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校园足球的开展和普及,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守门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小学足球守门员技术训练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带队比赛的观察与调查发现,对小学生足球运动中守门员专项训练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 小学生;足球;守门员;手部;扑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多年来中国的足球起起伏伏,时热时冷,有对足球的狂热,也有更多的对中国足球的误解,对搞足球的老师们来说,大起大落是常事,曲折的向前摸索发展是卧薪尝胆,也长期忍受着只要一谈中国的体育就会想到足球的悲情。而在前不久《中小學校园足球用书》将出台的信息备受关注,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贯彻国务院、教育部“足球进校园”部署,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有关校园足球的具体要求,在大量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组织足球教育专家、中小学教研员、一线体育教师共同编写完成的。这标志着今年9月我国中小学校将首次使用科学、系统、规范的足球教材,填补国内中小学足球教材用书的空白。此信为我们学校基层足球带来了福音,是一真正的足球春天的到来。
两年来,我区就已经走在了四川省校园足球发展的前列,全区在德阳市教育局和德阳市体育局的领导下蓬勃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全市中小学共建立十几所校园足球布点学校,为基层搭建平台,每年都要举行一个赛季的校园足球联赛和足球锦标比赛。同时也“走出去请进来”,选送好的基层教练员到上级单位进行培训,也将我省著名的职业级教练和著名球员请进来为普及足球运动打基础,渲染足球文化深刻影响青少年一代。我市中小学生足球技术水平逐年提高,在全省的各类足球比赛中均获得优异的名次。
1、德阳市小学足球守门员技术现存问题与困惑
但是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足球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对比和我经过多年带队比赛的观察与调查发现,小学生足球运动中守门员一职的训练水平都存在缺憾,普遍水平较低,一场比赛下来的失球都与守门员有关,在各学校参赛队特别是小学基层比赛队中守门员都存在同样的问题,技术训练粗糙滞后;对守门员位置重视程度不高;手部技术训练忽略;扑救技术存在很大问题。
2、德阳市小学足球守门员的手部动作与扑救训练体系
2.1守门员的手形训练与移动
守门员的手形的教学是小学生守门员快速进入守门员技术的切入点,既然守门员在足球比赛中用手那我们就从手开始我们的守门员技术之旅。守门员的手形分为,接球、托球和击球时的手形。接球又分为接胸以下的球和胸以上的球。但我在平时的训练中对守门员的训练第一要务却是让学生尽量快速的移动到正面对球的位置进行接球,再配合正确的接球手形,这样的训练才会有效果,而且有利于小学生守门员正确而快速的理解接好球的真正意义。
2.1.1接胸以下的地滚球时,教练员站在罚球点,将球左右推向球门的两边,先角度不要大,对初学者可以从直线开始。脚部移动正对来球,手心向前正对来球,手臂下垂,五指分开,注意拇指向外而不是向前突出,与手掌在一个平面上,双肘夹肘不外展。接球瞬间,手腕内屈,屈小臂,上体含胸前压,将球保护在胸与手臂组成的球窝里。在平常的训练中多结合教学比赛多鼓励守门员尽可能的通过移动身体接住球。增加守门员接球的成功率,增添守门员的信心。
2.1.2接胸以上的高球或半高球时,教练员站在罚球点,将球左右抛向球门的两边,先角度不要大,对初学者可以从直线开始。脚部移动正对来球,手心向前正对来球,手臂上举,五指向上分开,注意拇指向外而不是向前突出,与手掌在一个平面上,双肘不外展。接球瞬间,手腕内屈,屈小臂,将球快速收于胸前,上体含胸前压,将球保护在胸与手臂组成的球窝里。在平常的训练中结合小比赛多鼓励守门员尽可能的通过移动身体接住球。
2.1.3托球和击球。这两种方式都是用手来改变球的路线,而不是让球停止运动。区别在于用手托球是被动的行为,而击球动作是守门员的主动行为。一般来说托球是用手指和手掌,将球向上或向侧改变球的飞行路线。在比赛中,球向球门快速飞行时,守门员通过位移还是不能接住球时采用。击球手形是拳头,既然是击的动作就有主动的意思,在比赛中,守门员有意识的将来球向更高更远的地方处理,为本方球门减轻压力。比如在发角球时,球对球门的威胁很大,大多数守门员都采用将球击出禁区的方式来获得球门暂时的安全时间,为下一次的防守做准备。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有意识的设计出一定的对抗比赛练习,射门的球员只能在禁区两边的区域进行射门,规定守门员采用托球、击球的方式将球托或击向另一边或是托或击出球门横梁。这样的训练即让学生加深了对托球、击球动作的认识与掌握,又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哪些时候采用托或击的动作,体验到主动与被动的结合。
2.2守门员的扑救训练
小学生守门员在比赛中能够运用扑救动作来防守的很少,这跟扑救动作技术复杂很有关系。学习扑救动作我认为应该先看学生自己愿意不愿意去扑救,所谓“兴趣是人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事办功倍的效果,然而这些学生毕竟是少数。如果学生自己怕苦怕痛不愿意,教练员再怎么努力效果都不是十分明显。多数守门员还是要通过训练才能成为可以下地滚翻扑救的守门员。
2.2.1不断加大防守面积
在学习之前首先左右移动,教练员可以在守门员的两边地上放好体操垫左右各一张,可以先厚一点,从正直位开始让守门员主动向侧方向倒地,用手去触摸放置的足球,然后将球不断远离守门员放置,这样慢慢加大触摸球的远度,不断增加防守在面积,让守门员体会展体,拉长身体,降低身体重心侧身倒向体操垫。如往左边扑时,右脚蹬地,左屈膝侧倒地,让学生做脚、膝外侧、腿、腰、肩依次着垫的练习。
2.2.2增加滚翻次数
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变化,反复多次的做同种滚翻,会在学生大脑里留下不可抹灭的记忆,形成固定的行为表象,内化成为学生自动化的动作,小学阶段不要求学生做太多的不同种类的滚翻,因为在真正的比赛中能够运用到的也很少很少,所以小学生只学会一两种滚翻就可以了,比如侧滚翻、向前滚翻和向后滚翻。这些滚翻练习都应该是有球练习为主。
2.2.3扑救后的自我保护
守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除了要为本队防守好每一个球,还有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保护自己免受或少受伤害。扑救动作后要注意自我的保护。一是扑救动作结束后在地面上侧卧收球于胸腹之间,屈体团身,不急着起来,等周围其他队员离开再从地面起来。二是扑救动作结束后的滚翻,做侧身滚翻动作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守门员技术也在更新,一只成熟的球队守门员应该首先成熟起来。攻防的平衡才是整只球队所追求的目标。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障。在小学生比赛中,球队的取胜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而好的守门员会使后防稳固,让其他队员能更好的专注于踢球进攻,将这种偶然性变成取胜的必然。
参考文献:
[1]李宗佑.《足球守门员的选材与训练》[J].阴山学刊.2000.12(15)
[2]杜帮胜,汪颖.《对少年足球守门员选材问题的研究》[m].100922714(2001)0120093203
[3]史光伦.《男子足球守门员的训练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04)
【关键词】 小学生;足球;守门员;手部;扑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多年来中国的足球起起伏伏,时热时冷,有对足球的狂热,也有更多的对中国足球的误解,对搞足球的老师们来说,大起大落是常事,曲折的向前摸索发展是卧薪尝胆,也长期忍受着只要一谈中国的体育就会想到足球的悲情。而在前不久《中小學校园足球用书》将出台的信息备受关注,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贯彻国务院、教育部“足球进校园”部署,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有关校园足球的具体要求,在大量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组织足球教育专家、中小学教研员、一线体育教师共同编写完成的。这标志着今年9月我国中小学校将首次使用科学、系统、规范的足球教材,填补国内中小学足球教材用书的空白。此信为我们学校基层足球带来了福音,是一真正的足球春天的到来。
两年来,我区就已经走在了四川省校园足球发展的前列,全区在德阳市教育局和德阳市体育局的领导下蓬勃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全市中小学共建立十几所校园足球布点学校,为基层搭建平台,每年都要举行一个赛季的校园足球联赛和足球锦标比赛。同时也“走出去请进来”,选送好的基层教练员到上级单位进行培训,也将我省著名的职业级教练和著名球员请进来为普及足球运动打基础,渲染足球文化深刻影响青少年一代。我市中小学生足球技术水平逐年提高,在全省的各类足球比赛中均获得优异的名次。
1、德阳市小学足球守门员技术现存问题与困惑
但是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足球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对比和我经过多年带队比赛的观察与调查发现,小学生足球运动中守门员一职的训练水平都存在缺憾,普遍水平较低,一场比赛下来的失球都与守门员有关,在各学校参赛队特别是小学基层比赛队中守门员都存在同样的问题,技术训练粗糙滞后;对守门员位置重视程度不高;手部技术训练忽略;扑救技术存在很大问题。
2、德阳市小学足球守门员的手部动作与扑救训练体系
2.1守门员的手形训练与移动
守门员的手形的教学是小学生守门员快速进入守门员技术的切入点,既然守门员在足球比赛中用手那我们就从手开始我们的守门员技术之旅。守门员的手形分为,接球、托球和击球时的手形。接球又分为接胸以下的球和胸以上的球。但我在平时的训练中对守门员的训练第一要务却是让学生尽量快速的移动到正面对球的位置进行接球,再配合正确的接球手形,这样的训练才会有效果,而且有利于小学生守门员正确而快速的理解接好球的真正意义。
2.1.1接胸以下的地滚球时,教练员站在罚球点,将球左右推向球门的两边,先角度不要大,对初学者可以从直线开始。脚部移动正对来球,手心向前正对来球,手臂下垂,五指分开,注意拇指向外而不是向前突出,与手掌在一个平面上,双肘夹肘不外展。接球瞬间,手腕内屈,屈小臂,上体含胸前压,将球保护在胸与手臂组成的球窝里。在平常的训练中多结合教学比赛多鼓励守门员尽可能的通过移动身体接住球。增加守门员接球的成功率,增添守门员的信心。
2.1.2接胸以上的高球或半高球时,教练员站在罚球点,将球左右抛向球门的两边,先角度不要大,对初学者可以从直线开始。脚部移动正对来球,手心向前正对来球,手臂上举,五指向上分开,注意拇指向外而不是向前突出,与手掌在一个平面上,双肘不外展。接球瞬间,手腕内屈,屈小臂,将球快速收于胸前,上体含胸前压,将球保护在胸与手臂组成的球窝里。在平常的训练中结合小比赛多鼓励守门员尽可能的通过移动身体接住球。
2.1.3托球和击球。这两种方式都是用手来改变球的路线,而不是让球停止运动。区别在于用手托球是被动的行为,而击球动作是守门员的主动行为。一般来说托球是用手指和手掌,将球向上或向侧改变球的飞行路线。在比赛中,球向球门快速飞行时,守门员通过位移还是不能接住球时采用。击球手形是拳头,既然是击的动作就有主动的意思,在比赛中,守门员有意识的将来球向更高更远的地方处理,为本方球门减轻压力。比如在发角球时,球对球门的威胁很大,大多数守门员都采用将球击出禁区的方式来获得球门暂时的安全时间,为下一次的防守做准备。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有意识的设计出一定的对抗比赛练习,射门的球员只能在禁区两边的区域进行射门,规定守门员采用托球、击球的方式将球托或击向另一边或是托或击出球门横梁。这样的训练即让学生加深了对托球、击球动作的认识与掌握,又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哪些时候采用托或击的动作,体验到主动与被动的结合。
2.2守门员的扑救训练
小学生守门员在比赛中能够运用扑救动作来防守的很少,这跟扑救动作技术复杂很有关系。学习扑救动作我认为应该先看学生自己愿意不愿意去扑救,所谓“兴趣是人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事办功倍的效果,然而这些学生毕竟是少数。如果学生自己怕苦怕痛不愿意,教练员再怎么努力效果都不是十分明显。多数守门员还是要通过训练才能成为可以下地滚翻扑救的守门员。
2.2.1不断加大防守面积
在学习之前首先左右移动,教练员可以在守门员的两边地上放好体操垫左右各一张,可以先厚一点,从正直位开始让守门员主动向侧方向倒地,用手去触摸放置的足球,然后将球不断远离守门员放置,这样慢慢加大触摸球的远度,不断增加防守在面积,让守门员体会展体,拉长身体,降低身体重心侧身倒向体操垫。如往左边扑时,右脚蹬地,左屈膝侧倒地,让学生做脚、膝外侧、腿、腰、肩依次着垫的练习。
2.2.2增加滚翻次数
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变化,反复多次的做同种滚翻,会在学生大脑里留下不可抹灭的记忆,形成固定的行为表象,内化成为学生自动化的动作,小学阶段不要求学生做太多的不同种类的滚翻,因为在真正的比赛中能够运用到的也很少很少,所以小学生只学会一两种滚翻就可以了,比如侧滚翻、向前滚翻和向后滚翻。这些滚翻练习都应该是有球练习为主。
2.2.3扑救后的自我保护
守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除了要为本队防守好每一个球,还有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保护自己免受或少受伤害。扑救动作后要注意自我的保护。一是扑救动作结束后在地面上侧卧收球于胸腹之间,屈体团身,不急着起来,等周围其他队员离开再从地面起来。二是扑救动作结束后的滚翻,做侧身滚翻动作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守门员技术也在更新,一只成熟的球队守门员应该首先成熟起来。攻防的平衡才是整只球队所追求的目标。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障。在小学生比赛中,球队的取胜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而好的守门员会使后防稳固,让其他队员能更好的专注于踢球进攻,将这种偶然性变成取胜的必然。
参考文献:
[1]李宗佑.《足球守门员的选材与训练》[J].阴山学刊.2000.12(15)
[2]杜帮胜,汪颖.《对少年足球守门员选材问题的研究》[m].100922714(2001)0120093203
[3]史光伦.《男子足球守门员的训练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