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教学实施“用教材教”策略探讨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ys75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下的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是对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地理事象、概念、原理、规律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的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通过以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获得发展。因此,成功的教学是借助教材而不是依赖教材的活动。
其他文献
全球著名数据仓库、大数据分析和整合营销管理解决方案的厂商天睿公司(Teradata)日前在上海宣布推出Teradata列式数据库。它充分整合了列式与行式的表,将灵括性、性能与压缩性提
一堂课是否精彩,不完全在于所要讲述的内容,更在于讲述这些内容的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要亲切和谐,富有感染力  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和谐教育”具体到历史教学中,就是要求历史教师以渊博的知识、真挚的情感、
近日,《上海商报》商业地产副刊发表谢成龙《从商业地产困境,看全程运营》一文,读来受益匪浅,遂想结合沪郊松江新城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开元地中海商业广场略谈浅论。目的不是
地球运动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其中,地方时,日出、日落时刻,昼夜长短及其变化,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高中课程的重点,也是地理高考的重要考点。在教学中,因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加上教师又缺乏相应的教具,以至于这些重要的知识一直困扰着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制作日出、日落时刻及太阳高度学具(荣获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