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优创教法,有效促进地理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gu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改革和创新风生水起,俨然成为教育领域的活动主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保持主人翁的责任意识,以勇于拼搏、奋发进取的姿态,积极施为、革故鼎新,努力把创新创优叫响,在全面提升教学质效的同时,努力推动地理教学的良性发展,为教育事业贡献心智和力量。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新课程背景 教改创新
  
  高中校园里普遍流传着一种说法:“理科怕物理,文科怕地理。”高中文科学生有一句流行语——“历史不死,地理难惹。”难道高中地理真的如此可怕吗?当然不是。仔细分析,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与历史学科相比,高中地理本身确实存在抽象思维较强、不易学好的内容;二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相当部分的教师囿于传统的经验主义教学方式,观念没能与时俱进,教育教学手段陈旧落后,变相、人为地学习难度,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对地理学习失去信心。改变地理教学形象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以激发学习兴趣为抓手,努力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彰显学科教学魅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效。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优化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和实践同时表明,兴趣是参与某项活动的原发动力,是克难求进、生成智慧、激发信心、铸造毅力的活力源泉。“当一个人对某项活动产生兴趣之时,他已经向成功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随着时间的流逝,最后的胜利已经在望”。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大于一个人的责任心。然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些学校的部分教师严重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正确认识和运用意识,还是采用一幅挂图、一种模型、一部教本的传统教学模式,将电教媒体束之高阁。如今已是科技社会时代,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学设备以其影音播放、动画模拟、形象直观的独特优势,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教学辅助作用。一是突破时空限制,丰富教学信息容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对许多内容缺乏一定的感知印象,学习起来确实较有难度,如果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便可以激发课堂学习兴趣。如在对于桂林山水成因分析的内容教学中,我运用电教媒体向学生播放了相关专题片,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形象生动、活泼可感的素材。二是创设有效情境,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内容时,我在适时播放纪实影片的同时,配以音乐与声情并茂的解说,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三是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地理学习顺畅。例如在学习“地球自转与公转”时,学生往往会“被转得稀里糊涂”的,对此,我运用多媒体进行了天体运行方式的模拟演示。学生在立体式、多角度的欣赏后,结合教师的讲解,很快掌握了地球转动知识要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改创地理教学方式,在吐故纳新中提高教学效率
  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创新则是一种永葆活力的行为。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实践和改进教学方法,坚持教育教学的“三性”(即主体性、启发性和激励性)原则,在优化教学过程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尊重教学活动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才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只有赢得学生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合作,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状态,产生最大的教学合力。这就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原则。远离主体的教学活动,则是盲目的和错误的实践行为。其次要注重发挥教学中的启发功效。启发性原则要求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要把一些问题的答案直接教给学生,而要本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通过层层深入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适时适量的启发,以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训练和培养思维能力。三是要始终坚持教学中的激励性原则。在地理教学中,无论课堂中还是在课外教学活动中,教师都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与创造性。对于一些思维方式独特、考虑问题角度新颖的学习行为,要给予必要的赞赏、鼓励与肯定,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对于学生的失误和错误行为,要学习陶行知校长的教育艺术,本着宽容的心态和发展性的眼光,给予学生正确疏导和鞭策性教育,促使学生在激励和鞭策中奋进。
  三、开展分层教学活动,在因材施教中促进群体发展
  学生与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是我们开展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的现实基础与理论依据。无视这一事实的教学行为,既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又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要本着“全面发展、整体提高,部分提优”的原则,积极开展分层教学和分层考评的教育教学活动。要努力采取合适途径和适当方式,确保优秀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各类的最近发展区域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在分层教学中,要注重把握好这样几个环节:一是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学生层次。要结合学生一段时期(如两个月、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地理学习态度、能力和成绩,绝不能以一次成绩作为划分的依据。其次要认真拟定学生的发展与培养目标。对于地理学习的优秀生而言,对他们要注重在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难度较大的现象分析,以及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多作要求;对于中等学生,提出相应基础和难度适中的学习要求;至于后进生,则需要他们掌握基础知识与难度一般以下的图表识记等方面内容。第三分层教学要实行动态管理。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锤子敲定的买卖”,教师要定期结合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开展重新评定与升降级调整,以动态管理营造地理学习中的竞争良性环境。与分层教学相对应的则是对学习成效的分层考评。对此,教师不能用“一把尺子量人”,而是要综合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给予不同标准的学习考查和学生评价。如有些地方实行的“分数 评语”或“等第 评语”的评价方式;还有的教师把学生的综合考评分为“721”比例,就是学习成绩为7,学习能力为2,学习态度为1。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考评方式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把正确高尚的思想内容灌输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做到教书育人两不误。  关键词: 语文数学 思想教育 本质意义 《十八岁和其他》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反映生活、服务生活的工具,是学生交际的重要手段。同时,语文还是潜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在课程体系、章节编排、知识深广度、教法学法等方面都体现出巨大的差异。高中生要积极转变观念,做好历史知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方面的“升级”,找到打开高中历史学习大门的钥匙。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学法指导 教学衔接    目前高中课程改革在我省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各个学科在课程体系、课程编排、课程深广度、教法学法等方面的变化可谓很大,而取得的成
摘 要: 离散是近年来族裔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华裔作为一个离散群体,在文化身份认同方面表现出离散文化的特点。本文从离散理论的视角研究美国华裔作家任碧莲的《梦娜在希望之乡》中主人公梦娜的身份建构,试图说明任碧莲用梦娜不断变化的身份认同质疑族裔与文化身份的固定化和唯一性,从而提出华裔离散者身份建构的流变性与混杂性。  关键词: 小说《梦娜在希望之乡》 美国华裔 离散语境 身份认同 身份建构
教育部出台的《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因此众多的教师再一次投身“减时增效”的研究热潮中。而有效教学正是现代教学的起点与归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直接决定教学效果。  新课改背景下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以“三维”目标来实现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
摘 要: 当班主任是一个幸福而快乐的事情。作者用爱心、真心、诚心对待学生,用团社活动丰富学生、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全力以赴支持学生、心理学知识开导学生,使班级变成了一个温馨的家,学生在这个“家”健康幸福快乐地茁壮成长着。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安全感 心理学 爱学生    我是2009年3月开始学习心理学的。这源于工作中我发现学生有许多心理问题和家庭问题,我苦于有力却帮不上
摘 要: “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本科院校的主力军,研究“90后”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于高校工作的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90后”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受其出生、生长时期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有其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心理特点 行为依赖    1.引言  “90后”是“80后”的派生词,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中国公民。如今本科院校的受教育主体绝
摘 要: 处于“职业适应期”的中职毕业生的离职率较高,频繁“跳槽”。为使学生早日适应工作环境,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学校与学生个人都要重视培养职业适应能力。学校要加强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注重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社会中实现就业、就业稳定及实现职业发展。而学生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能够正确认识和接受职业自我,学习和掌握求职的方法,主动捕捉机会,还要学会在遇到困
提问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师生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在“启发式”教学中,它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和媒介。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精当地提问可以优化教学结构,强化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提问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初步摸索出一些提问的技巧。  一、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践行此目标,语文课程教科书的相关课文就是一个有效的训练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读写结合,挖掘课文有效训练因素,引导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读写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与能力。鉴于此,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语文阶段目标,挖掘相关单元课文训练要素,注重孩子们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立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教学内容、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在众多的活动形式中选择有效的方式与方法,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等,使学生终身受益。唯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  初中生都是十三四岁的青少年,他们感情细腻而丰富。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加感情投入,首先应热爱自己的学生,用爱心去教化他们,让他们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