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也随之不断深化,为使档案管理更加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便于档案管理,本文从档案服务对象、收集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档案管理范围及内容的更新方面出发,对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现状、解决方法做出了深入分析,檔案管理者应慎重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档案管理;科学化管理;档案收集
档案是从事一切工作的基础,然而目前部分单位的领导干部和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上,仍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错误的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抄写、保管工作,只要不泄密、丢失,能够应付查档、外调就可以了.这是对档案工作认知的缺乏、工作的忽视,该种对档案管理思想的轻忽已不适应当前管理需求。
一.当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轻视档案管理。在长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大部分领导人员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将其作为档案的抄写与保管工作,并不重要,也无法创造经济效益,档案管理人员认为只需保证档案保密和保管即可,对该项工作了解缺乏,轻忽档案工作重要性,此种思想难以适应档案管理需求。
2、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低下。在信息化时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无论是管理内容,还是管理方式都与传统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差异。但很多企业未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及时完善,更新,造成档案管理制度滞后,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企业内部也未形成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不利于部门间的沟通协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3、档案管理手段落后、力量薄弱且水平不高。大多档案管理人员未经过系统的档案知识培训,并不了解档案材料装订、整理、收集和归档等业务,且不甚了解档案重要性及管档要求,缺乏档案自觉收集意识.很多档案管理人员一人多职、缺乏档案管理工作精力的投入.归档材料缺乏真实和准确性,未能及时进行材料的归档、并不能准确补充,无法利用存档材料真实反映本人的现实情况,人事档案不健全。
4、缺乏档案重要性的宣传。首先,档案管理人员未广泛宣传人事档案重要性,且不能及时对相关人员的材料加以完善、更新和补充;其次,大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皆属于兼管,都是由非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在时间与专业的限制下,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及时掌握。
5、档案重要性认知不足。大多数的单位人员认为只要工作好就成,档案并不重要.忽视了个人档案的重要性,而且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的人事档案的位置,连自己档位应属的单位都不明确,将其放在自己手里保管;致使某些应当及时归档的档案未能及时存档.由于这种思想观念造成人事档案缺失、材料不全。
6、档案管理的手段落后。缺乏档案管理软件和计算机管理软件,管理手段落后,仍采用手工当时来查阅档案信息.至今仍采用铁皮柜来进行档案存储,这种存储方式的占地面积较大,也不能充分合理的进行利用空间。
二、档案管理相关思考与对策
个人经历、工作实际、业务能力、思德作风和政治思想等依靠档案对其做出真实的反映与记录.因此,单位要不断加强档案管理,将档案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以供人事部门和党组织进行参考,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下面我们要根据上述问题,并就此提出了有关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关对策与思考。
1、档案管理交接程序不严格。我们应当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档案交接工作是一项手续较为严密、责任重大且认真细致的工作,严格遵循档案 程序.我们应当按照以下档案交接手续实施档案管理:首先要全面清理单位保管的档案,使账务相符;其次要及时催还已借出的档案,做好借据的及时整理,且在借据上注明催还情况、原因;再者及时整理零散材料,并对其进行清理归档、分类 存放,要及时归档;最后根据档案移交要求来移交档案,在移交手续上表明移交人、接收人和监交人职务姓名、页数、交接时间等,并在移交文件上盖章签字,承担其交接工作职责。
2、加强档案管理程序和意识。单位应提高领导人员档案管理意识,使档案管理的相关硬件设备进一步完善,增设档案库房,添置电脑、除湿机以及档案密集架等硬件设施.采用先进计算机管理软件,开设档案检索系统及信息存储系统.档案管理与人事管理密切相关,它是重要的人事管理环节,工资福利和职称评聘关系等与人事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应当增强档案工作的主动性、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确保单位人事档案材料的及时、准确归档.
3、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按照以下要求建立完善的档案工作制度: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应具有科学性及合理性.根据档案的实际管理要求和单位特点建立规章制度,并遵循单位的档案管理需要;档案管理制度应当简明实用,并以简便易行、方便实用和可操作性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规范作及指导作用;按照双向性约束制度,并对领导和职工实施双向约束.制度的执行直接受到领导行为与形象,职工是单位主要的构成群体,它是主要的制度执行者与约束对象;坚 度的严肃性,档案部门不仅使规章制度执行部门,同时它也是规章制度主管部门.实施赏罚分明的档案管理制度,充分体现其权威性。
4、遵循明确规章制度,进行规范性操作。努力做好档案的收集工作,制定明确的档案管理制度,使其有章可循.设立职工借阅登记薄、档案转出及转入登记簿等.受历史原因影响,有某些档案材料收集不到,以便于查清原因和登记说明.我们要在档案资料的收集时积极主动一些,并未人事档案提供依据.
5、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培养。加强人员责任心及事业心,认真核实收集到的材料,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宣传,并将真实可靠的档案材料收入到人事档案中,严把档案管理质量关.鉴别档案时,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应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保证单位档案的真实完整,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改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并逐渐提高单位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模式.档案管理人员应明辨是非,将虚假材料拒之于外,保证人事档案的真实、完整、可靠。增强人们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了解,利用多种渠道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宣传,加强咨询服务工作,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的重要性,了解其工作重要性,强化收集工作,逐渐完善单位档案内容,并对档案缺失材料做出及时补充,增加档案利用价值。
6、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软硬件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实施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保障,对档案的安全保管以及档案资源的利用效果均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为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企业必须给予资金扶持,划拨专项经费,逐步改善档案管理的软硬件条件。首先,应根据《档案法》规定,选取单独库房作为档案库房,但不建议将档案库房设立在办公楼底层,以避免偷盗行为发生。其次,要做好档案库房的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防高温等工作,确保档案资料完好无缺。这需要配备专门的库房恒温恒湿设备、吸尘器、灭菌机、红外线报警器、防盗门等。另外,还应配备电脑、打印机、扫描仪,安装档案管理软件,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7、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加快档案的信息化进程。尽快建立单位人事档案的信息检索、存储,实现档案网络化管理,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网络化及信息化.设立透明、公开的档案管理机制,提高档案管理意识,并奠定良好的人才的使用、发现和培养信息基础.
我们应当实施档案科学化管理,单位要抓住时机,不断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突破和创新,进而形成全套档案管理思想及观念,改变原有的档案管理思路与模式,以此促进档案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赵鹏,李光. 档案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实现档案实物化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转变[J]. 山东档案,2005,(05)
(作者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三矿)
关键词:档案管理;科学化管理;档案收集
档案是从事一切工作的基础,然而目前部分单位的领导干部和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上,仍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错误的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抄写、保管工作,只要不泄密、丢失,能够应付查档、外调就可以了.这是对档案工作认知的缺乏、工作的忽视,该种对档案管理思想的轻忽已不适应当前管理需求。
一.当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轻视档案管理。在长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大部分领导人员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将其作为档案的抄写与保管工作,并不重要,也无法创造经济效益,档案管理人员认为只需保证档案保密和保管即可,对该项工作了解缺乏,轻忽档案工作重要性,此种思想难以适应档案管理需求。
2、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低下。在信息化时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无论是管理内容,还是管理方式都与传统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差异。但很多企业未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及时完善,更新,造成档案管理制度滞后,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企业内部也未形成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不利于部门间的沟通协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3、档案管理手段落后、力量薄弱且水平不高。大多档案管理人员未经过系统的档案知识培训,并不了解档案材料装订、整理、收集和归档等业务,且不甚了解档案重要性及管档要求,缺乏档案自觉收集意识.很多档案管理人员一人多职、缺乏档案管理工作精力的投入.归档材料缺乏真实和准确性,未能及时进行材料的归档、并不能准确补充,无法利用存档材料真实反映本人的现实情况,人事档案不健全。
4、缺乏档案重要性的宣传。首先,档案管理人员未广泛宣传人事档案重要性,且不能及时对相关人员的材料加以完善、更新和补充;其次,大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皆属于兼管,都是由非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在时间与专业的限制下,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及时掌握。
5、档案重要性认知不足。大多数的单位人员认为只要工作好就成,档案并不重要.忽视了个人档案的重要性,而且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的人事档案的位置,连自己档位应属的单位都不明确,将其放在自己手里保管;致使某些应当及时归档的档案未能及时存档.由于这种思想观念造成人事档案缺失、材料不全。
6、档案管理的手段落后。缺乏档案管理软件和计算机管理软件,管理手段落后,仍采用手工当时来查阅档案信息.至今仍采用铁皮柜来进行档案存储,这种存储方式的占地面积较大,也不能充分合理的进行利用空间。
二、档案管理相关思考与对策
个人经历、工作实际、业务能力、思德作风和政治思想等依靠档案对其做出真实的反映与记录.因此,单位要不断加强档案管理,将档案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以供人事部门和党组织进行参考,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下面我们要根据上述问题,并就此提出了有关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关对策与思考。
1、档案管理交接程序不严格。我们应当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档案交接工作是一项手续较为严密、责任重大且认真细致的工作,严格遵循档案 程序.我们应当按照以下档案交接手续实施档案管理:首先要全面清理单位保管的档案,使账务相符;其次要及时催还已借出的档案,做好借据的及时整理,且在借据上注明催还情况、原因;再者及时整理零散材料,并对其进行清理归档、分类 存放,要及时归档;最后根据档案移交要求来移交档案,在移交手续上表明移交人、接收人和监交人职务姓名、页数、交接时间等,并在移交文件上盖章签字,承担其交接工作职责。
2、加强档案管理程序和意识。单位应提高领导人员档案管理意识,使档案管理的相关硬件设备进一步完善,增设档案库房,添置电脑、除湿机以及档案密集架等硬件设施.采用先进计算机管理软件,开设档案检索系统及信息存储系统.档案管理与人事管理密切相关,它是重要的人事管理环节,工资福利和职称评聘关系等与人事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应当增强档案工作的主动性、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确保单位人事档案材料的及时、准确归档.
3、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按照以下要求建立完善的档案工作制度: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应具有科学性及合理性.根据档案的实际管理要求和单位特点建立规章制度,并遵循单位的档案管理需要;档案管理制度应当简明实用,并以简便易行、方便实用和可操作性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规范作及指导作用;按照双向性约束制度,并对领导和职工实施双向约束.制度的执行直接受到领导行为与形象,职工是单位主要的构成群体,它是主要的制度执行者与约束对象;坚 度的严肃性,档案部门不仅使规章制度执行部门,同时它也是规章制度主管部门.实施赏罚分明的档案管理制度,充分体现其权威性。
4、遵循明确规章制度,进行规范性操作。努力做好档案的收集工作,制定明确的档案管理制度,使其有章可循.设立职工借阅登记薄、档案转出及转入登记簿等.受历史原因影响,有某些档案材料收集不到,以便于查清原因和登记说明.我们要在档案资料的收集时积极主动一些,并未人事档案提供依据.
5、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培养。加强人员责任心及事业心,认真核实收集到的材料,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宣传,并将真实可靠的档案材料收入到人事档案中,严把档案管理质量关.鉴别档案时,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应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保证单位档案的真实完整,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改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并逐渐提高单位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模式.档案管理人员应明辨是非,将虚假材料拒之于外,保证人事档案的真实、完整、可靠。增强人们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了解,利用多种渠道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宣传,加强咨询服务工作,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的重要性,了解其工作重要性,强化收集工作,逐渐完善单位档案内容,并对档案缺失材料做出及时补充,增加档案利用价值。
6、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软硬件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实施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保障,对档案的安全保管以及档案资源的利用效果均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为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企业必须给予资金扶持,划拨专项经费,逐步改善档案管理的软硬件条件。首先,应根据《档案法》规定,选取单独库房作为档案库房,但不建议将档案库房设立在办公楼底层,以避免偷盗行为发生。其次,要做好档案库房的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防高温等工作,确保档案资料完好无缺。这需要配备专门的库房恒温恒湿设备、吸尘器、灭菌机、红外线报警器、防盗门等。另外,还应配备电脑、打印机、扫描仪,安装档案管理软件,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7、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加快档案的信息化进程。尽快建立单位人事档案的信息检索、存储,实现档案网络化管理,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网络化及信息化.设立透明、公开的档案管理机制,提高档案管理意识,并奠定良好的人才的使用、发现和培养信息基础.
我们应当实施档案科学化管理,单位要抓住时机,不断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突破和创新,进而形成全套档案管理思想及观念,改变原有的档案管理思路与模式,以此促进档案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赵鹏,李光. 档案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实现档案实物化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转变[J]. 山东档案,2005,(05)
(作者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三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