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让百姓看见真相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lph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之缘<<<
  每一个填报新闻学的孩子都有过这样一个梦想:背一台单反相机,走遍大街小巷、山川大河,记录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我最终选择新闻学正是源于这样的情怀。
  忙碌的高中生活中,对于一个走读生來说,最悠闲的时候便是每天中午12点整,端着碗坐在电视机前,边吃饭边看半个小时CCTV的节目《乡土》。看着那些记者每天向我们介绍全国各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当时,我满脑子除了语数外与政史地的知识,还隐隐地产生了对未来职业的规划。
  就在我高考前三个月,山东问题疫苗案被记者曝光,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这让我觉得记者这个职业很有力量,可以造福社会,叫作记者的那些勇士是正义的化身,是力量的代名词。那时候,我就下决心要报考新闻学,以后当一名记者。
  怀着这样的憧憬,我踏入了大学校门。
  >>>何为新闻<<<
  后来,随着对新闻学的深入学习,我才渐渐发现,记者、新闻,原来没我想的那么简单。
  记得在第一堂专业课上,老师问我们什么是新闻,我想都没想便回答说:“新闻是事实。”老师点了点头,又补充了一句:“新闻人,一是要对事实进行客观报道,二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还学到西方对新闻一个更为有意思的定义:“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真实,猎奇,这就是我对新闻的初印象。
  在学习中,我渐渐了解梁启超、邵飘萍这些为开启民智、为万世开太平而以笔为矛的新闻人,深深感动于他们办报的故事。在后来学习新闻的过程中,我们还会被各种社会热点事件“轰炸”,如“地沟油”“假药”事件。我的追求也在不知不觉中更进一步了——“要让百姓看见真相”成了我前进的信念。
  新闻学是一门偏向实践的学科,所以日常的采访写作实践是少不了的。或以影像的方式来展示人物、事件,或学着去写深度报道,这都是我们的日常。虽说初次写稿、做视频难免容易出现“车祸”,但经历了多次训练后,便也信手拈来了。正如教我们采访与写作的老师所说的那样,记者是个极为有趣的职业,新鲜、刺激,每天都能接触各种各样的人,记录各种各样的故事。
  >>>新闻不死<<<
  现在,很多人对新闻业持有悲观的论调,如“新闻已死”“未来的记者将是第一个失业的”等,从而使很多人对新闻学这个专业望而却步。但我并不认同,我反而认为在今天这个传统新闻报道受到威胁的时代,新闻人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自媒体的出现挑战了传统媒体的专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在我看来,要想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新闻人只能挑起转型的重任。现在许多传统媒体都在积极进行转型,向着融媒体、全媒体发展,比如《人民日报》不止有纸质版的发行,还有微博、微信平台的帮衬。所以当今时代的新闻人不仅要会采写,还要会做视频,了解现下流行的阅读方式。而互联网缺少相应的“把关人”的监管,容易导致很多虚假信息在网络上传播,不少网友把那也当成了“新闻”。作为一名新闻学的学生,要做的,便是坚守自己的专业素养,客观、真实、生动地报道新闻事实。
  君不见,“辱母杀人案”“问题疫苗案”“红黄蓝幼儿园”等影响社会的新闻事件,哪一件背后不是记者在坚守?问题的揭露与解决正是每个新闻人所执着追求的,所希望看到的。
其他文献
“我一个人可以到学校”  至今我还记得开学第一天的忐忑不安和挥之不去的忧虑,当所有人都在为脱离了枯燥乏味的高中生活,进入到一个全新的自由校园而满心期待和兴奋的时候,我看着身边两个硕大无比的行李袋,孤身坐在人潮涌动的火车站,真的是百感交集。为了省那几百元钱家里人让我连被褥和生活用品都打包带过去。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甚至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下了火车第一眼我就看见了父亲,一
期刊
提起法律,大多数人或许都会觉得它是严肃、高冷的。其实法律并非那么不近人情,它来源于生活,隐于世俗,条条框框都充满了“烟火气息”。  我一开始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觉得它过于神秘,所以在填报志愿时并未将法学列为第一志愿。但是阴差阳错下,我最终还是读了法学。直到毕业我才知道,法律哪里是朵高不可攀的枝头花呀,它不过是一个隐藏在人世间有趣的灵魂罢了。  一言不合就辩论  是的,学法律很有趣。我们的课堂上总是
期刊
飞机提前降落在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海关工作人员在用英文对我进行一番盘问之后,在我的护照上敲了章,用中文对我说:“谢谢。”我坐上从机场开往莱顿的火车。  作为学校派出的唯一一名前往莱顿大学法学院的交换生,我将在这个远离祖国七千多公里、有七个小时时差的地方生活、学习七个月。迎接我的,将是一场充满未知的生活。  一场流亡  就在飞机关闭舱门开始滑行的瞬间,我告别二十年来从未离开过的祖国,告别熟悉和习惯
期刊
没有哪次旅行能像秋末冬初去内蒙古那样使我深深体会到出发的感觉。如果让历史倒溯若干年,这应该叫做出塞。虽然铁马金戈的边塞诗在和平的岁月里早已过时,但我确实体验了一番诗人出塞的心态和情怀——苍茫的,纵情的,最接近自我的一份情怀。  为美而流浪的牧人  我带着这份情怀登上了夜行列车,留神瞥了一眼车厢悬挂的仿宋体的字牌:“北京——呼和浩特”。这两个风格迥异的地名联缀出一段源远流长的故事,历朝历代边塞的故事
期刊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我不是生来就博学的人,只不过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探求它罢了。这是孔子的心声,但岂不也是我们的心声?现代的读书人谁没有点慕古情思?是男子,都想把酒临风赋诗填词;是女子,都想搭乘香车观景赏花,区别只在于,有的人“好古,敏以求之”,有的人只是幻想罢了。  在世界文明史上,华夏民族创造了五彩斑斓的文化,历经时光的洗礼筛选,这些宝贵的文化元素顽强地存留下来,成
期刊
白天咖啡,晚上美酒,在这两者的间隙里,大街上打开饮用水龙头,冒出的是流淌在阿尔卑斯山脉的甘泉。这里就是维也纳。  咖啡馆里的故事  维也纳的老城里人头涌涌。  “你们来得不凑巧,教堂的一面在维修”,导游跟我们说。“不过,你可以在这边拍照。”  教堂不远处是另外一个著名的雕像。透过包裹的线网,依稀能看见辉煌的金漆。“也是在维修。”她说。  街上最繁荣的莫过于那些纪念品店,甜品店、巧克力店以及奢侈品店
期刊
“你是学材料的?可以帮我给手机贴个膜吗?”相信很多学材料学专业的小伙伴都遇到过这样尴尬的状况。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谈到学材料学专业的人,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他们整天穿着白大褂,满脑子都是材料的合成与性质,手边则放着瓶瓶罐罐,一天到晚都待在实验室。这样无趣的形象让很多人对材料学专业望而却步,但是当你真正学习并喜欢上该专业的时候,你会发现材料学的世界竟然如此多彩缤纷。  那么什么是材料学?材料学就是研
期刊
从喀什出去的歌手艾尔肯跟我说过,他的故乡亲切、温暖、充满了历史和古旧的味道。这里的阳光总是很新鲜,来往的风里都浸润着一种诗歌般的气息:由远处沙漠漫来的尘土的味道,各种各样庭院里透出来的果子和绿叶的味道,街巷里小男孩撒尿被空气蒸发的味道……各种味道都让人觉得这里充满了回忆,仿佛喀什的古老街巷在默默咀嚼着它年轻时的骄傲与辉煌。  美好在心中呼之欲出  你看,江浩汗(喀什市的一个地名)的土屋仍在呢!我抚
期刊
01.深夜游荡遇见骤雨  飞机停靠在素万那普机场时已接近零点。  此刻的曼谷新机场清清冷冷,旅客寥寥无几,航站楼外包车公司女职员目光如炬,举着同伴英文名字的接机牌,在一群中国人中来回环顾。  大概是深夜的缘故,欢呼雀跃了一路的大脑皮层,在汽车驶向酒店的路上已然偃旗息鼓。放下行李,换上裙子,几个人穿过酒店悠长的胡同晃晃悠悠出去觅食。10月底的泰国尚未从雨季中脱离出来,雨水毫无规律可言。我们站在7-1
期刊
我是张钦,中国第三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女兵班战士,入伍前就读于成都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南苏丹维和步兵营,联合国驻南苏丹特派团曾授予中国第三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全体官兵“和平荣誉勋章”,作为维和女兵,我笔直地站在授勋队伍中,觉得这是从小到大最骄傲的一次升国旗唱国歌,可带劲儿了。  入伍,划不划算我说了算  距离中国一万多公里以外,战乱不断的南苏丹被联合国评估为全球最危险、最动荡的国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