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fanie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或许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真的有特别执著的、愿意付诸一生的梦想。那些深夜里的翻江倒海、涕泗滂沱,现在想来也仍然再起波澜。庆幸自己化为灰烬的悲欢,也感激此生所不负的苦难。”
  在我的身边,有多少这样平凡而倔强的故事在悄悄地发生着?
  我隐隐听见一个声音,柔柔地在对我述说一个故事。它说,有这样一种小小的昆虫,注定看不到春花的烂漫,因为那时它们还静静地蛰伏在深深的泥土之下。它们有着幼嫩的青色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奋力向上探,陪伴它们的只有漆黑。我惊奇地问:是吗?可我从来不知道啊。它说,没关系的,它们那么小,谁会在意呢。无论如何,它们都会坚定不移地挣脱黑暗的,这是它们一直的坚守。
  过了漫长的一季。它们翕动着小小的身躯,努力寻觅着哪怕一毫米大的光亮。它们在绝对孤寂的世界里,依然感受到了阳光热情的召唤。这声灵魂里与生俱来的呼唤让它们知道,夏天来了,这是属于它们的时节……它们愈加努力地向上,向上,绕过盘绕的植物根须,绕过牢固板结的石块,独自咀嚼着全部的伤痕和痛楚。甚至连同行的旅伴都隐没在幽暗中,这趟艰难的寻找光明之旅,它们只有独自走完。
  那个时候我如果俯身把耳朵貼在大地上,也许能听见生命在土壤里挣扎的细碎声响吧,我说,但它们选择这样度过大半生,真的值得吗?
  它没有回应我,只兀自说下去。终于,在骄阳最灼烫的日子里,它们相继穿透了最后一层屏障。它们第一次感受到阳光的抚摸,第一次置身于明亮的世界,它们蜕下旧衣,慢慢长出乌黑油亮的外壳……虽然寿命只剩下一个月了,但它们都觉得已经足够,只有这一个月才叫作真正的生命。你看你看,它们多么高兴啊,一只只都爬上大树最高的枝干,要对这个它们毕生追逐的梦想世界报之以歌了——
  那个声音,好像被泪水包裹住了——在所剩无几的时光里,它们每天陶醉于灿烂的夏日,不知疲倦地高唱赞歌。一直唱到生命的尽头,它们就带着无限幸福与满足安静地睡下了。我喃喃道,我知道了,它们是……难怪啊,它们的声音总是那么高亢,那么声嘶力竭。
  那声音陡然提高了,还带上了哭腔——所以你觉得它们值不值得?如果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夏天,而是不痛不痒地活在黑暗里,其实就等于没有活过!一个月真的够长了,哪怕死掉,我也一定会记得实现梦想的感觉有多美好!
  忽然宁静了。它又极轻柔地说,我的日子也不多了,真想继续唱下去呀。
  写下这些文字之后 ,我眼中有轻纱般的泪波荡漾。若此生能有如它们一般的勇气,也无憾。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剡城教育集团城关校区‖指导教师:陈梦棋
  如果说生命如夏花,绚丽而短暂,那没有什么能比蝉更能阐释生命的意义了。作者以对话的方式,以一只蝉的口吻,向我们讲述了那平凡而倔强的生命力量。一只卧在泥土深处的蝉,怀着对夏日疼痛的相思,怀着对绿叶无尽的相思,怀着对阳光深情的相思,独自生长。幽暗的时光是孤独的,它只能自己独自走完,在无尽的黑暗里尽力坚持,努力生长。终于,在骄阳最灼烫的日子里,它穿透了最后一层屏障,第一次感受到阳光的抚摸。对于蝉来说,最幸福的时刻便是跨出黑暗,攀上枝头,于那阳光绚烂处大声鸣叫,对于黑暗里漫长的等待来讲,一声声“知——知——”,是苦涩生命里最深长的啸歌。在幽暗的地底困守了那么久,不就是为了此时的酣畅鸣叫吗?生命的意义似乎只为等待这一刻。
  “生如夏花之绚烂”,蝉为生命的意义做出了最好的注释,即在最旺盛、饱满的人生季节,一定要绽放出自己最美的生命姿态。
  【文题延伸】坚守;不惧孤独;希望和勇气……(平子)
其他文献
又是一年夏天,凤凰花又开了。  我走近了几步,她在呼唤我。我彻底地迈入了她的世界,这个世界只剩下了我和她。每一朵花都是一个精灵,她们凝望着我,凝望着我的未来,凝望着我的过去,仿佛我所有过去的迷茫都在一瞬间燃烧,在落下尘埃之时,奏起最绚烂的烟火。  在这个节令,凤凰花多呈两种颜色,一是赤,一是黄。向阳的颜色深些,向阴的一面浅些。一片片花瓣都像一片红色的海洋,形成了一種瑰丽。一阵风拂过,那波涛的澎湃卷
重回菜市场,熟悉的鸡鸣声又在耳畔响起。带着乡音的谈笑声依旧,但我总觉得,少了什么熟悉的声音。  忽然忆起那熟悉的叫卖声——对,就是吆喝声。那充满市井气息的菜场,那布满油污的地板,那甚至还带着泥土芬芳的蔬菜,那熟悉的、悠长的叫卖声——这是远去的声音,也是我童年里最熟悉的一隅温柔乡。  不过,那已是在岁月中泛黄的记忆了。每到周末,吃完早饭,奶奶便带着我去菜场里买菜。经过飘香的肉店,一排排酱鸭舌高高悬起
“明天又会有明天的星,不断地在尼罗河上,升起,又沉落,永无休止。”尼罗河畔,星辰明灭,仿佛一则神谕,隐喻着生命的循环。  《星落尼罗河》是一篇蕴含着深刻哲理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作者从开罗沿尼罗河一路南下,途径卢克索、帝王谷,最终抵达阿斯旺,记录了埃及的风土人情,揭示了埃及贫富分化严重、文化没落的现状,传递了作者对生命循环的思考。  这种“循环”,小而言之,是个人的穷通得失。文中一位参加过阿以战争的
有一种苦,是沁人心脾的苦,这种苦叫做中国茶;有一种甜,是令人陶醉的甜,这种甜叫做中国画。  中國画,不必说当代流行的素描,黑灰白三色如同冰激凌一般融化在一起,传神处一张张照片腾空出世;也不必说让人至今仍迷惑不解的古代石壁上的神秘符号,令人产生无限遐想。单单是那一幅《清明上河图》,就会让人有极大的兴趣。想象一下张择端的作画情景吧:先是略点几笔,犹如兰花绽放,乌黑墨迹映于纸上;接着又是连挥狼毫,一时间
【模拟金题】  每个人都拥有一座记忆的花园。我们种下的花,就是我们生活的喜怒哀乐,它记录着我们经历的酸甜苦辣。在这座花园里,有的花正开得艳丽,有的已飘零在岁月的深处……我们在不断长大,我们记忆的花园也越来越多姿多彩。  这段话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和感悟?请以“开在记忆里的花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导引】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但也提供了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命题作文是初中生写得最
在这个加速旋转的世界上,人们很难找到完整纯真的东西,来安顿自己的心。在越来越热的地球上,我们的心越来越躁,也越来越荒。生存的地址不断变成遗址,记忆的圣地不断变成废墟。在废弃破碎的生活里,我想我们需要为自己的心灵找一个停靠点,好让前进时的脚步不再凌乱。  来到梦里见过的山谷,迎接我的是迷雾重重,抑或是道路坦荡。面对难以预料的明天,是该冒险闯荡,还是安于现状?行止自在人心。心灵的脚步乱了,便会被未知的
有一年,作家铁凝去看望杨绛先生。  在杨绛家的客厅,铁凝看到天花板上有几个手印。铁凝很好奇,杨绛解释说,那是她自己换日光灯时留下的。接着,杨绛很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古稀之年,如何把两只凳子摞在一起,又如何小心翼翼站在椅子上更换灯管。  后来,铁凝向采访她的记者说起她和杨绛的那次见面,以及天花板上留下的黑手印。  过了一段时间,铁凝再次拜访杨绛。一进门,杨绛很认真地说,我看过记者的那篇报道,但里面有一个
腊月的乾安,丝丝寒风峭;乡村的书屋,阵阵暖意洋。午后,阳光透窗,席炕而坐,一杯清茗,一部经典,浸润心灵……  莫负好时光  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这些都可以重新来过,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年少。过去的时间,我们不能再追寻回来。想一想身边的故事,上学期间,我们每天都进行课间跑步。以往跑步的时间,脑袋里或许想着游戏的情节,或许想着午饭的美味……而新任校长让我们时刻准备一个知
齐白石16岁就在湖南家乡拜师学木工,跟着师父在家具上雕一些花鸟虫草。  20岁时,齐白石开始不满足于只是做手艺,就放弃木工从事起了绘画和篆刻艺术。之后的20年里,齐白石不断地观察生活,领会万物的神态和精髓,到了40岁的时候,已经是家乡一带小有名气的画家。与此同时,齐白石渐渐意识到了自己艺术创作的局限性,为了开阔眼界,他开始了十多年的游历生活,祖国的美丽河山和风土人情让齐白石大开眼界。  1919年
阳光倾泻而下,暖意融融。我一个人站在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梅瓣的红和老木匠的白发重叠成醒目的风景。  去河下古镇游览,喧闹的人群络绎不绝,小贩叫卖茶馓糖画的声音充斥耳蜗。喧嚣的俗音,划过斑驳的阳光,散落于小镇的青砖黛瓦上。  一颗心,浮着,难以沉静。  刹那间,一缕刺目的苍白撞入眼帘,一位老人,佝偻着身躯,一脚深一脚浅地走着,却显得很坚定。我好奇,不动声色地跟着他。  顺着老人的足迹,经过一片片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