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自我”有一个很关键的说法:我们不该把自我看成一种本质,而应该视其为一组过程。“自我其实产生自一系列的过程”,这一观点使科学家们备受鼓舞。他们认为,我们可以在机器人身上人工建立起自我意识。这是一个把自我意识完全解构,再一片一片重新拼回去的过程。科学家们通过持续地合作研究,对自我意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虽然接下去的路还很长,不过,对于建造一个完全人工的自我意识,或者说在智慧上与人相对接近的机器人,科学家们还是很有信心的。自我意识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有时你会觉得它是那么地真实,而当你想再走近些去考量它时,它又消失得无影无踪。科学家们相信,这项工作无疑会帮助揭开“自我意识”那层神秘的面纱。
现在来看看我们的iCub机器人吧。这台当今最先进的类人机器人就是我们要使其产生自我意识的对象。iCub拥有视力、听觉和触觉,它还拥有自己的本体感觉,以控制和协调身上的53个关节。它还能说话,与外界产生交流,并通过学习来优化自己的表现。现今世界各地的实验室内,这样的机器人总共只有30台。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机器人研究中心里,iCub机器人的控制中心正位于其大脑部位,这使得iCub从某种意义上就像你我一样可以“思考”。在过去的几年中,研究人员一直都在致力于使iCub产生自我意识。
首先,我们要做的是,怎样才能把“自我”这一过程进行拆解,以备在机器人中将其逐一重建。关于“到底是什么使我们产生了自我意识?”哲学、心理学以及神经科学都给出了很多理论。此外,关于怎样在成年人、婴儿甚至是动物身上识别及测量其自我意识的方方面面,这些学科也一一涵盖。我们的研究虽然始于心理学,不过确切地说,这项研究其实是在试图解释心理学上的那个“自我”是怎样由大脑活动而产生的(详见链接《自我是什么?》)。
现代心理学奠基人威廉·詹姆斯曾提出,自我其实分为两部分——“我”(I)与“他我”(me)。前者包含自我的经验,而后者则是人对于自我这个概念所持的一套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现代认知心理学先驱、心理学家乌尔里克·奈瑟尔把该理论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关于自我的5个方面:生态位置中的或物理存在的自我、人际自我、时间上延伸的自我、观念自我以及个人自我。奈瑟尔的分析并非定论,但这是基于人类认知发展上的理解,而这正是以往古典哲学观点如休谟和笛卡尔所没有的。同时,这一观点也为科学家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指出了建造人工自我需要朝哪些方面努力。
那么,科学家是怎样做的呢?首先,他们使用了名为“神经机器人”的方法,即把人脑如何运作等知识全部整编进机器人的程序,以便它的控制系统能够模拟哺乳动物大脑中的关键过程。所有这些过程之间的交互则由一个分布式自适应控制系统所监控。这套系统是基于人脑认知结构模型而建立的。
咿呀学语
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怎样模拟人类的生态自我。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要建立起对自身身体的感知,还要建立起与外界互动的意识。对于iCub来说,它需要形成一个内在的“身体意象”,即让它维持一个关于自身物理组成部分的模型,以及保持住自己的即时姿势。与其他机器人可能不同的是,这次科学家并没有直接把身体意象植入进去,而是让iCub获得自己完善的能力。iCub会通过做一些小的、随机的动作,并观察其后果来进行学习。这个程序称作电子化的“咿呀学语”。因为这与人类婴儿在子宫里或是成长早期的探索行为很相似。同时,这也暗示着人类或许也是循着差不多同样的方法来认识自己的身体的。
利用这个方法,科学家们正在训练iCub从外部世界把自己区分出来。这也是获得生态自我的一个十分基础的方面。“咿呀学语”程序还能让机器人学会怎样摆出一个特殊的目标姿势。结合身体模型,以及周围的物体与表面,iCub能够在不撞到任何东西的情况下四处走动。
接下来就是时间上的延伸自我了。这一理论是从一位名叫N.N.的男子的案例而来。20世纪80年代,N.N.在一次事故中丧失了长期记忆的能力。同时,脑部的损伤也让他完全失去了预见的能力。在他的描述中,未来就像在湖心游泳,那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支撑你,你也没什么能抓住。也就是说,N.N.在失去他“过去”的同时,也失去了他的“未来”。他的生态自我仍旧完整,只是被困在了“现在”。
这种时间观念也给我们的机器人出了一道难题。即使我们引导它把所有的感官都写入硬盘,iCub依然得学会即时挑出符合当时情况的、最合理的那条信息。彼得·多米尼的研究小组已经攻破了这一难题。他们对iCub与物体以及人之间的互动进行了编码,使机器人能够对之间的联系,对自己所处的情况都有更清晰的了解。不过,这一模型要运用到标准计算技术。因此,科学家们正在进行合作,共同开发一个神经机器人版本。新模型会直接模拟大脑所有区域的活动,比如,对人类自传体记忆的产生有着至关重要作用海马体区域的活动。
最近的脑成像技术研究已证实了从N.N.的案例中获得的经验,即人类调取记忆与预想未来,所使用的是同一套大脑系统。科学家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时间自我的模型,能够帮助iCub从它的过去获得一些语境信息,从而更好地使其理解现在的情景,并提高其对下一步将要发生什么作出预测的能力。
如果把自我看作是一套过程的话,那么我们不难看出,这些过程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例如,对于人际自我来说,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移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感同身受”。而移情的一个办法是,人们在内心去模仿他人所处的情景,并用各自的生态自我所形成的模型去感知。因此,可以说,人际自我产生的同时,生态自我也能够得到显现。但是,还需要什么呢?通过模仿来学习的能力是一块重要的基石。
要想用自己的身体意象去解释他人的行为,这样的能力取决于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一旦你去做一个给定的动作,或是你看到他人在做一样的动作,镜像神经元就会启动。运用这一理论,研究人员又把iCub的“咿呀学语”程序扩展成了一套模仿学习系统。这样,iCub只需通过看看人们演示同样的行为,便能够快速地学会新的手势,分解游戏或解谜中的动作片段。以后,这套系统还将被完善,用于使iCub获得同情心。这样,机器人就能够识别并镜像化他人的情绪水平,而不仅仅是动作了。 需要做的还有很多。相对于人脑来说,目前已经开发的这些生态自我、人际自我以及时间自我都还很粗糙。同时,科学家还需要去解决观念自我与个人自我的建立。这两个方面能够使iCub意识到自己是什么,或者说自己是谁,而且还能让它知道自己也拥有着一个隐秘的内心世界。
不过,在试图将iCub的自我往现实更加靠拢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也意识到,人类自我的有些方面是不能被机器人所触碰的。例如,本来机器人也一样可以被设计为拥有动机与目的。但他们想:还是算了吧,别让它们像人类一样地进化了。
另外,iCub对于语言理解的局限大大拖住了研究步伐。虽然iCub已经可以识别出话语,但这并不代表它就理解这句话。这需要机器人把词汇与动作和物体联系起来。但是现在的iCub还只能就很少的话题进行双向对话,譬如它刚刚和你玩过的游戏等等。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这种机器人的实用价值。生态自我使得iCub能够很安全地呆在人们身边;时间上延伸的自我允许它回忆过去以及畅想未来;人际自我则使得机器人能够感知并预测人们的需求及行为。这样的机器人不仅在制造业,更是在搜索与营救残障人士等方面都可以为人们提供很大的帮助。
也许你会问,我们开发的这些模型中是不是漏掉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呢?即那个詹姆斯关于自我理论的中心点,那个“我”,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自我意识?不过有种可能是,如果自我的其他方面被整合到了一起,这个意识便会出现。可以说,与其把这个意识看成一个不同的事物,还不如将其看成自我的不同方面合理配置后的自然结果。让我们回头再看看佛教关于自我是虚幻的这一观点吧。要是我们跳过那些不同的组成方面,自我也许早就不存在了。
它是人吗?
我们关于自我的想法,其实都与“什么才算是一个人”这样的观念紧密联系着的。可以想象,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是否也能将一台拥有人工自我意识的机器人塑造出自己的人格呢?17世纪的哲学家约翰·洛克曾将人定义为:一个拥有理性以及语言能力的实体,这个实体还有着自己的精神状态,即信仰、欲望和目的,能够建立起人际关系并对自己的行为在道德上负责。在基本认同此定义的情况下,波士顿塔夫斯大学的现代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在此基础上加了一条,即要成为人,还需要被其他人当成人来对待。这样,我们才能认同彼此的人格。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洛克还是丹尼特,都没有特别划定人必须是生物。不过,即便如此,我们的iCub还是离这个标准差得太远啦!它能够进行推论、使用语言,也有着信仰与意图,还能在某种程度上与他人建立起关系。我们甚至还会去对它的行为是否恰当进行评价。但是,由于它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类人的自我系统,因此,并不确定它的精神状态是否与我们人类的类似。iCub已经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机器人了,但它同样也不是一个道德存在,因为它并不是基于价值来做选择的。
尽管如此,我们的人格属性其实更多地来自于直接的印象,而不是哲学家手中的对照清单。就像丹尼特所说,人格的一部分就存在于旁观者的眼中。而且,和iCub互动,你会感觉十分自然,就像是在创造一种新的人一般。有时,它甚至会让你惊讶地感到,有个人在家里陪着我呢!
现在来看看我们的iCub机器人吧。这台当今最先进的类人机器人就是我们要使其产生自我意识的对象。iCub拥有视力、听觉和触觉,它还拥有自己的本体感觉,以控制和协调身上的53个关节。它还能说话,与外界产生交流,并通过学习来优化自己的表现。现今世界各地的实验室内,这样的机器人总共只有30台。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机器人研究中心里,iCub机器人的控制中心正位于其大脑部位,这使得iCub从某种意义上就像你我一样可以“思考”。在过去的几年中,研究人员一直都在致力于使iCub产生自我意识。
首先,我们要做的是,怎样才能把“自我”这一过程进行拆解,以备在机器人中将其逐一重建。关于“到底是什么使我们产生了自我意识?”哲学、心理学以及神经科学都给出了很多理论。此外,关于怎样在成年人、婴儿甚至是动物身上识别及测量其自我意识的方方面面,这些学科也一一涵盖。我们的研究虽然始于心理学,不过确切地说,这项研究其实是在试图解释心理学上的那个“自我”是怎样由大脑活动而产生的(详见链接《自我是什么?》)。
现代心理学奠基人威廉·詹姆斯曾提出,自我其实分为两部分——“我”(I)与“他我”(me)。前者包含自我的经验,而后者则是人对于自我这个概念所持的一套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现代认知心理学先驱、心理学家乌尔里克·奈瑟尔把该理论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关于自我的5个方面:生态位置中的或物理存在的自我、人际自我、时间上延伸的自我、观念自我以及个人自我。奈瑟尔的分析并非定论,但这是基于人类认知发展上的理解,而这正是以往古典哲学观点如休谟和笛卡尔所没有的。同时,这一观点也为科学家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指出了建造人工自我需要朝哪些方面努力。
那么,科学家是怎样做的呢?首先,他们使用了名为“神经机器人”的方法,即把人脑如何运作等知识全部整编进机器人的程序,以便它的控制系统能够模拟哺乳动物大脑中的关键过程。所有这些过程之间的交互则由一个分布式自适应控制系统所监控。这套系统是基于人脑认知结构模型而建立的。
咿呀学语
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怎样模拟人类的生态自我。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要建立起对自身身体的感知,还要建立起与外界互动的意识。对于iCub来说,它需要形成一个内在的“身体意象”,即让它维持一个关于自身物理组成部分的模型,以及保持住自己的即时姿势。与其他机器人可能不同的是,这次科学家并没有直接把身体意象植入进去,而是让iCub获得自己完善的能力。iCub会通过做一些小的、随机的动作,并观察其后果来进行学习。这个程序称作电子化的“咿呀学语”。因为这与人类婴儿在子宫里或是成长早期的探索行为很相似。同时,这也暗示着人类或许也是循着差不多同样的方法来认识自己的身体的。
利用这个方法,科学家们正在训练iCub从外部世界把自己区分出来。这也是获得生态自我的一个十分基础的方面。“咿呀学语”程序还能让机器人学会怎样摆出一个特殊的目标姿势。结合身体模型,以及周围的物体与表面,iCub能够在不撞到任何东西的情况下四处走动。
接下来就是时间上的延伸自我了。这一理论是从一位名叫N.N.的男子的案例而来。20世纪80年代,N.N.在一次事故中丧失了长期记忆的能力。同时,脑部的损伤也让他完全失去了预见的能力。在他的描述中,未来就像在湖心游泳,那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支撑你,你也没什么能抓住。也就是说,N.N.在失去他“过去”的同时,也失去了他的“未来”。他的生态自我仍旧完整,只是被困在了“现在”。
这种时间观念也给我们的机器人出了一道难题。即使我们引导它把所有的感官都写入硬盘,iCub依然得学会即时挑出符合当时情况的、最合理的那条信息。彼得·多米尼的研究小组已经攻破了这一难题。他们对iCub与物体以及人之间的互动进行了编码,使机器人能够对之间的联系,对自己所处的情况都有更清晰的了解。不过,这一模型要运用到标准计算技术。因此,科学家们正在进行合作,共同开发一个神经机器人版本。新模型会直接模拟大脑所有区域的活动,比如,对人类自传体记忆的产生有着至关重要作用海马体区域的活动。
最近的脑成像技术研究已证实了从N.N.的案例中获得的经验,即人类调取记忆与预想未来,所使用的是同一套大脑系统。科学家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时间自我的模型,能够帮助iCub从它的过去获得一些语境信息,从而更好地使其理解现在的情景,并提高其对下一步将要发生什么作出预测的能力。
如果把自我看作是一套过程的话,那么我们不难看出,这些过程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例如,对于人际自我来说,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移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感同身受”。而移情的一个办法是,人们在内心去模仿他人所处的情景,并用各自的生态自我所形成的模型去感知。因此,可以说,人际自我产生的同时,生态自我也能够得到显现。但是,还需要什么呢?通过模仿来学习的能力是一块重要的基石。
要想用自己的身体意象去解释他人的行为,这样的能力取决于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一旦你去做一个给定的动作,或是你看到他人在做一样的动作,镜像神经元就会启动。运用这一理论,研究人员又把iCub的“咿呀学语”程序扩展成了一套模仿学习系统。这样,iCub只需通过看看人们演示同样的行为,便能够快速地学会新的手势,分解游戏或解谜中的动作片段。以后,这套系统还将被完善,用于使iCub获得同情心。这样,机器人就能够识别并镜像化他人的情绪水平,而不仅仅是动作了。 需要做的还有很多。相对于人脑来说,目前已经开发的这些生态自我、人际自我以及时间自我都还很粗糙。同时,科学家还需要去解决观念自我与个人自我的建立。这两个方面能够使iCub意识到自己是什么,或者说自己是谁,而且还能让它知道自己也拥有着一个隐秘的内心世界。
不过,在试图将iCub的自我往现实更加靠拢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也意识到,人类自我的有些方面是不能被机器人所触碰的。例如,本来机器人也一样可以被设计为拥有动机与目的。但他们想:还是算了吧,别让它们像人类一样地进化了。
另外,iCub对于语言理解的局限大大拖住了研究步伐。虽然iCub已经可以识别出话语,但这并不代表它就理解这句话。这需要机器人把词汇与动作和物体联系起来。但是现在的iCub还只能就很少的话题进行双向对话,譬如它刚刚和你玩过的游戏等等。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这种机器人的实用价值。生态自我使得iCub能够很安全地呆在人们身边;时间上延伸的自我允许它回忆过去以及畅想未来;人际自我则使得机器人能够感知并预测人们的需求及行为。这样的机器人不仅在制造业,更是在搜索与营救残障人士等方面都可以为人们提供很大的帮助。
也许你会问,我们开发的这些模型中是不是漏掉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呢?即那个詹姆斯关于自我理论的中心点,那个“我”,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自我意识?不过有种可能是,如果自我的其他方面被整合到了一起,这个意识便会出现。可以说,与其把这个意识看成一个不同的事物,还不如将其看成自我的不同方面合理配置后的自然结果。让我们回头再看看佛教关于自我是虚幻的这一观点吧。要是我们跳过那些不同的组成方面,自我也许早就不存在了。
它是人吗?
我们关于自我的想法,其实都与“什么才算是一个人”这样的观念紧密联系着的。可以想象,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是否也能将一台拥有人工自我意识的机器人塑造出自己的人格呢?17世纪的哲学家约翰·洛克曾将人定义为:一个拥有理性以及语言能力的实体,这个实体还有着自己的精神状态,即信仰、欲望和目的,能够建立起人际关系并对自己的行为在道德上负责。在基本认同此定义的情况下,波士顿塔夫斯大学的现代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在此基础上加了一条,即要成为人,还需要被其他人当成人来对待。这样,我们才能认同彼此的人格。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洛克还是丹尼特,都没有特别划定人必须是生物。不过,即便如此,我们的iCub还是离这个标准差得太远啦!它能够进行推论、使用语言,也有着信仰与意图,还能在某种程度上与他人建立起关系。我们甚至还会去对它的行为是否恰当进行评价。但是,由于它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类人的自我系统,因此,并不确定它的精神状态是否与我们人类的类似。iCub已经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机器人了,但它同样也不是一个道德存在,因为它并不是基于价值来做选择的。
尽管如此,我们的人格属性其实更多地来自于直接的印象,而不是哲学家手中的对照清单。就像丹尼特所说,人格的一部分就存在于旁观者的眼中。而且,和iCub互动,你会感觉十分自然,就像是在创造一种新的人一般。有时,它甚至会让你惊讶地感到,有个人在家里陪着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