲每每在弟弟打电话询问他的病情时,他总是朗朗地回答:“不要紧,我就是肠胃不好。”值得安慰的是,在父亲的弥留之际,他终于见到了令他骄傲的小儿子,父亲轻轻地握住了弟弟的手,留下了最后一句话:“明天我要吃碗揪面片。”这句再平常不过的一句话,令在场的兄弟姊妹几乎肝肠寸断,弟弟更是紧紧地握住了父亲的手,痛哭失声……
因为水均益是父亲最钟爱的小儿子,也因为水均益的事业成就,在我们四个兄弟姐妹之中是最大的,他是我们全家的骄傲,所以我们全家一致推举水均益来为父亲撰写悼词。
弟弟用了整整一个晚上来写这篇千余字的悼词。我相信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写的,也是阳饱含深情的一篇文章。那一晚,也是我生命中最难以忘怀的一晚,因为我亲眼目睹了弟弟是如何写就这篇悼词的。他刚落笔时,已是满含热泪,接下来他是边写边读边哭,每一个字都充满了爱,浸满了泪水,初稿写完之后,信笺已湿了一大片。弟弟又开始了朗读,读一遍他就哭一遍,然后又逐句修改,我不知道弟弟到底将这彷悼词读了多少遍,直到他的泪水流干了,不哭了,才定稿。这一晚,我感觉弟弟将他一生的泪水都流尽了。
2004年8月4日,父亲的葬礼在兰州华林山火葬场怀远堂举行,在水均益的要求下,我们全家人均着黑装,庄重地出现在众人面前。在哀乐声中,弟弟开始深情地怀念慈父,他说:“今天站在这里是我一生中最痛苦,也是最难忘的一个时刻。我的父亲,41年前,他给了我生命。41年来,他养育了我,他帮助我长大,他使我领悟了人生的真谛,他是我生命中最大的财富……”
弟弟在悲痛中度过了他20多天,终于到了他返京的日子,临行前,他把全家人聚集在一起,专门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在会上,他提出要把78岁的老母亲和身体不好的大哥水恒进接到北京去照顾。弟弟的提议令我们异常感动。的确,爸爸走后,只剩下母亲和哥哥在兰州相依为命,而他们每月的生活费只有100元,这还是哥哥的低保工资。我和姐姐原准备将母亲、哥哥接到武汉和深圳轮流照顾,因为我们的工作,相对要轻松有规律些,我们从未想到要将母亲和哥哥托付给水均益,毕竟他的工作压力太大,而且实在太忙,可弟弟以他的收入要好过我和姐姐为由,坚持要将他们接到北京。母亲执意不从,弟弟急了,他拉着母亲的手,说:“妈,您若不去北京,我就把央视的工作辞了,回兰州照顾您,我不是随便说说的,在我心中,母亲的健康比之工作更重要,如果您不去北京,我就这样做!”弟弟这番重若千金的话,“砸”得母亲老泪纵横,“砸”得我和哥姐泪湿衣襟。
是啊!这就是我的弟弟,不管他的事业有多么辉煌,个人名声有多大,亲情永远放在他的首位。
就这样,母亲和哥哥被水均益带到了北京。因为母亲习惯了城区的生活,而弟弟的住房则在郊区,为了让母亲过得更舒心些,弟弟特地在央视附近租了一套住房给母亲和哥哥单独住,并为他们请了保姆。只要他人在北京,每天下班后,水均益都会带着媳妇和女儿去看母亲和哥哥,让母亲尽享天伦之乐。
水均益对父母有着一颗谆谆的孝心,对兄姐也有着一种最真最深的情谊。这么多年来,哥哥姐姐只要哪家有困难,他都会豪不吝啬地伸出援助之手,而这其中,他们对我的援助是最多的。
在纷纷扰扰中度过了2004年的水均益,日子终于宁静了下来。作为哥哥,我希望弟弟能活得真实活得自我,也是我对弟弟最大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