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创新精神,是时下广大语文教师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就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谈写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创新精神?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探讨:
1 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意识
托兰斯指出,“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不能不放弃自我的独特行为,去顺从大众,迎合别人”,是影响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守旧,使学生思想僵化;学生亦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我们知道,要有创新意识就应具有求异思维。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小孩的故事就是采用求异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典范,而我们要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势,就必须在求异思维上下功夫,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如在我教学话题作文“家”时,先让学生自由构思并列写提纲,结果发现学生囿于习惯,写作内容不广泛,总是不离自己那个小家,形式上也过于平淡单一。为此,我趁机点拨学生在内容上除了自己那个小家,是否也可以考虑班级、祖国乃至大自然这些“大家”呢?在形式上除了可写成我们常见的记叙文,能否写成我们学过的说明文、小说、童话等体裁的文章?学生重新构思后,结果发现习作提纲呈现出“多彩”景象。单从所取题目就可略见一斑,如《我的小天堂》、《小鸟的哭诉》、《他哭了》等。可见,学生并不是缺少创新,而是缺少创新思维的有效引导。
2 加强方法指导,训练学生作文创新思维
作文训练必须伴随着思维训练。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养成辩证思维的良好习惯,形成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一是培养逆向思维法。学生如果运用逆向思维审题构思,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成语“班门弄斧”,通常用来比喻和讽刺那些不自量力,竟敢在行家面前显示自己本领的人。如果运用逆向思维,便可以从中演化出“班门弄斧又何妨,这种胆识和魄力不正是改革中每一个成功者所必有的吗?”这样的见解常能使人耳目一新。再如教学《东施效颦》得出的寓意是胡乱模仿效果会适得其反。毫无疑问,这个结果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看东施的,教学中也不妨引导学生站在东施这一方想想是否有另一番现实意义呢?让学生就《我看“东施效颦”》写一小文章,引导学生不拘泥于已有知识,在继承的同时敢于对传统观念进行批判,这样以来学生就会逐渐地形成一种逆向思考问题大胆创新的思维和能力。二是培养多向思维法,特别是发散思维,即从同一个信息源引出不同的结果。譬如让每个学生以《“·”的遐想》为题,给予一定的准备时间后,由其登台进行讲演,并规定,每一篇中的遐想点一般不得少于4个。又如面对《夜》这个题目,可想到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昼伏夜出的动物,加班加点的工人,破门入室的小偷,街道巡逻的警察等等。这样既打开了学生联想和想象的大门,又培养了学生对问题作多向思考的能力,也就不难写出别出心裁的新意文章来。
3 优化传统题目.激发学生作文创新兴趣
作文创新意识首先表现在文章的命题上。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把文题命得巧妙灵活些,摒弃“大”、“空”、“虚”,避免削弱学生的写作兴趣,束缚学生写作的思维。学生一旦冲破命题作文的桎梏,就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会焕发出满腔的激情。如反映中学生零花钱问题的传统命题《小议“零花钱”》、《给孩子零花钱是爱还是害》,毫无新鲜感,我就将它们改为《十五岁,没有零花钱》,“十五岁”,表示中学生特定的年龄,“没有零花钱”,又构成一个特异的思考环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再如写中学生活喜怒哀乐的故事的《难忘的中学生活》,我也将它改为了《花季·雨季》,让人倍感亲切,且要一吐为快,从而产生了写作的欲望。
針对学生思想活跃,喜欢模仿,追求时尚的特点,在作文命题时,我就力求充满时代气息,具有鲜活思想,如:《我们是自己的纤夫》、《撑起一片天空》、《都是考试惹的祸》、《谢谢您给我的爱》等等,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一看到这类题目,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一种写作冲动。同时为了克服学生作文思维单一、不善变通的弊病,我注意指导学生就同一个题目进行多种立意。例如:在指导学生写《记一次爬山》时,我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立意:记叙爬山看到的美景,赞美家乡美好河山;受《在山的那边》启发,把中心定为“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去努力”;通过写在高山远眺,得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启发……
此外,我们在某些讲读课中可穿插作文创新思维训练,如续写、改写一些文章,既可深化阅读,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情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续写《最后一课》,改写《我的叔叔于勒》等练笔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源泉,一方面需要学生不断地扩大阅读、丰富知识,夯实根基,另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开拓思维。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拓宽写作空间,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高级中学)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创新精神?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探讨:
1 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意识
托兰斯指出,“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不能不放弃自我的独特行为,去顺从大众,迎合别人”,是影响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守旧,使学生思想僵化;学生亦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我们知道,要有创新意识就应具有求异思维。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小孩的故事就是采用求异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典范,而我们要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势,就必须在求异思维上下功夫,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如在我教学话题作文“家”时,先让学生自由构思并列写提纲,结果发现学生囿于习惯,写作内容不广泛,总是不离自己那个小家,形式上也过于平淡单一。为此,我趁机点拨学生在内容上除了自己那个小家,是否也可以考虑班级、祖国乃至大自然这些“大家”呢?在形式上除了可写成我们常见的记叙文,能否写成我们学过的说明文、小说、童话等体裁的文章?学生重新构思后,结果发现习作提纲呈现出“多彩”景象。单从所取题目就可略见一斑,如《我的小天堂》、《小鸟的哭诉》、《他哭了》等。可见,学生并不是缺少创新,而是缺少创新思维的有效引导。
2 加强方法指导,训练学生作文创新思维
作文训练必须伴随着思维训练。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养成辩证思维的良好习惯,形成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一是培养逆向思维法。学生如果运用逆向思维审题构思,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成语“班门弄斧”,通常用来比喻和讽刺那些不自量力,竟敢在行家面前显示自己本领的人。如果运用逆向思维,便可以从中演化出“班门弄斧又何妨,这种胆识和魄力不正是改革中每一个成功者所必有的吗?”这样的见解常能使人耳目一新。再如教学《东施效颦》得出的寓意是胡乱模仿效果会适得其反。毫无疑问,这个结果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看东施的,教学中也不妨引导学生站在东施这一方想想是否有另一番现实意义呢?让学生就《我看“东施效颦”》写一小文章,引导学生不拘泥于已有知识,在继承的同时敢于对传统观念进行批判,这样以来学生就会逐渐地形成一种逆向思考问题大胆创新的思维和能力。二是培养多向思维法,特别是发散思维,即从同一个信息源引出不同的结果。譬如让每个学生以《“·”的遐想》为题,给予一定的准备时间后,由其登台进行讲演,并规定,每一篇中的遐想点一般不得少于4个。又如面对《夜》这个题目,可想到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昼伏夜出的动物,加班加点的工人,破门入室的小偷,街道巡逻的警察等等。这样既打开了学生联想和想象的大门,又培养了学生对问题作多向思考的能力,也就不难写出别出心裁的新意文章来。
3 优化传统题目.激发学生作文创新兴趣
作文创新意识首先表现在文章的命题上。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把文题命得巧妙灵活些,摒弃“大”、“空”、“虚”,避免削弱学生的写作兴趣,束缚学生写作的思维。学生一旦冲破命题作文的桎梏,就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会焕发出满腔的激情。如反映中学生零花钱问题的传统命题《小议“零花钱”》、《给孩子零花钱是爱还是害》,毫无新鲜感,我就将它们改为《十五岁,没有零花钱》,“十五岁”,表示中学生特定的年龄,“没有零花钱”,又构成一个特异的思考环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再如写中学生活喜怒哀乐的故事的《难忘的中学生活》,我也将它改为了《花季·雨季》,让人倍感亲切,且要一吐为快,从而产生了写作的欲望。
針对学生思想活跃,喜欢模仿,追求时尚的特点,在作文命题时,我就力求充满时代气息,具有鲜活思想,如:《我们是自己的纤夫》、《撑起一片天空》、《都是考试惹的祸》、《谢谢您给我的爱》等等,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一看到这类题目,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一种写作冲动。同时为了克服学生作文思维单一、不善变通的弊病,我注意指导学生就同一个题目进行多种立意。例如:在指导学生写《记一次爬山》时,我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立意:记叙爬山看到的美景,赞美家乡美好河山;受《在山的那边》启发,把中心定为“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去努力”;通过写在高山远眺,得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启发……
此外,我们在某些讲读课中可穿插作文创新思维训练,如续写、改写一些文章,既可深化阅读,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情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续写《最后一课》,改写《我的叔叔于勒》等练笔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源泉,一方面需要学生不断地扩大阅读、丰富知识,夯实根基,另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开拓思维。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拓宽写作空间,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