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清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1898年9月21日),历时一百三十天的戊戌变法失败了。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遭到残酷镇压,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斩于菜市口,北京城弥漫着血腥的恐怖气息。
2 然而,裕泰茶馆却似乎没受到丝毫影响,依旧如往日一般门庭若市。刚刚早半晌儿,茶馆里就已经座无虚席,茶客们进进出出,熙攘杂沓。跑堂的李三和伙计们迎来送往,忙得不亦乐乎。
3 掌柜王利发坐在柜台里,一边翻看账目,一边熟练地拨弄着算盘珠,发出清脆的响声,还不时笑呵呵地跟进出的客人们打招呼。
4 王利发今年二十来岁,因为父亲早亡,年纪轻轻的他就做了裕泰茶馆的掌柜。此人精明干练,八面玲珑,善于左右逢源。他是个本分的买卖人,总盼着世道太平,自己的生意也能顺顺当当。
5 有两桌人正在议论江西的一起“教案”,说到激动处,一个茶客按捺不住情绪。王利发听见了,赶紧过来,指着柱子上贴着的那张“莫谈国事”的纸条,低声劝道:“这位爷,咱还是‘莫谈国事’吧。”
6 这时候,一个人嘻皮笑脸的人走进茶馆,他身穿一件又旧又脏的长布衫,耳朵上夹着几张小纸片,胳肢窝里揣着个小包。此人号称“唐铁嘴”,专靠相面、算命为业,吸食鸦片成瘾,隔三差五就要来这儿蹭上一杯茶喝。
7 王利发对唐铁嘴反感已久,可是禁不住对方软磨硬泡,只好又白送了他一碗茶,并不忘讥讽地说:“你不把大烟戒了,这辈子甭打算交好运,这是我的相法,比你的灵验。”此言一出,众茶客哄堂大笑。
8 刚打发走唐铁嘴,又有一伙人气势汹汹鱼贯而入。几天前,已经有人通知王利发,说是今天有两家要在这儿了结一桩恩怨,务必腾出一个上好的包间。来的这伙儿人都是被约来的打手。
9 茶客松二爷显得有些紧张。坐在他身边的常四爷像是见惯了这类场面,笑着说:“打不起来,真要打早到城外去了,来茶馆干什么?”
10 常四爷的话恰巧被一个打手听见。这人叫二德子,在善扑营当差,专干打架斗殴的勾当,是出了名的地痞流氓。他正憋着一肚子气没处撒,“啪”地一拍桌子,喝道:“你冲谁拽咧子(甩闲话)呢?”
11 松二爷胆小善良,他和常四爷交情深厚,担心朋友吃亏,忙跟二德子说好话。常四爷却毫不示弱,说道:“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可没见尊家冲锋打仗。”
12 二德子气得脸红脖子粗,叫嚷着:“我先管教管教你!”一个“饿虎扑食”,朝常四爷袭来。周围的茶客们怕殃及池鱼,纷纷躲闪。
13 常四爷血气方刚,他是八旗子弟,自幼习武,伸手抓住二德子的胳膊,使个擒拿术,跟上一脚,把二德子踢翻在地。
14 二德子恼羞成怒,爬起来还想玩儿命。忽听得角落里传来一个声音:“二德子,你威风啊!”说话的人温文尔雅,独自坐在一张长凳上,悠闲品茗。
15 二德子见了,立马像变了个人似的,来到近前,单膝下跪:“马五爷,我这儿给您请安了。”马五爷慢条斯理地说:“有什么事儿好好地说,别动不动就打。”
16 二德子毕恭毕敬,点头称是,接着又说了几句奉承话,扭回头狠狠瞪了常四爷一眼,进了里屋。
17 常四爷见马五爷替自己解了围,心怀感激,主动上前搭讪。谁知对方却冷若冰霜,站起身说:“对不起,我还有事,再见!”
18 不远处的一座教堂响起悠扬的钟声,马五爷虔诚地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随后戴上礼帽,缓步出门。常四爷既诧异又好奇地说:“邪!这倒是个怪人!”
19 王利发上来解释:“这位是马五爷,吃洋饭的。人家信洋教、说洋话,有事能一直找到宛平县的县太爷去,连官面上都不惹他。”常四爷这才恍然大悟,鄙夷地说:“哼,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
20 常四爷回到原位坐下,继续和松二爷喝茶聊天。不一会儿,一个戴着墨镜、身穿洋缎大衫的人走过来向他们问好,并掏出了自己珍藏的英国鼻烟,请二人分享。
21 这个人姓刘,因为长着一张麻子脸,人称“刘麻子”。他是个纤手,美其名日“保媒拉线”,实际上做的却是贩卖人口的缺德事儿,不管别人家破人亡,只顾赚黑心钱。
22 今天,刘麻子要在茶馆做成一件大“生意”,给宫里的内务府总管庞太监物色个小老婆。女方是个乡下姑娘,名叫康顺子。因为家贫如洗,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她的父亲康六被迫同意以十两银子的价钱卖掉亲生女儿。
23 可是康六低估了刘麻子的贪婪歹毒,他做梦都想不到刘麻子在欺诈他的同时,也没放过庞太监。刘麻子给庞太监开出的价码是整整二百两。刘麻子将两边玩弄于股掌之中,就等待会儿双方到场,尽早生米煮成熟饭。
24 常四爷对刘麻子的底细一清二楚,交谈中略带几分挖苦地说:“刘爷,您可真有个狠劲儿。”刘麻子听出话里有话,非但没有避讳,反而得意地说:“我要是不帮忙,他们还找不着买主哩。”
25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穿街过巷,愈来愈清晰。李三在门外举目张望,赶忙叫掌柜王利发。等到王利发听见,一个衣着光鲜、玉树临风的青年公子已经离鞍下马,大步流星地进了茶馆。
26 王利發先是吃了一惊,随即笑脸相迎:“哎哟!秦二爷,您今儿怎么这么闲在,想起到茶馆来了?”来人叫秦仲义,是个商人,平日里财大气粗,在王利发的面前俨然是长辈的派头。
27 裕泰茶馆的房东正是秦家。秦仲义经常以涨租金为“要挟”,目的是让王利发知难而退,他好尽快收回房产,归拢资金,开办工厂,实现“实业救国”的抱负。今天,秦仲义再次提及了此事。
28 王利发摸透了秦仲义的心思,他知道对方不会那么狠心断了自己的生计,所以任凭秦仲义咄咄逼人,他只管嘻嘻哈哈,从容应付。秦仲义实在也无可奈何。
29 王利发热情地给秦仲义沏了壶小叶茶,又端上了两盘精致的点心。秦仲义心里受用,嘴上仍不饶人,说道:“你等着瞧吧,我早晚把这房子收回去。” 30 不经意间,一只黑黑的小手伸过来,抓起了盘子里的一块点心。原来是一对流浪的乡下母女不知什么时候进了茶馆。秦仲义眉头一皱,对王利发冷冷地命令:“小王,轰出去!”
31 话音刚落,临桌的常四爷发话道:“李三,要两碗烂肉面,带她们到外边吃去!”李三很快就从后厨端来两碗面。母女俩跪在常四爷面前,千恩万谢。临走时,松二爷又从自家的桌子上拿起一块糕干,递给了那个小妞子。
32 秦仲义面沉似水,一声不吭。王利发见气氛异常尴尬,急忙打圆场:“常四爷,您是积德行善。可是如今这年月,这路事儿实在太多了,谁也管不过来呀。”
33 常四爷心中五味杂陈,不禁慨叹:“我看——大清国是要完哪!”这句话仿佛一声惊雷,喧嚣的茶馆瞬间静寂下来,人们无不用错愕的目光注视着他。
34 秦仲义打破沉默,朗声道:“完不完的,也不在乎有没有人給穷人一碗面吃。”说罢站起身,冲常四爷意味深长地一拱手。常四爷也十分郑重地抱拳还礼。
35 秦仲义又对王利发表达了一番渴望救国富民的理想。王利发不解地问:“二爷,您把产业都出了手,就不顾自己了吗?”秦仲义颇觉知音难觅,道:“你不懂啊。”
36 王利发把秦仲义送到门口,偏赶上庞太监的马车到了茶馆外。只见庞太监好像风中残柳,在一个小书童的搀扶下,一步三摇上了台阶,跟正要离开的秦仲义不期而遇。
37 秦仲义对宦官嗤之以鼻,庞太监也打心眼儿里瞧不起做生意的买卖人。但二人还是很客气地彼此施礼,寒暄了几句。
38 两个人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好像说相声似的,表面上互相恭维,暗中却是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39 秦仲义把话说完,扬长而去。庞太监在刚才的“舌战”中落了下风,心里很不服气,又倍感失落,自言自语道:“年头儿真是改了。”
40 刘麻子像迎接财神爷一样,把庞太监请上雅座。刚落脚,两个贼眉鼠眼的家伙三步并两步,跪倒在庞太监近前。他俩一个叫宋恩子,一个叫吴祥子,都穿着相同的灰布大褂,像一对无常鬼。
41 两小子的真实身份是衙门的秘密捕快,专门搜捕“革命党”。他们在最不惹人注意的位置已经待了半天。这会儿来到庞太监身边,耳语了几句。庞太监微微一笑,吩咐完毕,二人又回到座位上。
42 时间接近中午,包间里那场刚刚还是一触即发的恶斗最终偃旗息鼓,宣告和平解决。茶客们陆续散去,茶馆里的人渐渐所剩无几。
43 常四爷和松二爷见时候不早,付了茶钱,也准备离开。哪知他们起身刚要走,就被宋恩子、吴祥子拦住。宋恩子厉声喝问:“刚才你说‘大清国要完’,是不是?”
44 常四爷百口莫辩,松二爷更是吓得吞吞吐吐。宋恩子不容分说,从腰间掏出一副锁链,道:“走,有话到堂上说去!”常、松二人这才知道大祸临头。
45 常四爷没打算反抗,索性把心一横,选择逆来顺受。松二爷又委屈又害怕,临出门前,带着哭腔儿拜托王利发照顾好自己的黄乌。王利发神色凝重地答应了。
46 再说雅座这边。庞太监认为一个乡下丫头根本不值二百两银子,冲刘麻子不停地发牢骚。刘麻子凭着伶牙俐齿,两三句话就把庞太监又哄得服服帖帖。
47 正说着,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汉子,牵着一个十五六岁姑娘的手,畏畏缩缩地来到茶馆外,徘徊良久,不敢进门。
48 来的正是康六父女。刘麻子眼前一亮,快步跑上前,一把拽住姑娘的胳膊,硬生生地拉了进来。
49 刘麻子把康顺子领到庞太监面前。庞太监戴上老花镜,像端详一件玩物似的,把康顺子上下打量一遍,满意地点了点头。
50 刘麻子大喜,立即拿出契约,攥住康六的大拇指,强行摁了手印。
51 康顺子顿觉五雷轰顶,身子再也支撑不住,晕倒在地。庞太监大惊,唯恐银子打了水漂儿,冲刘麻子嚷道:“我要活的,不要死的!”
52 刘麻子急中生智,抓过桌子上的一杯茶水,吸吮了一大口,用力喷在康顺子脸上。康顺子猛地醒来,抱住父亲,嚎啕痛哭。庞太监哈哈大笑:“哟,她又活了。”
2 然而,裕泰茶馆却似乎没受到丝毫影响,依旧如往日一般门庭若市。刚刚早半晌儿,茶馆里就已经座无虚席,茶客们进进出出,熙攘杂沓。跑堂的李三和伙计们迎来送往,忙得不亦乐乎。
3 掌柜王利发坐在柜台里,一边翻看账目,一边熟练地拨弄着算盘珠,发出清脆的响声,还不时笑呵呵地跟进出的客人们打招呼。
4 王利发今年二十来岁,因为父亲早亡,年纪轻轻的他就做了裕泰茶馆的掌柜。此人精明干练,八面玲珑,善于左右逢源。他是个本分的买卖人,总盼着世道太平,自己的生意也能顺顺当当。
5 有两桌人正在议论江西的一起“教案”,说到激动处,一个茶客按捺不住情绪。王利发听见了,赶紧过来,指着柱子上贴着的那张“莫谈国事”的纸条,低声劝道:“这位爷,咱还是‘莫谈国事’吧。”
6 这时候,一个人嘻皮笑脸的人走进茶馆,他身穿一件又旧又脏的长布衫,耳朵上夹着几张小纸片,胳肢窝里揣着个小包。此人号称“唐铁嘴”,专靠相面、算命为业,吸食鸦片成瘾,隔三差五就要来这儿蹭上一杯茶喝。
7 王利发对唐铁嘴反感已久,可是禁不住对方软磨硬泡,只好又白送了他一碗茶,并不忘讥讽地说:“你不把大烟戒了,这辈子甭打算交好运,这是我的相法,比你的灵验。”此言一出,众茶客哄堂大笑。
8 刚打发走唐铁嘴,又有一伙人气势汹汹鱼贯而入。几天前,已经有人通知王利发,说是今天有两家要在这儿了结一桩恩怨,务必腾出一个上好的包间。来的这伙儿人都是被约来的打手。
9 茶客松二爷显得有些紧张。坐在他身边的常四爷像是见惯了这类场面,笑着说:“打不起来,真要打早到城外去了,来茶馆干什么?”
10 常四爷的话恰巧被一个打手听见。这人叫二德子,在善扑营当差,专干打架斗殴的勾当,是出了名的地痞流氓。他正憋着一肚子气没处撒,“啪”地一拍桌子,喝道:“你冲谁拽咧子(甩闲话)呢?”
11 松二爷胆小善良,他和常四爷交情深厚,担心朋友吃亏,忙跟二德子说好话。常四爷却毫不示弱,说道:“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可没见尊家冲锋打仗。”
12 二德子气得脸红脖子粗,叫嚷着:“我先管教管教你!”一个“饿虎扑食”,朝常四爷袭来。周围的茶客们怕殃及池鱼,纷纷躲闪。
13 常四爷血气方刚,他是八旗子弟,自幼习武,伸手抓住二德子的胳膊,使个擒拿术,跟上一脚,把二德子踢翻在地。
14 二德子恼羞成怒,爬起来还想玩儿命。忽听得角落里传来一个声音:“二德子,你威风啊!”说话的人温文尔雅,独自坐在一张长凳上,悠闲品茗。
15 二德子见了,立马像变了个人似的,来到近前,单膝下跪:“马五爷,我这儿给您请安了。”马五爷慢条斯理地说:“有什么事儿好好地说,别动不动就打。”
16 二德子毕恭毕敬,点头称是,接着又说了几句奉承话,扭回头狠狠瞪了常四爷一眼,进了里屋。
17 常四爷见马五爷替自己解了围,心怀感激,主动上前搭讪。谁知对方却冷若冰霜,站起身说:“对不起,我还有事,再见!”
18 不远处的一座教堂响起悠扬的钟声,马五爷虔诚地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随后戴上礼帽,缓步出门。常四爷既诧异又好奇地说:“邪!这倒是个怪人!”
19 王利发上来解释:“这位是马五爷,吃洋饭的。人家信洋教、说洋话,有事能一直找到宛平县的县太爷去,连官面上都不惹他。”常四爷这才恍然大悟,鄙夷地说:“哼,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
20 常四爷回到原位坐下,继续和松二爷喝茶聊天。不一会儿,一个戴着墨镜、身穿洋缎大衫的人走过来向他们问好,并掏出了自己珍藏的英国鼻烟,请二人分享。
21 这个人姓刘,因为长着一张麻子脸,人称“刘麻子”。他是个纤手,美其名日“保媒拉线”,实际上做的却是贩卖人口的缺德事儿,不管别人家破人亡,只顾赚黑心钱。
22 今天,刘麻子要在茶馆做成一件大“生意”,给宫里的内务府总管庞太监物色个小老婆。女方是个乡下姑娘,名叫康顺子。因为家贫如洗,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她的父亲康六被迫同意以十两银子的价钱卖掉亲生女儿。
23 可是康六低估了刘麻子的贪婪歹毒,他做梦都想不到刘麻子在欺诈他的同时,也没放过庞太监。刘麻子给庞太监开出的价码是整整二百两。刘麻子将两边玩弄于股掌之中,就等待会儿双方到场,尽早生米煮成熟饭。
24 常四爷对刘麻子的底细一清二楚,交谈中略带几分挖苦地说:“刘爷,您可真有个狠劲儿。”刘麻子听出话里有话,非但没有避讳,反而得意地说:“我要是不帮忙,他们还找不着买主哩。”
25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穿街过巷,愈来愈清晰。李三在门外举目张望,赶忙叫掌柜王利发。等到王利发听见,一个衣着光鲜、玉树临风的青年公子已经离鞍下马,大步流星地进了茶馆。
26 王利發先是吃了一惊,随即笑脸相迎:“哎哟!秦二爷,您今儿怎么这么闲在,想起到茶馆来了?”来人叫秦仲义,是个商人,平日里财大气粗,在王利发的面前俨然是长辈的派头。
27 裕泰茶馆的房东正是秦家。秦仲义经常以涨租金为“要挟”,目的是让王利发知难而退,他好尽快收回房产,归拢资金,开办工厂,实现“实业救国”的抱负。今天,秦仲义再次提及了此事。
28 王利发摸透了秦仲义的心思,他知道对方不会那么狠心断了自己的生计,所以任凭秦仲义咄咄逼人,他只管嘻嘻哈哈,从容应付。秦仲义实在也无可奈何。
29 王利发热情地给秦仲义沏了壶小叶茶,又端上了两盘精致的点心。秦仲义心里受用,嘴上仍不饶人,说道:“你等着瞧吧,我早晚把这房子收回去。” 30 不经意间,一只黑黑的小手伸过来,抓起了盘子里的一块点心。原来是一对流浪的乡下母女不知什么时候进了茶馆。秦仲义眉头一皱,对王利发冷冷地命令:“小王,轰出去!”
31 话音刚落,临桌的常四爷发话道:“李三,要两碗烂肉面,带她们到外边吃去!”李三很快就从后厨端来两碗面。母女俩跪在常四爷面前,千恩万谢。临走时,松二爷又从自家的桌子上拿起一块糕干,递给了那个小妞子。
32 秦仲义面沉似水,一声不吭。王利发见气氛异常尴尬,急忙打圆场:“常四爷,您是积德行善。可是如今这年月,这路事儿实在太多了,谁也管不过来呀。”
33 常四爷心中五味杂陈,不禁慨叹:“我看——大清国是要完哪!”这句话仿佛一声惊雷,喧嚣的茶馆瞬间静寂下来,人们无不用错愕的目光注视着他。
34 秦仲义打破沉默,朗声道:“完不完的,也不在乎有没有人給穷人一碗面吃。”说罢站起身,冲常四爷意味深长地一拱手。常四爷也十分郑重地抱拳还礼。
35 秦仲义又对王利发表达了一番渴望救国富民的理想。王利发不解地问:“二爷,您把产业都出了手,就不顾自己了吗?”秦仲义颇觉知音难觅,道:“你不懂啊。”
36 王利发把秦仲义送到门口,偏赶上庞太监的马车到了茶馆外。只见庞太监好像风中残柳,在一个小书童的搀扶下,一步三摇上了台阶,跟正要离开的秦仲义不期而遇。
37 秦仲义对宦官嗤之以鼻,庞太监也打心眼儿里瞧不起做生意的买卖人。但二人还是很客气地彼此施礼,寒暄了几句。
38 两个人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好像说相声似的,表面上互相恭维,暗中却是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39 秦仲义把话说完,扬长而去。庞太监在刚才的“舌战”中落了下风,心里很不服气,又倍感失落,自言自语道:“年头儿真是改了。”
40 刘麻子像迎接财神爷一样,把庞太监请上雅座。刚落脚,两个贼眉鼠眼的家伙三步并两步,跪倒在庞太监近前。他俩一个叫宋恩子,一个叫吴祥子,都穿着相同的灰布大褂,像一对无常鬼。
41 两小子的真实身份是衙门的秘密捕快,专门搜捕“革命党”。他们在最不惹人注意的位置已经待了半天。这会儿来到庞太监身边,耳语了几句。庞太监微微一笑,吩咐完毕,二人又回到座位上。
42 时间接近中午,包间里那场刚刚还是一触即发的恶斗最终偃旗息鼓,宣告和平解决。茶客们陆续散去,茶馆里的人渐渐所剩无几。
43 常四爷和松二爷见时候不早,付了茶钱,也准备离开。哪知他们起身刚要走,就被宋恩子、吴祥子拦住。宋恩子厉声喝问:“刚才你说‘大清国要完’,是不是?”
44 常四爷百口莫辩,松二爷更是吓得吞吞吐吐。宋恩子不容分说,从腰间掏出一副锁链,道:“走,有话到堂上说去!”常、松二人这才知道大祸临头。
45 常四爷没打算反抗,索性把心一横,选择逆来顺受。松二爷又委屈又害怕,临出门前,带着哭腔儿拜托王利发照顾好自己的黄乌。王利发神色凝重地答应了。
46 再说雅座这边。庞太监认为一个乡下丫头根本不值二百两银子,冲刘麻子不停地发牢骚。刘麻子凭着伶牙俐齿,两三句话就把庞太监又哄得服服帖帖。
47 正说着,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汉子,牵着一个十五六岁姑娘的手,畏畏缩缩地来到茶馆外,徘徊良久,不敢进门。
48 来的正是康六父女。刘麻子眼前一亮,快步跑上前,一把拽住姑娘的胳膊,硬生生地拉了进来。
49 刘麻子把康顺子领到庞太监面前。庞太监戴上老花镜,像端详一件玩物似的,把康顺子上下打量一遍,满意地点了点头。
50 刘麻子大喜,立即拿出契约,攥住康六的大拇指,强行摁了手印。
51 康顺子顿觉五雷轰顶,身子再也支撑不住,晕倒在地。庞太监大惊,唯恐银子打了水漂儿,冲刘麻子嚷道:“我要活的,不要死的!”
52 刘麻子急中生智,抓过桌子上的一杯茶水,吸吮了一大口,用力喷在康顺子脸上。康顺子猛地醒来,抱住父亲,嚎啕痛哭。庞太监哈哈大笑:“哟,她又活了。”