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语文“分组合作”教学是构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边的、立体的、互动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课堂开放、生动活泼,通过“情境导入、揭标自学、合作探究、交流质疑、练习提高”等环节寓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分组;合作;教学模式
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分组合作”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近年来,笔者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且得益非浅。合作教学,就是从整个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构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的、主体的互动的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和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性活动来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促成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共同发展。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课堂开放,生动活泼,寓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地位之中。这种模式是以自己的学习为主线,分为“情境导入、揭标自学、合作探究、交流质疑、练习提高”五个环节,现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中具体课例作简要阐述。
一、情境导入
导入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起始环节。语文课堂教学用常规导入形式,不能满足现代课堂教学开放的需求,因此,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苏霍姆林斯基语),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树立强烈的参与意识,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小语第七册《科利亚的木匣》,我们用学生喜爱的讲故事(文中内容)、设悬念(小科利亚五岁时从门口量了十步把自己的小玩具木匣埋起来,九岁时他重新回到家乡从门口量了五步,却没有找到自己的小木匣,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导入,触动了学生的好奇心,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了种种“猜测”,让学生将各种“猜测”说出来,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了高潮,使教学走在学生思维发展的前头,为新课教学作了很好的辅垫。
二、揭标自学
教学目标是合作学习的课堂中心指向,设计全面而不偏颇,个性化而不流于一般化的教学目标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所确定的课堂目标是程式化的。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第二课时,教师确定的学习目标一般是:(1)复习生字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董荐瑞炸暗堡的经过。(3)学习董荐瑞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等。没有体现“语文教学的各个部分都是为着发展语言,发展思维而存在的。”所以,我们在实践中着意将自主学习融入教学目标,重新确定了这课时的学习目标。(1)抓住课题中的“舍身”、“炸暗堡”自学课文,在边读边想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理解课文。(2)学习董荐瑞为革命舍生忘死的高贵品质。
这种把教材思路,学习思路与教师教学思路协调融合在一起确定的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目标,缩短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降低了学习要求,同时使课堂教学指向明确,中心突出。
三、合作探究
在实施分组合作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多讨论,多提问,教师注重组织及教给学习方法。从知识的魅力中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机遇,顺应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的兴趣,尽自己的一份义务,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的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找准自己在合作小组中的位置。为保证合作小组整体效果,一要强弱结对,二要加强组长培训,三要发挥评价激励功能,调动各小组全体同学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形成“生趣—探索—成功—再生趣—再探索—再成功”的良性循环。
在分组合作探究中,我们采取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合作学习,自提问题,教师绕着学生转。例如教学《黄继光》第二课时,我们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分组合作探究。其中,一个小组提出四个问题:黄继光为什么要去炸火力点?黄继光怎样冲向这个火力点的?黄继光是怎样壮烈牺牲的?黄继光奋不顾身用胸膛堵敌人枪口的行为表现了他什么精神?另一个小组则提出三个不同的问题,课文哪些词句反映黄继光奋不顾身用胸膛堵敌人枪口的?黄继光为什么要堵枪口?黄继光堵枪口对战斗有什么影响?有的小组则提出:课文通过写黄继光哪些动作、神态、语言来表现他的献身精神的?准备冲向敌人火力点的那一刻黄继光会想些什么?我们要向黄继光学习什么?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通过合作交流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不再依赖教师,而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创造性地学习。
四、交流质疑
交流质疑是指在分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各小组将自己的合作学习的成果与疑问,在教师指导下,在全班交流解疑。交流质疑可分两个环节,一是各小组自由汇报本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一个组汇报,其他组可补充或发表不同的见解。二是各小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解决不了的疑问,可提出请教其他小组帮助解决。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参与交流之中及时引导。如小语第七册《钓鱼的启示》一文第二课时交流中,学生对读了课文后有什么启示,一时说不完整说不准确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
思考这样三个问题:读了父亲告诫“我”的话,你是怎么想的?“钓鱼”的经过对“我”一生有怎样的影响?假如你以后也遇到类似的事,打算怎样对待?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受到的启示,能说到什么程度就说到什么程度,不拔高,也不求统一,允许不同看法存在,真实就行。
交流质疑这一教学环节,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之后,交流自己学习所得,同时,解决在上两个环节学习中解决不了的问题,从而确保学习目标的顺利完成。
五、练习提高
练习提高是“分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最后环节,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自测完成学习目标情况。练习的设计讲究有“三要”,即形式要新,内容要活,作业要精;同时做到“三性”,即针对性、思考性、层次性。例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可设计这么三道练习题。第一道填空,填谁去送总理?在哪里送?怎样送?人们心情怎样等。第二道则将学习中“模糊”的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句子表达的感情等运用判断题的形式让学生判断。第三道仿照第一段的内容来写一个场面,要求点面结合,并恰当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一、二两道题属一定要掌握的层面,要求全班同学都要做。第三题属提高性习题,只要求成绩较好的同学做,其他同学自便。实践证明,这样不仅较好地巩固了教学目的,而且还大大减轻了学生负担,使学生从沉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分组合作学习中的一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关键词】 分组;合作;教学模式
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分组合作”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近年来,笔者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且得益非浅。合作教学,就是从整个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构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的、主体的互动的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和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性活动来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促成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共同发展。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课堂开放,生动活泼,寓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地位之中。这种模式是以自己的学习为主线,分为“情境导入、揭标自学、合作探究、交流质疑、练习提高”五个环节,现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中具体课例作简要阐述。
一、情境导入
导入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起始环节。语文课堂教学用常规导入形式,不能满足现代课堂教学开放的需求,因此,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苏霍姆林斯基语),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树立强烈的参与意识,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小语第七册《科利亚的木匣》,我们用学生喜爱的讲故事(文中内容)、设悬念(小科利亚五岁时从门口量了十步把自己的小玩具木匣埋起来,九岁时他重新回到家乡从门口量了五步,却没有找到自己的小木匣,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导入,触动了学生的好奇心,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了种种“猜测”,让学生将各种“猜测”说出来,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了高潮,使教学走在学生思维发展的前头,为新课教学作了很好的辅垫。
二、揭标自学
教学目标是合作学习的课堂中心指向,设计全面而不偏颇,个性化而不流于一般化的教学目标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所确定的课堂目标是程式化的。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第二课时,教师确定的学习目标一般是:(1)复习生字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董荐瑞炸暗堡的经过。(3)学习董荐瑞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等。没有体现“语文教学的各个部分都是为着发展语言,发展思维而存在的。”所以,我们在实践中着意将自主学习融入教学目标,重新确定了这课时的学习目标。(1)抓住课题中的“舍身”、“炸暗堡”自学课文,在边读边想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理解课文。(2)学习董荐瑞为革命舍生忘死的高贵品质。
这种把教材思路,学习思路与教师教学思路协调融合在一起确定的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目标,缩短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降低了学习要求,同时使课堂教学指向明确,中心突出。
三、合作探究
在实施分组合作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多讨论,多提问,教师注重组织及教给学习方法。从知识的魅力中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机遇,顺应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的兴趣,尽自己的一份义务,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的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找准自己在合作小组中的位置。为保证合作小组整体效果,一要强弱结对,二要加强组长培训,三要发挥评价激励功能,调动各小组全体同学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形成“生趣—探索—成功—再生趣—再探索—再成功”的良性循环。
在分组合作探究中,我们采取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合作学习,自提问题,教师绕着学生转。例如教学《黄继光》第二课时,我们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分组合作探究。其中,一个小组提出四个问题:黄继光为什么要去炸火力点?黄继光怎样冲向这个火力点的?黄继光是怎样壮烈牺牲的?黄继光奋不顾身用胸膛堵敌人枪口的行为表现了他什么精神?另一个小组则提出三个不同的问题,课文哪些词句反映黄继光奋不顾身用胸膛堵敌人枪口的?黄继光为什么要堵枪口?黄继光堵枪口对战斗有什么影响?有的小组则提出:课文通过写黄继光哪些动作、神态、语言来表现他的献身精神的?准备冲向敌人火力点的那一刻黄继光会想些什么?我们要向黄继光学习什么?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通过合作交流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不再依赖教师,而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创造性地学习。
四、交流质疑
交流质疑是指在分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各小组将自己的合作学习的成果与疑问,在教师指导下,在全班交流解疑。交流质疑可分两个环节,一是各小组自由汇报本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一个组汇报,其他组可补充或发表不同的见解。二是各小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解决不了的疑问,可提出请教其他小组帮助解决。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参与交流之中及时引导。如小语第七册《钓鱼的启示》一文第二课时交流中,学生对读了课文后有什么启示,一时说不完整说不准确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
思考这样三个问题:读了父亲告诫“我”的话,你是怎么想的?“钓鱼”的经过对“我”一生有怎样的影响?假如你以后也遇到类似的事,打算怎样对待?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受到的启示,能说到什么程度就说到什么程度,不拔高,也不求统一,允许不同看法存在,真实就行。
交流质疑这一教学环节,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之后,交流自己学习所得,同时,解决在上两个环节学习中解决不了的问题,从而确保学习目标的顺利完成。
五、练习提高
练习提高是“分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最后环节,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自测完成学习目标情况。练习的设计讲究有“三要”,即形式要新,内容要活,作业要精;同时做到“三性”,即针对性、思考性、层次性。例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可设计这么三道练习题。第一道填空,填谁去送总理?在哪里送?怎样送?人们心情怎样等。第二道则将学习中“模糊”的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句子表达的感情等运用判断题的形式让学生判断。第三道仿照第一段的内容来写一个场面,要求点面结合,并恰当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一、二两道题属一定要掌握的层面,要求全班同学都要做。第三题属提高性习题,只要求成绩较好的同学做,其他同学自便。实践证明,这样不仅较好地巩固了教学目的,而且还大大减轻了学生负担,使学生从沉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分组合作学习中的一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