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相联,它比任何课程更需要与时俱进,然而教材往往跟不上社会生活的发展。因此,优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教学只有以学生发展为本、运用为本、情感为本进行优化,才能使《品德》的课程理念、教材要求真正成为学生的心得,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关键词:品德;优化;心得;深化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10-0035-02
《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普通的课程,也是一门特殊的课程。说其普通,是大部分教师认为其是小学课程中的一门小“副科”;说其特殊,是它在育人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门课程不像其它课程可以照本宣科,《品德》教材只是教学的素材和话题,是“可资对话的文本”。有效的教学内容缺少不了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相应的资源,所以,优化《品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中不断生成自己的心得,影响自己成长、成人、成才,乃至一生的生活。
一、以发展为本,优化教学,深化心得
学生的生活是在重复变化的过程中循环发展的,今天的生活有昨天的影子,明天的生活有今天的影响。接受任何一个新的思想都必然有原来的认识和基础,是在量的积累上产生质的飞跃,只有当这些认识和思想成为学生的生活信念时,《品德》教学才有实效,学生才有收获。二年级上册《祝你生日快乐》(北师大版,以下均同)一课以“怎样过生日才有意义”为话题引导学生关注同伴的生日,学会与他人交往、分享快乐。对于城区小学生而言,“过生日”是保留“节目”,生日聚会伴随他们长大。然而,二年级的学生对教材所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并不完全符合,有的到三、四年级才比较有感触;而个别学生的生活经历则比教师引导的还丰富。虽然这部分的学生不是多数,但是《品德》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学时必须关注他们,为他们设计可行、有效的活动方案。而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大部分都无法讲究过生日的形式,没有聚会的条件,更没有祝福的氛围,但是他们也记得自己的生日,生日对他们也有非凡的意义。如果农村学校在教学这一节内容时,照搬教材中的调查表开展活动,肯定不如城区课堂教学效果好,学生收获也不大。农村学生过生日主要是家庭节目,感受更多的是亲情,活动如果围绕这一点展开,每个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有情可诉,互相感染,可以达到城区课堂所无法达到的目标。其中的道理便是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农村学生,他们的成长过程过多承担家庭的希望。城市学生多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家长不能左右一切,他们的生日圈子比农村学生大得多。因此农村学生的生日意义和家庭分不开,围绕家庭展开活动显然适合“生情”。
《品德》课程教学“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关注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成长的需求,教学必须优化,才能让课程理念成为学生的永久心得,影响其一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课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难发现学生的生日价值和他们的年龄成正比。越高年级的学生越在乎他们的生日,二年级时的“生日课”对他们三年级、四年级……的日子显然是明日黄花,新的生日有新的生命感觉,成长离不开生日,学生发展需要生日作为“隆重”的仪式让他们心得长进。那么,教师为什么不将“生日进行到底”呢?再者,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课堂所接受的精彩教育,效果再好也持续不了几天,一定时间需要“温故知新”,几次之后,才能成为学生的心得并形成良好的品德基础。学生的发展需要就是《品德》课的需要,因此在组合阶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才能满足学生飞速发展的需要,心得才能与日俱增,与时俱进,学生才能在生活中自然生成独特的、别致的心得,并以此为骄傲,成为成长的信念。
二、以运用为本,优化教学,深化心得
《品德》教学并不单单依赖说教、活动等,由于课程所具有的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需要多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丰富多彩。其中有运用其它学科的方法,当然《品德》课程本身所独具的学习方法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其它学科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整体学习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品德》课的学习不单纯是思想的熏陶,而且包含思维能力的提高,促进心智发展,让心得更丰富,更有意义,因为形式、内容、方法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是不可分离的。这样,《品德》课的学习对学生的作用更大,也更有吸引力。三年级学生在学习《纸从哪里来》一课中尝到了逆推法的趣味。其学习活动是:生活学习用纸——课本讲解——生活用纸观念,课本内容自然和他们息息相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因为他们是主动学习,能动学习,思维活跃。参与课堂构建,成为学习的主人,所得自然丰富,心得自然长久。而逆推法在学习其它课程中也会经常用到。同样,学生学完这一课就能够想到笔是从哪里来的,粮食是从哪里来的,而并不一定需要教师的引导,是学生经过思维的训练,自然产生的发散思维。反之,如果课堂的延伸都需要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不完美了。只有注重思维作用的教学,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而在《品德》这种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中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则是自然而然的事,它确实是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的一门最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生活的多彩,实践的多样,无疑会让学生在其中得到更多方法论的启蒙,使他们在提高品德水准的同时,提高思维水平,培养从平时生活、社会变化中学习课本外的知识,积极吸纳有益于自己身心发展的“品德”,丰富心得,自然完成走出课堂,进入社会的路程,更早成为社会的一员,即合格的社会小公民。
三、以情感为本,优化教学,深化心得
汶川大地震令人震惊,小学生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也令人吃惊。城区小学生积极捐款,农村小学生也不落后。后者的零花钱很少,平时吃的零食也多是廉价的三无食品,而且还要背地里偷吃,担心被老师发现。但是,捐款时他们捐出了所有的零花钱,寄宿生甚至捐出了生活费,有的学生把所有的“家产”——压岁钱也一分不剩捐出。平时的捐款活动也不少,但是从未如此重视。这不可能单纯是品德课程教学的效果,而是真实的生活情感打动了他们。所以品德课教学不能只顾教材的安排,而要从生活中寻找品德生成心得的课程资源,只要有利于学生成长,富有情感的生活事件都可以作为品德课的一部分内容。这不但符合课程开放性的特点,而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学生是性情中人,他们的心得离不开情感,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也许,有的教师认为,生活中的情感教育资源可以依靠其它的教育方式来完成,并非一定是品德课的任务。其实不然,品德课自成科学体系,所发挥的作用是其它学科和活动无法替代的。其它学科、活动产生的情感效果是零散的、短暂的,自然心得也是暂时的。品德课程,能够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感人之事,挖掘感人之情,是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他们可以融入这些事情,因为情感是最佳的融合剂。同时,可培养他们受生活事件感动的本能,感动别人的素质。
由此不难看出,情感在学生品德养成方面具有巨大作用,的确是永恒心得的最佳教育方式,因此,《品德》课堂教学更要注重发挥情感的独特作用。我讲《我爱爷爷、奶奶》取得成功就是依靠情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心得的形成。在第一环节“爷爷奶奶,您真棒!”中调动情感,先用范例引导,调动学生的情感;再让学生在互相欣赏,互相介绍的过程中,对祖辈加深了解,增进情感;最后通过听老师的小结,把自己对祖辈的崇敬之情表现出来。在第二环节“爷爷奶奶,真爱我”中升华情感,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一些生活细节入手,初步体会祖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接着用老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真实的故事传导情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奶奶和老师之间深厚的感情,以情导情,以境诱情;然后让学生也用故事把自己在生活中体验到的祖辈的爱说出来。这样,学生的情感就得到强化和升华,为品德内化打下了基础。在第三环节“爷爷奶奶,我爱您”中把情感内化为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是品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我先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关爱老人;再通过对典型言行的评价,反省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深化学生的正确认识;最后通过了解国家、社会、他人对老人的尊重和关心,知道自己应该为祖辈做些什么。从而让学生牢牢记住,让祖辈度过幸福快乐的晚年,是社会的期待,是自己的责任。本课教学,自始至终以情感为主线,安排了“激发情感”、“升华情感”、“内化情感”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再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并选用“夸一夸”、“说一说”、“讲一讲”、“听一听”、“评一评”、“议一议”等常用的活动形式,引导、激发学生畅谈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力图让学生人人都可以参与到这些活动中体验,抒发情感,在真实的活动中受到品德的教育,情感得到升华。这样,在“品德”教育中学生就自然而生“心得”了。
《品德》教材的内容留有许多空白让师生完善、增添精彩。它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能动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寻找师生互动的最佳点,不断优化教学,生成心得,促进学生个个成人。
【责任编辑 韩立鹏】
关键词:品德;优化;心得;深化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10-0035-02
《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普通的课程,也是一门特殊的课程。说其普通,是大部分教师认为其是小学课程中的一门小“副科”;说其特殊,是它在育人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门课程不像其它课程可以照本宣科,《品德》教材只是教学的素材和话题,是“可资对话的文本”。有效的教学内容缺少不了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相应的资源,所以,优化《品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中不断生成自己的心得,影响自己成长、成人、成才,乃至一生的生活。
一、以发展为本,优化教学,深化心得
学生的生活是在重复变化的过程中循环发展的,今天的生活有昨天的影子,明天的生活有今天的影响。接受任何一个新的思想都必然有原来的认识和基础,是在量的积累上产生质的飞跃,只有当这些认识和思想成为学生的生活信念时,《品德》教学才有实效,学生才有收获。二年级上册《祝你生日快乐》(北师大版,以下均同)一课以“怎样过生日才有意义”为话题引导学生关注同伴的生日,学会与他人交往、分享快乐。对于城区小学生而言,“过生日”是保留“节目”,生日聚会伴随他们长大。然而,二年级的学生对教材所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并不完全符合,有的到三、四年级才比较有感触;而个别学生的生活经历则比教师引导的还丰富。虽然这部分的学生不是多数,但是《品德》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学时必须关注他们,为他们设计可行、有效的活动方案。而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大部分都无法讲究过生日的形式,没有聚会的条件,更没有祝福的氛围,但是他们也记得自己的生日,生日对他们也有非凡的意义。如果农村学校在教学这一节内容时,照搬教材中的调查表开展活动,肯定不如城区课堂教学效果好,学生收获也不大。农村学生过生日主要是家庭节目,感受更多的是亲情,活动如果围绕这一点展开,每个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有情可诉,互相感染,可以达到城区课堂所无法达到的目标。其中的道理便是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农村学生,他们的成长过程过多承担家庭的希望。城市学生多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家长不能左右一切,他们的生日圈子比农村学生大得多。因此农村学生的生日意义和家庭分不开,围绕家庭展开活动显然适合“生情”。
《品德》课程教学“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关注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成长的需求,教学必须优化,才能让课程理念成为学生的永久心得,影响其一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课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难发现学生的生日价值和他们的年龄成正比。越高年级的学生越在乎他们的生日,二年级时的“生日课”对他们三年级、四年级……的日子显然是明日黄花,新的生日有新的生命感觉,成长离不开生日,学生发展需要生日作为“隆重”的仪式让他们心得长进。那么,教师为什么不将“生日进行到底”呢?再者,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课堂所接受的精彩教育,效果再好也持续不了几天,一定时间需要“温故知新”,几次之后,才能成为学生的心得并形成良好的品德基础。学生的发展需要就是《品德》课的需要,因此在组合阶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才能满足学生飞速发展的需要,心得才能与日俱增,与时俱进,学生才能在生活中自然生成独特的、别致的心得,并以此为骄傲,成为成长的信念。
二、以运用为本,优化教学,深化心得
《品德》教学并不单单依赖说教、活动等,由于课程所具有的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需要多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丰富多彩。其中有运用其它学科的方法,当然《品德》课程本身所独具的学习方法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其它学科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整体学习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品德》课的学习不单纯是思想的熏陶,而且包含思维能力的提高,促进心智发展,让心得更丰富,更有意义,因为形式、内容、方法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是不可分离的。这样,《品德》课的学习对学生的作用更大,也更有吸引力。三年级学生在学习《纸从哪里来》一课中尝到了逆推法的趣味。其学习活动是:生活学习用纸——课本讲解——生活用纸观念,课本内容自然和他们息息相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因为他们是主动学习,能动学习,思维活跃。参与课堂构建,成为学习的主人,所得自然丰富,心得自然长久。而逆推法在学习其它课程中也会经常用到。同样,学生学完这一课就能够想到笔是从哪里来的,粮食是从哪里来的,而并不一定需要教师的引导,是学生经过思维的训练,自然产生的发散思维。反之,如果课堂的延伸都需要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不完美了。只有注重思维作用的教学,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而在《品德》这种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中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则是自然而然的事,它确实是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的一门最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生活的多彩,实践的多样,无疑会让学生在其中得到更多方法论的启蒙,使他们在提高品德水准的同时,提高思维水平,培养从平时生活、社会变化中学习课本外的知识,积极吸纳有益于自己身心发展的“品德”,丰富心得,自然完成走出课堂,进入社会的路程,更早成为社会的一员,即合格的社会小公民。
三、以情感为本,优化教学,深化心得
汶川大地震令人震惊,小学生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也令人吃惊。城区小学生积极捐款,农村小学生也不落后。后者的零花钱很少,平时吃的零食也多是廉价的三无食品,而且还要背地里偷吃,担心被老师发现。但是,捐款时他们捐出了所有的零花钱,寄宿生甚至捐出了生活费,有的学生把所有的“家产”——压岁钱也一分不剩捐出。平时的捐款活动也不少,但是从未如此重视。这不可能单纯是品德课程教学的效果,而是真实的生活情感打动了他们。所以品德课教学不能只顾教材的安排,而要从生活中寻找品德生成心得的课程资源,只要有利于学生成长,富有情感的生活事件都可以作为品德课的一部分内容。这不但符合课程开放性的特点,而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学生是性情中人,他们的心得离不开情感,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也许,有的教师认为,生活中的情感教育资源可以依靠其它的教育方式来完成,并非一定是品德课的任务。其实不然,品德课自成科学体系,所发挥的作用是其它学科和活动无法替代的。其它学科、活动产生的情感效果是零散的、短暂的,自然心得也是暂时的。品德课程,能够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感人之事,挖掘感人之情,是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他们可以融入这些事情,因为情感是最佳的融合剂。同时,可培养他们受生活事件感动的本能,感动别人的素质。
由此不难看出,情感在学生品德养成方面具有巨大作用,的确是永恒心得的最佳教育方式,因此,《品德》课堂教学更要注重发挥情感的独特作用。我讲《我爱爷爷、奶奶》取得成功就是依靠情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心得的形成。在第一环节“爷爷奶奶,您真棒!”中调动情感,先用范例引导,调动学生的情感;再让学生在互相欣赏,互相介绍的过程中,对祖辈加深了解,增进情感;最后通过听老师的小结,把自己对祖辈的崇敬之情表现出来。在第二环节“爷爷奶奶,真爱我”中升华情感,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一些生活细节入手,初步体会祖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接着用老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真实的故事传导情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奶奶和老师之间深厚的感情,以情导情,以境诱情;然后让学生也用故事把自己在生活中体验到的祖辈的爱说出来。这样,学生的情感就得到强化和升华,为品德内化打下了基础。在第三环节“爷爷奶奶,我爱您”中把情感内化为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是品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我先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关爱老人;再通过对典型言行的评价,反省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深化学生的正确认识;最后通过了解国家、社会、他人对老人的尊重和关心,知道自己应该为祖辈做些什么。从而让学生牢牢记住,让祖辈度过幸福快乐的晚年,是社会的期待,是自己的责任。本课教学,自始至终以情感为主线,安排了“激发情感”、“升华情感”、“内化情感”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再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并选用“夸一夸”、“说一说”、“讲一讲”、“听一听”、“评一评”、“议一议”等常用的活动形式,引导、激发学生畅谈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力图让学生人人都可以参与到这些活动中体验,抒发情感,在真实的活动中受到品德的教育,情感得到升华。这样,在“品德”教育中学生就自然而生“心得”了。
《品德》教材的内容留有许多空白让师生完善、增添精彩。它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能动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寻找师生互动的最佳点,不断优化教学,生成心得,促进学生个个成人。
【责任编辑 韩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