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园生活中,尤其是在游戏情境中我们总能发现:孩子相互间不时伴有吵嘴、打架等冲突的发生。有时候是为了要玩同一种类型但数量却不够的玩具;有时候却是为了争着要做“爸爸”或“妈妈”;有时候甚至会因为“我的家太小了”,活动的空间受限制而争吵、推搡。此时,幼儿教师应该怎样处理?冷漠对待,当作没看见还是发出语言或眼色的制止或是积极反应与调解?不同观念和想法支持下的老师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方法。
在此,笔者认为应当“支持”孩子间的争吵,不仅仅一味地教育孩子要相互谦让,和好朋友分享等。因为争吵是学龄前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事件”,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是非常重要和深刻的。心理学家认为,同伴是“社会上平等的”、“共同操作时在行为的复杂程度上处于同一水平的个体。”同伴关系是人在早期生活中除了亲子关系之外的又一重要的社会关系,虽然这种关系有时候会显得不那么持久、巩固和稳定,但是因为有了与同伴的交往,儿童能在更大范围内体验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对情感、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笔者曾在本园幼儿的区域游戏活动中发现:与同伴争吵频次高的幼儿在语言发展、情感、社会适应性、自我评价等方面均表现较好,相应的,班级中的“被忽视儿童”与同伴交往的频次较低或无。争吵本不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唯一动因,但它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1 “争吵”给了孩子更多表达自我的空间,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
“争吵”几乎总是因为意见不一引起的。我在观察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时得到这样一个案例:经常搭档玩娃娃家的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游戏插牌时又一次共同选择了“粉色娃娃家”。两人协助把“家里的”锅碗、娃娃、小床等搬到了游戏区域,但接下来矛盾出现了:小女孩说她要做爸爸。“我总是当妈妈,这次我想做爸爸了。”“不行,女孩子怎么能做爸爸呢,男孩子才是爸爸。”“每次都是你当爸爸,我不喜欢了。”我们从孩们的对话中可以看见,较小年龄的孩子总是喜欢担当活动机会多的角色。在已有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中我们认为年龄阶段小的儿童在游戏的水平上还处于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阶段。换句话也就是说我们认为年龄小的孩子反正还没达到合作游戏的水平,那么他们在游戏中各玩各的行为就是理所当然的,没必要顾虑和思考的。但正因为他们没有达到合作游戏的水平,我们才设置各种各样的情境,引导孩子进行合作,而在上面的这个案例中我们看见了孩子的合作与交往意识的发展。以往的经验告诉小女孩“爸爸可以去商店,去健身房,去医院”,妈妈就要在家里给娃娃“做饭,穿衣服”,活动的机会明显比爸爸少,于是她提出要交换角色的想法;而男孩从性别认同的角度反驳:女孩子怎么能做爸爸?是啊,在现实社会中小朋友可没见过女爸爸!两个小家伙象两头小牛顶着角不让步。笔者适时地介入游戏当中,引导小女孩深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小男孩在感受和理解之后,两人协商决定:爸爸先在家里帮妈妈一起给娃娃做好饭,然后全家一起去超市购物。在这个案例里,孩子因为认知能力和语言发展的限制,内心的想法得不到展示,教师适当的引导帮助了孩子,而孩子通过这场争吵,解决了可能别的“家”也存在的问题,更促进了个体自身的发展。
2 “争吵”中幼儿相互学习
同伴是一种强化,更能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或榜样相互影响。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孩子间有小团体,处在团体中的领导儿童或核心人物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班级中部分流行的语言、女孩子相互交流佩带相似的头饰等无不是同伴影响的结果。在幼儿教育的领域,特别是在班级的管理中教师经常运用同伴的策略教育孩子。如:“老师喜欢ALE,因为她坐的很端正;OVIN真棒,吃了两碗饭等,给班级其他幼儿提供一个行为和表现的范式。有读者不禁产生了疑问:你举的例子只是同伴的影响作用啊,没见到争吵。在一次的角色游戏中,“厨师”和“餐厅老板”发生了争吵。原因是老板催着厨师要客人点的食物,而厨师要加工的食物实在太多了,就忘了煮面条把生的端给了老板。老板很生气:“你怎么能拿生的面条给客人吃呢?”厨师说:“没有啊,我已经煮过了”“骗人,我一直在看着你,你根本没煮面条。”“那我这是特制的面条,就算是生的吃下去也不会生病的,”。老板默然。很多天过去了,那一次发生争吵的两名幼儿选择了与之前相反的角色:当“厨师”的做了“老板”,“老板”成了“大厨”。笔者观察记录下这样一段对话:“客人的大闸蟹好了没有啊?”“来啦。客人,我这可是特殊品种的大闸蟹哦,不煮就很好吃。”笔者无语。也许两个孩子只是在进行模仿,并不存在我们所担心的“报复心理”,但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争吵产生的强化作用,区别于教学情境的争吵中的学习印象似乎更深。
3 “争吵”促进幼儿的社会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个事例,反映了同伴对儿童社会化的功能。当时6个婴儿在集中营与父母分离,3岁时一起住在托儿所。在这之前他们很少与成人接触,主要是自己照管自己。6个人产生了强烈的依恋,长大后没有一个身心有缺陷,或有过失,都成为正常有为的青年人。亲子依恋是儿童完整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但同伴的影响似乎是更重要的。在对孩子们进行观察和了解后发现:彼此发生过争吵的幼儿之间的关系反而更融洽,持久性更长。三分钟之前才争吵过的两个孩子一转眼就又玩起了两人三足的游戏,“不记仇”,和可能怀有的“不打不相识”的心理在孩子们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然争吵所导致的负面作用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提倡适当的语言上的“交锋”,而不是带给同伴身体和心理伤害的争吵,不是严重的攻击性行为,在“绅士教育”和“淑女礼仪”盛行的今天,教师和家长都应该走出这个误区,更理性、更科学地对待孩子间的争吵,为孩子们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同伴交往基础!
在此,笔者认为应当“支持”孩子间的争吵,不仅仅一味地教育孩子要相互谦让,和好朋友分享等。因为争吵是学龄前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事件”,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是非常重要和深刻的。心理学家认为,同伴是“社会上平等的”、“共同操作时在行为的复杂程度上处于同一水平的个体。”同伴关系是人在早期生活中除了亲子关系之外的又一重要的社会关系,虽然这种关系有时候会显得不那么持久、巩固和稳定,但是因为有了与同伴的交往,儿童能在更大范围内体验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对情感、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笔者曾在本园幼儿的区域游戏活动中发现:与同伴争吵频次高的幼儿在语言发展、情感、社会适应性、自我评价等方面均表现较好,相应的,班级中的“被忽视儿童”与同伴交往的频次较低或无。争吵本不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唯一动因,但它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1 “争吵”给了孩子更多表达自我的空间,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
“争吵”几乎总是因为意见不一引起的。我在观察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时得到这样一个案例:经常搭档玩娃娃家的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游戏插牌时又一次共同选择了“粉色娃娃家”。两人协助把“家里的”锅碗、娃娃、小床等搬到了游戏区域,但接下来矛盾出现了:小女孩说她要做爸爸。“我总是当妈妈,这次我想做爸爸了。”“不行,女孩子怎么能做爸爸呢,男孩子才是爸爸。”“每次都是你当爸爸,我不喜欢了。”我们从孩们的对话中可以看见,较小年龄的孩子总是喜欢担当活动机会多的角色。在已有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中我们认为年龄阶段小的儿童在游戏的水平上还处于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阶段。换句话也就是说我们认为年龄小的孩子反正还没达到合作游戏的水平,那么他们在游戏中各玩各的行为就是理所当然的,没必要顾虑和思考的。但正因为他们没有达到合作游戏的水平,我们才设置各种各样的情境,引导孩子进行合作,而在上面的这个案例中我们看见了孩子的合作与交往意识的发展。以往的经验告诉小女孩“爸爸可以去商店,去健身房,去医院”,妈妈就要在家里给娃娃“做饭,穿衣服”,活动的机会明显比爸爸少,于是她提出要交换角色的想法;而男孩从性别认同的角度反驳:女孩子怎么能做爸爸?是啊,在现实社会中小朋友可没见过女爸爸!两个小家伙象两头小牛顶着角不让步。笔者适时地介入游戏当中,引导小女孩深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小男孩在感受和理解之后,两人协商决定:爸爸先在家里帮妈妈一起给娃娃做好饭,然后全家一起去超市购物。在这个案例里,孩子因为认知能力和语言发展的限制,内心的想法得不到展示,教师适当的引导帮助了孩子,而孩子通过这场争吵,解决了可能别的“家”也存在的问题,更促进了个体自身的发展。
2 “争吵”中幼儿相互学习
同伴是一种强化,更能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或榜样相互影响。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孩子间有小团体,处在团体中的领导儿童或核心人物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班级中部分流行的语言、女孩子相互交流佩带相似的头饰等无不是同伴影响的结果。在幼儿教育的领域,特别是在班级的管理中教师经常运用同伴的策略教育孩子。如:“老师喜欢ALE,因为她坐的很端正;OVIN真棒,吃了两碗饭等,给班级其他幼儿提供一个行为和表现的范式。有读者不禁产生了疑问:你举的例子只是同伴的影响作用啊,没见到争吵。在一次的角色游戏中,“厨师”和“餐厅老板”发生了争吵。原因是老板催着厨师要客人点的食物,而厨师要加工的食物实在太多了,就忘了煮面条把生的端给了老板。老板很生气:“你怎么能拿生的面条给客人吃呢?”厨师说:“没有啊,我已经煮过了”“骗人,我一直在看着你,你根本没煮面条。”“那我这是特制的面条,就算是生的吃下去也不会生病的,”。老板默然。很多天过去了,那一次发生争吵的两名幼儿选择了与之前相反的角色:当“厨师”的做了“老板”,“老板”成了“大厨”。笔者观察记录下这样一段对话:“客人的大闸蟹好了没有啊?”“来啦。客人,我这可是特殊品种的大闸蟹哦,不煮就很好吃。”笔者无语。也许两个孩子只是在进行模仿,并不存在我们所担心的“报复心理”,但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争吵产生的强化作用,区别于教学情境的争吵中的学习印象似乎更深。
3 “争吵”促进幼儿的社会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个事例,反映了同伴对儿童社会化的功能。当时6个婴儿在集中营与父母分离,3岁时一起住在托儿所。在这之前他们很少与成人接触,主要是自己照管自己。6个人产生了强烈的依恋,长大后没有一个身心有缺陷,或有过失,都成为正常有为的青年人。亲子依恋是儿童完整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但同伴的影响似乎是更重要的。在对孩子们进行观察和了解后发现:彼此发生过争吵的幼儿之间的关系反而更融洽,持久性更长。三分钟之前才争吵过的两个孩子一转眼就又玩起了两人三足的游戏,“不记仇”,和可能怀有的“不打不相识”的心理在孩子们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然争吵所导致的负面作用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提倡适当的语言上的“交锋”,而不是带给同伴身体和心理伤害的争吵,不是严重的攻击性行为,在“绅士教育”和“淑女礼仪”盛行的今天,教师和家长都应该走出这个误区,更理性、更科学地对待孩子间的争吵,为孩子们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同伴交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