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3个不同时期使用4种材料的果袋对石榴进行套袋处理,以研究套袋对石榴品质的影响;取袋后连续调查果实,以确定适宜采收期。结果表明:套袋处理的时期以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为佳;而单层白纸袋和单层黄褐色条纹袋对提高果实综合品质的效果最好;取袋后第10—14d为适宜采收期。
关键词 石榴;套袋时期;套袋材料;取袋后;采收期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Season and Material of Cover Bag on Pomegranate Fruits
ZHU Yi-juan , LI Gui-li, LI Gui-Zhen
(Panzhihua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Panzhihua, Sichuan 617061)
Abstract Covered pomegranate fruits with different material of bag in May, Jun and July to research the best suitable season, type of cover bag and it’s effect of pomegranate quality.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e best suitable season of cover bag should be the middle ten days of Jun to the first ten days of July, and the best type of cover bag which could marvelously improve the synthetic quality of pomegranate should be white single envelope and cinnamon candy striped envelope.
Key Words : Pomegranate ; Season of Cover Bag; Type of Cover Bag
攀枝花是四川省石榴主产区之一,以青皮软籽为主栽品种,现种植石榴2.24万亩,年产石榴3300吨。产地多位于海拔1200~1500米的干热河谷地带。产地光照充足,热量丰富,≥10℃的积温达6000~7800℃,雨季一般从6月中旬至10月上旬,干湿两季明显[1]。因此,该地区种植的石榴籽粒大、产量高、风味好,但病虫害多,日灼严重,果实外观品质较差,严重制约了当地石榴产业的发展,因而急需探索一种解决这些制约的因素有效途径。
果实套袋是生产优质水果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有利于减轻病虫害,降低农药残留;减轻机械损伤和提高果实品质。在苹果、梨、柑桔等寒温带果树,香蕉、番荔枝等热带果树上套袋技术已得到大力推广及应用,而目前关于攀枝花石榴产区套袋技术研究尚少,为此结合攀枝花气候特点对石榴的套袋时期和套袋材料进行了比较选择试验,以期对攀西干热河谷区的石榴生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地选择在管理水平中上的攀枝花市大田镇银鹿村农户彭助成石榴园内。果园海拔1500米,地势平整,土壤为红壤,株行距为2m×3m。供试材料为6年生结果树,品种为“青皮软籽”。套袋纸袋均为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生产的“攀研牌”果袋,规格为260mm×210mm。
1.2试验方法
1.2.1套袋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选择光照条件和长势相对一致,树势良好,挂果均匀的植株作为参试株,单株一小区,5次重复。随机选择树冠中部外围、二茬花果。
套袋材料为主要因子,裂区处理,A双层复合纸袋(外灰色,内膜纸黑色),B单层白色纸袋,C单层黄褐色条纹纸袋,D单层复合纸袋(外灰色,内黑色),不套袋作对照。
套袋时期为整区处理,(a)幼果期即最后一次生理落果后(5月8日),(b)果实膨大初期(6月9日),(c)果实迅速膨大期三个水平(7月10日)。
套袋前剪除病弱枝、荫蔽枝,一枝留一果,疏去空花、病虫果和畸形果。每次套袋前均对果喷洒世高2000倍+力杀死2000倍+铁扫帚6000倍杀虫、杀菌,待药液干后再套袋。
1.2.2取袋试验设计
于7月4日采用单层黄褐色条纹纸袋套袋。9月12日取袋,挂牌30个,每隔三天在东、西、南、北、中每方各随机采一个果,调查果皮色泽、籽粒色、可溶性固形物、皮厚。
1.2.3测定项目和方法
8月20日拆袋,9月3日采摘样品果。测定项目外观品质包括着色程度、光洁度、单果重、果皮厚;内在品质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百粒重、籽粒色泽和白色籽粒百分比。
果实着色依据着色面积占果实总面积比例和着色深度来划分级数[2](表1);籽粒色泽依据有商品性的籽粒占全果比例和不同色泽深度来划分级数(表2);光洁度则为非锈病斑及机械伤的光洁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白色籽粒百分比为白色籽粒在全果籽粒中占的比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WYT手持式折射测糖仪测定。
2结果分析
2.1不同套袋时期对石榴品质的影响
5月8日用四种材料处理后发现,在套袋后3天至15天之内果实表面都相继出现大小不等的不规则黑色灼伤斑,且以阳面居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黑斑面积不断增大,直到5月底6月初或将果袋取下才不再增大。这种现象在6月用单层复合袋处理中也有极轻微的发生,而在其余处理中未发生。7月上旬所套的袋内果实均无灼伤现象。这种黑色灼伤斑,严重影响了商品外观,在下述的结果分析中就不再纳入比较范围。笔者认为,黑色灼伤斑的形成主要由如下三方面的原因造成。首先,对近几年我市三个时期的气象资料比较分析(表3)发现,5月温度与 6、7月相差不大,但降雨量少,使空气相对湿度偏低,环境温度高温干旱,造成对植株生长的不利影响。其次,四种果袋通风透气性差,袋内温度升高快而散热慢,水汽也不易散失,袋内形成对果实表皮细胞生长不利的高温高湿的微域环境(表4)。第三,由于5月石榴果实生长正处于幼果期,果表皮组织未发育成熟[3],自我保护能力较低,此时的不良环境极易对果皮细胞结构造成破坏。 6、7月两个时期的套袋分析结果表明(表5):套袋时期对石榴的着色、光洁度、籽粒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等品质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这说明选择在6和7月套袋都是较合适的。
2.2不同套袋材料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2.2.1从表(5)可知,不同材料的果袋间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着色、白籽粒百分比和果皮厚度影响差异不显著。
2.2.2表(6)中对照和B单层白纸袋处理果实百粒重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单层黄褐色条纹纸袋处理果实籽粒色泽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单层白纸袋和单层黄褐色条纹纸袋对果实光洁度影响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对照的光洁度最低,表明套袋对减少病虫斑和机械伤是极有利的。D单层复合纸袋和A双层复合纸袋处理果实的百粒重、籽粒色泽和光洁度较差,这可能是因为材料透光、透气、透水性不好,不利于籽粒着色和光合产物的积累,同时在管理不当时袋内环境更容易促发病虫危害。
2.3套袋时期与材料处理组合对石榴品质的影响
2.3.1从表(7)可以看到,7月所有套袋果的白色籽粒百分比均高于6月,对照的百分比也相对偏高,而果实百粒重除C单层黄褐色条纹纸袋处理外,7月均低于6月,据此可以推测过长时间的强光照不利于籽粒的生长发育,这与白色籽粒大多分布在果实阳面的实际现象也相吻合。
2.3.3从表(7)可以看到,所有套袋果均无日灼现象发生,而对照日灼面积平均达5%,可见适时套袋对防止果实表面灼伤是有效的。
2.4取袋后品质变化
以黄条纹袋套袋果为调查对象,9月12日取袋,试验结果为:①取袋时果表面多为10%以下的点状着色,取袋后时间越长,果表面色泽越深,着色面越大,第8d大多就可形成40%以上的片状着色。②取袋后可溶性固形物变化不大,但籽粒色泽会在8d内逐渐加深,之后变化不大。③取袋后第16d果皮开始有生理性的褐色条纹,以后面积逐渐加大,影响商品外观。因而宜在取袋后10—15天内进行采收。据西北农大刘兴华、胡青霞研究,石榴果皮褐变属酶促褐变,与PPO活性、单宁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褐变发生在PPO活性高峰之后,褐变指数随单宁含量的下降而增大,严重褐变果皮中的单宁含量明显减少。
3结论与讨论
3.1试验表明,不宜在5月套袋,而应选择6月上旬至7月上旬期间。虽然后两者对品质影响差异不显著,但6月使用单层白纸袋,白色籽粒数、可溶性固形物、百粒重和单果重表现要略优于7月,7月使用单层黄褐色条纹纸袋,除果皮厚外的多项品质表现要略优于6月。
3.2从套袋材料来看,单层白纸袋和单层黄褐色条纹纸袋是处理中最为理想的套袋材料。二处理不仅能够避免强光对果面造成的灼伤,而且单层白纸袋在提高籽粒色泽和光洁度上比对照和其他材料的效果更为显著,单层黄褐色条纹纸袋在提高果实光洁度,保持籽粒大小的效果上也比其他材料显著。
综上所述,本试验研究认为攀枝花市石榴套袋应在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期间选择单层白纸袋和单层黄褐色条纹袋进行套袋处理,建议6月采用单层白纸袋,7月采用单层黄褐色条纹袋,对提高果实综合品质的效果最佳,且宜在取袋后10—15天内进行采收。
[参考文献]
[1]渡口市气象局.渡口农业气候条件及区划.内部资料1978.
[2]章文才.果树研究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58—59.
[3]李扬汉.植物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5.
关键词 石榴;套袋时期;套袋材料;取袋后;采收期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Season and Material of Cover Bag on Pomegranate Fruits
ZHU Yi-juan , LI Gui-li, LI Gui-Zhen
(Panzhihua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Panzhihua, Sichuan 617061)
Abstract Covered pomegranate fruits with different material of bag in May, Jun and July to research the best suitable season, type of cover bag and it’s effect of pomegranate quality.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e best suitable season of cover bag should be the middle ten days of Jun to the first ten days of July, and the best type of cover bag which could marvelously improve the synthetic quality of pomegranate should be white single envelope and cinnamon candy striped envelope.
Key Words : Pomegranate ; Season of Cover Bag; Type of Cover Bag
攀枝花是四川省石榴主产区之一,以青皮软籽为主栽品种,现种植石榴2.24万亩,年产石榴3300吨。产地多位于海拔1200~1500米的干热河谷地带。产地光照充足,热量丰富,≥10℃的积温达6000~7800℃,雨季一般从6月中旬至10月上旬,干湿两季明显[1]。因此,该地区种植的石榴籽粒大、产量高、风味好,但病虫害多,日灼严重,果实外观品质较差,严重制约了当地石榴产业的发展,因而急需探索一种解决这些制约的因素有效途径。
果实套袋是生产优质水果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有利于减轻病虫害,降低农药残留;减轻机械损伤和提高果实品质。在苹果、梨、柑桔等寒温带果树,香蕉、番荔枝等热带果树上套袋技术已得到大力推广及应用,而目前关于攀枝花石榴产区套袋技术研究尚少,为此结合攀枝花气候特点对石榴的套袋时期和套袋材料进行了比较选择试验,以期对攀西干热河谷区的石榴生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地选择在管理水平中上的攀枝花市大田镇银鹿村农户彭助成石榴园内。果园海拔1500米,地势平整,土壤为红壤,株行距为2m×3m。供试材料为6年生结果树,品种为“青皮软籽”。套袋纸袋均为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生产的“攀研牌”果袋,规格为260mm×210mm。
1.2试验方法
1.2.1套袋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选择光照条件和长势相对一致,树势良好,挂果均匀的植株作为参试株,单株一小区,5次重复。随机选择树冠中部外围、二茬花果。
套袋材料为主要因子,裂区处理,A双层复合纸袋(外灰色,内膜纸黑色),B单层白色纸袋,C单层黄褐色条纹纸袋,D单层复合纸袋(外灰色,内黑色),不套袋作对照。
套袋时期为整区处理,(a)幼果期即最后一次生理落果后(5月8日),(b)果实膨大初期(6月9日),(c)果实迅速膨大期三个水平(7月10日)。
套袋前剪除病弱枝、荫蔽枝,一枝留一果,疏去空花、病虫果和畸形果。每次套袋前均对果喷洒世高2000倍+力杀死2000倍+铁扫帚6000倍杀虫、杀菌,待药液干后再套袋。
1.2.2取袋试验设计
于7月4日采用单层黄褐色条纹纸袋套袋。9月12日取袋,挂牌30个,每隔三天在东、西、南、北、中每方各随机采一个果,调查果皮色泽、籽粒色、可溶性固形物、皮厚。
1.2.3测定项目和方法
8月20日拆袋,9月3日采摘样品果。测定项目外观品质包括着色程度、光洁度、单果重、果皮厚;内在品质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百粒重、籽粒色泽和白色籽粒百分比。
果实着色依据着色面积占果实总面积比例和着色深度来划分级数[2](表1);籽粒色泽依据有商品性的籽粒占全果比例和不同色泽深度来划分级数(表2);光洁度则为非锈病斑及机械伤的光洁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白色籽粒百分比为白色籽粒在全果籽粒中占的比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WYT手持式折射测糖仪测定。
2结果分析
2.1不同套袋时期对石榴品质的影响
5月8日用四种材料处理后发现,在套袋后3天至15天之内果实表面都相继出现大小不等的不规则黑色灼伤斑,且以阳面居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黑斑面积不断增大,直到5月底6月初或将果袋取下才不再增大。这种现象在6月用单层复合袋处理中也有极轻微的发生,而在其余处理中未发生。7月上旬所套的袋内果实均无灼伤现象。这种黑色灼伤斑,严重影响了商品外观,在下述的结果分析中就不再纳入比较范围。笔者认为,黑色灼伤斑的形成主要由如下三方面的原因造成。首先,对近几年我市三个时期的气象资料比较分析(表3)发现,5月温度与 6、7月相差不大,但降雨量少,使空气相对湿度偏低,环境温度高温干旱,造成对植株生长的不利影响。其次,四种果袋通风透气性差,袋内温度升高快而散热慢,水汽也不易散失,袋内形成对果实表皮细胞生长不利的高温高湿的微域环境(表4)。第三,由于5月石榴果实生长正处于幼果期,果表皮组织未发育成熟[3],自我保护能力较低,此时的不良环境极易对果皮细胞结构造成破坏。 6、7月两个时期的套袋分析结果表明(表5):套袋时期对石榴的着色、光洁度、籽粒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等品质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这说明选择在6和7月套袋都是较合适的。
2.2不同套袋材料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2.2.1从表(5)可知,不同材料的果袋间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着色、白籽粒百分比和果皮厚度影响差异不显著。
2.2.2表(6)中对照和B单层白纸袋处理果实百粒重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单层黄褐色条纹纸袋处理果实籽粒色泽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单层白纸袋和单层黄褐色条纹纸袋对果实光洁度影响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对照的光洁度最低,表明套袋对减少病虫斑和机械伤是极有利的。D单层复合纸袋和A双层复合纸袋处理果实的百粒重、籽粒色泽和光洁度较差,这可能是因为材料透光、透气、透水性不好,不利于籽粒着色和光合产物的积累,同时在管理不当时袋内环境更容易促发病虫危害。
2.3套袋时期与材料处理组合对石榴品质的影响
2.3.1从表(7)可以看到,7月所有套袋果的白色籽粒百分比均高于6月,对照的百分比也相对偏高,而果实百粒重除C单层黄褐色条纹纸袋处理外,7月均低于6月,据此可以推测过长时间的强光照不利于籽粒的生长发育,这与白色籽粒大多分布在果实阳面的实际现象也相吻合。
2.3.3从表(7)可以看到,所有套袋果均无日灼现象发生,而对照日灼面积平均达5%,可见适时套袋对防止果实表面灼伤是有效的。
2.4取袋后品质变化
以黄条纹袋套袋果为调查对象,9月12日取袋,试验结果为:①取袋时果表面多为10%以下的点状着色,取袋后时间越长,果表面色泽越深,着色面越大,第8d大多就可形成40%以上的片状着色。②取袋后可溶性固形物变化不大,但籽粒色泽会在8d内逐渐加深,之后变化不大。③取袋后第16d果皮开始有生理性的褐色条纹,以后面积逐渐加大,影响商品外观。因而宜在取袋后10—15天内进行采收。据西北农大刘兴华、胡青霞研究,石榴果皮褐变属酶促褐变,与PPO活性、单宁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褐变发生在PPO活性高峰之后,褐变指数随单宁含量的下降而增大,严重褐变果皮中的单宁含量明显减少。
3结论与讨论
3.1试验表明,不宜在5月套袋,而应选择6月上旬至7月上旬期间。虽然后两者对品质影响差异不显著,但6月使用单层白纸袋,白色籽粒数、可溶性固形物、百粒重和单果重表现要略优于7月,7月使用单层黄褐色条纹纸袋,除果皮厚外的多项品质表现要略优于6月。
3.2从套袋材料来看,单层白纸袋和单层黄褐色条纹纸袋是处理中最为理想的套袋材料。二处理不仅能够避免强光对果面造成的灼伤,而且单层白纸袋在提高籽粒色泽和光洁度上比对照和其他材料的效果更为显著,单层黄褐色条纹纸袋在提高果实光洁度,保持籽粒大小的效果上也比其他材料显著。
综上所述,本试验研究认为攀枝花市石榴套袋应在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期间选择单层白纸袋和单层黄褐色条纹袋进行套袋处理,建议6月采用单层白纸袋,7月采用单层黄褐色条纹袋,对提高果实综合品质的效果最佳,且宜在取袋后10—15天内进行采收。
[参考文献]
[1]渡口市气象局.渡口农业气候条件及区划.内部资料1978.
[2]章文才.果树研究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58—59.
[3]李扬汉.植物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