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的科学知识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膨胀,人类近30年来创造的知识要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知识的无限性和受教育时间的有限性始终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教学内容的变化速度远远赶不上知识的更新及社会的发展的速度。要走出这种困境,除了培养受教育者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一个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社会机制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即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我国目前的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也是大大的缺少反映时代气息的作品。古人云:文以载道;学以致用。这个“道”的内容和含义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应该烙上时代的深深的印记;这个“用”则是指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具体体现,它强调的是时代性、实效性和创新性。诚然,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既要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精华的积淀,又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因此,我们要正确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重视知识的汲取和积累,一方面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体现语文学科的现代气息,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1.农村初中语文学科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意义
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既要扎扎实实的抓好两基的训练,又要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初中语文学科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它在学生漫长的求知路上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在农村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所起的作用就更加显著了。但是,因为地理条件、人文条件、教学设施、师资条件等所限制,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的滞后性也更明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跟不上农村的文化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新的要求。因此,农村初中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改革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就要在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更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应用,大力开展有语文特色的课内课外活动,结合我们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拓展语文教育教学的视野,有效地延伸语文课堂教学的阵地,在开放式课外活动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纵观世界教育创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和潮流,无不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的语文教育教学之所以成为众矢之的,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变了味,语文考试变了味。教死书,读死书,考死书,这样的语文教学哪还有活力?培养的,倒还不如说“灌养”的高分低能儿,怎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时代呼唤语文教学的回归,语文教学的创新,我们教育者就必须要转变和更新我们以往陈旧的教育观念,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有人认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只是理科的事情,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等,只有这些学科才能通过实验的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认为语文学科则很难着手培养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语文学科也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来促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文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应用,都在动口、动手、动脑、动眼的亲自体验实践中逐步的形成。农村初中的孩子不象城市里的孩子见多识广,说话处事大大方方。因此,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更应该给自己的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来锻炼他们,促使他们语文能力的形成。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是现代大语文教育观的要求和体现;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是一条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2.农村初中语文学科开展课外活动的基本途径
我们在农村初中语文学科中开展课外活动,要立足于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立足于为适应农村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立足于为上一级学校和祖国的建设人才输送新鲜的血液。目前,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初中的毕业生 ,仍有很大部分的学生从此结束了自己的学校学习生活,将走进社会成为农村建设的生力军。语文学科要发挥自己作用,就要切实抓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抓好通过语文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教学环节。
2.1 我们作为教育者本身的思想要认识到位。现在有很大一部分的语文教师,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外活动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这些内容不是考试的范围,用不着花时间花精力组织学生去完成。他们仍然停留在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应试教育的旧观念上。当然,作为教育的主管部门、领导在思想上也应该有足够的认识,在对教师的评价上也不能一味的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应该公平、公正地对教师的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让他们敢于放开手脚大胆地进行“教研教改”,其实是让语文教育教学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不能再把原本有滋有味的语文课上得枯燥无味,上得支离破碎,教师教得疲惫,学生学得受罪了。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参与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他们拿到新书的时候,最关心的是书中安排的一些语文实践活动,而且很自觉地相互讨论,热情极高。但是,由于受到老师的某些教学行为的影响,压制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所以,要想把语文课外活动蓬蓬勃勃的开展起来,我们作为老师的必须要从思想上有着高度的认识,这是语文课外活动组织开展的首要条件。
2.2 要给课外实践活动明确的定位,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多余的教学环节,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如果说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架飞机的双翼,那么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就是促其腾飞的燃料和助推剂 。
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活动的设置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的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活动的目的要明确,每布置组织一次课外活动,老师对参加活动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要心中有数;二是活动的内容要密切联系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做到学以致用,学而能用;三是活动的设置要循序渐进、难易适中,分阶段逐步实施;如初中阶段可分为初一、初二和初三等三个阶段,其中的每个阶段又可以按计划分为若干小的阶段。初一阶段可以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为主;初二阶段可以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初三阶段则可以以综合活动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语文活动的开展要注意趣味性和竞技性相结合;活动有趣了,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活动有竞争,才能激起学生的成就感。五是要健全语文课外活动的评价机制;对积极参与语文课外活动的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以促进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主。 2.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联系学习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农村建设的实际问题,在农村初中语文学科中可以开展以下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
2.3.1 积累类活动。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农村孩子由于知识面比较狭窄,更应该注重平时的一点一滴的积累。这类活动应该从初一开始开展,养成勤于积累,善于积累的良好习惯。可以布置学生自己制作知识卡片,分类积累,定时交流。这些知识可以包罗万象不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上的知识;可以分阶段的组织古诗文、名人名言的识记背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歇后语对抗赛,妙联妙句交流会等有趣的活动来促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形成。
2.3.2 听说类活动。听说能力的训练是语文学科的交际性功能的具体体现。听说能力的训练也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之一,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如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就是要求每一个学生轮流在上课前到讲台上做三分钟的说话。说话的内容可以是一个小故事,一件自己经历的趣事,一段精彩的文字,一条重大的新闻等。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说话训练,学生当众说话表达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学生第一次忸忸怩怩手足无措,轮了几次之后,大家互相学习说话大方了口齿清楚了,自信心强了,表达能力自然也提高了。除此以外,还可以举行专题的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生活小品表演以及地方戏表演等等。这些活动学生从准备到表演到得到认可的过程,也正是他们运用语文知识锻炼培养自己能力的过程。
2.3.3 读写类活动。能读会写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实践表明在农村初中学校开展校园文学社活动是培养学生读写动手能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给学生一块亲近文学、体验文学、创作文学的阵地,通过“读—写—编”的动手实践过程,一定会打造出一片学习语文的绚烂天地。特别是在学生自己编写校园文学刊物时,以广阔的农村生活为依托,写农村、话农事,关注自己身边的变化,描绘故园宏伟的蓝图,更能使学生把学和用紧密地联系起来,开拓了眼界,领悟到了学习语文的真谛——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生活、享受生活!
2.3.4 社会类活动。文学作品以反映社会生活为己任,语文教学也应该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前文说过,在农村初中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初中毕业后即走上社会回到农村,他们是农村的建设者、管理者,因此,为了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很有必要在学校中开展一些与农村生活相关的一些社会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要以学过的语文知识为基础,设置一些农村调查的课外活动。可以包括以下的内容:当地农村的风俗文化、民间传说,村史简介,村规民约的制定情况,农村的环境保护情况,绿色农业的发展情况,当地农村风情旅游资源的调查,农村企业的发展状况等等。这些活动一般安排在初三阶段,有利于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做好走进社会的思想准备,有利于培养他们实事求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实践精神,有利于他们成为立足农村建设农村的创新型农民。
农村语文教育观念要转变与更新,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课程观,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多方面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农村语文教育改革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奋斗在第一线的农村语文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实践。
1.农村初中语文学科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意义
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既要扎扎实实的抓好两基的训练,又要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初中语文学科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它在学生漫长的求知路上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在农村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所起的作用就更加显著了。但是,因为地理条件、人文条件、教学设施、师资条件等所限制,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的滞后性也更明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跟不上农村的文化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新的要求。因此,农村初中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改革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就要在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更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应用,大力开展有语文特色的课内课外活动,结合我们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拓展语文教育教学的视野,有效地延伸语文课堂教学的阵地,在开放式课外活动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纵观世界教育创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和潮流,无不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的语文教育教学之所以成为众矢之的,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变了味,语文考试变了味。教死书,读死书,考死书,这样的语文教学哪还有活力?培养的,倒还不如说“灌养”的高分低能儿,怎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时代呼唤语文教学的回归,语文教学的创新,我们教育者就必须要转变和更新我们以往陈旧的教育观念,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有人认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只是理科的事情,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等,只有这些学科才能通过实验的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认为语文学科则很难着手培养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语文学科也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来促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文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应用,都在动口、动手、动脑、动眼的亲自体验实践中逐步的形成。农村初中的孩子不象城市里的孩子见多识广,说话处事大大方方。因此,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更应该给自己的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来锻炼他们,促使他们语文能力的形成。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是现代大语文教育观的要求和体现;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是一条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2.农村初中语文学科开展课外活动的基本途径
我们在农村初中语文学科中开展课外活动,要立足于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立足于为适应农村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立足于为上一级学校和祖国的建设人才输送新鲜的血液。目前,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初中的毕业生 ,仍有很大部分的学生从此结束了自己的学校学习生活,将走进社会成为农村建设的生力军。语文学科要发挥自己作用,就要切实抓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抓好通过语文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教学环节。
2.1 我们作为教育者本身的思想要认识到位。现在有很大一部分的语文教师,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外活动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这些内容不是考试的范围,用不着花时间花精力组织学生去完成。他们仍然停留在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应试教育的旧观念上。当然,作为教育的主管部门、领导在思想上也应该有足够的认识,在对教师的评价上也不能一味的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应该公平、公正地对教师的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让他们敢于放开手脚大胆地进行“教研教改”,其实是让语文教育教学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不能再把原本有滋有味的语文课上得枯燥无味,上得支离破碎,教师教得疲惫,学生学得受罪了。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参与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他们拿到新书的时候,最关心的是书中安排的一些语文实践活动,而且很自觉地相互讨论,热情极高。但是,由于受到老师的某些教学行为的影响,压制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所以,要想把语文课外活动蓬蓬勃勃的开展起来,我们作为老师的必须要从思想上有着高度的认识,这是语文课外活动组织开展的首要条件。
2.2 要给课外实践活动明确的定位,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多余的教学环节,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如果说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架飞机的双翼,那么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就是促其腾飞的燃料和助推剂 。
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活动的设置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的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活动的目的要明确,每布置组织一次课外活动,老师对参加活动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要心中有数;二是活动的内容要密切联系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做到学以致用,学而能用;三是活动的设置要循序渐进、难易适中,分阶段逐步实施;如初中阶段可分为初一、初二和初三等三个阶段,其中的每个阶段又可以按计划分为若干小的阶段。初一阶段可以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为主;初二阶段可以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初三阶段则可以以综合活动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语文活动的开展要注意趣味性和竞技性相结合;活动有趣了,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活动有竞争,才能激起学生的成就感。五是要健全语文课外活动的评价机制;对积极参与语文课外活动的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以促进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主。 2.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联系学习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农村建设的实际问题,在农村初中语文学科中可以开展以下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
2.3.1 积累类活动。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农村孩子由于知识面比较狭窄,更应该注重平时的一点一滴的积累。这类活动应该从初一开始开展,养成勤于积累,善于积累的良好习惯。可以布置学生自己制作知识卡片,分类积累,定时交流。这些知识可以包罗万象不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上的知识;可以分阶段的组织古诗文、名人名言的识记背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歇后语对抗赛,妙联妙句交流会等有趣的活动来促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形成。
2.3.2 听说类活动。听说能力的训练是语文学科的交际性功能的具体体现。听说能力的训练也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之一,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如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就是要求每一个学生轮流在上课前到讲台上做三分钟的说话。说话的内容可以是一个小故事,一件自己经历的趣事,一段精彩的文字,一条重大的新闻等。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说话训练,学生当众说话表达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学生第一次忸忸怩怩手足无措,轮了几次之后,大家互相学习说话大方了口齿清楚了,自信心强了,表达能力自然也提高了。除此以外,还可以举行专题的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生活小品表演以及地方戏表演等等。这些活动学生从准备到表演到得到认可的过程,也正是他们运用语文知识锻炼培养自己能力的过程。
2.3.3 读写类活动。能读会写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实践表明在农村初中学校开展校园文学社活动是培养学生读写动手能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给学生一块亲近文学、体验文学、创作文学的阵地,通过“读—写—编”的动手实践过程,一定会打造出一片学习语文的绚烂天地。特别是在学生自己编写校园文学刊物时,以广阔的农村生活为依托,写农村、话农事,关注自己身边的变化,描绘故园宏伟的蓝图,更能使学生把学和用紧密地联系起来,开拓了眼界,领悟到了学习语文的真谛——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生活、享受生活!
2.3.4 社会类活动。文学作品以反映社会生活为己任,语文教学也应该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前文说过,在农村初中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初中毕业后即走上社会回到农村,他们是农村的建设者、管理者,因此,为了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很有必要在学校中开展一些与农村生活相关的一些社会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要以学过的语文知识为基础,设置一些农村调查的课外活动。可以包括以下的内容:当地农村的风俗文化、民间传说,村史简介,村规民约的制定情况,农村的环境保护情况,绿色农业的发展情况,当地农村风情旅游资源的调查,农村企业的发展状况等等。这些活动一般安排在初三阶段,有利于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做好走进社会的思想准备,有利于培养他们实事求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实践精神,有利于他们成为立足农村建设农村的创新型农民。
农村语文教育观念要转变与更新,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课程观,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多方面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农村语文教育改革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奋斗在第一线的农村语文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