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直接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出发,深耕文本,主要探究如何认知孔子、如何认知孔子的思想等问题,将所思所悟归纳总结;在探讨论述孔子对生命的尊重、乐感精神、对人格的尊重、精神的价值以及上善若水等方面的基础上,由这些人文思想的概括分析得出孔子的人文精神;强调了东方哲学的重要性,指出了在传统文化热潮不断席卷中华大地以及现代工业文明的背景下,以孔子人文精神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理应复兴也必将复兴。
关键词:孔子;人文精神;儒释道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原4496(2021)02原063原03
对孔子的认知是伴随着儒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同步进行的,经历了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至战国后期的“焚书坑儒”,原始儒家没落,至此,孔子不过是先秦诸子之一。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迅速占领大一统文化的中心位置。孔子于是成为一位德配天地、道贯古今的大圣人,但是同时,他伟大而冰冷的形象也让几乎所有人对这位“大成至圣先师”充满敬畏感,甚至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今天在传统文化热潮再次席卷中华大地之时,如何认识孔子,如何认知孔子的思想,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将通过《论语》这部真实记录孔子言行最多的作品,分析孔子的人文精神或称人本主义思想。
一、对生命的尊重
读《论语》,我们深切体会到孔子以一个圣者的胸怀表现出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尊重与珍惜。当孔子退朝时,得知马棚失火,不问马,而先问有没有伤到人,其对人类生命的关切溢于言表。
春秋时期诸侯为争霸称雄,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这些战争不仅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且令生灵涂炭。“争野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1]98这种惨状令人不寒而栗。也就是说,战争是当时人民生命最大的威胁,所以孔子对战争特别谨慎,“子之所慎:斋,战,疾。”[2]69当卫灵公请教孔子如何排兵布阵时,孔子一口回绝了他:“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2]161并在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当然,孔子也不是一味地反对战争,不然何谈保卫祖国呢?他主张要对百姓进行长期的训练,才能让他们参加战争。“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2]144否则,“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2]144让不加训练的人民参战,会造成更大的伤亡,这是孔子坚决反对的。
对人类生命的尊重,是一切人文主义者的出发点,但这位伟大的智者并没有在此停住脚步,而为我们展示出更崇高的境界。
二、乐感精神
乐感是一个很抽象的词语,这里对它的解释就是“享受生命、体验生命的乐趣”。确实,我们人不仅要活着,而且要快乐地活着,今人常高呼“郁闷”,真该建议他们去读读《论语》,因为圣哲孔子已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首先,孔子追求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带来的乐趣。“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2]67这是说孔子在家居住时,很整齐、很和乐而舒展。饮食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2]102孔子甚至说出“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2]69这都说明孔子从来不是印度教中的苦行僧,只要是正当的物质追求,孔子都不反对,并且乐于享受。但是,仅仅物质上的富贵与享受对于宇宙中最特殊的存在———人来讲,实在是太不够了,孔子更加看重的是精神上的快乐。
乐感精神包含对大自然的体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2]118在暮春花草芬芳的时节,能够穿上新做的春天的衣服,伴随着成年人和天真烂漫的孩子,到清澈的沂水中沐浴,到春意犹存的舞台上吹风,再踏着歌回家,真是美妙无比,此乐何极!这里孔子高度赞赏曾皙的话,在于其中体现了亲近自然、体驗自然的精神。我国传统哲学历来主张“天人合一”,人本是从自然中演化而来,所以当我们回归自然,进而在自然中感悟到天地之流衍、四时之更替、万物之欣欣向荣时,又怎能不为此歌之咏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呢?这对于被工业文明异化了的现代人类,具有深刻的启示。
乐感精神包含对知识和事业的追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61做学问,做事情,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而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乐感精神包含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子为何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要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人本身。子路问“死”,孔子告诉他“未知生,焉知死,”[2]113也就是说大道不是畅想幽冥、追求来生,而是探索人类本身的奥妙。“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5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2]70颜回之乐,孔子之乐,缘于精神上充实的自负,物质上的贫乏与在精神的自由王国里纵横驰骋的快感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三、人格与精神
(一)对人格的尊重
人不仅有生存的权利,更有被尊重的权利,后者是人类心灵深处更迫切和更高层次的需求,所以孔子非常强调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不仅是对君主、贵族、父母长辈,更体现在对自己的晚辈、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及推而广之一切人类生命上。
《卫灵公》篇详细地记载了孔子对待盲人乐师师冕的细节: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知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故相师之道也。”[2]170中国古代乐师的地位是相当低的,由子张的疑惑,我们可知当时一般人对于乐师的态度之恶劣,可是孔子却表现出对于乐师无微不至的关怀,这种超越阶级的尊重不仅由于孔子自身道德修养很高,更重要的是他在自觉履行对一切人类生命人格的重视。
孔子对于自己的学生更是如此。《论语》通篇,我们几乎没有见到孔子板起面孔严厉地斥责学生,相反总是谆谆教诲、因材施教,所以学生们总是畅所欲言,有疑问就提出,表现非常活跃。比如《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问了孔子同样的问题,却得到不同的答案,公西华很疑惑,马上询问,孔子不仅没有不耐烦,还马上给予回答。一则小小的故事,却反映出孔子为人为师的风范,他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是有着独立意识、个性、行为的主体,所以后世尊他为“大成至圣先师”,此言不虚也! (二)精神的价值
孔子固然热爱人的生命,珍视人的快乐,但他更重视人的精神价值,并认为这才是人的本质。食、兵、信三者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保卫生命安全的兵可以去掉,维持自然生命的粮食也可以去掉,但“信”是万万去不得的,就因为它是人类生命价值的体现。自古以来,人的自然生命难免一死,但人的精神价值却是永恒的,这也是“仁”最基础的含义。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163
个体生命的价值实现不仅表现在肉体与精神发生冲突时,要毫不犹豫地选择精神,也表现在对他人的成全。“吾道一以贯之,忠恕二字。”首先我们要做到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166自己不高兴时,不要埋怨别人;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强迫人家也喜欢;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迫人家也不喜欢。的确,你有你的精神,但是人家也有人家的,如果你只顾自己的,而藐视甚至践踏别人的,那么你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精神价值,这也是“仁”的第二层含义。最后,我们可以看到最高的境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65自己生命价值实现的终极方式是帮助别人确认他们的价值。自己活着,先要让别人活着;自己想追求精神价值,先要帮助别人追求。这种博爱,不仅是对别人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更是把每一个人看作一个独立生命体,对他的精神和思想的尊重和热爱。这是“仁”的第三个层次,也是孔子仁学体系的归宿。难怪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回答他:“何事于仁?必也圣乎!”[2 ]65
四、上善若水
孔子的人文精神包含对生命的尊重、享受生命的乐趣、对人格的尊重及生命价值的最终实现,这是何等精深而广博。但孔子的思想不是用一座严密完整的逻辑大厦压到你的头顶,像一柄利剑刺透你的渺小,而是用一条条简短的语录,循循善诱。正所谓上善若水,它像一股纯净的清流滋润你的心田,像一阵温暖的春风化开你的心扉,“利万物而不争,”[ 3 ]16那么温柔,却有着最伟大的力量。
通过上面对孔子人文思想的概括,我们还可以看出“礼”之所以成为孔子思想的另一个核心,就是因为仁是一种心理过程,当它投射到行为范畴中去时,这种行为范畴必然会形成某种行为范式,这就是礼。也就是说孔子在礼中倡导的一切原则,都是建立在心理情感和人文精神上的。这里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2]188
这段话是说宰我认为父母去世后三年的守丧期实在太长,一年就足够了。孔子反问了一句父母死后不到三年,你就能吃好的穿好的而不觉得不安吗?宰我不觉得,孔子评价他“不仁”。因为在孔子看来,母亲十月怀胎,千辛万苦誕下儿女,父母还要无微不至地照料,三年才可以不用抱在怀里,而要将儿女抚养成人,又何止三年呢?所以当父母去世时,儿女守三年丧期是出于对父母的热爱、对“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的感恩、对他们逝去最沉痛的惋惜。所以三年守丧之礼缘于心中的仁孝观念和人文情感,而不是一种僵化的规定。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命运跌宕起伏,而儒家命运更是多舛,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中、西方思想猛烈冲击的情况下,支配中国两千余年的儒家思想全面退却,而地位比帝王还要尊贵的孔子也沦为中国落后的元凶,被无数人口诛笔伐。可是当东方古国急欲卸下古老沉重的枷锁而穿上西方的外衣时,西方人自己却困惑了。的确,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本身的矛盾却越来越尖锐,以“器物”和“肉体人”为中心的西方哲学解决不了这一系列的问题,当物质生活空前丰富时,人类却感到空前的迷茫、空虚甚至恐惧。当中国也经历了高速发展,国人遂深刻体会到这种感觉,你可以没有性格、没有道德甚至没有思想,但你必须疯狂地赚钱,必须无休止地与人竞争,那么这样下去,人和机器又有什么区别呢?这就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时代人的“异化”。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类必将回归东方哲学,伟大的思想家们早就预见到这一点,所以诸如梁漱溟、冯有兰等生前一直强调“中国哲学必将复兴”,就是因为中国哲学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是宇宙中最特殊的存在,人的道德就是真正的神性。儒家哲学究竟能否复兴?儒家哲学又能衍生怎样的内涵来面对今日的世界?现代儒家和第三代新儒家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无论如何,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式人文精神的复兴则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四书五经[M].长沙:岳麓书社,1991.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老子[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桂峰兰
关键词:孔子;人文精神;儒释道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原4496(2021)02原063原03
对孔子的认知是伴随着儒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同步进行的,经历了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至战国后期的“焚书坑儒”,原始儒家没落,至此,孔子不过是先秦诸子之一。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迅速占领大一统文化的中心位置。孔子于是成为一位德配天地、道贯古今的大圣人,但是同时,他伟大而冰冷的形象也让几乎所有人对这位“大成至圣先师”充满敬畏感,甚至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今天在传统文化热潮再次席卷中华大地之时,如何认识孔子,如何认知孔子的思想,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将通过《论语》这部真实记录孔子言行最多的作品,分析孔子的人文精神或称人本主义思想。
一、对生命的尊重
读《论语》,我们深切体会到孔子以一个圣者的胸怀表现出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尊重与珍惜。当孔子退朝时,得知马棚失火,不问马,而先问有没有伤到人,其对人类生命的关切溢于言表。
春秋时期诸侯为争霸称雄,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这些战争不仅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且令生灵涂炭。“争野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1]98这种惨状令人不寒而栗。也就是说,战争是当时人民生命最大的威胁,所以孔子对战争特别谨慎,“子之所慎:斋,战,疾。”[2]69当卫灵公请教孔子如何排兵布阵时,孔子一口回绝了他:“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2]161并在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当然,孔子也不是一味地反对战争,不然何谈保卫祖国呢?他主张要对百姓进行长期的训练,才能让他们参加战争。“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2]144否则,“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2]144让不加训练的人民参战,会造成更大的伤亡,这是孔子坚决反对的。
对人类生命的尊重,是一切人文主义者的出发点,但这位伟大的智者并没有在此停住脚步,而为我们展示出更崇高的境界。
二、乐感精神
乐感是一个很抽象的词语,这里对它的解释就是“享受生命、体验生命的乐趣”。确实,我们人不仅要活着,而且要快乐地活着,今人常高呼“郁闷”,真该建议他们去读读《论语》,因为圣哲孔子已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首先,孔子追求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带来的乐趣。“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2]67这是说孔子在家居住时,很整齐、很和乐而舒展。饮食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2]102孔子甚至说出“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2]69这都说明孔子从来不是印度教中的苦行僧,只要是正当的物质追求,孔子都不反对,并且乐于享受。但是,仅仅物质上的富贵与享受对于宇宙中最特殊的存在———人来讲,实在是太不够了,孔子更加看重的是精神上的快乐。
乐感精神包含对大自然的体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2]118在暮春花草芬芳的时节,能够穿上新做的春天的衣服,伴随着成年人和天真烂漫的孩子,到清澈的沂水中沐浴,到春意犹存的舞台上吹风,再踏着歌回家,真是美妙无比,此乐何极!这里孔子高度赞赏曾皙的话,在于其中体现了亲近自然、体驗自然的精神。我国传统哲学历来主张“天人合一”,人本是从自然中演化而来,所以当我们回归自然,进而在自然中感悟到天地之流衍、四时之更替、万物之欣欣向荣时,又怎能不为此歌之咏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呢?这对于被工业文明异化了的现代人类,具有深刻的启示。
乐感精神包含对知识和事业的追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61做学问,做事情,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而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乐感精神包含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子为何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要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人本身。子路问“死”,孔子告诉他“未知生,焉知死,”[2]113也就是说大道不是畅想幽冥、追求来生,而是探索人类本身的奥妙。“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5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2]70颜回之乐,孔子之乐,缘于精神上充实的自负,物质上的贫乏与在精神的自由王国里纵横驰骋的快感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三、人格与精神
(一)对人格的尊重
人不仅有生存的权利,更有被尊重的权利,后者是人类心灵深处更迫切和更高层次的需求,所以孔子非常强调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不仅是对君主、贵族、父母长辈,更体现在对自己的晚辈、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及推而广之一切人类生命上。
《卫灵公》篇详细地记载了孔子对待盲人乐师师冕的细节: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知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故相师之道也。”[2]170中国古代乐师的地位是相当低的,由子张的疑惑,我们可知当时一般人对于乐师的态度之恶劣,可是孔子却表现出对于乐师无微不至的关怀,这种超越阶级的尊重不仅由于孔子自身道德修养很高,更重要的是他在自觉履行对一切人类生命人格的重视。
孔子对于自己的学生更是如此。《论语》通篇,我们几乎没有见到孔子板起面孔严厉地斥责学生,相反总是谆谆教诲、因材施教,所以学生们总是畅所欲言,有疑问就提出,表现非常活跃。比如《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问了孔子同样的问题,却得到不同的答案,公西华很疑惑,马上询问,孔子不仅没有不耐烦,还马上给予回答。一则小小的故事,却反映出孔子为人为师的风范,他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是有着独立意识、个性、行为的主体,所以后世尊他为“大成至圣先师”,此言不虚也! (二)精神的价值
孔子固然热爱人的生命,珍视人的快乐,但他更重视人的精神价值,并认为这才是人的本质。食、兵、信三者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保卫生命安全的兵可以去掉,维持自然生命的粮食也可以去掉,但“信”是万万去不得的,就因为它是人类生命价值的体现。自古以来,人的自然生命难免一死,但人的精神价值却是永恒的,这也是“仁”最基础的含义。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163
个体生命的价值实现不仅表现在肉体与精神发生冲突时,要毫不犹豫地选择精神,也表现在对他人的成全。“吾道一以贯之,忠恕二字。”首先我们要做到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166自己不高兴时,不要埋怨别人;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强迫人家也喜欢;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迫人家也不喜欢。的确,你有你的精神,但是人家也有人家的,如果你只顾自己的,而藐视甚至践踏别人的,那么你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精神价值,这也是“仁”的第二层含义。最后,我们可以看到最高的境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65自己生命价值实现的终极方式是帮助别人确认他们的价值。自己活着,先要让别人活着;自己想追求精神价值,先要帮助别人追求。这种博爱,不仅是对别人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更是把每一个人看作一个独立生命体,对他的精神和思想的尊重和热爱。这是“仁”的第三个层次,也是孔子仁学体系的归宿。难怪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回答他:“何事于仁?必也圣乎!”[2 ]65
四、上善若水
孔子的人文精神包含对生命的尊重、享受生命的乐趣、对人格的尊重及生命价值的最终实现,这是何等精深而广博。但孔子的思想不是用一座严密完整的逻辑大厦压到你的头顶,像一柄利剑刺透你的渺小,而是用一条条简短的语录,循循善诱。正所谓上善若水,它像一股纯净的清流滋润你的心田,像一阵温暖的春风化开你的心扉,“利万物而不争,”[ 3 ]16那么温柔,却有着最伟大的力量。
通过上面对孔子人文思想的概括,我们还可以看出“礼”之所以成为孔子思想的另一个核心,就是因为仁是一种心理过程,当它投射到行为范畴中去时,这种行为范畴必然会形成某种行为范式,这就是礼。也就是说孔子在礼中倡导的一切原则,都是建立在心理情感和人文精神上的。这里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2]188
这段话是说宰我认为父母去世后三年的守丧期实在太长,一年就足够了。孔子反问了一句父母死后不到三年,你就能吃好的穿好的而不觉得不安吗?宰我不觉得,孔子评价他“不仁”。因为在孔子看来,母亲十月怀胎,千辛万苦誕下儿女,父母还要无微不至地照料,三年才可以不用抱在怀里,而要将儿女抚养成人,又何止三年呢?所以当父母去世时,儿女守三年丧期是出于对父母的热爱、对“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的感恩、对他们逝去最沉痛的惋惜。所以三年守丧之礼缘于心中的仁孝观念和人文情感,而不是一种僵化的规定。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命运跌宕起伏,而儒家命运更是多舛,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中、西方思想猛烈冲击的情况下,支配中国两千余年的儒家思想全面退却,而地位比帝王还要尊贵的孔子也沦为中国落后的元凶,被无数人口诛笔伐。可是当东方古国急欲卸下古老沉重的枷锁而穿上西方的外衣时,西方人自己却困惑了。的确,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本身的矛盾却越来越尖锐,以“器物”和“肉体人”为中心的西方哲学解决不了这一系列的问题,当物质生活空前丰富时,人类却感到空前的迷茫、空虚甚至恐惧。当中国也经历了高速发展,国人遂深刻体会到这种感觉,你可以没有性格、没有道德甚至没有思想,但你必须疯狂地赚钱,必须无休止地与人竞争,那么这样下去,人和机器又有什么区别呢?这就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时代人的“异化”。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类必将回归东方哲学,伟大的思想家们早就预见到这一点,所以诸如梁漱溟、冯有兰等生前一直强调“中国哲学必将复兴”,就是因为中国哲学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是宇宙中最特殊的存在,人的道德就是真正的神性。儒家哲学究竟能否复兴?儒家哲学又能衍生怎样的内涵来面对今日的世界?现代儒家和第三代新儒家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无论如何,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式人文精神的复兴则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四书五经[M].长沙:岳麓书社,1991.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老子[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桂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