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语文辞书中,“迁”字条中都有“贬谪、降职”义,但存在义例释义不符的情况。本文考察了古书中“迁”的用例,兼与“左迁”、“右迁”相对比,可以得出“迁”字单用并无“贬谪、降职”义,“左迁”中的“迁”意思是“移动、变动”,只是中性的调动义,而不是字典辞书中所释的“降职、贬谪”义。
关键词:迁;左迁;右迁;贬谪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41-02
“迁”字在《汉语大字典》“迁”字条义项(8)中的释义为“贬谪、降职”,在《康熙字典》“迁 ”字条的第八个释义为“谪也、放逐也”。常用的字典辞书中对此义都有收录,但“迁”字“贬谪、降职”这个释义与其下的举例却有一定的不妥当之处,《汉语大词典》的“迁”字条“⑿贬谪,降职”义项下有释例“《汉书·王尊传》:‘有诏左迁尊为高阳令,数月,以病免。’”在中国古代的官职调动中“左迁”是降职,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左迁”中的“迁”是否一定有“贬谪、降职”义却不明朗。是“迁”字本身无“贬谪、降职”义还是释例不准确呢?
一、“迁”
《说文解字·辵部》:“迁,登也。”就是向上移,从低的地方移动到高的地方,这是“迁”的本义。如:《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郑玄笺:“谓乡时之鸟,出从幽谷,今移处高木。”①此例只是指本义,不带后世附加的职位升迁的比喻色彩。《广韵·仙韵》:“迁,去下之高也。”
“迁”字用在中国古代官职的调动中时由本义“登、向上移”引申出“升职”义。从能搜索到的资料来看,“迁”的“升职”义从汉朝开始在官职调动上运用,一直延续到今天。
(1)“以骑都尉從击代,攻韩信平城下,还军东垣。有功,迁为车骑将军。”(《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
(2)“[申屠嘉]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史记·张丞相列传》)
(3)“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之太中大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拜郎中令,再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5)“太祖识其意,后遂以为太子少傅,迁太傅。”(《三国志·刑顒传》)
(6)“二年,迁司徒主簿,直待诏省,敕使抄甲部书。五年,迁尚书殿中郎。洽兄弟群从,递居此职,时人荣之。七年,迁太子中舍人,与庶子陆倕对掌东宫管记。”(《梁书·到洽传》)
(7)“大业初,为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征为殿内少监。九年,迁卫尉少卿。”(《旧唐书·高祖传》)
(8)“崇祯初,流贼大起,明庄帝以承畴能军,迁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清史稿·洪承畴传》)
以上所举的例子中都是因“有功(建立一定的功勋)”、任职到一定的年限、“能军(有一定的才能)”等,所以才被给与比之前较高的职位,所以这里单用的“迁”都是表示职位从低向高的调动,表示“升职”义。在查找搜集的材料中没有发现单用的“迁”字有“贬谪、降职”义的用例。
二、“左迁”
“左迁”表示“降职、贬谪”义是很明确的,其与单用“迁”字的意义明显的不同。
(1)“所过见称,拳使者十一人为最,迁丞相司直。坐法,左迁朔方刺史,复征入为太中大夫给事中,累迁长信少府、大鸿胪、光禄勋。”(《汉书·平当传》)
(2)“普通二年,征为太子右卫率,加给事中,迁御史中丞。以公事左迁黄门侍郎。”(《南史·明僧绍传》)
从例句中可以看出“迁”是表示“升职”义,“左迁”则是因为“坐法(因触犯法律而犯罪)”、“以公事(因工作上的事而犯罪)”而降低了职位,所以是“左迁”这整个词表示“降职”义,而“左迁”中的“迁”字意义并不明确。那么是否就可以像辞书那样把“左迁”中的“迁”直接定为“降职、贬谪”义。其实并不可以直接就这样认定“左迁”中的“迁”为“降职、贬谪”义,那么“左迁”中的“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将通过“左迁”与“右迁”的对比说明中得出其中“迁”的意思。
在古书中,使用的不仅有“左迁”还有“右迁”,例如:
(1)“非专为恩,以致此位,积功久次,当得右迁。”(宋王安石《李端悫可东上阁门使制》)
(2)“惠帝六年,(陈)平始为左丞相。明年帝崩,太后临朝,以阿意而右迁。”(《两汉笔记》)
(3)“谢承《后汉书》:‘虞俊,无锡人,少以孝友称,明春秋公羊左氏,时为御史,稍迁之丞相司直。王莽执政,右迁新陂令,后诏为司徒。’”(《养素堂文集》)
以上三例中分别因“积功久次(积累功劳到一定程度)”、“阿意(阿谀奉承)”、“王莽执政(改朝换代)”,然后“右迁”即官职得到升迁。“右迁”表示“升职”与单用的“迁”字表示职位的的提升意义一样,那么“右迁”中的“迁”字的意义是否与单用的“迁”的意思一样呢?其实两者并不一样。下面将通过“右迁”与“左迁”的分析中得出两词中“迁”的意思。
“右迁”表示“升职”,“左迁”表示“降职”,两者意义相反,两个词都有一个“迁”字,那么造成二者意义不同的就集中在两次中的“右”和“左”了,为什么仅仅两个词就造成两个词意义的不同呢?
《说文解字》:“右 ,助也,从口从又。”《说文解字》中有左字,无 字。段注:“左者,今之佐字。<说文>无佐也。 者,今之左字。部曰:,左手也。谓左助之手也,以手助手是曰左,以口助手是曰右。”在这里“左”、“右”分别表示左手和右手,不带有传统的文化色彩。《春秋左传正义》:“孔颖达疏:正义曰:人有左右,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者为右,不助者为左。”人的手分左右,在使用中右手比左手便利,在这样的现实中就逐渐形成了“尊右卑左”的现象,成为主流的古代文化现象。所以这种普遍的“尊右卑左”的社会现象体现到官秩上时就形成了“右迁”表示“升职”,“左迁”表示“降职”。 (1)“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老子·道德經》)
(2)“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武有衡山、淮南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应劭曰人道上右,今舍而仕诸侯故谓之左官也。颜师古曰:左官犹言左道也,皆僻左不正应说是也,汉时依上古法,朝廷之列以右为尊,故谓降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也。(《汉书·诸侯王表》)
(4)“臣愚以为宜擢文右职,以劝忠謇。”李贤注曰:右,用事之便,谓枢要之官。(《后汉书·蔡邕传》)
(5)“吾极知其左迁。”颜师古注:是时尊右而卑左。(《后汉书·周昌传》)
以上是从经书、史书文献中选取的在官秩上关于“尊右卑左”的例子,在古代“尊右”、“尚右”是很普遍的现象,即使在今天各种正式的场合也是“尚右”的,比如握手都是用的右手。
不管是传统文化中的“尊右卑左”,还是古代的书写方式的“右为先为上”,造成的最终的结果都是“右迁”表示“向上升职”,“左迁”表示“向下降职”。由此可以分析出“右迁”表示的“升职”义全在于“右”的“向上”义,“左迁”表示的“降职”义全在于“左”的“向下”义,那么“右迁”、“左迁”中的“迁”的并没有“升职”、“降职”义,而是官秩上的“移动、变动”,是中性的调动义。所以“左迁”中的“迁”并不是字典辞书中所释的“贬谪、降职”义,字典辞书在“迁”字条“贬谪、降职”义下列带有“左迁”的例句解释此义是不恰当的。
在文末有必要把常用的字典辞书的“迁”字条“贬谪、降职”义下的其他释例解释一下。
(1)“出守乌江浒,老迁湟水湄。”(唐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2)“虑多逊南迁朱崖,逾岭,憩一山店。”(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杂录》)
(3)“故事,诸侯王获罪京师,罪恶轻重,从不伏诛,必蒙迁削贬黜之罪,未有但己者。”(《汉书·宣元六王传·淮阳宪王钦》)
以上三例是辞书中“迁”字条“贬谪,降职”义下除了带有“左迁”的那个释例外的其他释例。先讨论前两个例句,“迁”字在例句中是单用的,其有“贬谪、降职”的意味,但“迁”字后面跟有地名,所以“迁”字的意义更侧重的是“迁放、流放”到某地,流放、迁移到“湟水”、“朱崖”,这样理解更为恰当。第三例中“迁削贬黜”四字连用,看似可以是同义连用把“迁”与“削、贬、黜”理解为同义,实则这四字之间在词义上有差别,此句中“迁”是“流放、放逐”义。总的来说,这三例中“迁”字的意义更侧重于“流放、放逐”,所以辞书中把这些例作为“迁”字“贬谪,降职”义下的释例是不太恰当的。
注解:
①[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注疏.明崇祯汲古阁十三经注疏本.附释音卷第九
参考文献:
[1]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
[2] [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徐中舒等.汉语大字典[M].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年。
[4]罗竹风等.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86年。
[5]张玉书等.康熙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6]汪耀楠.词典学研究[M].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
[7]柳士镇.“下浮”与“左迁”[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14).
[8]常林炎. 尊右、尊左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5).
[9]纪国泰.试论古人“尚右”意识的文化内涵[J].成都师专学报.1995(1).
作者简介:赵鑫彦(1991-),女,河南漯河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近古词汇研究。
关键词:迁;左迁;右迁;贬谪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41-02
“迁”字在《汉语大字典》“迁”字条义项(8)中的释义为“贬谪、降职”,在《康熙字典》“迁 ”字条的第八个释义为“谪也、放逐也”。常用的字典辞书中对此义都有收录,但“迁”字“贬谪、降职”这个释义与其下的举例却有一定的不妥当之处,《汉语大词典》的“迁”字条“⑿贬谪,降职”义项下有释例“《汉书·王尊传》:‘有诏左迁尊为高阳令,数月,以病免。’”在中国古代的官职调动中“左迁”是降职,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左迁”中的“迁”是否一定有“贬谪、降职”义却不明朗。是“迁”字本身无“贬谪、降职”义还是释例不准确呢?
一、“迁”
《说文解字·辵部》:“迁,登也。”就是向上移,从低的地方移动到高的地方,这是“迁”的本义。如:《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郑玄笺:“谓乡时之鸟,出从幽谷,今移处高木。”①此例只是指本义,不带后世附加的职位升迁的比喻色彩。《广韵·仙韵》:“迁,去下之高也。”
“迁”字用在中国古代官职的调动中时由本义“登、向上移”引申出“升职”义。从能搜索到的资料来看,“迁”的“升职”义从汉朝开始在官职调动上运用,一直延续到今天。
(1)“以骑都尉從击代,攻韩信平城下,还军东垣。有功,迁为车骑将军。”(《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
(2)“[申屠嘉]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史记·张丞相列传》)
(3)“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之太中大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拜郎中令,再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5)“太祖识其意,后遂以为太子少傅,迁太傅。”(《三国志·刑顒传》)
(6)“二年,迁司徒主簿,直待诏省,敕使抄甲部书。五年,迁尚书殿中郎。洽兄弟群从,递居此职,时人荣之。七年,迁太子中舍人,与庶子陆倕对掌东宫管记。”(《梁书·到洽传》)
(7)“大业初,为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征为殿内少监。九年,迁卫尉少卿。”(《旧唐书·高祖传》)
(8)“崇祯初,流贼大起,明庄帝以承畴能军,迁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清史稿·洪承畴传》)
以上所举的例子中都是因“有功(建立一定的功勋)”、任职到一定的年限、“能军(有一定的才能)”等,所以才被给与比之前较高的职位,所以这里单用的“迁”都是表示职位从低向高的调动,表示“升职”义。在查找搜集的材料中没有发现单用的“迁”字有“贬谪、降职”义的用例。
二、“左迁”
“左迁”表示“降职、贬谪”义是很明确的,其与单用“迁”字的意义明显的不同。
(1)“所过见称,拳使者十一人为最,迁丞相司直。坐法,左迁朔方刺史,复征入为太中大夫给事中,累迁长信少府、大鸿胪、光禄勋。”(《汉书·平当传》)
(2)“普通二年,征为太子右卫率,加给事中,迁御史中丞。以公事左迁黄门侍郎。”(《南史·明僧绍传》)
从例句中可以看出“迁”是表示“升职”义,“左迁”则是因为“坐法(因触犯法律而犯罪)”、“以公事(因工作上的事而犯罪)”而降低了职位,所以是“左迁”这整个词表示“降职”义,而“左迁”中的“迁”字意义并不明确。那么是否就可以像辞书那样把“左迁”中的“迁”直接定为“降职、贬谪”义。其实并不可以直接就这样认定“左迁”中的“迁”为“降职、贬谪”义,那么“左迁”中的“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将通过“左迁”与“右迁”的对比说明中得出其中“迁”的意思。
在古书中,使用的不仅有“左迁”还有“右迁”,例如:
(1)“非专为恩,以致此位,积功久次,当得右迁。”(宋王安石《李端悫可东上阁门使制》)
(2)“惠帝六年,(陈)平始为左丞相。明年帝崩,太后临朝,以阿意而右迁。”(《两汉笔记》)
(3)“谢承《后汉书》:‘虞俊,无锡人,少以孝友称,明春秋公羊左氏,时为御史,稍迁之丞相司直。王莽执政,右迁新陂令,后诏为司徒。’”(《养素堂文集》)
以上三例中分别因“积功久次(积累功劳到一定程度)”、“阿意(阿谀奉承)”、“王莽执政(改朝换代)”,然后“右迁”即官职得到升迁。“右迁”表示“升职”与单用的“迁”字表示职位的的提升意义一样,那么“右迁”中的“迁”字的意义是否与单用的“迁”的意思一样呢?其实两者并不一样。下面将通过“右迁”与“左迁”的分析中得出两词中“迁”的意思。
“右迁”表示“升职”,“左迁”表示“降职”,两者意义相反,两个词都有一个“迁”字,那么造成二者意义不同的就集中在两次中的“右”和“左”了,为什么仅仅两个词就造成两个词意义的不同呢?
《说文解字》:“右 ,助也,从口从又。”《说文解字》中有左字,无 字。段注:“左者,今之佐字。<说文>无佐也。 者,今之左字。部曰:,左手也。谓左助之手也,以手助手是曰左,以口助手是曰右。”在这里“左”、“右”分别表示左手和右手,不带有传统的文化色彩。《春秋左传正义》:“孔颖达疏:正义曰:人有左右,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者为右,不助者为左。”人的手分左右,在使用中右手比左手便利,在这样的现实中就逐渐形成了“尊右卑左”的现象,成为主流的古代文化现象。所以这种普遍的“尊右卑左”的社会现象体现到官秩上时就形成了“右迁”表示“升职”,“左迁”表示“降职”。 (1)“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老子·道德經》)
(2)“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武有衡山、淮南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应劭曰人道上右,今舍而仕诸侯故谓之左官也。颜师古曰:左官犹言左道也,皆僻左不正应说是也,汉时依上古法,朝廷之列以右为尊,故谓降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也。(《汉书·诸侯王表》)
(4)“臣愚以为宜擢文右职,以劝忠謇。”李贤注曰:右,用事之便,谓枢要之官。(《后汉书·蔡邕传》)
(5)“吾极知其左迁。”颜师古注:是时尊右而卑左。(《后汉书·周昌传》)
以上是从经书、史书文献中选取的在官秩上关于“尊右卑左”的例子,在古代“尊右”、“尚右”是很普遍的现象,即使在今天各种正式的场合也是“尚右”的,比如握手都是用的右手。
不管是传统文化中的“尊右卑左”,还是古代的书写方式的“右为先为上”,造成的最终的结果都是“右迁”表示“向上升职”,“左迁”表示“向下降职”。由此可以分析出“右迁”表示的“升职”义全在于“右”的“向上”义,“左迁”表示的“降职”义全在于“左”的“向下”义,那么“右迁”、“左迁”中的“迁”的并没有“升职”、“降职”义,而是官秩上的“移动、变动”,是中性的调动义。所以“左迁”中的“迁”并不是字典辞书中所释的“贬谪、降职”义,字典辞书在“迁”字条“贬谪、降职”义下列带有“左迁”的例句解释此义是不恰当的。
在文末有必要把常用的字典辞书的“迁”字条“贬谪、降职”义下的其他释例解释一下。
(1)“出守乌江浒,老迁湟水湄。”(唐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2)“虑多逊南迁朱崖,逾岭,憩一山店。”(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杂录》)
(3)“故事,诸侯王获罪京师,罪恶轻重,从不伏诛,必蒙迁削贬黜之罪,未有但己者。”(《汉书·宣元六王传·淮阳宪王钦》)
以上三例是辞书中“迁”字条“贬谪,降职”义下除了带有“左迁”的那个释例外的其他释例。先讨论前两个例句,“迁”字在例句中是单用的,其有“贬谪、降职”的意味,但“迁”字后面跟有地名,所以“迁”字的意义更侧重的是“迁放、流放”到某地,流放、迁移到“湟水”、“朱崖”,这样理解更为恰当。第三例中“迁削贬黜”四字连用,看似可以是同义连用把“迁”与“削、贬、黜”理解为同义,实则这四字之间在词义上有差别,此句中“迁”是“流放、放逐”义。总的来说,这三例中“迁”字的意义更侧重于“流放、放逐”,所以辞书中把这些例作为“迁”字“贬谪,降职”义下的释例是不太恰当的。
注解:
①[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注疏.明崇祯汲古阁十三经注疏本.附释音卷第九
参考文献:
[1]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
[2] [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徐中舒等.汉语大字典[M].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年。
[4]罗竹风等.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86年。
[5]张玉书等.康熙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6]汪耀楠.词典学研究[M].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
[7]柳士镇.“下浮”与“左迁”[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14).
[8]常林炎. 尊右、尊左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5).
[9]纪国泰.试论古人“尚右”意识的文化内涵[J].成都师专学报.1995(1).
作者简介:赵鑫彦(1991-),女,河南漯河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近古词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